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日記 篇1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幾個同學來到重慶醫科大學天鵝湖畔看天鵝。那幾只天鵝穿著一身高貴的灰色大衣,昂著脖子,兩只腳像兩只船槳一樣在水里劃行,身后留下一道長長的水痕。望著天鵝優雅的身姿,我產生了疑問:為什么我和天鵝都有腳,腳上都有肉,有皮,有骨頭,天鵝在水里游得快,游得很自在,而我用我的雙腳在水里就游得慢,游得累呢?
這時,一只灰天鵝被另一只追上了岸,就一直站在岸邊的假山上。我走過去一看,天鵝的腳掌和鴨子的腳掌很相似。有四個直直的腳趾頭,而在這些腳趾頭之間連著一層薄薄的皮。難道天鵝和鴨子是游泳高手,都是因為這層皮嗎?這時,我又想起了母雞,母雞的爪子短,腳趾之間沒有這層薄皮,就不能游泳,肯定是這個原因。如果母雞的腳趾頭間也長上這層薄皮,是否也能游泳了呢?就在這時,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了電視上見到的畫面。潛水員潛水的時候,腳上不是也穿著兩塊跟鴨子腳掌似得鞋么?是那兩只鞋讓潛水員在水里游得自在的嗎?我可不知道也。
這又使我想起了劃船時用的船槳,上面拿的把細細的,而最末端是一塊又大又薄的木板。是船槳讓船在水上浮著的時候很快劃行的嗎?
看著優雅的天鵝,我的腦海里冒出了許多奇思妙想。雖然,我游泳不如天鵝,可我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我的腦袋也一定比它好使。
觀察日記 篇2
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到動物園里面看猴子。
小猴子坐在假山上,兩只小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我們。那表情真可愛。我扔出了一塊香蕉片給它,它吃完后,向我伸出了一雙手,意思是:再給我一塊香蕉片吧!它臉上的表情很渴望,我于是又扔了一塊香蕉片給它。因為我實在是太喜歡它了。可他正要吃香蕉片時,一只貪吃小猴爬過來,爭著要食物。小猴子不慌不忙,趁那只貪吃小猴不注意,自己就先把香蕉片吞了下去。等那只貪吃小猴再來拿香蕉片時,香蕉片已經沒了。貪吃小猴氣沖沖地跳了起來。我哈哈大笑,因為這場景實在是太生動有趣了。
猴子永遠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觀察日記 篇3
聽說媽媽種了非常多豆芽。今天,我準備去看一看。
來到陽臺上,我掀開上面遮蓋的葉片,一眼就看到了豆芽。
它那嫩綠的小片,綠得可愛,十分引人注目。它那白色的身體,筆直地挺立著,像一個威武的哨兵。
以前,我不知道那豆芽是用什么種出來的。現在,我知道了。因為媽媽告訴我說:“種豆芽,當然要靠綠豆了呀!”用綠豆來生豆芽?我似乎沒有明白媽媽說得意思,就問:“什么,綠豆怎么生豆芽呀?”
“綠豆就不能生豆芽嗎?先要把綠豆放在盆里浸泡半天,再把浸泡的綠豆鋪撒在利水的筲箕或撮箕里,再用闊葉遮蓋起來放在家里,每隔三五小時,澆一次干凈的水。過幾天,那綠豆就發出了小芽兒。等它長到一定的時候,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豆芽。”媽媽非常有耐心地回答著我的問題。
我覺得媽媽說的非常有道理,自己也決定種一次豆芽。
20xx年9月30日星期五晴
中午放學后,遵照媽媽種豆芽的方法,我先把綠豆浸泡在瓷盆的水里。下午放學后,我把浸泡的綠豆鋪撒在有許多小洞的長方形籃子里,在綠豆上面用桐子葉遮蓋,并打算在以后的幾天里,每天澆三五次干凈的涼水。
20xx年10月5日星期三晴
在前幾天里,我親自給豆芽澆水,看到了豆芽脫皮,出根,發芽,長高的全過程。那脫皮的豆芽,像一只只小小的白色的蝌蚪;那嫩綠的小片,先是合攏的,不幾天就慢慢地張開,像一朵綠黃色的小花。十分慶幸的是:我種的豆芽又白又胖,十分健康。媽媽說:“這豆芽不僅讓人喜愛,還是一種可口的蔬菜。”
我有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十分開心。
觀察日記 篇4
10月9日 星期二 晴
兩天又過去了,蒜苗變得更長了,它已經有20公分了。
我走進房間的時候,一股刺鼻的味道向我撲來。我走到房間的課桌旁,發現大蒜有了新的變化,而且那股刺鼻的味道就是從大蒜這里發出來的'。
在每片蒜瓣的第一片葉子頭上長出了一個小洞,洞里又鉆出了一片新的葉子。有些大的蒜瓣還長出了更多的葉子。
那些葉子的顏色也變了,原先淡黃色的葉子變成了草綠色,有的已經從草綠色變成了深綠色。
媽媽摘了一些蒜苗用來做菜。媽媽做了一道蒜苗炒肉。一陣香味從廚房傳來,我連忙跑到廚房,看到綠油油的蒜苗與鮮紅的肉炒在一起,饞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蒜苗,嗯!美味極了。
蒜苗真是香啊!
觀察日記 篇5
長滿了枝頭的楓葉,排的那么均勻,那么鮮紅,一陣風吹過,楓葉像傘兵一樣,飄落下來,有的落在了馬路上,有的落在了草叢里,有的落在了屋頂,他們神態悠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就這樣飄飄忽忽的下來了
我在草叢里撿到一片完好無損的楓葉,從此,這片楓葉就落戶我家,進入了我的觀察實驗室,它有四個角,紅色,楓葉剛發芽時是嫩綠色的,老師說經過光合作用,他到成熟的就會變成紅色,有我一個手掌那么大,圓潤飽滿,我給他取名“紅雞冠”
一星期后,“紅雞冠”的臉龐開始枯萎,干癟,失去了水分,圓潤的紅色開始褪去,暗黃的枯萎色開始爬上了臉龐,就像一個久弱多病的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憔悴,青筋暴露,但依然神態自然
又過了幾天,"紅雞冠”完全干癟,枯萎,沒有了一點水分,只剩下我原來的二分之一大小,四角朝天,卷曲著身體,自己的“毛細血管”完全暴露出來,可以清晰的看到紋路,我用手指輕輕的一碰,即刻碎成了三片,完全的不堪一擊了,我用紙輕輕的把它抱起來,埋葬在了楓樹根下面,可以作為肥料供養下一代。
通過觀察,我體會到,楓葉從發嫩芽,到生長成熟,都在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即使落葉枯萎,都可以作為肥料供養下一代,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觀察日記 篇6
幾天的秋雨,使地上長滿了青苔,放眼望去地面上到處散布著玻璃坑。活躍了一夏的昆蟲們早已不見了蹤跡,低洼里的蚯蚓被冰涼的雨水澆得透不過氣來,只好紛紛鉆出地面呼吸。
一條青黑色的蚯蚓實在是走投無路了,便悄悄地闖進了我家里。
媽媽去走廊取東西,發現了這條不速之客,她幾乎是歇斯底里地喊了起來:“菲兒,快過來,看看地板上是一段黑乎乎的什么東西?”我掀開紗簾一瞧:“哦!原來不就一只蚯蚓嗎!看把您大驚小怪的。”我笑著說。
說句實在話,我也害怕這肉乎乎的蚯蚓,不敢碰它。怎么辦呢?我靜靜地蹲在它旁邊沉思起來……
這時,蚯蚓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它愈發地活躍起來,擺開一副架勢,動用它那柔若無骨的身板,一伸一縮蠕動在光滑的地板上,不一會兒工夫,爬到了紗簾跟前,我有些著急了,要是進到客廳就麻煩了。此刻蚯蚓爬行在光滑的地板上,肯定不舒服,它會不會是在尋找泥土呢?
我靈機一動,有了,我從外面裝了一些泥土鋪在報紙上,一直鋪到了門外,然后我用棍子把蚯蚓輕輕地不拉到了上面。
蚯蚓接觸泥土一剎那,即刻首尾相應跳起了踢踏舞,那婀娜曼妙的舞姿,那輕柔飛揚的舞步,踏踏、沙沙……聲音美妙極了。
過了半晌,我發現蚯蚓不見了蹤影,呵呵!不出所料,它是順著我鋪的路,回家去和家人團聚了。
觀察日記 篇7
xx月29日星期二天氣:晴
這天,我泡了十幾個小綠豆,綠豆的形狀是圓圓的。它沒泡之前是十分硬的,它穿的大外衣是綠色的,把它的大外衣脫掉以后,里面是白色的。泡了沒幾天,綠豆就開始慢慢地變大了,大得像小拇指,它的外皮變得淡綠了。我多么期望我的小綠豆趕緊長大呀!
xx月2日星期五天氣:晴
豆子泡了有幾天了,每一天碗里的水都在減少,看樣貌,它們很喜歡喝水。豆子們都變得胖胖的,身上的衣服都要撐爆了。當天晚上,我再去看時,它們已經長芽了。雖然那芽又小又短,但足以讓我興奮不已。第二天一早,我一齊床就去看它們。我發現這些豆子的芽有長的,有短的,有的長得彎,有的長得直。沒想到一夜之間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我十分高興,我盼望著,我的豆子快快長大!
觀察日記 篇8
我家有一盆蘆薈,那是從爺爺那拿過來的,爺爺說,它不僅美觀,藥用價值也很高,還能凈化空氣。所以,我們把它放在了屋角。
本來,它長得很茂盛,但因為我們常常忘記給它澆水,怠慢了它,總是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原諒自己。就這樣,它漸漸地被我們忽略了。所以它的葉子上有了黑點,變得又干又瘦。它本來該有像匍匐前進的蚯蚓一樣的根,綠油油的葉子像長滿了尖刺的鋼刀,可這一切都因為我們的懶散而成了泡影。
我上網查了資料,知道它是熱帶植物,怕冷,喜歡排水性良好的土,需要充分的陽光,喜歡發酵的有機肥,蘆薈的肉可以吃,但不能吃多了,容易引起腹瀉。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回老家的路上,看見別人家的蘆薈開花了,我又驚又喜,走進一看,它像一串橘色的風鈴,掛在枝干上。我用媽媽的手機拍了下來,回到老家我還讓奶奶猜呢!
我喜歡蘆薈的美麗,和它對人類的貢獻,更欽佩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同時也因為沒有照顧好它而感到愧疚,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顧它,讓它美麗、茁壯。
觀察日記 篇9
我家有一只可愛的畫眉鳥。這只畫眉的眼睛象一個小黑玻璃球,眼睛上下都有一道白色的長長的毛,好象是畫上去的眉毛一樣。它的脖子上有許多細長的黑斑點,不細看還以為它的脖子很臟哩。它的爪子細細的,但卻能牢牢地抓著籠子中間的棍子。
這只畫眉很怕人,我一走到它身邊,它就在籠子里亂撲騰,它跳到籠子底下,轉眼間又到了籠頂上,還不時用身體撞籠子,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
它吃飼料的時候很有趣:它把嘴伸進裝飼料的小杯子里,叨起一顆飼料,抬起頭把它咽下去。如果這時候有人站在它旁邊,就會看到它抬頭時嘴里有一顆飼料。
每天中午,我吃完飯后在媽媽房間看書時,就會聽見它唱起了歌。有時唧唧咕咕,好像在跟誰說話,有時婉轉動聽。那歌聲都沒有重復的,我都有點不相信那歌聲是它唱出來的呢!
我的畫眉鳥真有趣!
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個觀察任務:來種植大豆。有兩個目的。一是了解大豆的生長過程;首先是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
我一回到家,就拿起一個盤子,裝滿水,撒了一把干大豆,其中一些漂浮在水面上。一些大豆沉入水底,我想有一天這些大豆會長出綠色的芽。
第二天一早,我跑到大豆種植盤。一個接一個,我看到大豆的脂肪是昨天的兩倍。有些衣服又小又皺,像奶奶的臉。其他人甚至撕開他們的衣服,露出他們白色的大肚子。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在每個豆子的中間有一個很小的洞。胡子,更像一只睡在盤子下的活潑的蝌蚪!
幾天后,這些小大豆的莖就像鉛一樣薄。它們也有閃亮的綠葉和樹枝形的根。大豆的莖比其他任何東西都弱。如果你用手輕輕捏它,脆弱的莖會斷裂并出血。它的葉子最引人注目,幾片嫩葉夾在兩片大綠葉中間。大葉子是子葉。當芽沒有根時,它們依靠根來吸收陽光和營養。當根生長時,它的使命就完成了,它自然地脫落了。根是大豆生存的基礎。沒有根,大豆就不能茁壯成長。
半個月后,大豆終于長出了豆芽,盤子看起來像一個盤子。豆芽林。雖然沒有茂密的松林或青柏,但我自己種的。一陣風吹來,豆芽跳得很美。
【【必備】觀察日記范文集合十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