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我們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他們也會更加尊重我們,積極支持和配合我們,共同營造出一個良好、和諧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這樣,你就不會把教學工作當成一種負擔,而是能夠從中感受到與學生們在一起的快樂。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師德觀意味著教師應該更加懂得“育人先育已”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是師的靈魂,業是載道的工具,師是道的傳播和業的解惑者。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及班主任,我深知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勇于貢獻。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斷研究教學內容,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及時了解和吸收學科前沿知識。一方面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滿足學生日益廣泛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每次上課我都以最佳精神狀態和飽滿的熱情出現在學生面前,注意使用形象、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來增強講授知識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并運用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目光交流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只有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因此,一名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要能夠做到終身學習,孜孜不倦。
三、樹立“以人為本”的師德觀意味著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1世紀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信任他們,讓他們親自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因此,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尤其是高中教師,承擔的任務更加艱巨,為更好地做好我所承擔的責任,今后我要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的同時,積極學習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的先進事跡,以此來鞭策自己,爭做師德標兵。
3_教師職業道德學習心得體會
最近,根據教育局領導和校領導的要求,我們學校全體教師集中學習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處理辦法》和《教育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的意見》兩個文件,體會頗深。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所要求的行為標準和指導教師行為的規范,是教師品德修養的集中體現。古往今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職業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職業道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師職業道德以其鮮明的特點和特殊的社會作用,構成了職業道德乃至整個社會道德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是向受教育者傳遞人類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并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而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而教師職業道德,則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它是在教師職業范圍內、調整教師與社會、教師與學習、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內部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的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的基本倫理要求。
人們常把教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把教師職業贊為“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這實質上都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贊美,是教師獨特的職業道德特點所決定的。從社會期望來看,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社會責任要遠重于其他職業。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中華民族樸素的為人之道,是華夏兒女遵守準則,是我們立業之本,是我們做人之本。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影響力的大小,而教師的影響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和情感因素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為教師職業的示范性極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須時時、處處用模范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世界各國都對教師的職業行為都提出更高的倫理道德要求,設定師德紅線也是許多重視教育的國家采取的必要措施。教師教書育人,靠的是“言傳身教”,其中言傳是常見的、最普通、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師聯系社會、組織教學、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幾個方面全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師語言道德素質如何、不但標志著他們本人的文明、禮貌和道德修養水平,而且直接影響著社會的文明風尚,關系著教育工作的成敗和后一代能否健康成長。教師職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注重自身語言方面的修養。教師的語言道德修養主要體現在:思想正確、以理服人、情真意切、以情感人、準確生動、引人入勝、禮貌文明、為人楷模等幾個方面。
教師這個詞的本質含義,是導師、榜樣、人梯、蠟燭、綠葉、老黃牛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都說明教師這個職業無私奉獻的所在,高尚的師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每位教師的形象在學生面前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列寧說過:“一個有威望的教育者其影響在某學生身上會永遠留下痕跡。”包全杰、魏書生都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但個別教師忽視教師的楷模形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總之,教師要能夠做到嚴于律己,言傳身教,從思想到作風,從心靈到外表,從言行到舉止,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學生的表率。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就是智慧的代表,高尚人格的化身。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他們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榜樣。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在用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作為教師應無論在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言語習慣、生活方式和舉止風度等方面都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教育和感化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