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時,可千萬別誤會,我家沒有什么數學家,也不精通數學,而是因為我和爸爸媽媽的關系可以用一些算式來表示。
一般來說是“爸爸+媽媽=我”。因為我的外表像爸爸:小眼睛、招風耳、濃眉毛…,當然,還有爸爸的聰明好學。所以,大家都說我和爸爸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而媽媽的伶牙利齒、活潑好動也都傳給了我。雖然,在家里我最小,可也是家庭中真正的一員。每當爸爸、媽媽商量事情時,也得聽聽本人的意見,覺得好,我就雙手贊成。如果覺得不行,我會認真提出我的想法。儼然一個小主人的模樣。這時我們家就是“爸爸=媽媽=我”。
我過生日的那一天,爸爸、媽媽可真是對我言聽計從、百依百順,我說東他們不會往西,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爸爸、媽媽總是讓我過一個快快樂樂的生日。不過,如果做的很過分的話,媽媽一定是要大發雷霆,不讓我有好日子過。“我>爸爸、媽媽”就成了一道錯誤的數學題。最讓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是全家英語最好的。每當爸爸碰到不懂的英語句子時,只有老老實實地向我請教。有時,我還會逼著他讀單詞,直到他練熟為止。每當這時,爸爸總拍著頭說:“真是怕了你,我的頭都大了。”
但話又說回來,當家里有大事時,那絕對是“爸爸>媽媽和我”。爸爸喜歡電腦,家里先后換過三臺電腦。為此媽媽常常嘮叨,說爸爸浪費錢。可爸爸說:“這是智力投資,是必須要花的錢”。爸爸在廠里還是工作上的一把好手,有時我們一家人正玩的開心時,廠里打電話叫他去處理事情,爸爸總是二話不說,扔下我們就走。媽媽和我都沒少生他的氣。
媽媽脾氣不太好,嗓子又大,一旦她心情不好或我做錯了事的時候,家里就沒得安寧了。每當這時,我會特別的害怕,特別是當她拿起小竹棒要打我的那一刻,我的心也隨之“咯噔”一下,怕到了極點。不過在媽媽的小竹棒落下來之前,都要先喊“一、二、三——”,因此,我總在媽媽的話音未落之前趕緊變乖,小竹棒也就很少落到我的身上。媽媽的火氣就像雷陣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會兒就雨過天晴,家里又恢復了安寧。為了家里多一點安寧的日子,爸爸和我都盡可能的不惹媽媽生氣。所以,我們家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媽>爸爸和我”。
我多么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多學一點知識,像爸爸一樣成為最棒的。我更希望媽媽生氣的時候少一些,我的家安寧、太平,永遠都是“爸爸=媽媽=我”。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否認為我們的家是名副其實的“數學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