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才是孩子真正的老師,我們要想孩子成為什么樣子,那么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做到。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就是個巨大的鏡子,里面折射出來孩子以后的樣子。因此,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嚴格的管理自己的言行,對于自己不足的地方要盡量彌補。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要不斷的自省,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錯誤行為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該自己反省下是不是自身的問題,而不是批評孩子,要及時和孩子認錯,同孩子一起來改正錯誤。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論什么情況都能做到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科學家的研究報告指出“壞情緒是孩子智力、心理、身體最大的破壞者”。家長在管理好自己情緒的前提下,教導孩子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怎樣疏導壞情緒,幫助孩子成為性格開朗的陽光少年!
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人生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馬拉松。孩子的輸贏不是體現(xiàn)在起跑線上,而是體現(xiàn)在人生中的每一天!父母千萬不能做“拔苗助長”的惡人!孩子的一生中有六大敏感期,父母們應該根據(jù)孩子的相應敏感期來加強孩子的技能培養(yǎng)。然而,興趣才是衡量是否到敏感期的金標準!孩子技能的培養(yǎng)不是以父母的喜好為轉移的,而要順應孩子發(fā)自內心的喜愛,有了這種喜愛孩子才能快樂的學,學的快樂!
四、閱讀,給孩子一個“隱形的翅膀”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興趣和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我從家長學校的授課中取長補短,從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著手,我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也是和孩子溝通的親子時間!不僅能讓孩子在書籍里見識精彩的世界,還能開拓孩子的想象力。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是無形中給了孩子一個“隱形的翅膀”,等孩子進入小學后喜歡閱讀的孩子會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在作文方面也能起到“潤雨細無聲”的境界。幼兒園也很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孩子們在課后都喜歡拿著書本看書。老師們經常繪聲繪色的講兒童繪本,還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繪本拿到幼兒園中和小朋友們分享!這些都能讓孩子沉浸在美妙的故事中,學習故事主人公好的品德。閱讀這雙隱形的翅膀能帶著孩子在知識的海洋里飛的更高更遠!
五、愛和自由,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
家長學校推崇的教育模式是應踐行尊重、理解、賞識、激勵的理念,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是秉承這個理念因材施教。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們應該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對于孩子的正當要求和理由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利弊,有道理的要求基本上都答應,對于孩子的任何小嘗試都應該無條件支持,哪怕是明知道錯誤的小嘗試也要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樣才能“吃一塹長一智”,才能有屬于自己的經驗!對于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作息應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家長在告之注意事項后就應該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選擇,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只有在無束縛的環(huán)境中才能順其自然的成長。對于孩子每個階段的成就,哪怕是小小的一個改變都應該毫不吝嗇的表揚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強調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每一個通過孩子自己努力而得到的進步!少嘮叨孩子不足的地方!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有以平等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一切,父母要收起傳統(tǒng)教育中的權力行使者的角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行使任何的父母權力,只有尊重孩子的每個需求,傾聽孩子的每句話,細心觀察孩子的每個行為,朋友般的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學校是承接家庭和幼兒園的一個有效橋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能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最新改變,明確不同階段孩子的需求;同時在和老師們的溝通中能夠清楚自身的不足,及時的改正育兒過程中的不良方法;在每次老師們精心備課的課程里,能夠給家長們解疑答惑,在家長討論環(huán)節(jié),家長們有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建立友誼!希望幼兒園能繼續(xù)搭建家園聯(lián)系的良好平臺,“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幼兒園老師和我們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