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宋江軍師名字叫吳用,“吳”與“無”諧音。
吳用,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東溪村人。吳用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與晁蓋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密軍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托夢給他,與花榮一同自縊于楚州南門外蓼兒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側。
【吳用的簡介】:
吳用,字學究,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與托塔天王晁蓋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密軍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盧俊義征伐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等,功績卓著。授武節將軍,武勝軍承宣使。后因見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當道,恐刑戮及身,遂與花榮一同自縊于楚州南門外蓼兒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側。
【吳用的詳細資料】:
千年狗頭軍師之典范——智多星吳用
夫“狗頭軍師”者,泛指刁鉆促狹、好出餿主意之人也。這一類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謀士蔣干,正是他誤聽人言,導致曹操斬了水軍大將蔡瑁張允,自毀長城,從而赤壁一戰,元氣大傷。
很多人拿《水滸》中的智多星吳用和《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相比,認為這兩人不論是出身還是經歷,都存在太多的相同點:一樣隱居亂世、一樣才高八斗、一樣輔佐明主、一樣殫精竭慮、一樣死而后已。而且后世很多插畫、圖片,將兩人的外形裝束繪制地如同克隆人仿佛。包括昔時在小學生群體中廣為流行的小浣熊方便面,里面附送的《水滸》人物英雄榜,吳用的造型估計連諸葛亮自己也甘拜下風,活脫脫一個《超級模仿秀》。
很多人都對吳用這個角色賦予相當多的好感,認為他機智、敏銳、忠誠,生為梁山兄弟謀福利,死為帶頭大哥作鄰居。忠義雙全,千古文人典范!
然而我一直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蹩腳的狗頭軍師,僅此而已!
吳用在發跡前,在鄆城縣東溪村當一名名不見經傳的鄉村私塾老師,和村長晁蓋是發小,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朋友。小說中借吳用自己尋思“晁蓋我都是自幼結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由此可見,晁吳二人關系相當鐵桿。
【文獻記載】
吳用上山前身份及職業:知識分子,鄉村教師。
梁山職位:軍師
征方臘后:封為武勝軍承宣使
武器:八門玄機鏈﹑ 羽扇
出場回目:第14回(在劉唐和雷橫交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