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享受孤獨散文
在大千世界中,每個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從落地生根到落葉歸根的一整個人生,人的力量如同一粒塵埃微不足道。人生就是一場獨角戲,主角從來只有你自己。包括最親的父母,也不可能永遠陪你,子女也終會離你而到該歸宿的地方去,人在旅途,始終孤獨。倘若不能心靜如水,不能耐住寂寞,必會徒增煩惱。
回想我走過的這些年:童年無憂無慮,卻是那么平淡。從來未曾刻意在意過寂寞的感受。
少年時代,多愁善的我眺望秋天枝頭上那片寂寞的葉子,便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單薄。傷感的孤獨,讓我情不自禁淚流滿面。直到中學畢業,才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預定了的人生軌跡,同行之后,轉角之后就是各奔天涯。于是我第一次有了孤獨的感受。
成年以后,在紛繁的世界里,當同齡人為孤獨寂寞長吁短嘆、淚流滿面時,我卻在體會孤獨寂寞的美麗。我學會了享受孤獨,把苦痛化作祝福的祈禱;把淚水,當成芳香的美酒。我學會了正視一切,在寂寂寞的時光里思考人生的意義。
在生活中,我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孤獨,在孤獨中我抓到了屬于自己的色彩。在孤獨時,我聽一段輕音樂,細細品嘗喜歡吃的零食,一種無言的寧靜和從容便會涌上心頭。孤獨,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釋放點。我在孤獨時獨享心靈的寧靜,在寂寞中體會心靈的成熟與蛻變。孤獨時,我與文字交友,與繪畫為朋,與音樂為伴,我的生活充滿著詩情畫意。
人生的風景很多,孤獨是我們每個驛站忠實的伴侶。孤獨是一種自我的感覺。
孤獨時我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剖析自己,完善自己,積蓄一種奮進的原動力,去實現了人性的的提煉和升華。
學會享受孤獨,就會更加成熟,就會更珍惜生活,更珍愛生命的價值。生活會更幸福和快樂。
學會享受孤獨
并不是只有一個人的時候,面對如豆燈光,耳邊有微微的風聲,我們才能感受到孤獨,學會享受一點孤獨。有時候,我們分明是在喧囂的人群中,可是,突然就有一種淡淡的倦意,說不出的孤獨席卷了我們的心,讓我們慢慢地沉靜了下來。
孤獨的美恰似一份寧靜與淡泊,蕩滌著那些現代都市中嘈雜的心。不孤獨的人或不會孤獨的人,總是被一些浮名小利卷裹著,總是不由自主地表演著。而一直孤獨的人也必定是病態的,就讓心擁有一份一時的孤獨,擁有那一份美麗。
品味孤獨,享受孤獨,就是繁華落盡以后,笑看云淡風輕,能讓一杯清茶的氤氳溫潤浮躁的心;能在一盞燈下,卸下世俗的種種面具、身份,面對真實的自己。
人生不過百,我們總在扮演各式角色,總在小心翼翼地計算著得失。飆升的房價,升學的孩子,下崗的愛人,逐漸讓我們變得瑣碎、平庸,滿目模糊得自己都覺得陌生。于是,我們拒絕孤獨,用酒精麻醉自己。對孤獨的恐懼,其實,是對自己的恐懼。
為什么不讓自己的心,在靜謐的時光里,享受一次孤獨?我們可以喜歡熱鬧,但不能總是熱鬧,必須有自己的空間。
孤獨讓人從容。孤獨是心靈的按摩和滋潤。正是因為孤獨和寂寞,才能有豐富的感受。孤獨有一種超然之美,當我天馬行空般獨往獨來時,對世俗的種種不屑一顧,超塵出世之感油然而生。
孤獨有神秘之美,如一朵神秘的黃玫瑰,或飄然而來倏然而去的一場夢,給世人留下一個參不透的禪,猜不透的謎,語不透的讖。
馬致遠是孤獨的,所以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愁思;蘇軾是孤獨的,所以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感慨。
孤獨,心靈首先得耐得住寂寞。孤獨不是故作深沉,孤獨是曠野上逆風而生的一棵老榆樹,是大海邊懸崖上一塊兀立的礁巖,是靜夜里飄浮在天空的一縷音符,孤獨是為自己而亮麗的一道風景。重要的是,孤獨中你在想什么……
孤獨是一種享受,享受孤獨的人,對孤獨而言是一口幽井,能折射出自己的潛能,當一個人思考時,孤獨是智慧和精神釋放的過程。
孤獨是美麗的,享受孤獨是一種美,分享孤獨也是一種美。懂得享受孤獨,就明白了如何品味生活的千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