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日全食奇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全食奇觀作文1
我真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年代。公元20xx年7月22日,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了日全食!
這是多么難得的一個機會!五百年才遇一次!
日全食發生前一晚,我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天早上8:07,按照新聞上說的日全食發生時間,我準時來到屋外的一片空地,戴上觀察鏡——只看見一個圓盤似的、金燦燦的、明晃晃的太陽,完完整整。
怎么現在還未出現日食?是不是時間不對?我的好奇心頓時所剩無幾,頹喪地回了屋。
接下來發生的是令我始料不及:9:05,隨著媽媽的一聲大喊,日全食來了!我以獵豹般的速度沖下了樓。果然!在太陽的左上角缺了一點,只缺了一點點,和傳說中的天狗吃日一模一樣。
看了一會,覺得這似乎沒什么變化,又感到眼花頭暈,心想電視里一定有轉播,就回屋看電視節目了。
中央七套節目介紹:當月球運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太陽、月亮及地球會連成一線,這時月亮將遮掩太陽的光芒,在地球上投下陰影,在陰影的不同區域,可觀測到不同的日食現象。在月亮的本影區,即月亮完全遮住太陽的地區,可以看到日全食。上午8時53分左右,日全食從印度西海岸開始。隨著全食由西向東推進,在9點鐘左右進入我國西藏南部。全食進入我國后,將先后經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云南省西北部、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上海等12個省(區、市),持續時間約40分鐘。整個全食帶在我國的長度約10000公里,平均寬度230公里,幾乎覆蓋整個長江流域。
看了一會兒,聽到媽媽在叫我,我忙跑下樓去,看見太陽以被月亮遮擋了三分之二,從太陽左上方開始,最后到右下角完全遮住。
這時氣溫下降了不少,天空明顯沒剛才那么亮了。
最佳機會不容錯過!借助觀測鏡靜靜地觀看了十余分鐘——“哎!哎!哎!”我們歡呼起來,日全食來了!此時整個天空都暗了下來。太陽周邊有一圈明亮的光環,叫做日冕,中間是一個“黑球”......隨著一聲驚叫,“貝利珠”露出了他的面目,一絲光亮設來,我們猶如被電擊了一樣迅速地戴上了眼睛,好多“星星”在我眼前打轉,但一會就沒了。璀璨奪目的鉆石環五顏六色的出現了,我們再次歡呼!
......
漸漸的,月球偏離太陽,又從左上方,“月牙”、“峨眉月”、“凸月”。最后,太陽恢復了原狀。
日全食雖然短暫,卻讓我大飽眼福,值得永久回憶。
日全食奇觀作文2
今天是7月22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今天有500年難得一見的日全食奇觀。
早上8點左右,我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早早來到了老師家。放假前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好消息,老師和我們約定帶我們一起看日全食。當我到達老師家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同學早已到了。老師拿出一疊黑色的厚玻璃片發給我們.說是什么護目鏡,可以有效阻擋太陽的有害光線,防止刺傷眼睛,還能讓我們把日全食看得更清楚。只聽老師一聲令下:“出發!”我們便爭先恐后地跑下樓去。
我第一個下樓,一到空地上,抬頭瞟了一眼空中的太陽,“真刺眼!”我情不自禁叫了一聲。“哇噻,好清楚呀,太陽變成黃色了,已經缺了一角了!”蘇乾寅拿著護目鏡對著太陽邊看邊喊。我怎么把它給忘了,趕緊也舉起護目鏡放在眼前,嘿,太陽還真缺了一塊,好像是被哪個貪吃的小孩咬掉了一口似的。“這是‘初虧’。”老師也戴著一副觀測鏡看著太陽解釋道。
過了一會兒,那個缺口變大了,“太陽又變小了!”“是啊,是啊,現在有點像小船了。”“呵呵,太陽由圓到缺這個過程叫‘食既’。”老師笑瞇瞇地說。
時間漸漸地流逝,太陽也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
正在我們說話間,天上的太陽又變小了,只留下一條光縫,一轉眼就整個被遮住了。頓時,天也暗了下來,氣溫一下子低了許多。周圍的狗狂吠起來,許多小鳥也不知從哪里飛來停落在樹上,白天奇跡般地變成了黑夜。太陽變成了一個黑影,只留下一罔光暈。光暈上出現幾顆亮亮的小珠子,像轉盤上轉動的珠子,時而有,時而無,時而在左,時而在右。這時,老師激動地對我們說:“同學們,注意了,待會兒太陽周圍會出現一顆極其美麗的‘珍珠’——貝利珠。因為最早注意這一現象的人是英國的天文學家貝利,所以才命名為‘貝利珠’。”果然,過了幾秒,太陽的'右上方出現了一個明亮的光點,與周圍的光環組成了一個奇特的“鉆戒”。“看哪,貝利珠!貝利珠!”同學們興奮地喊著。一轉眼,那顆珠子就被刺眼的光芒遮住了,太陽又漸漸顯露出來,大地立刻亮了起來。狗也不叫了,鳥兒撲棱棱飛走了,大地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這一切真像做夢一樣,但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難忘的夢啊!
日全食奇觀作文3
7月22日上午,是個千載難逢的時刻,我們將有幸觀賞到天文奇觀——日全食。早晨,我很早就起床,等待著這一時刻的來臨。可是,天空不作美,太陽被厚厚的云層遮蓋住了,我失望極了,一顆心像掉進了冰窟窿里,我打開電視機,中央十臺已經在全程播放全國日全食觀賞地的情況,我想,杭州總不會因為天氣原因而無法觀看到日全食吧,我急切地盼望著太陽快點出來。
太陽公公似乎聽到了我的話,在8:40分的時候,它終于在萬眾矚目之下,撥開云層,露出了笑臉。我連忙用日食觀測鏡觀察它的變化,我看到這時的太陽已經被月亮吃掉了一小塊,這就是“初虧”了,我這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我站在一塊高高的石頭上,一刻不停地注視著太陽的變化,日偏食的時間延續比較長,太陽的形狀逐漸隨著月球的轉動而變化,一會兒變成一條大魚的嘴巴,一會兒又變成了一根大香蕉,逐漸變成了一把彎彎的廉刀,然后又變成了一道細細的眉毛。慢慢地,整個太陽消失了,被月球全部遮蓋了,只能看到黑黑的太陽后面有一圈光芒,這叫食既。
大概9:40分,突然,太陽右上角出現一道光線,太陽光從月球的空隙間穿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這時,天空中奇跡出現了,出現了一顆燦爛無比的特大鉆石,它光芒四射,美麗極了!大家一片歡呼聲,但是遺憾的是,不到兩秒鐘時間它就消失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貝利珠”,這也是日全食中最美麗、最精彩的一瞬間。大地完全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這叫“食甚”。
黑暗持續了大約五分鐘左右,剛才精彩的瞬間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但很快也就消失了,太陽又射出刺眼的光芒,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陽光重新普照大地,這就叫“生光”。
生光之后,太陽被月球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這叫“復圓”,整個日全食過程就結束了。
觀看了日全食,我真是感嘆天文氣象科學的奧秘,我沉浸在日全食給我帶來的快樂和震憾中,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做一個天文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