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工作是指“黨政機關聯系困難企業、機關干部聯系困難職工”的“雙聯”工作,是湖南省工會幫扶工作在逐步實現經常化、規范化、社會化進程中結出的碩果,不少企業和廣大職工從中受惠頗多。運行11年來,湖南省各級黨委、政府不僅重視而且力行“雙聯”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形成困難職工幫扶“黨政主導、部門參與、工會運作、社會支持”的社會化工作格局,使更多困難職工得到幫扶救助。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一】
2012年3月28日 天氣:揚沙
為規范有序、科學推進雙聯富民行動,認真貫徹省市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今天,我局局領導班子帶領全體中層干部一行39人,組成9個工作對接聯絡小組,深入到我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點古浪縣土門鎮新豐村9個村民小組,與鄉鎮、村、組分別對接座談,進村入戶向群眾宣講“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談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分析貧困原因,尋找致富途徑,融洽干群關系,為下一步開展幫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每到一個聯系點,地稅干部都與困難群眾促膝相談,在拉家常中傾聽他們的心聲,詳細了解他們吃、穿、住、行以及上學、就醫、就業、養老和春耕生產等方面的情況,對民情民意、貧困戶住房情況、耕地面積、燃料類型、飲水、收入、勞動力及貧困原因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
對接之后,從方便農戶的角度入手,及時將包含聯系人姓名、手機號碼、行動要求為內容的“民情連心卡”發放到幫扶農戶手中,力求使聯系溝通無極限。
通過走訪座談,幫扶小組了解到,金色大道橫貫該村東西,且緊靠黃羊河農場。依托這一地理優勢,群眾對發展特色種植業和暖棚養殖業積極性很高,他們希望黨和國家能繼續制定出臺更多的惠農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夠發展養殖、種植的資金,修建鄉村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村級文體活動室,在全省廣大干部的幫扶下早日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群眾還對村務公開、土地產權糾紛、農田灌溉缺水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初步摸清聯系村和聯系戶的基本情況后,我們將根據聯系村的需求,結合地稅實際,將盡快制訂出分村幫扶方案。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二】
2012年4月18日(星期三)晴
xx公司黨委書記xx
早上8點半從公司出發,11點半到達**縣馬游村。天空顯得格外藍,空氣也特別新鮮。然而在這樣陽光明媚的中午,我卻感覺有絲絲涼意。官屯鄉黨委xx說,由于馬游村地處山區,海拔較高,長年受**蒼山、洱海氣流影響,大風少雨,溫差較大,今天這樣的天氣算好的,如果是冬天,簡直是寒風刺骨。
熱情的村委會干部向我介紹了馬游村的情況,聽完他們的介紹,我才發現什么叫做耳聞不如眼見。由于地處高寒山區,農業發展受自然條件限制,經濟較為落后,村里年輕勞力大都外出務工,導致勞動力缺失,進而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馬游村山壩結合,平地較少,想要發展規模農業和機械化農業是不可能的。這也就導致了這里的村民普遍較清貧,甚至很多家庭都屬于低保戶。
隨后我在村委會領導的引領下來到義學堂。這是一所具有二百七十多年歷史的學校,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新的校舍,但這里仍然保存完好,可見馬游村對教育的重視。馬游地區還擁有歷史悠久的梅葛文化,當地政府曾大力開發梅葛文化旅游產業,但目前并未給當地帶來多大收入。近幾年來,各級政府相繼投入大量資金,從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梅葛文化保護與傳承、旅游產業發展四個方面對馬游梅葛文化進行開發,力圖在旅游業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但這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下午,在村委會xx書記的帶領下,我走進了馬游村村民真實的生活。我代表公司黨委看望了馬游村比較貧困的幾戶村民。一堵破敗的院墻上鑲著一道簡陋的大門,這是xxx老人的家,我們站在門外叫了好一會,才見一位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來,她是xxx的老伴。我走上前去拉著她蒼老的手,攙著老人慢慢地往坑坑洼洼的院子里走。那是一雙干裂而筋脈突兀的手,龜裂的手掌紋路好似深深的溝壑,常年的辛勞讓老人看上去比實際年紀憔悴蒼老許多。走進老人的家,那是一間長長的土坯房,一個土灶臺、幾個草墩、一張床,這是老人家比較明顯的擺設,頭頂上,零星地透著光,下雨的時候明顯會漏進來,這樣的房子能遮風擋雨嗎?老人很熱情,招呼我們坐下后,她到用油布隔開的堂屋東翻西翻,很吃力地找出了一袋核桃,老奶奶說:“農村里沒有什么好東西,你們吃幾個核桃吧。”臨行時,老人很感激地拉著我的手,一直送我到大門外。多么純樸的老人啊,在農村還有多少像這樣貧苦的家庭呢?
無情的自然災難毀了馬游人民的家園,但馬游人民并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們正以勤勞的雙手重建家園。雖然艱苦,但他們不放棄;雖然收獲很小,但他們在一點點積累。作為國有企業的領導干部,我們只有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我深深地體會到,無論在什么崗位,我們都需要深入基層,只有這樣,才能訪民生,聽民意,解民憂,干民事;也只有這樣,“四群”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雙聯雙創民情日記【篇三】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晴
初春的季節,窄暖還寒,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但冷空氣卻遲遲不肯罷休河西大地。為進一步深化“雙聯”行動,確保“雙聯”行動取得新的成效,我們由主任統一帶隊,組織單位干部職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鎮西溝村開展“雙聯”工作。這次開展“雙聯”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進村入戶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與聯系村共同研究制定雙聯工作計劃、確定致富項目、成立駐村聯合黨支部、設立救助基金、開展進村入戶體察民情活動,為深入推進“雙聯”行動起好步、開好局。
從單位到聯系村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沿途為確保金武高速公路盡快開通,施工場地上大小車輛來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來,通過參加單位組織的“雙聯”行動,走訪村民、幫扶解困,對幫扶村農民生活現狀有了更深的了解。親眼目睹了農村的貧困和艱辛,也親身感受了農民渴望脫貧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體會到省、市各級開展“雙聯”行動決策的高遠。來到村口,看到村民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借著這幾天天氣好,抓緊平整土地,做好春耕準備。來到村委會,村支書和村主任熱情的迎接我們的到來。主任簡單的介紹了我們此行的目的,村支書馬上召集村委會干部職工共同召開“雙聯”工作會議,會上我們與村上商討2013年發展思路和幫扶計劃,對照全面小康社會指標和農民收入倍增計劃,修改完善聯系村的小康建設規劃,力爭使村容村貌及群眾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確定了“建設村文化活動中心”,“擴建規模養殖區”兩個致富項目,爭取專項項目資金,并按照在村一級設立“雙聯”行動駐村聯合黨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駐村聯合黨支部,明確組成人員,制定工作制度。為確保“雙聯”救助基金及時到位,主任親自把單位籌集和動員干部職工捐助的6000元幫扶基金送到村支書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難群眾,幫助聯系村、幫扶戶發展致富產業,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村支書代表村委會感謝我們一年來對西溝村的幫助,他動情的說:“有了你們的幫助,我們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更高了,村民們都爭著要和幫扶干部結對子,村容村貌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臨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鎮參加市委組織部組織召開了工作例會,還要將單位捐的3000元幫扶基金送到鎮政府。我們按照計劃分頭走訪聯系戶,了解春耕春備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我來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說:“近幾年,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雖然,我家的生活條件現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這些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去年由于玉米制種產業銷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種面積會減少,村上正在積極想辦法與種子公司協商盡量擴大種植面積。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繼續搞好公路運輸……”。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滿是收獲的喜悅,想著有黨的政策,有廣大農民群眾發家致富的積極性,我更加堅定地相信:隨著“雙聯”行動的深入開展,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只要付出,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