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通常是作者自身的感受,帶著生活的一些痕跡,聽起來瑣碎,卻蘊含著大道理。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窗外世界,空間人生】
一腳踏進門里,便可看到茶幾上那精致透明的玻璃杯。我常常用它沖上一杯綠茶,看那細小蜷曲的茶葉在熱氣蒸騰的水霧里伸展著曼妙的身姿,輕輕地旋在水波里,像是一朵朵綻開的小花,一任那花瓣落下,浮起,再落下,杯中彌漫出的是縷縷清香之氣,淡雅而嫻靜,輕盈而空靈。起起落落中卻透著淡定的人生。
周末午后西斜的陽光在大大的落地窗前放射著金色的光芒。于是常常手捧一杯清茶站在窗前,放眼望那窗外的世界,城市的天空因那些冰冷而高大的建筑無法眺望遙遠的天際,卻可以在一棟棟窄小的縫隙中尋到那一個個窗欞中透著的溫暖之光,心里總能飄著一縷一絲的悸動,在那種窺視中看到來來回回的身影和一張張有些喜悅又有些憂傷的面容。生活在每扇窗中行走著,像水一樣流過的是時間,重復著卻又不曾停歇,于是思想就凝固在那方形的格子中無法逾越,總是囿于一室的時候,就會疲倦,就會懈怠,于是就有了那種突破樊籬的渴望和放飛思想的心情。
當站在向縱向延伸又向橫向發展的十字路口,那些匆匆行走的如螻蟻的生命,是不是早已被快節奏的生活擠壓得無法釋放情懷?在茫然不知前路的時候,那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會變得突兀而凌亂,總是想起幾米的那幅《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畫,總是害怕在走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來的位置,一切歸于平靜,慢慢便開始有了那樣一種放眼窗外看世界的渴望!
窗外有一個世界,你在書中可以讀到它,那里有唐人穿行天地間的豪放與不羈, 有宋人濃縮于方寸間的智慧與秀氣,更有了清人冷眼觀世界的練達與無奈。你側耳聆聽著春秋時的瑯瑯書聲,面帶微笑地看三國鼎立的萬馬奔騰,閉目想紅樓里的粉妝玉帶,心中默數著少林寺的暮鼓晨鐘。
窗外有一個世界,你可以在街頭巷尾中聽到它,美國的次貸危機讓全球經濟衰退,大量的企業倒閉讓那么多的城市建設者返鄉,什么時候能讓工資漲上去讓菜價落下來,什么時候能讓股市再從3000點漲回到6000點而不再下跌,房價居高不下成了危險的泡沫經濟,醫療體制的改革是否不再出現看病貴的難題-------
一切在窗外演繹得五彩繽紛,我卻站在窗里。
站在窗內,浸潤在虛無縹緲的茶香里,于朦朧的水汽中看那一抹方屏,在無意間闖入或幽靜或清新或斑斕的小小空間,竟意外地收獲了另一種世界的不同,我發現我不再是孤單的一個行路人但卻成了一個匆匆過客,我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四角的窗而是一方無垠的天空。看著朋友們在自已的空間里書寫絢麗的人生,那也是一種思想的遠行,雖然只是那小小的方屏,卻在指間流瀉著人世的悲歡離合,人情的世態炎涼。
在鼠標輕點,眼睛游刃之中,我聽到了遠來的足音,看到了一幅幅眩目的畫面,感受了不一樣的心境和生活中不同的苦辣酸甜。在月光如水的寂靜之夜,慢慢地回味著那些或喜或悲的訴說,鮮活的生命里永遠都有一個別樣的人生故事。慨嘆世事的神奇,有那么多人如何的向往著走出門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那經歷了滄海桑田之后竟將外面的世界完全容進一個小小的空間,于是,世界不再是用腳步來丈量而是用手指和眼睛。 每每品讀著那些朋友們的有些調侃又有些頑皮的評論,心中便如茶般清香,如酒般甘醇。
一腳踏進門里之時依然喜歡推開窗子向外看,天空蔚藍純凈,云朵飄逸舒展,花兒開了又謝,鳥兒飛去又飛回,自然的一切和諧美好,現在除了那一扇,我回頭只幾步 就可打開一方屏,那應該是一個更加異彩紛呈的人生。
我站在窗前看世界,我坐在屏前讀人生!
【江南 味道】
微微發黃的那些過去的寧遠時光,總是給人閑云悠然般的美麗感受。
江南漫天煙雨的寧靜古鎮,深深的巷陌里隱匿著怎樣淡然寂遠的別致性情。那個年代的一爐香,一個木質梳妝匣,一方繡花的絲巾,一件半舊的旗袍……總給人以悠長的懷念。
那江南的女子,撐著油紙傘,穿過煙風霧雨,在青青的石板路上留下默然的細碎步子。她們穿著各式旗袍,擁有通俗易記的名字,猶如淺色的筆墨劃過紙張的平淡人生。再平淡,也還是有那么多故事似的。她們是靜美的,引人無限遐思,迷失在若有若無的霧氣里,落下遲遲不肯忘得念想。她們或許是那坐在半開的西窗前,借著悠悠的午后時光,就著一盞淡茶,品上一兩卷詩句或散文的嫻靜女子,或許是那天真爛漫、為愛而生的性情女子……
江南的雨似乎更給江南平添了一分嫻靜,一分柔美,也就更有些惆悵的思緒。恰若那江南嬌小靜美的女子,又有情致,給人獨特的味道。
古鎮是寧靜的,青石板路、深深巷陌,以及那若有若無的煙霧,都給江南綴出了別有的情態。不管是古鎮的墻,那蜿蜒曲折的巷陌,那石板路上留下的種種印記,都讓人浮想聯翩,思緒也變得如那深靜無盡的小巷一樣綿長,沒有盡頭……
似乎時光的腳步,總是愿意停駐在那江南寧靜的雨巷,那錯落有致的小閣樓,那清冽月光傾灑的木制窗格……這里的日子悠遠而漫長。不需要更多的聲響,不需要跟多的言語,寧靜就是這里自始以終最好的味道。
偶爾小販的叫賣響徹了巷子,余音拉得老長,卻也有與這江南巷陌別樣的和諧,頗有滋味。
其實并不了解江南,只覺得江南詩情畫意,純凈安寧,或許,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古鎮,也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味道,一切都還那么靜,橋是安靜的,水是安靜的,廊棚是安靜的,亭閣是安靜的,沉醉在細碎溫暖的金色夕陽里……
我也才知道,原來江南還有這么一番別致的美。
還是這么能讓人心平氣和。
也許生活所有的煩躁和紛雜,都會被這里的寧靜洗凈,讓人從容不迫,讓人心靜如水,讓人明凈淡泊。
洗盡鉛華,才有浮華后的靜美。
收到朋友的明信片,我很歡悅。其實我從未到過這個地方,以上都是我的印象中的景象。生命到你這里,也是一處美好。
我也好想,和你一起游游這個美麗的地方, 在這里享受在世不可多遇的悠悠時光。
【翠嶺晨曲】
當黎明之手悄悄撩起乳白色霧簾,縷縷霞光降臨到窗臺上,我會從清脆悅耳的樂曲聲中醒來。我家坐落在布吉海關旁的山坡上,清晨,可免費欣賞一場百鳥音樂會,因為樓背后就是如畫青山,是鳥兒理想的棲身之所,是天然的大舞臺。
剛從一夜香甜睡夢中醒來的我,頭腦顯得格外清爽,心情格外愉快,精神也格外集中。以往,我總會在床上多賴一會兒,靜靜傾聽鳥兒的喧鳴,我能準確分辨出每種鳥兒的叫聲:那銀鈴般清脆的是畫眉,那嗓音婉轉的是黃鸝,那饒舌不休的是麻雀,那意味深長的是鵓鴣……這種聆聽習慣和嗜好我一直保持了多年,從沒放棄過一個美好早晨。
前不久,跟往常一樣,醒來后,我正聚精會神地傾聽鳥兒歌唱,一曲行云流水般的清音,悄然加了進來,一時新聲舊曲,此起彼伏,長歌短調,相互和鳴。此時的我,已如癡如醉,但突然又意識到,今晨的鳥歌與往日不同。嗬,這是笛音,是誰在吹奏竹笛?不錯,我聽得出此曲名叫《百鳥朝鳳》,由于藝術高超,吹得幾可亂真。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頓時披衣而起,循著笛聲傳來的方向尋覓。我住的地方叫山上小區,其實是在山腰,再上就沒有房屋了,唯有蜿蜒曲折的石砌小徑通往山頂,那是郊野公園,每天清晨,許多人會來此鍛煉身體,吸收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這笛聲,正好來自那山頂小亭。
山雖不高,也不陡峭,抬頭看,那亭子好像不遠,只是路并非筆直一條,而是環回曲折,真要爬上去,也會累得氣喘吁吁。現在時間尚早,東山紅日,欲露未露,山路上已熱鬧非凡,不僅有年輕人輕捷的步子,蹣跚長者也來此登臨?有句諺語: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看來一點都不假。
快到山頂時,我的目光就四處搜索,順著笛音方向,終于看到有人佇立護欄旁,將竹笛貼在唇邊盡情吹奏,我便把腳步放得很輕,怕干擾和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我一向都喜歡聽笛子,小時候也曾偷偷學過,可惜始終吹不成曲調,自知不是這個料,只好半途而廢。如今聽人吹得那么好聽,不由想起自己青澀的少年時代。
一曲奏完,我情不自禁鼓起掌來,他也微笑著朝我點頭道謝。不多久,我們就聊了起來。他對我說:在此登高望遠,既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又可觀賞眾鳥和鳴,面對遠處樓宇,近處山林,他就會用笛子來抒發滿腔豪情。他還說:只要擁有這幽幽山色、微微清風、淡淡陽光和艷麗花兒,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因為它是免費的。
聽完這番新奇的見解,內心敬佩與羨慕之情油然而起,我暗暗稱奇:此君不僅是吹笛好手,更是一位見識不凡的高人。從那以后,無論早上還是黃昏,在布吉的這座翠嶺之上,日日可見我們兩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