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全食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全食作文 篇1
20xx年7月22日上午,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在我們長江流域開始了它一次神秘的旅行。
8時30分,當時我正在和林老師一起研究數學題目,可是外面的天卻漸漸的暗了下來,難道日全食真的出現了?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屋外,正巧這時曾伯伯也從工作的地方趕了回來,帶領我們去觀日全食,他還帶回了一個濾光鏡護罩。濾光鏡護罩從車上一拿下來,我們就都爭先恐后拿去觀看,從濾光鏡中看到的太陽早已變成了綠色的彎刀似的,原來日全食早在8點鐘14分左右就開始了。從濾光鏡中看完太陽后,我們便用最古老也是流傳最久遠的辦法來看日全食。
首先我們把水盆盛滿水,然后倒進墨汁并攪拌均勻,最后放在陽光下,水平靜后,天上的太陽便倒影在盆中,找好角度,這時日全食活動的整個過程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雖說這個辦法很老土,但是不掌握好方法就很難看見。剛一開始我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因為沒有掌握好角度,所以怎么也沒有看見太陽的樣子,林老師好想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連忙上前來指導我,我在林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從水盆中看到了只剩一點點的太陽。天空越來越黑,就連莊溪大橋上晚上用來照明用的電燈也亮了起來。此時我不經意的往地上一看,我突然發現地面上的光波就像流水一般,那種光波使人好像置身于仙境中。再看看太陽,太陽已變成一個光環,這個光環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鉆石金光,它最有特點的就是在光圈的上面還有一個圓點,這個圓點四周還閃著金光。
天全黑了,大概持續了6分鐘,在這6分鐘里太陽并不孤單,因為它的四周有星星在陪伴著。我們仰望著天空觀看,曾伯伯不時為我們拍著照,一起見證這百年難遇的日全食奇觀。10時過后,太陽漸漸亮了起來,大地也恢復了原樣。
我永遠忘不了這百年難遇的日全食奇觀。
日全食作文 篇2
晚上,我從電視新聞上知道:明天上午9時左右,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將會在我國長江流域出現,凡是能見到太陽的地方都可以觀賞這一天文奇觀。于是,我就問媽媽:“什么是日全食呀?”媽媽說:“日全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陽三個天體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正常天文現象。古代由于科學條件的限制,我們的祖先還無法對這一天象作出合理的解釋,就對日食產生了恐懼,日全食被看作“不祥之兆”,并出現了各種迷信行為。”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對明天看日全食無比期待!
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香洲廣場看日全食,那里聚集了不少準備觀看日全食的市民們。當這一奇觀出現時,我看見有的市民戴著電焊護目鏡看,有的市民用煙熏的玻璃片看,還有的市民用水盆看,看的方法很多,真是“十八般武器”齊上陣。而我和媽媽是用廢膠片看的,我很認真地看著日全食一點兒一點兒的變化,我最喜歡的就是日全食變成月牙兒的樣子,它讓我想到了我學過的一篇文章《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雖然我們觀看日全食的時間非常的`短暫,雖然我們只能看見日偏食景觀,但我仍然懷著極大的熱情。我從人們充滿好奇和興奮的眼神中,發現人們不再把日全食看著災難,對科學更加信任,對自然更加尊重!
日全食作文 篇3
7月22日是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觀測日。我十分興奮,非常期待著這一天。
可是一大早起來后,天公不作美。陰沉沉的天氣,使我心涼了半截。來到夏令營,班主任張老師帶我們到花園中,我不停地望著天空,希望能夠云開日現。
烏云緩慢地移動,終于我看到了太陽的臉。我激動地叫起來:“快看!快看!”在觀測鏡中,我看到了圓圓的太陽被月亮慢慢地遮住。在事先學到的知識中我知道這叫“初虧”?墒菫踉凭拖笠粋調皮的孩童,時而用手中的布遮住太陽,時而又快速地移開。我的心情隨著烏云地移動,時而沮喪,時而激動。在看到太陽被月亮遮住一半多后,天漸漸地暗下來,烏云滾滾,云層越來越厚,接著下起雨來。我們急忙躲進附近的兒童樂園。天越來越黑,終于完全的黑了。伴隨著雨聲的黑暗,讓我有一種不同的感覺。五分鐘,好像顯得十分的漫長。終于,天又逐漸地亮起來。我們禁不住歡呼起來。
雨還在下著,我們的日全食觀測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我還是看到了初虧,也學到了很多關于日全食的天文知識,我還是很開心。
日全食作文 篇4
發生前幾天,我就接到了組織集體觀看日全食的通知,我高興極了。馬上回家在網上了解日全食的知識。
今天,我到了學校之后便和同學們討論日全食會來不會出現呢?過了幾十分鐘后,我回頭一看,天暗下來了,全校的人都去看了。今天柯北小學除了教室,每個地方都站滿了人。太陽慢慢的變小,后來,像一個彎彎的月亮。再后來,太陽仿佛被天狗一口一口的吞了下去,直到完全消失,天暗得像晚上的八九點一樣,但是那個大黑球旁邊還有圈亮晶晶的光環,這種景象真壯觀!接著,天空中又出現了一個彎彎的“小月亮”,天慢慢的變亮了。
后來,我又問,為什么會有日食呢?原來,是月亮跑到太陽和地球中間,遮住了太陽,所以才會形成日食。
日全食作文 篇5
月22日,我們迎來了百年難遇的日全食。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來到了五一廣場觀測日全食。
首先,我們去了五金店買電焊玻璃,就用它來觀測日全食,并且還不貴,五角錢一張,外面的日食觀測鏡要好幾百,真是物美價廉。
我們到達五一廣場時日偏食已經開始了,我們發現,不少人使用的是CT片或膠片看的,有一個阿姨說在那邊這個一張兩元錢。
到了食盛階段,我們這里正好被云遮蓋了,真可惜,不過我們這還有時間回家看直播,經過我的比較,還是天荒坪的日全食最為壯觀,除了一圈鉆石環,其它什麼也看不到。唉,我們綿陽要是有那么壯觀的話就好了,真遺
日全食作文 篇6
今天是8月1日,我聽爸爸說今天可以看到日全食,我非常高興我問:“爸爸怎么知道的?”爸爸說:“是從電視上知道的!蔽艺f:“哦原來如此:”下午6:00我們在甘肅酒泉最佳的地方去看。我們用膠片和涂了墨水的玻璃看,爸爸還照相了呢。日全食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用黑玻璃、膠片和墨鏡看太陽,發現里面慢慢有黑影子了。當月亮把太陽全部當住時,天一下就黑了,我看到了一顆星星和一個黑色的太陽,后來太陽又慢慢的出來了,天亮了,星星也不見了。當時天上有很多云,看到日全食真不容易,大家都很激動。為了讓我了解日全食,一到家爸爸還給我搜索日全食的資料。日食是月亮把太陽遮擋住后,太陽光照不到地球所以就形成日食。日食一定在農歷初一當日,8月1日是農歷7月初一。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我們五個時期都看到了,但有很多云,太陽很多時侯都在云里。此處本有照片日全食開始了此處本有照片差一點就日全食了此處本有照片日全食此處本有照片像月亮一樣的太陽日食原理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發生日環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于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日全食作文 篇7
盡管日全食出現在各種媒體上的頻率并不比某些明星的曝光率低,但對生活在某一固定地點的我們而言,要想一睹它的風采,無疑比見到那些明星困難得多,因為即便在全球范圍內看,日全食每年最多也只上演一兩次,而且那動人心魄的精彩“演出”總是轉瞬即逝,短暫得令人扼腕。
不過,日全食雖然看上去似乎難以捉摸,但由于地球繞太陽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運動都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發生必然也具有規律性,日全食當然不會例外。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就發現了日月食的某些規律。如果我們仔細查看本雜志附錄中的日食表,就會發現日食的發生也是有周期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沙羅周期”。
沙羅周期
古代的巴比倫人根據對日食的長期觀測,發現日食的發生有一個223個朔望月的周期。這個223個朔望月(相當于18年11.3日或18年10.3日(如果有5個閏年))的周期被稱為“沙羅周期”,“沙羅”(Salo)一詞在拉丁語里就是重復的意思。在這段時間內,太陽、月亮和黃白交點的相對位置在經常改變著,而經過一個沙羅周期之后,太陽、月亮、地球的相對位置又回復到和原來幾乎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地球上就會看到和上次相類似的日、月食。注意,沙羅周期并不是指兩次日食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而是發生兩次“類似”的日食的時間間隔,例如20xx年12月4日大西洋、非洲南部、印度洋、澳洲等部分地區發生了一次日全食,全食持續時間是2分3秒,一個沙羅周期后(20xx年12月15日),太平洋、南美洲南部、大西洋等地的部分地區發生日全食,持續時間為2分9秒,與上次幾乎相同。而從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這段時間內,還會發生11次日全食,但是它們與這兩次不屬于一個沙羅周期。平均而言,每個沙羅周期內發生大約71次日、月食,包括日食43次(全食、環食、全環食),月食28次。
沙羅周期之所以會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繞太陽、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深入理解沙羅周期之前,讓我們先來熟悉幾個天文學上的基本概念。
黃道與白道我們知道,月亮在圍繞地球運動(軌道是個橢圓),周期為一個月;地球同時又在圍繞太陽運動(軌道也是個橢圓),周期為一年。天文學上把月亮的繞地球運動軌道面稱為“白道”,把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面稱為“黃道”。白道與黃道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它們之間存在一個交角,平均為5°09′。我們站在地球上觀測,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因此在我們看來,黃道也就是太陽一年內在天空中走過的軌跡,白道則是月亮一個月內在天空中走過的軌跡。以地球為天球的中心,黃道與白道其實就是天球上的兩個大圓,它們有兩個交點,稱為“黃白交點”。只有當太陽、月亮都運行到黃白交點的附近時,才有可能發生遮擋,形成日食或月食。
望和朔“朔”就是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時刻,通常發生于農歷的十五;“望”就是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之間的時刻(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通常發生于農歷的初一。
朔望月月相變化的周期,也就是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的時間,叫做朔望月。朔望月的長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時長達29天19小時多,有時僅為29天6小時多,它的平均長度為29.530588天。
交點月交點月是指月球在天球上連續兩次經過同一黃白交點的時間間隔。其平均長度為27.21222日。它對于日月食周期推算有重要意義。
交點年太陽從一個黃白交點經過到回到這個交點所需的時間,稱為交點年,其長度為346.62003天。由于黃白交點每月沿著黃道向西退行移約1.6°,所以交點年短于我們平時所說的公歷年(即365天)。
現在,我們來看日食發生的條件:日食只可能在朔日發生,而且太陽、月亮必須差不多位于一條直線上,換句話說,發生日食時,太陽、月亮都必須位于黃白交點附近。如果某天發生了日食,那天必定是朔日(正月初一左右),并且太陽、月亮都位于黃白交點附近,例如20xx年8月1日將發生日全食,那天正是農歷初一,黃白交點在巨蟹座,而且太陽、月亮也在巨蟹座。
假設再過n天后,太陽、月亮又運行到了幾乎與此完全相同的位置(即黃白交點、月亮、太陽又都回到巨蟹座),那么在地球上看來必將發生與此類似的日食。顯然,這個n天應該是交點月、交點年、朔望月的長度的公倍數,經過計算可以發現223個朔望月的長度與242個交點月、19個交點年的長度幾乎相等:
223個朔望月=223×29.530588天=6585.3211天
242個交點月=242×27.21222天=6585.3572天
19個交點年=19×346.62003天=6585.7806天
也就是說,n的最小值是6585.3211天左右,其實就是一個沙羅周期。這就是為什么會存在沙羅周期的緣由,現在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每經歷一個沙羅周期,就會發生類似的日食(或月食)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次日食的見食地點并不相同:20xx年8月1日的日全食(持續時間2分27秒)發生在加拿大、北冰洋、俄羅斯和中國西北部;20xx年8月13日的全食(持續時間為2分18秒),見食地點變成了北冰洋、格陵蘭、大西洋、歐洲極西部地區,這又是什么緣故呢?
沙羅周期后話
相隔一個沙羅周期的兩次日食,不僅見食地點并不相同,而且日食類型也不一定一樣。這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223個朔望月(6585.3211天)和19個交點年(即食年,6585.7806天)的長度并不完全相等,而是相差了0.4605天。因此第二次日食發生時,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和第一次并不相同,0.4605的時間里它大約運動了28′(記得太陽在黃道上自西向東運動,每年運行一周),也就是說此時的太陽比第一次日食時偏西28′,結果導致月影掃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第一次相比也有了變化,將向北或向南移動(取決于第一次日食發生在兩個黃白交點的哪一點)。每經歷一個沙羅周期,太陽就偏西27.2′,同時月影就向南或向北退行一些。直至太陽超出食限、月影離開地球,這個周期性的系列日食(稱為一個沙羅食系)就結束了,之后即使再過一個沙羅周期也不會有類似的日食發生了。目前共有12個不同的沙羅食系同時進行著,20xx年將在我國境內上演的全食時間大約為7.5分鐘的日食,就屬于其中一個食系,分別曾在1937、1955、1973、1991出現過。而20xx年8月1日的日食,屬于另一個不同的沙羅食系,曾在1954、1972、1990年出現過。當然它們的見食地點都已不同了。
其二,每過一個沙羅周期,日食的見食地點除了上述的南北移動之外,還有東西方向(即經度)的移動。這是因為一個沙羅周期的223個朔望月是6585.3211天,不是整數。舉例來說,假設有一次甲地發生了日食,經過一個沙羅周期之后,將發生類似的日食,但是此時地球轉動了6585.3211圈,這次的見食地點就不再是甲地,而是與它相距0.3211個地球周長而且位置偏西的乙地(因為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易于算出乙地的經度要比甲地偏西120度左右。再過一個沙羅周期,見食地又將西移120度。所以甲地要想再次看到類似的日食(也就是這個沙羅食系內的日食),至少需在三個沙羅周期之后(54年34天)。但是由于月影在每個沙羅周期還有南北移動,三個沙羅周期后日食時的相對位置事實上不會返回甲地,必須經過300~400年左右,甲地才能再次看到日食。
日全食作文 篇8
今天,我看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我的內心激動不已,這可是人生難得一_見的珍貴景象。≡绯,我還在美夢之中,爸爸就推醒了我,“快起來!快起來!日全食開始了!”“日全食?”我愣了愣,飛快地穿上衣服,臉也不洗,就跑到樓下去了。
來到樓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日食鏡,對著太陽觀察起來。太陽已缺了一個小小的角,咦,這是怎么回事呢?我疑惑不解,難道是一只貪吃的天狗把太陽當做了美味的燒餅偷咬了一口?不會吧,那可是神話傳說啊。我不得不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會發生日全食呢?”爸爸立即回答道:“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有一天太陽、地球、月球轉成了一行,三者處于同一直線上,月亮則在地球與太陽之間,月亮慢慢地遮住了太陽,這時寧波正好處于月亮的影子中,于是我們就看不到太陽了,這就是日全食!迸叮瓉硎沁@樣!我恍然大悟,繼續興致勃勃地觀看這天文奇觀。
這時,太陽只剩下一半了,漸漸地太陽越縮越小,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原本光芒四射的太陽居然變成了一條細細的、彎彎的眉毛,明朗的天空變得暗淡起來,明明是盛夏的上午,卻仿佛已經是傍晚時分了,真是太神奇了!忽然,觀察日全食的人群發出了一陣驚呼,我立刻仰頭觀望,太陽還在一點點縮小,“一……三……”我在心中默默數數,“五!”哇,太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隱隱約約的月亮的影子,圓圓的月亮邊緣上鑲嵌著太陽的光芒。世界上沒有了太陽的照耀,既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天空仿佛一塊巨大的黑幕布一般,馬路上都亮起了燈火,好像夜幕已經降臨了。
就這樣,“黑夜”持續了幾分鐘,太陽就開始復圓了。太陽仿佛一位害羞的少女,悄悄地從月亮的后面探出,了腦袋,然后又縮了回去。接著太陽開始大膽起來,慢慢地鉆了出來,起初是一條細長的“日牙兒”,慢慢地變成了金燦燦的大香蕉,接著又變成一條小木船,太陽越變越大,又變成了一個半圓,最后整個兒都露出來了,萬道金光灑向大地,整個世界又亮堂起來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目睹日全食,媽媽說也許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在這短短的兩個多小時里,我竟體驗了黑夜和白天的感覺,多么神奇迷人的景象啊,我將終生銘記。
【【精品】日全食作文匯編八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