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練字
自從讀書以來,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幾乎我的每個語文老師都要求我們把字寫好,要求我們練字。那時雖然聽老師說,但并未堅持下來,只是偶爾練一練,現在看著自己的字還真的有點后悔當初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沒有把字練好。正好今年放寒假時學校校長給我們布置寒假作業,我想就利用寒假時間來練一練字吧。
但是堅持三天后,每天練兩頁,到了第四天,心就有點癢了,想想還是算了吧,反正一下子字也不會寫好的,但另一個聲音又在耳邊想起,要堅持,不要輕言放棄呀。最后經過矛盾的爭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尤其是當我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我就拿出紙和筆,安靜的練起字來,結果什么煩心事都沒了。現在練字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種習慣,如里哪天不練倒覺得好像還有一件事情沒完成。經過自己的努力,現在我的字有了一定的進步,今后我還將繼續堅持下去。
2.包餃子
今天是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今天有好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包餃子!
吃完早餐,收拾完家務,爸爸就拿出大紅紙和毛筆,寫起了對聯,媽媽幫爸爸熬好了漿糊,爸爸的毛筆字真的很漂亮,心里暗暗地想,以后我長大了也要寫的一手好字,到時候我來寫對聯,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于是跟我說,一個人字跡啊反應一個人的性格,想要練得一手好字,就應該從現在做起,寫每一個字都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就像做人的道理一樣的,一步一個腳印!
爸爸寫完對聯,在我和媽媽的幫助下,對聯貼好了,然后又一起把另一幅對聯和福字送去奶奶家,中午就在奶奶家吃飯了。
下午回到家,媽媽就開始和面剁餡子準備包餃子了。媽媽先把面粉放到一個干凈的盆里,放入一點水,把面揉成劑子,放在盆里醒一會。然后就開始摘菜剁肉,媽媽做的是我們最愛吃的芹菜豬肉,一會的功夫媽媽的餃子餡也弄好了,這時候面也醒的差不多了,該我和爸爸上場了,我把包餃子的家什都弄好,媽媽把面揉成長條,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劑子,我把這些小劑子一一壓扁,爸爸拿起搟面杖,趕起了餃子皮,然后媽媽把香噴噴的餃子餡放在面皮上,輕輕一捏,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完成了。一個小時候之后,我們的餃子包完了,媽媽說這可以吃好幾頓呢!
包完餃子,吃完晚飯,洗洗澡,我們都換上了新衣服,然后就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就等12點一到,吃餃子咯!
3.第一次做糕點
寒假第三天一大早,我躲在溫暖的被窩里。聽見廚房間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音,我當時就納了悶想誰一大清早在廚房了做東西啊!我便非常好奇,穿好衣服迫不及待的跑向廚房。
我看到,原來是奶奶在做祭拜祖宗的東西。奶奶做的是滿頭大汗,我便對她說:“我來幫您做吧!”奶奶說:“不用了你在旁邊看著就行,別幫倒忙。”
奶奶先開始和面。把米粉和水混在一起攪拌,然后用她那粗壯的大手,使出全身的力氣,揉呀,搓呀,還時不時的往桌子上砸兩下。然后便開始用面粉做六條魚,一條土龍和一只雞。奶奶在做土龍時,那叫一個字“快”。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龍的背上剪了許多的龍鱗,再用兩粒黑豆當做龍的眼睛,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便做好了。
我看的心都癢癢了,想自己也做一個。我粘著奶奶說:“讓我做一條魚吧,我也好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