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我讀完這本書后,我從書中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有毛毛蟲老師、李小嬌、江明明、牛仔、唐糖、、、好多新朋友,當然還有我們的主人公小朵朵。我就說一下我很喜歡的《可愛的外號》這個故事。
江明明給全班同學起了外號,大家都是一個,可是朵朵卻有兩個,一個叫小強,一個叫蟑螂,朵朵問為什么?江明明說有一部電影叫《唐伯虎點秋香》,上面就把蟑螂叫做小強,這才讓朵朵明白了自己為什么兩個外號。江明明還個自己起了個叫鼻涕蟲的外號,其中李小嬌的外號最有意思,叫做李小妖,但是這個名字不是江明明給起的,而是眼神不好的王老師在一次念名字時念錯了,從此李曉嬌就成了小妖怪了。班里同學的外號和動物有關系的很多,江明明問班里那個動物最厲害,李小妖說黃鼠狼,江明明說毛毛蟲,因為毛毛蟲是毛老師,當然老師最厲害。朵朵說孫悟空最厲害,江明明說朵朵媽媽是老母雞,朵朵是母雞下的笨蛋,朵朵說要去告訴毛老師他給全班同學起外號,還給老師起外號,江明明趕緊給她說好話,多多還是來到老師辦公室,剛要進去就聽見李老師說:“毛毛蟲,快來接你老爸的電話!比缓缶吐犚娒蠋熕斓拇饝。朵朵突然覺得有外號挺好的,所以她沒有再去向老師告狀。
我覺得外號不可以在不經過別人的允許下,給人家起外號。告訴大家一個消息,我的表妹就叫做朵朵。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以前我曾無數次叩問自己,面對他人的過錯,我該寬恕還是該懲戒?讀了雨果的《悲慘世界》,我找到了答案。
《悲慘世界》是我至今讀過的最難忘的小說。難忘于它的恢宏歷史、社會場景、人物百態,更難忘于主人公冉阿讓,他面對懲處和寬恕后的靈魂巨變。捧著這部宏篇巨制,體會到了深遠的分量感和直抵靈魂深處的震顫。
雨果筆下的冉阿讓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就因為偷了一塊面包受到了社會的殘害、法律的懲罰、他人的唾棄,F實的冷酷使他自甘墮一落,他盲目報復社會。當他偷走主教家的一個銀器后,大主教以仁慈之心寬恕了他,臨別時還送了他一對銀燭臺,主教的寬恕讓他在悔恨中爆發出深刻的覺悟,成為精神轉化的起點,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一塊面包”,“一個燭臺”, 代表了人們對過錯的兩極態度,一個人的靈魂從人間到地獄,又從地獄到天堂就因無情的責懲和有情的寬恕!
讀完小說,我閉目沉思,良久良久。原來,“寬恕”能拯救人,不僅拯救他人,也在拯救自己。我能做到嗎?我能寬恕他嗎?一個聲音在心中拷問著我,撕扯著我。讓我又記起去年冬天那個寒冷的中午……
我至今不能忘懷那個中午,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因為一些瑣事鬧翻了,彼此扔下狠話——絕交!我倆的吼聲刺破了彼此的心,也刺破了冬日溫暖的陽光。多年的兄弟之情就這樣了結了,那么輕易,那么冷漠,那么灼人心痛!從此,我和B形同陌路,遠遠見到就繞道躲開,見面也不再說話。大家表面都裝得若無其事,但心里卻在暗自神傷,但誰都不愿先跟對方和解,打開僵局,這種令人窒息的狀況維持了近一年。今天看完《悲慘世界》我又想起了B,一次次自問:我該怎么辦?
對,我們需要寬恕!就像大主教寬恕冉阿讓,冉阿讓寬恕德納第、沙威、馬呂斯和柯賽特一樣,在一次次舍己中完全了別人、也放松了自己。想想容易,但付之行動比登天還難!當我第二天在教室里看到B時,咽喉就像被石頭堵住一樣,怎么也開不了口,雖然心里無數次在為自己鼓勁兒,但昨天的豪情壯志被壓抑了。“憑什么要我先開口?多丟臉。”一種可惡的聲音又在耳畔響起。算了,維持原狀吧!我徑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若無其事般。
放學回家,看到書桌上的《悲慘世界》,心里又泛起了波瀾。冉阿讓的善良、寬容浮現在眼前,他把寬恕送至他人靈魂深處,有意無意間將人與人帶入一種生命的體恤中,他用寬恕翻松了人心的土壤,讓愛的種一子在彼此心中萌發、茁一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呢?老子不是說:“以德報怨”,“常于善人”嗎?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渴盼別人的寬容、饒恕!
“B,今天你好精神。 碑斘以僖淮斡龅紹時,臉上綻放著笑容跟他招招手,心里積壓多日的石頭落地了,寬恕并不難,難就難在戰勝自己!澳阋埠芸岚!”他用同樣的笑容望著我。我倆擊掌和解,抱在了一起,我倆的笑容照亮了對方的心,也照亮了周圍的一切,世界突然在我眼前寥廓、長遠了……
原來,寧靜可以致遠,寬恕也可以致遠!這是冉阿讓告訴我的,是雨果告訴我的,也是《悲慘世界》告訴我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兒時的我們曾懷著許多的快樂,當長大成人,我們便開始追憶,為曾經的種種懦弱和錯誤,留下一抹微笑,《追風箏的人》讀后感:給懦弱一個微笑。
——題記
懦弱這個字眼,讓我想起了阿米爾。
阿米爾在《追風箏的人》中,是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他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讀到阿米爾寫了第一個故事并講給哈桑聽,哈桑贊美一番后提出了他的問題時,阿米爾卻有諷刺和不屑的心理的時候,我心里百感交集。眉頭緊鎖的我,有些替哈桑感到傷心。只得感嘆幾句,對阿米爾的態度也開始冷淡。
直到一場風箏比賽后,阿米爾拿下了第一名,哈桑很是開心,便幫阿米爾去追那只藍色的風箏,臨走前,說了一句讓我一直無法忘記的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我的心悸動一下。急切地翻看后面的內容,卻沒想到,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情。哈桑為阿米爾追到了那只藍色的風箏,卻遇上了阿塞夫和他的伙伴。三個人正想為前些日子哈桑的冒犯而報復哈桑,讀后感《《追風箏的人》讀后感:給懦弱一個微笑》。
這時,阿米爾已經看見了哈桑,也看見了阿塞夫要欺負哈桑,但他只是躲在拐角處窺探。當阿塞夫準備動手時,阿米爾幾乎就要喊出來,但他沒有,他是那么的懦弱,我緊緊抓著書,有種說不出的沖動。
哈桑拿起石頭打向了阿塞夫,阿塞夫很是生氣,改變了主意。接著,阿塞夫慫恿了他的兩個伙伴,把哈桑摁倒在地,對哈桑進行了侮辱。
阿米爾看到哈桑的神情留下了眼淚。但是他并沒有沖進小巷,為哈桑挺身而出。他跑了。他懦弱的跑了!
我的心為之痛了一下,既憤怒又悲傷。憤怒阿米爾的懦弱,也為哈桑傷心。哈桑過去曾無數次為阿米爾挺身而出,但是阿米爾卻退縮了。
阿塞夫和他的伙伴走后,阿米爾等待著哈桑走出來。哈桑滿臉淚水,衣服上沾滿污漬,身上還有血跡。阿米爾卻不敢看他。默默地與他回家。
這段是我記憶最深的故事片段。我看到這時,眼淚不知不覺地滴落下來,在書頁上,留下淚漬,便再也抹不去。
我厭惡阿米爾的懦弱,而欣賞哈桑的忠誠。阿米爾雖然一直懷有愧疚,在逼走哈桑后,對哈桑的懷念。但是我仍是無法忘記那一刻,無法釋懷阿米爾的行為。
快要結尾的時候,那句話又出現在我眼簾——“為你,千千萬萬遍”,是阿米爾說的。轉身阿米爾去追掉下來的風箏。讓我再一次的想起哈桑曾多次對阿米爾說的這句話。
故事的最后,阿米爾微笑地追著風箏。但我明白,他笑的是曾經的懦弱,追的不是風箏,而是那個勇敢的哈桑。
我釋懷了阿米爾曾經的懦弱,因為故事的結尾,讓我知道他已然用微笑丟掉了當初的那份懦弱。用追風箏的行動,寄托了他對哈桑的思念和愧疚。
讀完故事的最后,我給自己一個微笑,哈桑和阿米爾的故事讓我明白,在困難的面前,要給懦弱一個微笑。
那微笑就如天上的風箏,讓我放手去追。
就如哈桑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故事書,書的名字叫《小狗的房子》。
故事里的小貓和小狗是一對好朋友,小狗想去河邊玩,小貓膽小,怕在路上遇見大灰狼,便讓小狗帶上木頭房子去。一路上,小狗很吃力的扛著小房子,小貓卻只顧著自己玩,一會讓小狗幫它釣魚,一會又讓小狗上樹幫它追螞蚱。這些都是小貓會做的事情,它卻都讓小狗承擔,害得小狗從樹上摔下來,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小貓急哭了,一心想救活小狗。它幫小狗包扎傷口,并且決定用小房子把小狗送回主人家。一路上,小貓遇到很多困難,想出了很多的好辦法,終于把受傷的小狗送回了家。故事中的小狗勇敢、善良,小貓任性、膽小。一路上,小狗像哥哥一樣照顧小貓。小狗受傷后,小貓勇敢地承擔起救助小狗的重任,并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各種危機,把小狗安全送回家。讀完這本書我很感動,我在想是什么樣的力量讓小貓有了這么大的改變,我想這就是友情的力量吧。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實現對方的愿望。雖然有時會生氣,會吵架,但還是想把最好的給對方。
在對方遇到困難時,會第一個站出來幫助他,這才是真正的友誼。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以后得到的最大收獲。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昆蟲記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我從書中法布爾對種種昆蟲日常的描述中體會到他對昆蟲的獨特見解。也看到了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對于昆蟲,我以前的感覺就是不消喜歡,特別是蒼蠅、蚊子、毛毛蟲什么的,更是令人惡心。而 法布爾卻把昆蟲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是一種樂趣,融合畢生心血于其中。因為他喜歡昆蟲,把昆蟲當成知己來看待,所以才能把昆蟲寫的如此富有神秘色彩,讓我這個有些討厭昆蟲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被他的文字所吸引,開始了解昆蟲、愿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昆蟲。蜘蛛在他的觀察下以成為一個超級“幾何大師”,它們發出的電報線可以感知遠處的動靜;而蟋蟀的家政、住所、樂器也真的可以和如今的我們相媲美。
洋洋十卷的《昆蟲記》我只讀了很少的一部分,卻已從中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和觀察的仔細。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看出是有感情的,它們是大自然的生靈而不是令人憎恨、厭惡的對象。
今天我是通過法布爾是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熱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有些人卻毫無體會。我們只有用心去品味這本書,才能對他所研究的看出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昆蟲是大自然的生靈,人類的朋友,所以我們一點要愛護我們的朋友!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簡愛》是英國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它塑造了唯美的女性形象。它的問世曾經轟動了十九世紀的文壇,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當她童年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侮辱時,她并沒有絕望,換回的是對生活無限的信心;當她在學習中再次受到肉體和心靈上的摧殘時,她仍然堅強不屈,化悲憤為力量,更加努力學習;當她被情敵咄咄逼人時,她從容面對,不卑不亢;當愛情挫敗時,她果斷的選擇了離開,開始了她新的生活。
女主角沒有因為金錢與名利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和羅切斯特先生在一起。當她毅然的離開那個曾經深愛的男人時,誰知道她的心有多么的痛、多么的不舍。
簡愛這部傳世經典之作,給我的感覺是堅強的,可以看得出作者夏洛蒂在這本書上花了很多功夫。也許再也沒有一本書可以和簡愛媲美了吧。
在這本書中,有一段話給我印象最深——“你以為,就因為我窮、低微、不美,我就沒有心,沒有靈魂嗎?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要是上帝也賜予我美貌和財富的話,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被簡愛的那種自尊自愛的性格所震撼,愛情本來就需要雙方的信任與平等,而且純真的愛情不會因為美貌與身份而介懷。簡愛這樣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幸;蛟S不是每一個女性所可以做到的吧。而在當今的現實世界里,人們都瘋狂的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個體的人格尊嚴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
請問你可以像簡這樣擁有不羈的精神嗎?如果沒有,請您坐下來,把世俗的喧囂拋開,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或許會讓你更懂得了什么是愛!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很多書,但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法國作家伊夫·格勒韋的《作文里的奇案》。他的作品,大都是圍繞親情、友情、個性和獨立精神等主題展開的。《作文里的奇案》是一本偵探與作文合二為一的好書,見書的封面,就有一種前所未見的驚恐,故事情節更加讓我驚心動魄、充滿懸念,看完后仍然讓我回味無窮。
事情開始于一堂作文課。課上,法語老師給班上25位同學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要求同學們在早上9點至10點半之間散布到各個角落,去仔細觀察和體會,回來后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想。誰都沒有料到,在這個時間段,一向和平的小鎮居然發生了一起謀殺案!這讓喜歡偵探的班上男孩埃爾萬充滿了十足的好奇心。于是,他和好友桑德拉不顧家人和老師的再三阻擋,繼續前進偵探的腳步。經過他們敏銳的觀察、細致周到的分析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偵破了這樁奇案。
在書中,我最喜歡主人公埃爾萬,他是一個很有恒心和細心的男孩。雖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在鼓勵他,給他向前的動力,但是我知道這是平凡人難能可貴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放慢腳步,俯下身體,仔細觀察,從每一件小事中發現新的觀點。我們也要有埃爾萬那種不畏艱險,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無論前面的路有多么遙不可及,多么坎坷,我們都不要輕易放棄。
這讓我想起一樁事情。前段時間,爸爸讓我做一道奧數題,此題比較復雜,簡直就像是解不開的一團亂麻。我開始浮躁起來,沖著爸爸大喊:“這么難的題,我不做,我不做!”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賴。但是爸爸很堅定地要我試一試。我無法平靜下來做題,越是焦作不安,這些數字就越是欺負我,一個個露出猙獰的面孔望著我,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嘲諷我。就在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主人公埃爾萬,他在那種極其兇險、異常復雜的環境下仍能做到沉著冷靜、努力分析。我一直在想,怎么可以在這種小事面前垂頭喪氣、輕言放棄呢?最終,我戰勝了自己,成功地解出了這道題。
這是一本好書,希望同學們也能細細品嘗。它讓我學會了敢于面對困難、挑戰自我;同時它也教會了我做事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它更讓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投機取巧、自作聰明。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和兒子共讀了《追隨狗的男孩》這本書。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情感真摯,時刻揪著我們的心。
當老陳一伙脅迫小滿賣藝乞討,而又因小滿一次次反抗變本加厲殘忍對待小滿時,我們既擔心又氣憤。作者將視角投放在被壞人拐賣并被迫行乞的殘疾兒童身上,發人深省,現實生活中那些被拐賣的孩子到哪里去了,又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哪,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而那些人販子們制造了一個個家庭的痛苦,令人深惡痛絕。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許許多多的熱心人伸出援手,還有盲童小滿的自強不息和機智勇敢,向我們傳播的正能量。尤其是小滿作為一個盲童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徒步去往北京,經歷重重困難仍不放棄的精神,鼓舞著我們。這也正是作者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正如本書扉頁所說的--獻給你、我,以及正為夢想而奮斗的他和她。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人都會知道這么一句話“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然而光陰荏苒,雷峰塔已經倒掉70多年了。70年以來,這塊土地土承載了太多的塵土、鮮血、戰火和淚水。今天,也許很難再有人想起雷峰塔的本來面目;惟一遺憾的是,本來十全十美的 “西湖十景”少了一景,水遠地亙在了歷史的斷痕里。
然而,很少有人會忘記與雷峰塔聯系在一起的那個故事。它曾經被一次次的.搬上戲臺、銀幕、熒屏,好多人曾經在心底里默念著,希望那個鎮壓著白娘子的雷峰塔能夠倒掉,希望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從此天長地久。魯迅先生亦是如此。
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想雷峰塔倒掉之后又該發生怎樣的故事。白娘子放著好好的神仙不做,放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去過,卻偏偏要嘗一回做人的滋味。于是,她在人世間抓住了許仙這根稻草,盡竹他木鈉、懦弱、毫無主見,但是白娘子還是喜歡發他她與許仙同甘共苦,為生計而奔波勞累,為了救許仙而冒死求仙草。她付出了無數的艱辛和困苦,所為的僅僅是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努力維系一段凄苦的感情?墒蔷褪沁@個她甘愿為之付出生命的許仙卻最終背叛了她―僅僅是因為聽過法海的一番讒言―他的自私和懦弱便暴露無遺。因此從許仙背叛她的那一刻起,白娘子就已經失敗了,無論她付出怎樣的努力,也換不來真正的人世生活,甚至她最親近人的也不承認她的人的身份。法海的出現,使得當高峻的雷峰塔向著白娘子撲面而來的時候,她的整個世界就連同那脆弱的感情崩塌了。
雷峰塔倒掉之后,白娘子還能回到許仙的身邊嗎?或許人們都覺得會的?墒牵娴拿?白娘子曾經天真的以為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美好生活能夠到來,可是冰冷的塵世卻無情的擊碎了她的夢想,冷笑著對她說:你可以去做神仙,去做妖怪,但你就是不可以做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傳說里有了這樣的結尾:白娘子和許仙一起升天做了神仙。突然發現這樣的結局似乎更適合我們民族的邏輯:一定要皆大歡喜?v然雷峰塔倒掉之后萬人歡呼,然而我們事實上終究不允許有妖怪在我們身邊,只好想當然的把他們的形象幻化。要么大家一起成仙,雙雙飛升;要么妖孽被鏟除,人世太平。從來不會有諸如白娘子離開許仙的結尾,仿佛白娘子生來就是為了死心塌地地愛許仙這個軟耳根似的。
所以雷峰塔是倒掉了,可是倒得沒有意義。因為倘若無人追求自由的勇氣和執著,倘若無社會的寬容理解與尊重,人與妖的愛情終究是不能化為現實的。雷峰塔倒掉之后,在歡呼聲里我還感到了悲哀,身為人類的悲哀。
讀后感的作文 篇10
《名人傳》讀后感“自由和進步是藝術的目標,正如它們是我們整個人生的目標一樣”,這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名言。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名著—名人傳》。這本名著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的羅曼·羅蘭,此書由《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組成。這三篇傳記,每篇都讓我有所啟發。其中,最震撼我的就是《貝多芬傳》。貝多芬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了音樂上,然而,命運總是在捉弄他。童年的他,體弱多病。到30歲,聽力逐漸衰退,作為音樂家,這是致命的打擊,性格堅毅的他沒有向命運低頭,繼續在音樂道路上前進著。中年的他,聽力已完全衰退,只能用筆來與人交流,但是這并沒有使他停下創作的腳步,而是拋開所有的不行,投向大自然的懷抱,繼續譜寫著不朽的音樂篇章!睹\交響曲》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我最熟悉也最喜愛的作品。貝多芬眼中的英雄是那么的勇敢、百折不饒、堅強不屈,就像貝多芬本人一樣用痛苦譜寫與命運抗爭的音樂。每當我閉上眼睛,用心傾聽這首曲子時,腦海就浮現這樣的場景:一位勇敢的騎士,手拿利劍,困難、挫折和痛苦就像敵人,騎士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遇到敵人,騎士沒有閃躲,而是一路砍殺,越挫越勇,最后凱旋歸來。每當曲終時,我慢慢睜開眼睛,我發現自己漸漸有了勇氣,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戰勝自己的勇氣。
從這以后,每當我氣餒時,就在心里默默哼唱《命運交響曲》,鼓勵自己要像貝多芬那樣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沉淪,要做扼住命運喉嚨的強者!“人啊,你應當自強不息!”這是貝多芬告誡人們的一句話。是的,人不能依附于草木,用堅韌果敢的心創造生活,創造藝術!
【讀后感的作文十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