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創新活動,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語文迷小編為您分享一篇大學生實踐創新心得體會,快來看看吧!
一、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創新活動的開展使在校大學生訓練了動手操作技能,開拓創了新思維,大大增強了動手能力。創新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加之學生們在一起能夠互相學習對比,相互間有一定的競爭,有了競爭就有了動力,還能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2.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實踐創新活動的開展不僅要求學生理論基礎好,還要擁有發現問題的慧眼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實踐創新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難免出現失敗和挫折,這正好能夠鍛煉當今大學生的受挫承受能力,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3.增進師生間的互動,促進教學。大學生實踐創新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學生參加實踐創新活動,師生能夠更加充分地討論,從而知道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更有目標,更有針對性地教學。
二、開展實踐創新訓練的過程
對刀儀的制作是我們這次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項目,整個過程分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項目的設計。實踐創新訓練是對生活生產中的事物進行創新訓練,項目的尋找和設計必須貼近實際。我們是機械類專業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和機械相關的,所以做機械類相關專業的項目比較適合。
2.市場調查。項目產品的設計制作很重要,要確定其應用的必要性和一定的創新性。為此我們進行市場調查,在無錫當地中小企業中進行了實地走訪,并和指導老師進行了探討。最終確定車床用對刀儀的制作作為我們這次實踐創新訓練的項目。
3.產品的設計。根據對刀儀應用的環境和要求,我們進行產品的設計。總體分為三大部分:底座、測量部分和對刀部分。底座是整個產品的基礎部分,也是與機床接觸最多的部分,所以在對底座的設計時底面應當盡可能地水平。測量部分主要是針對工作,它包括基尺、移動尺兩部分,可根據零件中心調整。對刀部分由偏心壓桿實現,偏心壓桿可動,通過墊刀片的增減使刀具高低變動,完成刀尖與工件中心同高度。
4.產品的制作。產品制作過程大致有材料的選擇,加工工藝的確定,工件的加工等。在選材方面,因為對刀儀的工作過程中并無力學性能要求過高的零件,我們選用了45鋼作為加工材料。對于每個零件,由于工作過程中作用各不相同,其各自加工的工序也不同。制作加工中用到了普通車床、普通銑床、數控機床等。整個產品的制作涉及了機械類專業中各工種技能的操作,綜合鍛煉和提高了我們的實踐應用能力與水平。
三、開展實踐創新訓練的體會
1.團隊合作。通過這次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對刀儀的制作”,我們體會很深的一點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團隊合作能充分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作用與能力,大家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成員合作的效果遠遠強于個人的效果。
2.大膽表達。作為團隊的一員,并不意味著你不能有主見或者必須和別人保持一致的觀點,有時你的觀點和其他成員都不同時,如果你有充分的依據,就應該和團隊其他成員分享,大膽地表達出來,這對項目的實施有益無弊。整個項目是各個成員智慧的結晶,所以每個成員都要為項目積極獻計獻策。
3.善于思考。實踐創新訓練不是指定式的練習,它需要參與者積極地動腦動手去實踐,所以每個成員都要善于思考、善于討論,想出妙思妙招。照搬照抄或截取別人的東西是做不好項目的。學會善于思考,對個人而言,也能很好地鍛煉做項目的能力,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幫助。
4.善于溝通。在項目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各自的想法不同,難免會有矛盾和爭論,這就需要相互間有良好的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拿出來和大家一起交談討論。同時在整個項目實施中,需要與指導老師保持溝通,聽取其建議和指導。一個項目的完成往往涉及許多部門或許多單位,在校內校外也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善于與人打交道。
5.準備充分。實踐創新訓練不是已有的項目實施,往往是沒有現成的,所以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實施完成,這個準備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包括項目的選取,創新產品的選定,實施中部門的聯系溝通都應預先準備好。我們這次項目的順利開展就是有了充分的準備,雖然也遇到許多問題,但都順利解決了。
6.注意細節。實踐創新訓練,怎么創新,如何創新,開始時往往會無從下手。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很重要,有些事物或東西只要稍微改變局部的結構或細節,就會使原來的東西達到不一樣的作用或效果。創新無處不在,注重細節,善于改變,創新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四、結語
通過這一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我們收獲了許多,有許多是課堂所學不到的。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與人與社會的交流溝通等都是大學生以后步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后所應具備的。在大學引入創新活動,吸引廣大思維活躍的大學生參與,是富有積極意義的一項計劃,對學生對教學對社會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