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我小的時候就對風箏滿懷憧憬,可能是因為當時還不知道飛機是什么玩意吧,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晚上抬頭就能看到一閃一閃的眼睛,我抓著爸爸的胳膊讓他看會眨眼的星星,后來老爸告訴我那是風箏尾巴上栓著的燈在高高的云朵里穿梭。上初一時我聽過一篇學姐的朗誦詩,是通過風箏來寫父女間親情的,當時很感動,從此便愛上了風箏放飛的季節(jié)——春、秋。我第一篇被當做范文在全班朗讀的也是關于風箏的,仿佛只要提起這個名詞我心里就會充滿許多美好而溫潤的回憶,現在在這眾多感動之上恐怕還要加上這本《追風箏的人》了。
如果我硬要做個類比的話這本書在主旨上應該與托爾斯泰的《復活》相一致,只是在我的印象中《復活》并沒有這種脈脈的溫情,而且由于年齡和間隔時間的關系我已經基本忘卻了聶赫留朵夫的一系列自我救贖過程,現在只能就書論書,談談《追風箏的人》了。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阿富汗作家寫的書,對這個國家惟一的印象就是無休止的內亂和拉登,甚至不僅僅是那里,整個西亞就是鋪天蓋地的黃土、取之不盡的石油、永遠裹著全身的虔誠的伊斯蘭信徒,至于具體是阿富汗、伊朗還是伊拉克好像從來都不在我的考慮范圍之內。這本書很是驚艷地融進了從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的阿富汗國家背景,通過書內主人公阿米爾的眼看到了共和、蘇聯(lián)入侵和塔*班驚人的破壞力,以童年悠閑的背景與后來返回時所看到的殘酷現實做了對比,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丑惡和戰(zhàn)爭的殺傷力,這種感覺很像《飄》。
而在一切罪惡都還沒開始的時候,那里還是個充滿歡笑的國度,有這樣兩個少年——阿米爾和哈桑。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喝著同一個乳母的奶水,像兄弟一樣,可地位卻有著天壤之別,阿米爾是少爺,而哈桑只是他的仆人——一個出生后學會的第一句話是他主人名字的仆人而已。阿米爾是懦弱的,在被欺負的時候他總選擇忍氣吞聲,每次都是哈桑為他出頭,這使阿米爾的父親非常苦惱,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個男子漢一樣。對于生來就失去母親的阿米爾來講,父親是他惟一的親人,他不愿意與人分享父親的愛,哪怕是同他情如手足的哈桑。他總會想出一些小花招惡意地嘲笑哈桑,可哈桑從來都不會生氣。
那個冬天像往年一樣舉行了風箏大賽,阿米爾成為最后的贏家,父親為他歡呼雀躍,可他卻從此失掉了最忠誠的哈桑。由于哈桑義無反顧的善良使他每時每刻如坐針氈,哈桑像面鏡子一樣會倒映出他一切丑惡的背叛,他終于趕走了哈桑——以一種及其卑劣的方式。后來蘇聯(lián)入侵,阿米爾和父親被迫移居美國,在那里他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直到二十五年后來自伊朗,一個名叫拉辛汗的朋友告訴他:回阿富汗來,這里有能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阿米爾最終還是回來了,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卻意外得知已經死去的那個曾被他背叛卻始終愛著他的仆人哈桑,實際是他同父異母的的弟弟,帶著贖罪的心理他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為好人的道路。一路的艱辛、危險、命懸一線,終于讓他救回了哈桑的兒子——他的侄子——索拉博。
追風箏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追尋一條自我救贖的路,心里藏著陰暗,有些人敢于面對,像索拉雅和拉辛汗;有些人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去彌補,像阿米爾的父親和哈桑的母親;有些人在逃避后選擇再次回歸,像阿米爾。我想沒有人是哈桑,因為不會有那樣善良的人存活,所以我們的一生都是個追風箏的過程,希望在追到風箏的那一刻再倒下,然后仰望藍天說一句:“這輩子我不再欠任何人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我看到《十五歲的小船長》這本書時,我想十五歲不是還在上學嗎?怎么當船長了呢?我?guī)е@個問題去看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儒爾。凡爾納,我還看了他的另一本書《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講述講述了1873年2月2日“流浪者號”停靠在奧克蘭市時,韋爾登夫人、她的兒子杰克、貝內迪表兄、黑人女仆南搭乘輪船,欲返回舊金山。“流浪者號”在太平洋上發(fā)現了一艘尚未沉沒的輪船,搭救了船上五名黑人和一個名叫丁戈的狗。在航行中“流浪者號”的船長和5名水手因捕捉鯨魚全部遇難,于是船長的重任就由實習水手迪克。桑德來擔當。但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旅程,在此期間,發(fā)生了許多事情,每次都被堅強的迪克。桑德化解了,船上的廚師內格羅是個販賣黑奴的壞人,他準備將船開到非洲,把船上的人都賣了,最后在迪克。桑德的帶領下,韋爾德夫人和她的同伴成功地返回了舊金山。書中不僅有非洲叢林的奇異景色,還介紹了販賣黑人的`丑陋行為。
凡是凡爾納的心中都有一個英雄人物:迪克。桑德,他們的勇敢值得大家學習。
想和迪克。桑德一起冒險嗎?那就插上幻想的翅膀來讀這本書吧!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我讀了《藍鯨的眼睛》這本書,這本書講了:藍鯨,是大海中的神靈,藍鯨很珍惜它的眼睛,每天都要用星星和月亮的光芒灌洗他。一個勇敢的少年用鉤矛刺傷了藍鯨的一只眼睛,卻沒想到,失去眼睛的藍鯨絕望了,甚至開始瘋狂報復漁民。少年并沒有得到藍鯨的眼睛。
藍鯨的那只眼睛卻被海水飄到了一個女孩坐的礁石旁邊。失明的小女孩得到了那只眼睛,重新見到了光明,可是她的爺爺的同伴——漁民,他們卻不能出海了,因為一出海,藍鯨就會報復他們。
少年為了承擔責任,又一次出海了,但他并不害怕,他又在船上等待藍鯨的到來,他拿一把小刀,刺中了他的心臟。女孩的爺爺帶著全村人將藍鯨的眼睛埋在了土里。為了讓藍鯨的眼睛不再發(fā)藍,藍鯨死了,他們就可以出海了。又一次失明的女孩找到了藍鯨的眼睛,并將眼睛還了回去,藍鯨成仙了,將光明永遠留給了女孩。
我覺得女孩非常善良,因為她并不是得到藍鯨的眼睛就沒還給藍鯨,而是一心想著怎樣把藍鯨的那只眼睛還給藍鯨。你瞧,她是不是很善良呢?
【【實用】讀后感的作文三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