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可枯,石可爛;花再美,也會謝;滄海總會變桑田,唯有感恩之心永不變。他們對我們的愛無法衡量,“動天之德莫大于孝”,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幫父母洗洗碗,捶捶背,做一頓飯,聊一會兒天,常回家看看,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承歡膝下,盡孝盡責。愿感恩的雨露灑遍天下,在外游子早日歸家,讓我們一起,懷感恩,行孝道,使這個世界孝心滿天!歡迎閱讀yuwenmi小編為您帶來的孝道感悟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道感悟心得_1
08年父親去世后,對母親的敬孝唯恐不及,真正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于是,每當節假或雙休日經常攜妻帶兒去看望母親,帶一些老人家喜歡之物或生活用品,尤其是我愛人買一些衣服和鞋之類東西,老人特高興。去年國慶長假全家準備去旅行,但是我堅持要回老家陪母親過節,共享4天短暫的天倫之樂。
好景不長。
去年11月9日,星期五。向單位領導請了半天假,連中飯也不吃,電話也不打(怕麻煩老人家),直奔上塘去看母親。那天與母親聊了整整一個下午,既說了過去的事,又談了最近發生的親戚、鄰居的點點滴滴。我問她身體怎樣?“就是牙齒很痛,其它還可以,等牙痛好些,再去醫院檢查”母親說。
傍晚,我去買菜,做飯,洗碗。母親與往常一起吃了一大碗粥。飯后,我們一家人邊看電視,邊聊天,其樂融融。
晚上9點鐘左右,細心的哥哥讓母親第一個洗澡,怕老人家衛生間地面濕滑。大約10至20分過去,母親衛生間還未出來,叫幾聲媽,沒應答。三哥推開衛生間的門一看,她已靠在椅上起不來。我急忙把她扶到床上,當時還說:“讓我先躺一會兒”,“要不要馬上去醫院?”“不去,過會兒就會舒服起來”。
我們發現,母親說話聲音越來越微弱,且含糊不清了。我立即背起母親下樓,二哥開來車,去永嘉縣人民醫院急診,又轉到市附一醫搶救……
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母親還是駕鶴西去,永遠離開了我們。
現在反省自己時,近年來,陪伴母親時間不多,盡孝不夠,內心感到無比內疚、惋惜!
如果有來世,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孩子,好好盡我的孝心。
雙親相續離去,對孝道的感悟更甚。孝道不僅需要“親歷親為”去踐行,更需代代薪火相承。其實,孝道是理解,是愛,是寬容,是關心,是體貼,是忍耐,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具體說,行孝道就是一聲問候,是一次陪伴,是一絲掛念,是一種傳承。
孔老夫子曾經說:“夫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也是每個人成功事業、擁有財富的基石。華人首富李嘉誠,他出身貧寒,十四歲就被迫出來工作,因為他父親得了重病,沒有錢治病,去世了。他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必須要出來打工,幫助自己的母親養活家人。這是孝心,又是悌道,孝悌是立德之本。因為生活的壓力,他的孝心在推動他發奮圖強。李嘉誠開始做塑料花生意,后來經營房地產,逐漸成為了華人的佼佼者和慈善家。
更多熱門文章:
7.2016關于知恩孝道心得體會
8.孝道感悟心得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