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閩南語起源于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致福建南部,發祥于福建泉州。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于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汕尾市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系集合,狹義則僅指閩臺之閩南語。臺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語語族。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 廈門話、福建話、汕尾話、河洛話等;在臺灣亦被稱為臺語、臺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臺閩字寫作咱儂話)。大家都知道那些閩南話歇后語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閩南話的歇后語,歡迎大家閱讀!
1,和尚撞上當兵的——硬碰硬
2,褲頭插劍——假砍蘭
3,褲頭插香——蘭神
4,沒錢娶老某——將就
5,允公抱查某孫——沒卵倘捏
6,雞仔飛上樹——假鳥(嘲諷裝模作樣和喜歡多嘴的人)
7,蚊咬卵葩-----難拍
8,草包金——土富(意思:外表不善張揚而腰纏萬貫者)
9,褲頭插洞簫——笨蘭
10,屎學(廁坑)里的石——又臭又硬
11,褲咔插斧頭——砍蘭
12,鹽館秤錘——咸帶澀
13,脫褲放屁——多工(注解:多此一舉)
14,無米加潤月—(歇后語)壞渡
15,老姆攉狗屎——苦無人屎(巴不得有這樣的好事)
16,飛機上錯大樹-----空砍
17,散鼻敷難──假精
18,臺鍋甲秋硅--存暖(意思是做事到了一半不能停,只能拼搏了)
19,褲頭插刀仔——刷蘭
20,東岳山放炮----驚死人
21,穩龜(駝背)頂石板———著力不好看(意思:做力不從心的事,不僅辛苦而且可能事與原違)
22,無底棺材——老板(漏板)
23,南鼓樓的熟雀仔——三聲鳥槍勿會振翅(形容反應慢……)
24,尿盆起火——燒之(大晴天)
25,腳川火營----鄭青(裝腔作勢)
26,拾豬屎的——干掙
27,尿素布——抬曳(驕傲自大的意思)
28,屎到連時開糞坑
29,龜笑鱉無毛
30,清朝兵——勇(夸人身體好,說的時候一般還伴9著豎大拇指。清朝的兵和勇應該是兩回事,可能是“勇”背后貼的貼的有“勇”字,而老百姓們一概當作是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