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玫瑰三年級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玫瑰三年級的作文 篇1
3月8日的早上,我們開車出去公園玩,在出門的時候,媽媽和我都收到了一支芬芳迷人的玫瑰。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去了玫瑰園,看到了我最喜歡的玫瑰花。
玫瑰花的花瓣中間有金黃色的花蕊,花蕊頂端粘著花粉,散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群蜜蜂“嗡嗡”地奔波忙碌,四周彩蝶飛舞,伴著可愛的玫瑰花。風吹著,玫瑰花隨風搖曳。不管是誰,經過她的身旁,都感到她在朝你微笑點頭;當你停下腳步,欣賞她時,就會覺得花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玫瑰花多姿多彩,紅的勝火,粉的似霞,白的潔白淡雅……但是她并不像牡丹那樣雍容富貴;不像桂花那樣十里飄香;也不像菊花那樣傲然屹立;也不像梅花那樣”香自苦寒來“,她,是平凡無奇的。她只是用涌流不息的熱情報答人們。
我喜歡玫瑰的鮮艷,我喜歡玫瑰的熱情,我喜歡玫瑰綻放的美麗。
玫瑰三年級的作文 篇2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從江蘇衛視《挑戰不可能》觀看到的。
上個挑戰者挑戰成功,在一片掌聲中走下舞臺。鏡頭一轉,下一位挑戰者——一位精神矍爍的老人走上了舞臺,舞臺的另一側,出現了一塊十幾米高的攀巖墻,墻的頂端插著一面紅旗,主持人介紹,這位老人,就是要用攀巖設備登上墻,拿到頂端的紅旗,就算挑戰成功。我撇撇嘴,不以為然,這么手長腳長的一位老人,要攀登上去,也不應該是什么難事呀。
老人在現場觀眾不屑聲中,不慌不忙的說話了:“在比賽前我還要做一件事情”。接著他就坐在主持人端來的一張凳子上,慢慢地脫下外褲,“啊”!我睜大了眼睛,現場的觀眾也發出了驚呼,原來他是一位高位截癱人士,老人熟練的取下假肢換上用于攀登的專用“腳”,一轉身,身輕如燕的登上頂峰,拿到了紅旗,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完全被老人的身手震驚到了。在主持人的詢問下,老人講了發生在他身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年輕時就是一個登山愛好者,攀登過很多山,記得那一年,我們組成了一支攀登珠穆朗峰的隊,那一天陽光明媚,登山開始了,到了半山腰,狂風大雪不得不讓我們當晚就近休息,我們隊的一位隊員睡袋給弄不見了,我把自己的`睡袋借給了他,什么也沒蓋就睡了。第二天,我發現腳動不了了,等我醒來時,我躺在醫院的床上,看見電視上正在播的是我的隊友全部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揮舞著五星紅旗,我真是太為他們驕傲了,而我的腿卻沒有保住,永遠的失去了它。聽到這兒,現場的觀眾沉默了,好多人都流下了眼淚,而我的鼻子也酸酸的,“你后悔嗎?”主持人有些哽咽的問。“從未后悔過,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仍會那樣做”老人淡淡的說,“即使失去雙腿我也從未放棄熱愛運動,熱愛攀巖”頓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老人揮揮手,邁著沉穩的步伐離開了舞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同學們,幫助我們手邊有需要的人。
玫瑰三年級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借著空閑,讀了一次《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我讀完之后,伏在案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當讀到“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時,我更是覺得震憾。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高爾基的兒子探望高爾基和高爾基寫信教子這兩件事。我讀到“給永遠比拿愉快”時,心中騰然浮現出新的感悟。原來,奉獻所得到的快樂比索取所得到的東西更為珍貴啊!我正沉浸在“挖到寶藏”的喜悅中時,一個同班同學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她的名字是趙佳怡。
趙佳怡是我的同桌,她雖然沒有排進前5名,卻也是我們班的佼佼者。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攔路虎”——一道解釋句子的題,它一直是我的“眼中釘”,可沒想到我會栽在它的手上。我先去問高榮光,可他只應了句“我不會”,便繼續寫作業了,而旁邊的陳逸東,則漠然的轉過頭,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無奈,我只好去問趙佳怡,趙佳怡沉吟良久,抬眼與我說:“你看,你的錯因就是沒有把住重點,這道題的重點應是“奉獻”和“索取”這兩個字眼,抓住這兩個重點,這道題不就自然而然地給你“讓道”了嗎?”我迷茫地望著這道題,手足無措地看著這道題。趙佳怡仿佛一眼望穿了我的疑惑,解釋道:“重點其實就是“給”比“拿”愉快了!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就可以了。”我悄然大悟,仿佛是為了印證我已明白,我重重地點了點頭,誠心誠意地說:“謝謝!”趙佳怡聳聳肩,表示沒關系,便又伏案改錯了。我凝視著那道題,心中暖流激蕩……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告訴了我一個真諦:人生的快樂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奉獻,方使心靈那一畝田得到精神充足。那怕只是一句祝福,也會暖徹心扉!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關于玫瑰三年級的作文3篇】相關文章:
1.關于玫瑰的作文
2.關于玫瑰的作文
4.關于玫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