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識與命運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識與命運作文 篇1
又一次翻開這本書,依舊的圖案,依舊的字眼,依舊的感情又一次重生。海倫·凱勒,一個不屈的靈魂!生活中像她一樣的殘疾人大多以放棄結束生命,但她卻用平凡的生命,譜寫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僅十九個月的海倫,因病喪失視力、聽力,從小就過著昏暗的生活。長大后,才明白自己的缺陷,更是痛苦與絕望,每天大發雷霆,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暴君”。幸好,上天特別眷顧這個可憐的女孩,他派了天使--莎莉文老師來開導她,教育她,用自己的溫暖的愛去守護這個脆弱的小生命。即使學習路上困難重重,有時甚至不聽老師的話,但她仍刻苦學習,堅持不懈地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佛大學,成為一名學識淵博的作家和教育家。
正因為這有限的空間,讓她珍惜每一片土地;正因為這微弱的陽光,讓]她向往每一方晴空,最終占據整個春天!
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做是最后一天,每天都努力地去學習,那就更能體現出生命的價值。可畢竟人利用和享受時間都是有限的,學習的時間也就少之更少。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充分利用時間來學習,世界將會多么美好!三天光明,對常人來說有如曇花一現,但對海倫來說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我深信,她在用心感受世界,用心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什么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什么給了她接受挑戰的力量?是什么讓她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沒錯!是知識,是知識造就了一切,是知識創造了一個不可能發生的奇跡!
想必大家還記得一個人吧!在過去了一年的北京奧運會,有一位殘疾的女火炬手--關艷!
關艷從小就是個普通又快樂的北京女孩,但在她14歲時,一種叫做“脊髓壓迫癥”讓她的人生從此陷入黑暗,在和病魔無望地抗爭了4年之后,關艷不得不接受坐在輪椅上的殘酷現實
知識與命運作文 篇2
今年9月1日,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解海龍關于夢想的一番演講,使我受益匪淺。
早期的解海龍雖然在攝影方面獲得許多獎項,但還是迷茫的。自從他看到《九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后,他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蘇明娟,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神里散發出求知若渴的欲望,“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都是渴望得到知識的孩子,而由于貧困,條件艱苦,求學困難。解海龍老師拍照后,這些孩子得到社會資助,順利完成學業,找到滿意的工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其中的“大眼睛”蘇明娟,成為希望工程的代表圖片,解海龍老師也一舉成名,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他們的經歷驗證了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我們年輕的一代,也要用知識自己的頭腦。
就從我本人講吧!小時候,我在老家河南生活,學知識并不是很多,又不懂得講普通話,常常被人笑話。從那一刻起,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白天努力學習,晚上的努力閱讀,我的成績逐漸呈上升趨勢,刻苦練習也造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現在我小學六年級,我的背后不再是無限的諷刺,而是別人對我的贊嘆,我逐漸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含義了。而我的親身經歷也在對我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雖然現在我還小,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幸福的生活就會離你不遠了。
知識改變命運,身邊的人諸多事例都在向我們展示知識一定改變命運,讓我們努力學習知識,用自己的本領報效祖國。
知識與命運作文 篇3
假期我讀了《布魯克林有顆樹》這本書,主人翁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一個生活在布魯克林窮人區的貧困女孩,一個經常挨餓、整天吃發霉面包的女孩,一個整天被別人嘲笑、撿拾破爛的的小女孩。她的的身世是如此的不幸,但她卻是一個擁有夢想、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小女孩——弗蘭西。
她的成長歷程令我驚訝,十一歲的弗蘭西做了幾乎大人所做的所有的事情,撿垃圾、做小工養活家庭……我十一歲時,夏夜有空調風扇吹著,冬夜有厚被蓋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小少爺的生活……
然而生活卻也從不眷顧著她,深愛著她的父親早逝,母親卻又偏愛著弟弟,甚至是學校里的同學老師都看不起她,除了她早逝的父親及茜茜阿姨,她幾乎得不到其他的愛與關懷。她的成長就如同生長在貧民窟的那棵樹,不管人們如何砍斷它的枝椏,如何焚燒它的根部,只要有土,它就會堅強的活下來,生長著。弗蘭西的堅強、毅力真的讓人折服,她從不因生活的困苦而低頭落淚,或是感到羞恥,她為她所擁有的而驕傲,因為這樣的生活給了她堅毅的心,給了她不斷奮發向上的動力。要是我恐怕早就堅持不了了。在我們家買東西不管是吃的或是用的我和弟弟總是人手一份,媽媽盡量買同樣的或同樣多。就這樣我和弟弟有時還無理取鬧說媽媽偏心。媽媽為了提高我的英語成績給我報英語輔導班,我還生氣占用我周末的時間。能學習,有時間學習是多磨幸福的事啊!看了這本書,我心中真是羞愧啊。
弗蘭西的夢想就是讀書,接受知識的熏陶。她的生活中除了書沒有其他的朋友,她相信知識,相信教育的力量,這是讓她最終改變命運的有力后盾。還記得弗蘭西的夢想:“是的,等我長大了,有了自己房子,我不要豪華椅子,不要花邊窗簾,也不要室內橡膠樹。我只要這樣的書桌,放在客廳里,還有白墻壁。每個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凈的綠色記事本,一排閃亮的黃色鉛筆,削好放在那里隨時派上用場。還要金褐色的碗,里頭總放著一朵花,或是一些葉子,或是一些漿果,還有書……書……書……”這是弗蘭西在圖書館借書時的思想活動,讀來觸動我心弦,我相信,書中自有弗蘭西渴望的一切,在書中,她能體會到現實不曾有的美好生活,以及精神食糧對于物質匱乏的補充和潤澤。讀書,接受知識的熏陶,這是弗蘭西的夢想,也是最終改變她命運的盾牌。
讀完整本書,我感觸很深,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