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山東一個不起眼的縣城中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巷子里只有兩戶人家,我家門面朝南,隔壁鄰居家門面朝東,他們家里只住著一對母子,不管是平日,或是春節,家中均冷冷清清。相比來說,我家在春節的時候則是熱鬧非凡。
每次春節回家,一進入小巷子口,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香氣飄來,便知道老爸在家中正圍著圍裙準備年貨。我們家的年貨最主要的就是“吃貨”,于是每次放假回家,我和老妹的主要任務就是吃,走的時候再大包小包地拎著,不管是以前在外地上學時,還是現在在濟南結婚定居,都是這樣。
老爸向來以“會做飯”自居,在家人朋友之中也是出了名的會做會吃。每次回家他都會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各種美食,但唯一不變的是春節的餃子。上學時寒假在家一整個月下來,幾乎天天都在吃水餃。白菜豬肉、蘿卜羊肉、芹菜牛肉……各種各樣。每天一早,我和老妹還在被窩里,爸媽就包好了餃子,他倆一個搟皮,一個包,異常地迅速,不到半小時,水餃就下鍋了。不得不提的是老爸包的素水餃,那味道幾乎沒有人能比得上,白菜豆腐、韭菜雞蛋,我覺得,能把素餡做得比肉餡還好吃那才是真的本事。
老爸還有一道拿手菜,雖然是一道平常的辣椒炒雞,但那味道是外面所有的飯店都做不出的,十足的美味下飯菜,雞肉爽口細膩,就連里面的小青椒也讓人垂涎三尺,尤其是炒雞里面濃郁的湯汁,鮮辣甜咸,渾然一體,融合巧妙,若是澆在米飯上,或是沾著饅頭吃,都會讓人的食量加倍。所以,每次聚餐,老爸必會做上這道經典的拿手菜,而且每次都會受到眾人的贊揚。
不過,說到我們家過年的特色,還是要數“香腸變蛋牛肉干”——香腸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還未進入臘月,爸媽就開始準備豬肉去加工香腸了。因為之前老爸在食品公司上班, 自然知道哪家豬肉好,哪家加工的味道好。的確,我家的香腸絲毫沒有濃濃的香料味,只有肥瘦結合的令人吃著就上癮的誘惑力。既然是過年的特色,我們家每年都要灌上上千塊錢的香腸,除了自己吃,也會送給親戚朋友。
變蛋就是皮蛋,也是每年春節聚餐的一道簡易小菜,切點姜末加點醬油醋,變蛋特殊的味道就被激發出來。還有牛肉干,這可是其他地方沒有的,我家每年的牛肉干都是一個做牛肉加工的姑姑給的,用純牛肉熏制而成,外表看著黑黑的,其實包裹著一層厚厚的香油,香而不膩,嚼勁十足。
我記得以前在家的時候,時常有叔叔端著大盆送來,里面有豬頭肉、豬下水等等,直接切了就能吃。家里買菜也很豪氣,蔬菜都是成批成批地買,豬肉要買也是一條豬后腿、半只豬,所以每次老媽來濟南,看我們每次吃一頓只買一小塊肉,兩根蔥,就覺得憋得慌,經常從老家搬來一袋袋的蔬菜、米面、豬肉牛肉什么的,基本上,老媽來一次,家里的冰箱就得折騰一次。
馬上又到春節了,想起這些,好像自己已經站在老家的巷口,聞到那年味十足的香氣,家中的小狗搖著尾巴向我奔來……可惜,因為這是結婚的第一年,今年要去婆婆家過年,而這也將是我第一次不能回家過年。此時此刻,看著爸媽提前給我們準備好的香腸豬頭肉,甚是想念,想念那種最最熟悉的家的味道,想念那種飽含家人團聚的熱鬧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