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无码福利视频,亚洲无码视频喷水,亚洲三级色,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2015學習尤良英心得體會(集錦)(2)

發布時間:2017-09-15 編輯:zwj 手機版

  這一年,麥麥提一家通過管地、拾花、打零工,年收入2.8萬元,基本還清了所欠的債務。嘗到了勞動帶來的甜頭,麥麥提的干勁更足了,從思想上認識到,只有通過勤勞的雙手才能改變命運。

  “我要幫助維吾爾族兄弟共同致富”

  2007年以后,麥麥提不僅每年都為尤良英管地,還把自己在木奎拉鄉的地種成棉花,一年在皮山和十三團之間來回奔波好幾回。

  “以前我們大隊、鄉里棉花畝產80公斤、100公斤、最多150公斤,棉花長得和我一樣高。”身高一米七的麥麥提說,“現在我的棉花一畝地300多公斤。兵團種什么品種,我們就種什么品種;大姐的地什么時候打藥,我們就什么時候打藥;大姐打什么藥,我們就打什么藥。今年我棉花地的種子還是大姐買的。我把在兵團學到的技術帶回去,他們都聽我的,F在縣里、鄉里很多人都去參觀我們的棉花,我也很有面子。”麥麥提自豪地說。

  2009年,十三團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推廣一份棉花、一份棗園的“田+園”種植模式。又干了一年農活的麥麥提在年底返家前告訴尤良英:“大姐,你們能種紅棗、種果樹,我們家的地也能種嗎?”

  尤良英沒有馬上答復,因為團場也剛建園,自己也是紅棗種植的門外漢,心里沒有底;團場職工就算種植失敗了有黨委的幫扶措施,不會讓餓肚子,他要是種植紅棗失敗了,這幾年的努力就白費了。連隊領導知道后鼓勵她說:“靠打工只能脫貧,可要想真正致富、過上小康生活,還得敢想敢干、敢拼敢闖,團里和連隊都會支持你,你就放手去干吧。”

  2010年3月15日,尤良英和丈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再次踏上去麥麥提家的路程。在途經一次嚴重車禍、被當地熱情善良的維吾爾族農牧民搶救后,更加堅定了他們幫助麥麥提等維吾爾族同胞創業致富的決心。

  在實地考察后,尤良英向麥麥提建議,溫宿萬畝生態林的核桃林場,土地條件和你們這兒差不多,也是在石頭縫里種成功的;今年你先試種一些,成功了明年在擴大種植;紅棗也育上一些苗,明年再進行嫁接。

  當年,麥麥提在家門前打了一口井,培育了10多畝棗樹苗;種植了14棵核桃,經常堅持挑水澆苗,居然都活了。

  2011年春天,尤良英和丈夫帶著5萬元現金來到麥麥提家,準備幫他一起嫁接棗樹。這時的麥麥提開始猶豫了,投資這么大,萬一虧了果樹不掙錢又該怎么辦?以前他從沒有見過這么多錢。

  尤良英告訴他:“好兄弟,有大姐在!你怕什么呢?虧了還有我呢,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就這樣,尤良英先后引導麥麥提種植紅棗、核桃,葡萄等30多畝,借了還、還了借,陸陸續續借給果園啟動資金、生產資料費、生活費近二十萬元。每到棗樹修剪、疏密、擴冠、整枝、環割等關鍵技術環節,都要抽空親自前去進行技術指導。

  2014年,麥麥提的果園盈利三十多萬元,一家人高興萬分,蓋起了十間新房,添置了家具,日子越過越甜美。

  勤勞善良的麥麥提一家富裕了,可他沒忘記幫助身邊的父老鄉親。姐姐、姐夫去世得早,留下三個孩子,他幫助扶養長大和成家立業。有的鄉親只會種麥子,畝產就二百來公斤;他主動把地收來種上果樹,每年給他們二百公斤小麥,等果樹種成后再還給他們。他還主動引導,幫助村民進行種植規劃,除了必須的口糧田以外,多數改種成果樹等經濟作物;并按照兵團的種植模式,把棉花、林果種植技術無私地轉教給他們,被鄉里評為勤勞致富先進典型。

  看到麥麥提帶動身邊的父老鄉親擴大林果種植,尤良英非常高興,因為加強兵地團結、帶動維吾爾族村民勤勞致富奔小康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一道“感恩菜”

  在尤良英的記憶深處,深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2013年6月,麥麥提和朋友在皮山縣郊區合伙辦起了一家農家樂。開業那天,她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典禮,看著的菜單上有一道“感恩菜”, 便問麥麥提這是什么菜,他卻只是笑而不答,帶著好奇點了這道菜。當“感恩菜”端上餐桌時,一陣感動的酸楚涌上尤良英的心頭。原來前兩年,尤良英查出患有乳腺囊腫,而經常吃蒲公英會緩解這種病癥。

  他哪里來的種子?又是在哪里種植的?當年還只有3歲、哭著喊著要肉吃的小女孩阿孜古麗看出了尤良英的心思,拉著她的手進了自己家的菜園,一大片綠油油、鮮嫩的蒲公英映入眼簾。阿孜古麗笑著說:“阿姨,種子是我爸爸干活的時候從你們家地邊上采集后、種在我家菜園的。爸爸在農家樂的菜單上專門設計這道菜,就是為了表達我們一家對您們的感謝。”

  一向堅強的渝妹子尤良英流著熱淚吃完這盤菜,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感慨萬千;看似一盤普通的涼拌菜,卻飽含了兩個不同民族家庭之間多年的情誼,飽含著麥麥提真正把她當作自己親人的骨肉深情……

  “麥麥提,現在家庭條件好了,為什么還跑連隊來干活啊?”有人問道。

  “為什么不呢?以前我跟大姐說過,他們家的地種多少年,我就幫他們管多少年!大姐需要勞力,一個電話,我就過來;我買化肥、買農藥、種果樹要借錢,一個電話,大姐就把錢匯過去!現在打工,是幫大姐,也是學技術;大姐棉花、棗樹用的什么藥,我就照著買一份帶回去,這樣我們的棉花、果樹越種越好。以前在連隊打工,連隊給我們送糧送油,對我們很關心,7月3日,我的皮山縣發生了6.3級地震,十三團黨委又給家鄉捐款,感謝十三團,感謝團場的好心人,幫我們走上了致富道路。

本文已影響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