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期的特殊教師,知道自己肩上任務之重,責任之大,充分認識到,特殊教育也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這就需要我腳踏實地的站在特教崗位上。我更是因自己面對每位特殊兒童的耐心、細心、恒心而驕傲和自豪,看到他們學會一個簡單的動作“掃地、系鞋帶、疊衣服”等都會讓我倍感欣慰和榮耀。所以,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有天成真了呢?就像我小的時候一樣。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堅持心中最初的夢想,我也一樣,特教這份事業,更需要我把愛心埋在心底,同時要用平常心去衡量所謂的得與失,更要擁有耐心、細心,這樣才能為特殊兒童更好的撐起一片藍天。
【3】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近期幼兒園全體教師學習了師德師風教育活動,這次教育活動是圍繞全國進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展的。在當前的形勢下,由于經濟發展速度迅猛,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時候丟掉了許多傳統美德。育人是為了向社會和國家輸送新鮮血液,而幼教更是重中之重的啟蒙階段,行為規范和道德觀雛形的塑造時期,因此開展師德教育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試想,當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風氣如果滲透進幼教領域,對教師產生的不良影響會間接作用在幼兒身上,可能會給幼兒造成終生影響,使幼兒園的聲譽受到破壞,而造成的社會影響和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師的崇高形象更會在人們心里被蒙上一層陰影。所以,加強師德教育是必要的,它對于我們老師樹立形象,扭轉社會風氣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下面,我談談自己通過學習師德師風建設的體會:
一、樹立高尚師德,做到為人師表。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并不是指規范、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我作為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老教師,不但理論上了解教師道德,平時也是按照教師基本職業道德進行教學,我經常把教師道德規范、準則進行細化和內化,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注重言行一致,言談舉止適當得體,包括自己的著裝打扮,始終是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出現,這是教師必須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通過這次學習,我反復的查找自己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發現自己雖然平時有注意師德和自己的形象,但是,還不夠盡善盡美,偶爾還會犯錯。雖然看起來這不算什么大事,但如果把這種行為帶到工作和教學上,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這是作為一個教育者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上要嚴謹,教學質量要提高。
師德,一種是外在的體現,為教師的著裝打扮、言行舉止等;另一種是內在的素養,在幼教方面既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還需要教師給幼兒無私的愛。由于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幼兒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等。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優秀的教師教育。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幼兒產生影響。
二、樹立正確師風,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所謂師風,即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以熱愛幼兒、教書育人為核心,以敬業愛崗、為人師表為基本準則。我們要以“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來要求自己。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幼兒的真心擁戴。好的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在告誡教師:一是,即使只當了一天的教師,對幼兒也要負責任。既然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二是,當幼兒有了成績的時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幼兒的“光”。三是,當幼兒犯了錯,應主動承擔起“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之責任。做到了這三條,才是理解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真正的含義。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我們幼師應該對工作埋頭苦干、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作風;對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圣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贊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優良品質!
三、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技能水平。
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方能勝任教師工作,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都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學習。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應用這些教學技術。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學法。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樸實、高效、生動、獨特。“給孩子一杯水,教師本身應該有一桶水”,只有老師的自身專業素質水平高,才能對孩子傳道授業,才能使幼兒獲得終身受益的品質和良好的個性、態度、能力等。
四、吃苦奉獻,團隊合作。
幼兒園是一個單位,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團隊。幼兒教師是這個整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職業的一個特點就是集體性,要求教師彼此協調,相互寬容,發揮集體的力量。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強團結協作,讓我們每一位擁有人民教師稱號的人,懷著對幼兒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的態度,“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講奉獻、識大體、顧大局”,使自己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做貢獻,為幼兒園的發展做貢獻。
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教師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幼兒,以使我們的幼兒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那段青春年華。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0.小學教師學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