社會實踐總結怎么寫?你還在為這個發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1】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8月19日,我高一5的四十多名同學,在班主任和班長的帶領下,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什會實踐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學生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不斷改變,一些中學生為了追趕所謂時代的潮流,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外在形象,設置過分標新立異。于是,中學生的形象問題越發突出。在這個問題上,不同年齡的人們都持什么態度呢?對此,我們進行了一次主題為“您心目中的中學生形象”的社會調查。
調查問卷為同學自己設計,被調查者須填寫性別、年齡及25道選擇題。題目如“您認為影響中學生形象的因素”、“中學生是否可以染發燙發”、“中學生是否應該追求流行”等。
同學共被分為5個小組,每小組持事先印好的100份問卷分別來到濱江道步行街、津匯廣場、小白樓商業區等繁華地帶,向行人發放調查問卷。
天氣十分悶熱,但同學們卻十分積極,不斷地向過路行人說明用意,請他們填寫問卷。剛開始一些同學不好意思開口,可看著別人一份份的把問卷發出去又收回來,膽子也逐漸打了起來。有些行人很熱心的幫我們填寫,但也有許多人不予理會,徑直走開。一次次的受阻并沒有打消同學們的積極性,相反,同學們越戰越勇,更加積極的尋找,更加耐心的講解和等待……更有一些同學積極開動腦筋,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來填寫,如商場售貨員、看車大爺、賣水的阿姨,都成了我們調查的對象。
終于,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努力,500份問卷被如數填寫、收回。然后,我們會對這些問卷進行整理和統計,得出最終的結果——人們心目中的中學生形象。
這次活動,讓同學們受益匪淺。我們通過對不同人群關于中學生形象的調查,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社會對中學生形象的看法和期望,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們提高了能力、鍛煉了膽識、磨礪了意志,更加接近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同學們也深刻體會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辛,更加懂得應該如何表達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面對和戰勝困難挫折。
而且,我們誠懇的笑容、謙和的態度、耐心的講解,無不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在社會中樹立了良好的一中學生形象,為團旗增添了光彩。
相信這次活動,一定會讓同學們更加明確學習的目的和目標,不斷跨越挫折,勇攀高峰。
【2】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暑期,我跟隨東陽市供電公司宣傳專職的父親,關注這個行業和這一群人,親眼目睹了在烈日下、深夜中和凌晨時分的幾個電力建設和搶修的場景,印象之深刻、內心之震撼是我無法想象的。電力工人們戰高溫、斗酷暑,以頑強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地工作,為企業和百姓送光明、送清涼。我深深為這些貌似“平凡”的壯舉所嘆服,從這群人身上,折射出國家電網這樣一個央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盡心盡力為民服務的高大形象;從這群人身上,我也看到了實現“中國夢”為期不遠,重振中華民族雄風的時刻即將到來。
場景一:烈日下搶建電網工程
7月5日上午,我跟著父親來到東陽市上盧管理處東璜山小區的一個鐵塔施工現場采訪。烈日當空,20余名電力工人正在搬運角鋼,組裝鐵塔。與盛夏的穿著格格不入的是,他們頭戴安全帽,身穿長袖和長褲工作裝,手上戴著手套,衣領扣得嚴嚴實實。
電力工人毛家喜對父親說:“這天氣太熱了,鐵架臺燙得要命,隔著手套還能感覺到熱量。我們工友間常開玩笑,每天都在享受免費桑拿。”說話間,毛家喜接連灌下兩瓶礦泉水,“我們把礦泉水瓶帶到角鋼塔上,結果水瓶擱上面都變了形。”每天清晨5點,毛家喜和他的工友們就趕往工地,“早上天涼就多干點,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前,是最熱的時候,我們要休息避暑。”下午3點,他們又繼續爬上高塔工作,直到下午6點左右才收工。
隨后,在跟隨父親走訪中我發現,像毛家喜他們一樣奮戰在電網建設第一線的電力工人并不少。上午10點,在昆溪路的一個工程施工現場,數十名電力工人正頂著烈日在電桿上作業。工人周顧輝說,中午天氣熱的時候,電線桿溫度達到60多度,人往上面一靠,汗都烤干了,每天要喝掉10斤茶水。
上午11點半,在珊瑚路與昌盛路交叉口,電力工人正忙著用混凝土澆筑鐵塔基礎。他們風塵滿面,干得汗流浹背。
父親告訴我,為確保東陽市企業和居民在盛夏期間的用電,這一天有150名電力工人冒著酷熱在立塔架線,搶建電網工程。
場景二:電力搶修送“清涼”
7月10日晚上9點,和父親一起帶著《東陽日報》記者趕到江北街道毛蓬小區電力故障搶修現場時,我看到這里漆黑一片,路邊聚集了幾十位居民,他們手中拿著扇子,不停地搖著,脖子上還掛著毛巾,不時抹去臉上冒出的汗水。
在搶修現場,李明浩等十來名電力工人穿著厚厚的工作服正在忙碌著。借助臨時發電照明設備,兩名電力工人迅速爬上高達10米的電桿進行操作。李明浩說,近來是用電高峰,他們要隨時準備好工器具、搶修材料,確保一接到搶修指令就能迅速出動。我在路邊站了一個小時,已經汗流浹背。透過燈光,看到電桿上忙碌著的電力工人,全身早已濕透,像剛從水里出來一樣。盡管如此,他們要一直工作到搶修完畢后,才能下來。
兩個小時過后,搶修結束,居民家里的風扇終于轉了起來。
父親告訴我,供電公司城區范圍內有4個搶修班組,20多名電力搶修工人,8輛搶修車。最近接到的電力搶修特別多,平均每天達到70多起。
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7月,共接用戶報修9272次,環比增加152.92%。實際故障搶修1748次,環比增加102%。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人物。杜劍,東陽供電公司搶修二班班長,個子不高,黝黑消瘦,連日來繁忙的搶修工作在他面容上雖留下些許倦意,但眉目間流露出特有的那種剛強。“我做的都是應該做的,我們整個團隊都一樣在拼命”。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雨雪風霜,他和班組員工們日復一日地守護著東陽城區這片土地的光明。搶修送電,日曬雨淋,早出晚歸,加班加點,他都習慣了。20年如一日,憑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再苦再累,他都無怨無悔。“在用戶有需求時,我們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和處理問題,這樣搶修的熱情和效率就都提高了。”杜劍總是這樣跟班組成員說,同時也是這樣要求自己。
每年夏季都是電力搶修的高峰期。尤其是今年,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入伏以來電力故障報修頻繁,城區搶修最多的一天超過百余起。杜劍帶著員工們一起與時間較勁,與意志比拼,日夜奮戰在搶修第一線,經常要干到凌晨兩、三點。公司領導得知他連續帶班搶修十多天后強行將他從崗位上撤下來,要求他休息三天。他回家歇了一天后又馬不停蹄地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勇擔重任,呵護光明。
“我是班長,最危險的活兒我先上。” 7月30日凌晨,汽車東站附近的油漆倉庫發生火災,需立即切斷起火區域的供電電源。杜劍他們剛在別處完成搶修任務,接到通知后立即奔赴火災現場。到達火場一看,電源開關離火場不到5米遠的距離,而且油漆倉庫開始發生爆炸,配電房的窗戶玻璃都被炸碎了,火勢越來越兇猛,情況十分危急!不斷電,消防官兵無法救火,而沖進配電房隔離電源也極可能發生危險。杜劍與消防官兵稍作商量后當機立斷,沖進了配電房……不到5分鐘的時間,他順利完成供電電源的隔離工作,返回了安全區域。消防官兵們立即行動,順利撲滅了大火,將損失降到最低。
和他一樣,多少個電力工人們,在酷暑中堅守崗位,艱苦勞動,盡心盡職,無私奉獻。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全部投入到他們所熱愛的電力事業中,他們書寫的“愛崗敬業”四個大字,寫得是那樣的遒勁和剛毅。
場景三:凌晨的電網“手術”
連日的持續高溫天氣使得東陽電網的用電負荷不斷攀升,電網設備不堪重負。供電公司通過紅外測溫等技術手段,加強巡查,嚴密監測,及時發現設備異常,為不影響白天的用電,很多搶修往往安排在深夜或凌晨。搶修人員冒著酷暑,經受住高溫的“烤驗”,保障了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8月13日凌晨4點,人們都還在睡夢中。我起了個大早,跟著父親和電視臺記者一起去110千伏巍山變電所采訪。此時,一場電網“手術”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中。
原來,供電公司在紅外監測過程中,發現該變電所1號主變10千伏送出線路接頭溫度過高,如不及時處理而熔斷,會導致該主變無法正常供電,影響巍山、虎鹿鎮一帶的用電。因此,急需對該設備缺陷動“手術”。
由于白天負荷較大,設備無法停運,為將搶修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供電公司決定開展“凌晨行動”,把搶修工作安排在凌晨低負荷情況下開展,由2號主變全力供電,而將1號主變進行停電檢修。這樣一來,既不影響當地企業生產和百姓休息,又可以組織精銳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設備消缺。
雖是凌晨,但驟然停止運轉的設備依然滾燙,工作環境酷熱。我在現場看到,身著厚厚勞保服的工作人員們埋頭苦干,汗流浹背。父親在現場告訴我,這種日子最艱苦的是帶電作業,因為是高危險作業,工作人員必須穿著厚厚的類似雨衣、雨鞋的絕緣服和絕緣膠鞋,一場作業下來,鞋子里都能倒出半碗汗水來呢。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連續奮戰,缺陷終于順利消除,設備轉危為安。
場景四:電力助農抗旱保收
自入伏以來,東陽市出現歷史少有的持續晴熱高溫天氣。據市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東陽市已出現37℃以上高溫日數29天,40℃以上高溫日數8天,其中8月6日至12日連續7天最高溫度達到40℃以上。截至8月13日,全市降水總量853毫米,比常年偏少16.2%,其中7月份降水量41.3毫米,只有常年的28.8%。氣象部門正著手開展人工增雨工作,等待良機,盼望著天邊能及時飄來“雨做的云”。
然而,龜裂的土地等不起,焦渴的莊稼等不起,抗旱的農民等不起,東陽全市正掀起一股為農民合力抗旱的熱潮。
連日來,在東陽廣袤的鄉村大地,到處閃現著一簇簇紅色的身影,供電公司7支共產黨員服務隊136名黨員走在田間地頭,巡視檢修農灌設備,宣傳安全用電知識,還幫助農民兄弟們一道抽水灌溉,為農民們帶來了一場“及時雨”。
父親給我看他拍的照片,那是8月13日下午,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幫助馬宅鎮嶺山村村民檢測水泵、抽水灌溉的一組照片。
就是這樣一個企業,這樣一群人,給了我從未有過的深刻體驗,如此殘酷的工作環境,如此艱辛的勞作,讓我充分感受到創業者們的偉大,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此時此刻,我們正在空調下享受著他們為我們呵護的清涼,我們應該刻苦學習,奮發圖強,長大后融入這個群體,融入建設祖國的大潮中,去實現我們共同的夢想。
【3】高中生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不知不覺我們的田園使者進入了中期審查,我也將我在這幾個月的田園使者活動中的收獲做一個總結。因為專業的原因,我們平時的知識都是與園藝產品有關的,而楊凌周邊又是有很多農業合作社,據了解他們也大都種植著園藝產品。當初抱著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態度,和幾個同學有了參加田園使者的活動。經過前期的策劃我們也順利地得到了這次機會,被分到了綠肥合作社。
活動于20xx年x月份開始開展,我們第一次去進行活動通過合作社負責人交談了解到,主要對合作社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該合作社大部分都種植著西紅柿,少部分間隔種植商品瓜。種植方式都采用日光溫室。
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每次分批,然后對合作社進行一定力所能及的幫助,如對西紅柿的出現的問題,如長勢不好、病害的發生進行解決。有時也幫助做一些農活,減輕了一少部分合作社的工作量。
通過這段時間的活動,我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的生產中是很有作用的,通過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也讓知識更加牢固,對于課堂上的學習也更加有興趣。
但是我在這次實踐中更大的收獲,發現了自身的更多的問題,由于自己平時的懈怠,發現知識在應用的時候是相當的不扎實。合作社的大爺大媽們由于看我們是大學生,覺得我們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但是事實證明,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是與實踐有很大脫節的,我們一些常見的病害,我們都不能確定應該怎樣治理,到時我們只能講病狀采集,然后回學校問老師,這樣就大大延誤了對病情的治療。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了要把平時的知識學好,要做到能實際的應用,不能僅僅為了去考試而只進行簡單的記憶。其次我發現我們應該經常地去到田間地頭來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在實際的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一些偉大的發現,都是在實踐中,在最常見,最微小的事物中的,他的發現與研究都是解決了與人民利益最切實相關的問題。
希望我們在后期的田園使者活動中能解決問題,更好的實現這次活動的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閱讀
2.2016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4.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8.2016高中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9.高中生暑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