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明祭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文明祭祀作文 篇1
文明祭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這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到金寶山去給我的祖爺爺掃墓。金寶山位于宜良,這里的環境優美,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樹木。
我們來到祖爺爺的墓前,爸爸忙著清除墓周圍的雜草,媽媽忙著清掃墓碑周圍的灰塵,外公和我拿出貢果及糕點輕輕的擺放在墓碑前。這時,媽媽拿出了香火和紙錢,準備點火時,我連忙拉住了媽媽的手,指著墓旁邊的一個告示牌說:媽媽你看那牌子上寫著:"清大家文明祭祀、請勿焚燒紙錢、以免引起火災”!媽媽看了說“對,兒子你說的對,我們應該自覺遵守墓園的規定。”
說完,我拉上媽媽的手,拿上了我們帶來的香和紙錢來到了告示牌上告知的鮮花置換點,換了一束鮮花回來,恭恭敬敬的放在了祖爺爺的墓前,接著我又給祖爺爺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夠保佑我們全家人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進步。
也許是受了我們的影響,我看到來掃墓的人都把帶來的香和紙錢換成了鮮花,這時我告訴爸爸、媽媽、外公和外婆,在學校里,老師教導我們要愛護地球,注意環保。以后我們掃墓都帶著鮮花來,文明祭祀。
文明祭祀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的清明可謂是一個“三無”的清明。今年清明沒有“雨紛紛”,人們也沒有“欲斷魂”,祭掃的方式也依然沒有發生什么特別大的改變。今年的清明還是倆字,焚燒!
清明放假,跟著外公外婆去海寧為曾祖父掃墓。葬曾祖父的這塊墓地,沒有管理的人員,墳也是這里一塊那里一塊,常青樹也是這里兩棵那里兩棵的。外公外婆正在準備祭掃的物品,我閑來無聊,小范圍的在墓地里逛逛,發現今天來掃墓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祭掃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燒!等到外公外婆準備好祭掃物品時,前來掃墓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都大包小包,扛著,背著,走進了墓地。人們帶到東西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燒用的紙錢什么的。焚燒的味道越來越濃來,轉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燒紙錢,誰叫他們也是老年人群呢。“我說,外婆,你們就不能夠不燒啊,我都咳成這樣了!”我不經抱怨道。外婆卻淡淡然地飄來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么。”我受不了這味兒,趕緊回到了車子里,離開了這“焚燒現場”。
雖然這只是浙江省海寧市鄉下的一小塊墓地,但是我想這足以說明,人們祭掃的方式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燒倆字不離清明啊!
人們為什么就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懷念呢,為什么不能換一種環保一點、安全一點的祭掃方式呢?像這樣焚燒紙錢,很容易造成火災等事故的發生。我覺得人們應該要逐漸養成一種意識,要改去這些不安全不環保的祭掃方式,當然,要改掉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需要時間。
雖然說有很多人還在用傳統的方式祭掃,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祭掃方式,比如網上祭掃。人們可以利用網絡為逝者敬香,獻花或為逝者留言。這么說吧,網上祭掃又是現代技術的體現,又不失中國的傳統習俗,又環保節能,又省時省力。
希望下一個清明節可以從三無成為二無,沒有“雨紛紛”,人們沒有“欲斷魂”,祭掃方式卻有著大大的改變。做一個安全文明的小公民,過一個安全明文的清明節。
文明祭祀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中的經典名句,寫的就是詩人去祭祀時的情景。
清明時節,你看大街小巷、墳前屋后,人山人海。到處火光閃爍,煙霧騰騰,遠遠望去,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惑。再看祭祀完畢后,嫩綠的草地間,頓時有了一塊一塊燒焦的痕跡。
清明節,人們習慣了用燒紙錢、放鞭炮這種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可是人們何曾想過,由此帶來的后果 。
害處一:污染空氣
燒紙錢這種燃燒方式,最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加之它屬于無組織低空排放,煙霧不易擴散,極易造成局部空氣污染物濃度過高。
害處二:釀成火災
每年一到清明節,消防隊就如臨大敵。燒紙錢的殘火若沒有完全熄滅,隨風刮到可燃物上,后果不堪設想,近幾年因燒紙毀林、引發火災的慘劇比比皆是。
害處三:垃圾成堆
環衛工人對燒紙錢現象更是不滿,灰燼和未燃盡的紙片被風刮得到處都是,而且增添了許多黑色垃圾,燒紙后在路面上留下的痕跡也很難消除,大大增加了工作難度。
害處四:交通壓力
清明節這天,全國各地的交通狀況不容樂觀,由于祭祀都選擇在這一天出行,大大增加了交通壓力。比如重慶今年清明節就有350萬人出門祭掃。
祭祀的方法有很多,清明時節可以提倡“花祭”,在親人墓前獻一束鮮花;提倡“樹祭”,在祖宗墳旁栽一棵樹;還可以網上祭祀其實,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無論做什么,只要懷著至真至誠的心去,先人們會感受到我們的真摯的感情就夠了,這一點,我深信不已。
“不燒紙錢不放鞭炮,一束鮮花寄哀思。祖宗墳前栽棵樹,眾人留下一片林。”在清明節時,追憶、感恩和懷念先人,對于其美德的繼承才是最溫情的祭祀品。以科學、健康、文明的方式來緬懷先人,才能讓孝敬親賢世代傳承,讓清明節重現“清明”。文明祭祀,從我做起,讓我們伸出雙手,一起去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吧!
文明祭祀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媽媽答應我出去掃墓、踏青。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爸媽我三人先到花店買了花,然后去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緬懷。由于塞車9:30才到,沒去時想象不到人會這么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隊隊學校的學生有組織的隊伍,還有好幾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咱們獻花時爸重復了幾遍。
我認為,咱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的,咱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為咱們拋頭,灑熱血。難道咱們不能表達他們嗎?比起烈士們做的,咱們做的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呀!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聽我爸說,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來深圳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了深切的緬懷,這是最有意義的。
下午,咱們到了紅樹林,紅樹林位于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珍稀樹種,這里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咱們雖然沒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但對保護了生物鏈就是保護了咱們的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到了17:30走得有點累了,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文明祭祀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節是人們緬懷親人、寄托哀思、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發揚優良傳統,發憤學習,立志成才。
在這一天,我們來到烈士陵園拜謁那些長眠的英雄。遠逝的畫面已載入歷史,他們英雄的壯舉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斗史?還是要讓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但是,我們在緬懷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各地正在大力倡導文明、環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習正在逐漸消退,我們更要以一種文明環保的方式,紀念那些革命烈士與親人。
大家可以同家長一起參加清明節祭祀祖先活動。清明節祭祀不是一種迷信活動,而是家人對已逝去祖先的懷念,緬懷他們對后人、家庭及社會所做的貢獻,激勵后輩向他們學習,努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國家為清明祭祀設定了法定假日,說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值得我們提倡、參與、弘揚!
大家可利用這次清明節祭祀活動,走進廣闊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我們去用心感受陽光的柔媚、清風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過清明節,也有一定的規矩,而我們又該如何過清明節呢?
首先可以追思過清明。我們可還記得,在西安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靈魂在靜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風在飄蕩。我們倡議,通過開展“唱紅歌、祭英烈”的方式,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抒壯志活動,頌揚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學的節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節儉過清明。送上一束鮮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綠樹,表達緬懷;點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書寫思念……我們提倡老人在世時子女多盡孝,老人逝去時喪事簡單處理。
而主題是綠色過清明。清明節又名“踏青節”,除祭奠先人外,還有一些放風箏、蕩秋千、春游等習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時,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鞭炮燃放、焚香燒紙,不拋撒冥幣,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潔衛生,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
同學們,請把對國家的報效之情;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親人的感激之心;用你們文明的行為表達出來吧!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文明行為都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城市,創建一個綠色的家園吧!
文明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也是我們為已故親人掃墓寄托哀思的時候。近年來,一些地方市場出售的祭品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有紙自行車、電腦、轎車、別墅等。我們在焚燒這些祭品時,不僅污染空氣,還會埋下火災隱患。掃墓者一定要強化防火意識,不帶火種上山,不在林區或雜草較多的墓地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發現火災隱患應主動排除,發現火情應立即報警,避免火災發生。
獻一束鮮花,種一棵樹,同樣可以寄托哀思。
倡導環保祭祀,共建美好家園。倡導市民改變傳統的骨灰安葬觀念,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積極采用樹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提倡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反對亂埋亂葬及建設豪華墓、家族墓,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清明祭祀無論是選擇燒紙、燒元寶還是植樹、獻花、放風箏,那份思念的心是一樣的,但后者無疑更環保、文明,我希望以后這樣文明的祭祀方式更多一些,也讓清明節更“清明”。我相信,清明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更為豐富、更加多彩。
懷念故人,珍惜生者。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倡樹新風,保護環境,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共同度過一個文明健康、節儉環保、安全有序的清明節!
文明祭祀作文 篇7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就像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樣,今年的清明節確實雨紛紛。
往年,爺爺奶奶會到老祖宗的墳墓前祭祖,但今年不同,他們不準備回老家,所以只能在南京舉行一個簡化的祭祖儀式。一個月前爺爺奶奶就折好了滿滿一大口袋的金元寶。今天一大早,他們就到樓下找了一個適合的地方:一個沒有風、雨也淋不到的地方,去給祖先“送錢”,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同時讓他們保佑我們。
我爺爺把之前就準備好了的金元寶拿了出來倒在地上,然后拿起一個元寶先點燃,再把它放回去,一瞬間,火一下子就竄了以來,我嚇得連退好幾步。
爸爸媽媽事后告訴我,現在燒紙已經不提倡了,我們應該文明祭祖,比如:拔掉在墳墓前的雜草、灑酒、擺供品……取代燒紙可以獻上鮮花。我以后應該文明祭祖,勸說爺爺奶奶不要再燒紙了。
文明祭祀作文 篇8
清明將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憶逝者的傳統時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少奇異、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念經,鳴鑼開道,紙灰飛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級庸俗的祭品,也讓人看了直皺眉頭。
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的封建庸俗之風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為清明平添了污濁之氣。庸俗之風緣何而來?愚昧無知使然。有人認為,先人活在世上享受的和沒享受的,在“陰間”也一樣不能缺,這是扭曲的虛榮心和奢靡欲望在作怪;而被稱為“白事大了”的中介提供的“超前”游說服務,也在推波助瀾,傳統民俗中摻雜了腐朽和庸俗的東西,就離民俗的本質越來越遠,一種背離時代的進程風俗如果為更多人所接受,迷失了健康的方向,將會帶來更大的負面作用,甚至成為先進文化的桎梏。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殯葬行業”了檢查清理,發面了“禁燒令”,從流通渠道作文吧上堵住了殯葬迷信用品進入市場,并對公共志氣的迷信活動進行勸阻,制止或處罰。然而,“堵”的同時還需要必要的疏導,需要將科學、健康、文明的觀念充實的傳統民信習慣中,形成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
讓清明重現“清潔而明凈”,提倡文明、健康、環保、回收自然的祭尊方式,體現著中國人追隨現代文明的決心和勇氣。要讓清明祭拜先人的傳統習俗成為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所以,做為90后的我們,要遠離那些腐朽和庸俗的東西,我們要建設文化社會,對于現在人們這種低級的行為,我們要提醒和防止人們,讓他們別在這條庸俗的道路上“迷”下去,我們要呼吁全社會的人在清明祭祀中用最原本、最民質的方式體現出來。為此,我們要做出一個榜樣,我們要禁止“吹打念經,鳴鑼開道”等等的出現。
我們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跟我們一起“奮斗”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紛紛的現象,不要因不文明而對社會產生危害而使自己內疚。
文明祭祀作文 篇9
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目,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因清明掃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關于文明祭祀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清明已經變得不再清明,念經布道,超度亡靈,燒冥幣,獻祭品,鞭炮齊鳴,滿天紙灰,封建迷信的祭掃行為又在危害社會。
當街頭焚香、墳邊燒錢引發大火影響市容的時候,當別墅、奔馳、小蜜甚至偉哥也成為祭祀用品的時候,當公車掃暢滋生腐敗的時候,當車水馬龍影響交通的時候,當煙塵繚繞污染環境的時候,當頂禮膜拜助長迷信的時候,如此愚昧十足的所謂“孝悌”之舉,無疑是十足的鬧劇,而非隆重的紀念活動。
祭奠先人的習俗無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習俗承載著厚重的中華文明,也積淀了許多陳規陋習。”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革摒棄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弘揚倡導新禮儀、新風尚,提倡祭奠習俗的文明。祭奠儀式不必拘泥于一種,更不必囿于陳規陋習,隨著人們文明祭奠亡者觀念的變化,新近出現的許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樹、種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獻花、放一曲音樂等方式來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鑒。
網上祭掃從20xx年出現第一家網上祭堂起,目前全國各地已有數十個網絡祭堂。逝者的音容笑貌保存在網上,悼念者隨時可訪問網上紀念館,獻一束鮮花、點一枝蠟燭、留一曲旋律,或在論壇上抒發自己的思念,新型綠色、安全環保,都不失為很好的祭掃方式。
文明祭祀作文 篇10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都回老家,去祭拜先人和死去的親人。
我坐在回老家的車上,看見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花兒也爭著開放,五彩繽紛,香氣襲人。
到了老家,我看見許多人手上拿的不是煙花炮竹,也不是冥幣,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鮮花。我奇怪地問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為什么他們拿著鮮花啊?’’我的爸爸回答說‘‘迎迎,他們在祭拜先人啊!因為現在提倡‘‘低碳祭祀’’,文明祭祀,煙花炮竹會污染空氣,產生噪音;而焚燒冥幣會損壞綠化,嚴重的會引發火災。所以人們都用鮮花、種樹等來祭拜。’’‘‘哦,這樣啊!那我也去買一束花吧!’’我拿著錢向花店跑去。
來到了墓碑前,我把哪一束菊花輕輕地放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希望那束菊花能帶走思念······
【【實用】文明祭祀作文十篇】相關文章:
5.文明祭祀作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