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記必須要跳出紙上談兵的怪圈,不但要記,更要去做,對群眾所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方設法盡快幫助解決。
慰問困難戶民情日記【篇一】
2013年 6月11日 星期:二 天氣:中-大雨
我記得: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后,第一年高考時的作文題就是《難忘的時刻》。這個高考題目,曾讓千千萬萬個學子,留下終生難忘的時刻,激起一生難忘的記憶!因為,在考《難忘的時刻》的這一時刻,有無數(shù)學子,把人生的前途都壓在這一時刻!把人生的命運都寄托在這一時刻!又有無數(shù)的學子,就在這一時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決定了人生的命運!
我今天要說的是2013年6月11日,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這對爐逕村大碰村小組低保戶、困難戶、受災戶、孤寡老人的犁彩英來說,也是一個難忘的時刻!犁彩英,80歲,女性,生有一女,養(yǎng)有一子,女兒已遠嫁,養(yǎng)子住在全南縣城,現(xiàn)孤身一人,居住在前不接村,后不觸店的大碰村小組路旁邊,最近的鄰居也有數(shù)百米遠。孤村孤院,孤獨一人地拿著低保過生活。
由于端午節(jié)前夕大雨不斷,中雨連綿,導致犁彩英住的房子后墻壁突然倒塌!這突如其來的房屋倒塌,險些兒就壓倒了人,萬幸中雖然人身沒有受到太多的傷害,但在倒塌那一刻,即讓她驚魂未定,恐懼萬狀,而且給她留下了終生難忘的時刻!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首先,她想到的是“三送”干部,她正想和“三送”干部聯(lián)系時,正在那里放牛的劉代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卻說蘭同志回家了,這時,犁彩英只好向村長打電話。當我18.30分左右打著雨傘,卷著褲腳走到她面前時,犁彩英帶著百感交集心情說:蘭同志,你來了,本來我是想給你打電話的,但聽劉代華說你回家過節(jié)了,我就沒有去村委會找你,而是打電話給謝主任了。我說:我沒有回家過節(jié),我是到白石下的謝長古家了,因為他的房子在前天也倒塌了,我是剛從他那里過來的。我問道: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了,她默不作聲,含著眼淚,望著我……
我走到倒塌房子面前,認真地察看了倒塌的墻壁,觀察了倒塌時被壓得亂七八糟的油、鹽、醬、醋、茶和其各式各樣的瓶瓶灌灌及碗柜。然后和村支書鐘禮明、村長謝偉榮一起到房屋后面察看,發(fā)現(xiàn):屋后有一棵大機樹的樹枝隨風擺動把全部瓦面掀翻了,雨水正好漏在墻壁上而導致墻壁倒塌的。我們找到了漏水倒墻的原因。隨后,我們把犁彩英老人家的主要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和油、鹽、醬、醋、茶、米、菜等搬遷到她養(yǎng)子李華的屋檐下……
天黑以后,我們在她養(yǎng)子的屋檐下站著、等著、盼著,連綿不斷的雨水依然在下著,邊緣山區(qū)的夜幕是那樣的冷冷靜靜,遠遠望去,一團漆黑,看不見一顆星星,見不到一?燈光。在村長的提示下,她向幾個親戚打了幾個求助電話,想找一個晚上安身的地方,可返回的信息,讓她的希望全都破滅了。她只有焦慮地等著、盼著,我們也只有耐心地等著、盼著。可她的養(yǎng)子今天晚上能不能回來,我們大家也胸中無數(shù)。此時此景,我知道她老人家百感交集的心情,她看著我,幾經(jīng)張口,想說什么,而又欲言又止。我也知道,她老人家既沒有文化,也不善于言辭,既有千言萬語,也不知道怎么表達出來,她看了我很久之后,含著淚水,對我們說:“蘭同志,多謝你們了!”
這時,我能體會到:雖說只是一句簡單的“多謝”!但卻出自她的肺腑之言,凝結著她的千言萬語!因為,在她遭受天災,而又孤立無援的時候,是黨和政府派來的“三送”干部、村支書、村長一直站在他的身邊,幫助他解決眼前的各種困難,陪同著她渡過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使他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并沒有遺棄她這樣的孤寡老人,而是處處在關心著她,關懷著她和幫助著她;是“三送”干部、鄉(xiāng)政府干部和村委會干部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溫暖送給了她!使她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安慰!是呀,要不是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和干部們反復打電話給她養(yǎng)子,要他養(yǎng)子今天晚上必須回來,她真的不知在何處安身?為此,她才會十分感動地說:“蘭同志,多謝你們了!”
晚上九點多鐘,她的養(yǎng)子李華總算趕回來了,我和書記、村長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來了。
幾天過后,她老人家再次來到村委會辦公室,說要來村委會看看我,要和我聊聊天,要來感謝那天晚上對她的幫助,要不是你和村長、書記,那天晚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過!更不知道怎么辦?房屋倒塌的時候嚇死人喲,我看到都害怕!……
要說房屋倒塌的那一時刻,讓她驚魂未定,恐懼萬狀,給她老人家留下了難忘的時刻!而在她遭遇天災,孤立無助時候,黨和政府給送來的關懷、溫暖和幫助,同樣也給她老人家留下了難忘的一天。
慰問困難戶民情日記【篇二】
在春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縣政府辦副主任、應急辦主任王榮福帶領縣政府辦班子成員和“三送”工作隊員來到貢江鎮(zhèn)長嶺村和里泗村,走訪慰問了低保戶、五保戶、“兩紅”人員等困難群眾20戶,并向每戶送上了600元慰問金和兩壺食用油,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在長嶺村老屋組低保戶易地發(fā)家,今年67歲的易地發(fā),只有小學文化,矮小瘦弱的個子,頭發(fā)花白稀疏,衣衫有些破爛不整,但臉上始終露出憨厚老實的微笑。
王榮福邊拉著重點聯(lián)系戶易地發(fā)的雙手邊說,地發(fā),算一算,我們認識一年多了,您記得還是在今年三月的“三送”走訪活動中,我們在你家第一次見面,當時村書記王湖
南向我介紹,說你妻子叫袁稱鳳,47歲,你家有三口人,一個兒子叫易序德,今年21歲,還沒結婚,一直在外打工,幾乎沒回過家,由于兒子初中畢業(yè)沒啥技能,打工也賺不來錢。易地發(fā)說,謝謝王主任,是的,我妻子癡呆嚴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我也年老多病,幾年都做不了農(nóng)活,只有打打零工,家里沒啥收入來源,靠一些低保金度日,家庭生活非常貧困。
王榮福又說,那時,你對我說,你的夢想是建一棟漂亮的新房,但是因為沒錢;盼望村里能把自己確定為農(nóng)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困難戶,享受國家農(nóng)村土坯房改造政策補貼。那時,我就鼓勵你要振作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同時,也會將有關情況上報鎮(zhèn)、縣給予照顧支持......現(xiàn)在終于美夢成真了!
只見眼前一棟一層紅磚房外墻尚未粉刷,門窗也未刷漆,客廳里顯眼的是一張脫了漆的紅色八仙桌和幾張條凳,有一輛小三輪單車,角落放著打谷機等一些農(nóng)具。地發(fā),時隔將近一年,我們與村干部又來到你家。看見你在年前已搬入新房居住,大家真為您高興啊!易地發(fā)站在門口就這樣一直握著王榮福的手不放,他妻子穿著一件紅色的外套,顯得有些偏大,站在旁邊一直傻笑著;這時,他又向王榮福聊起他的家事:說原來連住的房子都是借的,今年已享受了危改房補助2萬元,建了一層但還欠債8000余元;他輕輕囁嚅著,他以前生有一個女兒,在六、七歲時在池塘邊玩耍,不幸溺水身亡,等等。
看到王榮福主任一行前來慰問,易地發(fā)心中始終有種說不出的感激,一口一聲共產(chǎn)黨好,感謝黨委政府還記得到我,說他家已經(jīng)辦理了低保,后顧之憂也已經(jīng)初步解決了。王榮福深情地說,看到您的生活得到較大改善,我們也略感寬慰,并鼓勵他要進一步鼓足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要把妻子照顧好。最后,希望他們一家克服困難,振作精神,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關愛,有社會各界的援助,一定能度過眼前的困難,迎來美好的明天。
慰問困難戶民情日記【篇三】
按照走訪計劃,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別走訪慰問了困難戶和五保戶。
走訪慰問的第一戶是特困戶王新章,今年73歲,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獨自生活,患腦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個人有3.9畝地,由女兒幫著種,包括土地收入和殘疾人、低保戶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后,我拉著老人的手,問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時,老人連聲說:“沒有沒有,政府很關心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當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長滿老繭的雙手緊握我的手不放松。離別時,跛著腳執(zhí)意將我送到門口。
來到五保老人溫傳祥家時,老人正在準備吃晚飯。通過交談,得知老人今年74歲,1970年4月從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現(xiàn)有5畝地,包給別人種,自己平時主要以撿破爛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當我問到老人過得好不好時,他十分激動地說:“比過去幸福多了,逢年過節(jié),上級政府都來看俺,給俺送被送糧送錢,共產(chǎn)黨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覺得出,老人的話發(fā)自內(nèi)心,讓我很受感動。臨別時,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老人連聲說謝謝,并目送我們很遠。
近年來,雖然農(nóng)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還有部分群眾因孤、病、殘原因導致生活困難,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群眾理解。然而通過與群眾的座談交流,特別是通過與王新章、溫傳祥兩位老人的交談,我感到他們對黨和政府的衷心擁護,感謝現(xiàn)在黨的好政策,大多數(shù)人是通情達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為客觀原因導致他們暫時的生活困難,不愿黨和政府。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桿秤,只要我們心里裝著群眾,群眾心里也會裝著我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我們一定要堅決執(zhí)行上級黨委決策,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帶到基層,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群眾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特別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更多熱門文章:
1.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選編)
3.2015最新慰問困難戶民情日記
4.2015年民情日記范文:走訪困難戶
5.民情日記走訪困難戶
8.民情走訪日記:幫助困難戶
9.2016民情日記:走訪困難戶
10.民情日記:走訪困難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