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今天,我認真聽了鄭教授關于中小學生學習知識的講座后,想了很多,我總結成這樣幾點:
把時間用合理,早上讀書。一天之際在于晨,早上記憶力好。把書上的知識聯系到生活中。比如:由茶杯可以聯系到語文的生韻母表、部首等;數學的長度計算、形狀、重量等;英語的字母表。隨時隨地都能復習知識。課前預習,上課就會比較輕松。下課后適當活動,可以讓大腦放松。語文、英語要多讀,多開口,有利于背誦。
清華、北大的哥哥姐姐們也講了一些方法:1.建立錯題集,把經常出錯的題記下來,復習的時候就可以抓住自己比較弱的部分。2.復習時列一個計劃表,可以節省時間。3.聯系生活,左右腦開發。
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把自己總結的這幾點用在學習上,不斷改進,讓自己學習更好。
【篇二】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又聽不懂人生觀的大道理,跟在家玩電腦打游戲比起來上學確實是件既累又枯燥的事兒,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是個一直很困擾我的事兒。
今天聽了王金戰老師的講座,我終于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金鑰匙,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不愧是大方之家的講座,高深的道理在簡單實在、接地氣的例子和幽默詼諧的語言當中娓娓道來,每句話都說到了我的心坎里。王老師說現在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持證上崗,都要通過學習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唯有家長擔負著影響教育下一代這么重要的工作卻是不用學習隨時都能上崗的。所以說每個家長都要隨時隨地地虛心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也是為了孩子的一生。
讓孩子愛上學習取決于“興趣”和“心態”。首先是要善于發現、尊重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別把學習當罪受。這就要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對家長來說要培養孩子的自信,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發現優點,發現進步,及時表揚。而不是按照自己腦子里對孩子定下的模式和框框去要求孩子,批評孩子。要學會尊重孩子,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往往來自于他最親近的人。家長的表情、語氣對孩子的傷害都是巨大的。這就要求我們家長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孩子對家長的不滿無處發泄,只能用消極的學習來對抗。”這句話值得每個家反思。
王老師用他的切身體會告訴我們,只有當孩子考上理想大學的時候才是每個家長放下肩頭的重擔,徹底輕松的時候。人可以一夜暴富卻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教授和學者。學問是一個厚積而薄發的過程,需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不論對學生還是對家長都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