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无码福利视频,亚洲无码视频喷水,亚洲三级色,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畢淑敏散文:提醒幸福

發布時間:2017-02-14

  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注冊心理咨詢師。

  
【提醒幸福】

  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自己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

  在皓月當空的良宵,提醒會走出來對你說:注意風暴。于是我們忽略了皎潔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風暴來臨前的一切準備。當我們大睜著眼睛枕戈待旦之時,風暴卻像遲歸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當我們實在忍受不了等待災難的煎熬時,我們甚至會惡意地祈盼風暴早些到來。

  風暴終于姍姍地來了。我們悵然發現,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夠抵御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計的災難卻是無限的。戰勝災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惴惴不安幫不上忙。

  當風暴的尾巴終于遠去,我們守住零亂的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智慧地響起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恐懼的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的享樂,人卻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

  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

  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

  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后不知在忙著什么。

  世上有預報臺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凄涼中愈發熠熠奪目。

  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

  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會借了它們的衣裙,裊裊婷婷而來,走得近了,揭去幃幔,才發覺它有鋼鐵般的內核。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難和幸福分置天平兩端,苦難體積龐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塊小小的礦石。但指針一定要向幸福這一側傾斜,因為它有生命的黃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們要提高對于幸福的警惕,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據科學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要好得多。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里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

  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那我們豈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豐收的季節,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災年,我們還有漫長的冬季來得及考慮這件事。我們要和朋友們跳舞唱歌,渲染喜悅。既然種子已經回報了汗水,我們就有權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風霜雨雪,讓我們先把麥子磨成面粉,烘一個香噴噴的面包。

  所以,當我們從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時候,請不要躊躇片刻后的別離。在今后漫長的歲月里,有無數孤寂的夜晚可以獨自品嘗愁緒。現在的每一分鐘,都讓它像純凈的酒精,燃燒成幸福的淡藍色火焰,不留一絲渣滓。讓我們一起舉杯,說:我們幸福。

  所以,當我們守候在年邁的父母膝下時,哪怕他們鬢發蒼蒼,哪怕他們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很幸福。因為天地無常,總有一天你會失去他們,會無限追悔此刻的時光。

  幸福并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

  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美好的性,是陽光下的火炬】

  一位研究性醫學的專家,在某次會議的間隙鄭重對我說,他在臨床上醫治女患者時,需要充滿美好情趣的性幻想文字輔助治療。而這類文章在中國幾乎完全空白,不知道文學家能否做這件事?

  他說這話的時候,很嚴肅地注釋著我。我猜到了那目光后面的含意:您能幫這個忙嗎?

  我趕緊裝作不曾覺察他的微言大義,把話題岔了開去,他也再不曾提起。但這個題目,卻象一枚竹刺扎進指甲,久久地梗在那里,敏感且令人作痛。

  我本來想說,讓那些女人看看《JinPinMei》吧。但又一想,它不符合美好情趣這一條,再加上也太古老陳舊了。那么當代中國有多少符合美好情趣的性文學呢?

  巡視四周,難以尋覓。

  當我認真地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啞區。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民族,在這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當代集體失語。

  食色,性也。我們是食的大國,我們有非常發達的烹調術語。它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地傳遞下來了,并有遠播世界的可能。在我們悠久的古文化里,也有關于性的文字,但夾雜著對女性的歧視和單純技術觀點,很有分析提煉的必要。可惜近代以來,玉石俱焚,基本中斷了。一般人無法得見。

  我們現在實用的性語言體系,大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民間的俗語,它們生猛下流,把對女性的欣賞求索和強烈的歧視,把對性的生殖本能崇拜和道德倫理層面的蔑視,奇異復雜地糾纏攪拌在一起,色厲內荏,泥沙俱下。那些市井流布近乎狎妓和流氓的語言,實在令今日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階層,無法在二十世紀的夕陽和二十一世紀的曙光里,心甘情愿地接納和重復運用它們。

  一部份是醫學術語。準確但是粗疏,拗口且不靈便,實用性很有幾分可疑。一位做心理咨詢的朋友說,半夜時分,常常有咨詢性問題的電話。對方的口氣十分為難,結結巴巴,倒不是不好意思,因為反正彼此不見面,說什么都無所謂。主要是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詞,述說自己的苦痛。他會吭吭哧哧地嘟囔……我的那個地方,就是……男人的那個地方,叫……咨詢員一般會適時地解救他,以平穩的口氣說:您說的是(禁止)嗎?那個人如遇大赦,趕快重復:是─陰─莖陰……口氣極生疏和晦澀,稱呼自己的器官,好像在會談一位外星來客。某作醫生的青年朋友,說她在(禁止)的前戲時分,不知如何表達,只得把一堆形容生殖系統的醫學術語拋出,她先生說自己有被推上手術臺的感覺,興趣頓時索然。

  順便說一句,我以為當初漢語言翻譯界,以醫學術語為人體(禁止)官命名的時候,好像欠周詳且漫不經心。比如(禁止)這個詞,就很有些莫名其妙。女性的那一整套系統,統以“陰”字打頭,這或許是受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以為世分陰陽,女子為“陰”,因此沿襲下來,也算言之有據。但夾了男子的這樣一個禁止在內,不倫不類的,造成了理解上的模糊。再比如,人對一朵花,尚且有花蕊、花瓣、花莖等等一系列的細致區別,對人體的其它重要的器官,也不厭其煩地分段命名。例如牙齒,就有門齒、犬齒、臼齒等不同。一個空空如也囊似的胃,進口和出口,也分了賁門、幽門,好像命名一間書房。唯獨對繁瑣的生殖系統,卻一言以蔽之,馬馬虎虎地以“頭”、“體”、“尾”粗略剁開,就算交了差。好像那是一條無關緊要的小魚,值不得認真對待。

  人們兩難。于是我們的文學書籍,當必不可少地需提及性的時候,巧妙地用“××”來代替,近年來又有了方框一法。但我不知在清掃了視覺污染的同時,考慮到了讀者閱讀的心理過程沒有?通常遇到“××”的時候,人們會在默誦中,將它用自己已知的各種民間俚語或是更為粗鄙的市井語言,一一復原。甚至反復順暢,默誦再三,以檢驗自己復原的妥貼性。于是那印刷者最初的潔凈苦心,就悲哀地付諸東海了。至于方框,更引起了撲朔迷離的爭執,以為那不過是描寫和印刷雜交的噱頭。

  面對喑啞,人們于是因陋就簡地尋找用品,有時到了哭笑不得的地步。比如“睡覺”這個詞,和吃飯讀書一樣,原本的涵義是再清楚明白沒有了。但現在成了性的隱喻,一般人竟不敢隨便用了。其實誰都知道,那件事并不一定非得合上眼,安了眠才做得。人們正正常常睡覺的時候,一定比用這隱語的時辰要多,但現在鵲占鳩巢,反倒失了本意,讓人用這詞的時候,常常三思而后行。

  作家是以運用語言為愛好并為職業的。文字是作家的磚瓦,人人守土有責。現代漢語,如波濤滾滾的江河,不斷受納各行各業的專業術語,豐富發展并澄清積淀著自身。比如近年來電腦語言的大舉入侵,就很令人欣喜和警覺。但是我們的性語言體系,至今令人悲哀地僵化著,陳腐著,粗鄙著,不登大雅之堂地低級著。

  人的每一組器官,都是神圣和精彩的。人體的生理活動,更是科學和文學重要的研究和組成部份。美好的性,是陽光下的火炬。21世紀,是生物和心理學大發展的年代。在這個世紀的門坎上,中國的語言學家、性學家和文學家,應當攜起手來,創建漢語高雅美好的性語言體系。

更多熱門文章:

1.畢淑敏優美散文:造心

2.畢淑敏散文欣賞:魚在波濤下微笑

3.畢淑敏經典散文:謊言三葉草

4.畢淑敏散文精選:像煙灰一樣松散

5.畢淑敏經典散文:柔和

6.畢淑敏短篇散文精選

7.畢淑敏散文精選:謊言三葉草

8.畢淑敏經典長篇散文

9.散文美文欣賞——畢淑敏

10.畢淑敏經典散文:素面朝天

精彩搶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