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蝸牛觀察日記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1
因為要寫蝸牛的觀察日記,今天我和外公特意去花鳥市場買了一只背著褐色殼的“白玉蝸牛”。回家后我就找來空盒子,為蝸牛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 還 放 了兩小片的菜葉。接下來,我拿著小本本和照相機,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還不斷地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和“實況轉播”。
我的小蝸牛,一點都不怕陌生,它的適應能力似乎很強,放到小盒子里沒多久,便小心翼翼地探出了腦袋:先是慢慢地將一層白白的肉肉延伸出來,接著才是它的觸角,居然有一大一小兩對。很快蝸牛的整個身子都快探出了那個大大的“田螺殼”。其實蝸牛看上去還是蠻可愛的(不過我外婆覺得它有點惡心。),它軟軟的身子,腦袋上的那兩只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那個觸角上還有著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總是背著一個薄薄的殼,形狀就像是個大的田螺,那就是它可愛的家,也是保護它一生,少受別人“騷擾”的“工具”!蝸牛爬起來好慢的,我幫它做了一個計時,居然一分鐘才爬了不到8厘米。為了觀察蝸牛的喜好,我又在它的身旁滴了幾滴辣醋,那個小家伙的皮肉一碰到辣醋就馬上條件反射一樣縮了回去,過了好久才重新伸出來,不過已經完全換了一個方向了。看來蝸牛是不喜歡有刺激性的怪味道的!
晚上,我在清理蝸牛窩的時候,忽然發現了盒子里多了一團黑黑的臟東西,我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我又問:“那蝸牛的大便是從哪兒拉出來的?”這下,連“博學”的媽媽都答不上來了。于是我自己上網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我又將盒子里的蝸牛用小棍一陣亂撥,想看看那個氣孔到底長在哪里,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看到了那個氣孔,原來是長在它白肉上的一個很細微的小孔啊……
通過觀察,其實我 還 發 現 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我用手電筒照蝸牛的觸角,它會一直縮著,躲避光源;蝸牛喜歡吃包菜的葉子多過青菜葉子;只要給蝸牛窩注入水,小蝸牛會很快探出身子,看來它的憋氣水平比我可差多了!哈哈。。。。。。
通過這次有目的性的觀察我發現原來蝸牛身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不過看著被我“折騰”無數次的小家伙,我還是心有愧疚的,我想等過幾天完成觀察作業后,還是把它放回大自然,也算是我對它為我這次觀察作業所作出的“犧牲”做點補償吧!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2
11月7日 星期六 晴轉雨
科學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只白玉蝸牛,讓我們帶回家好好飼養。
回到家里,我興沖沖的拿了片嫩嫩的生菜葉放進了飼養罐,可是蝸牛就如同雕塑般一動不動。我用課本上的方法,把它放進水里,果然,過了兩三分鐘,蝸牛就把白乎乎的身體伸了出來。我摸了摸它,軟軟的,有點兒粗糙。
我把蝸牛放回了飼養罐。不一會兒,它伸出了兩對細細的觸角。我一直以為蝸牛只有一對觸角的,原來它有兩對呀!蝸牛睜開了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它發現了那片生菜葉,慢慢地爬過去,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吃得可歡了!
我又去看了科學書,上面說蝸牛喜歡待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于是,我在飼養罐里鋪了一層濕潤的沙土。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掛在罐頂的蝸牛不見了!我擔心蝸牛會不會爬到外面去了。經過一番仔細地尋找,終于發現了它原來鉆進了土里!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去網上查了資料才知道蝸牛有冬眠的習性。怪不得它會鉆進土里,找了床“厚被子”蓋著了。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3
我想養一只小蝸牛,做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和媽媽一起去找蝸牛。我們找遍了每片葉子,每一個花盆,每一個灌木叢,都沒有見到小蝸牛的蹤影。我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小蝸牛喜歡潮濕的天氣,要到雨后才會出來。等啊,等啊,我們終于等到了一個雨天。雨一停,我和媽媽欣喜萬分地沖進花園,在一片葉子后面,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蝸牛捧回家,放在一個透明的罐子里,給它一片卷心菜葉子,還加了一點點水。每天,我都會給小蝸牛清理菜葉,大便,還清洗罐子,我要給小蝸牛一個干凈清爽的生活環境。
一只小蝸牛,只要每天給它清理大便和“房間”,給它一片菜葉和一點點水,它就會快樂地生活,每天爬高每天成長!一只小小的蝸牛,竟然可以帶給我這么多驚喜和快樂!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4
科學課上,我對小小的蝸牛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回到家后,我飛快地來到菜園里捉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細細地觀察起來。
蝸牛整天背著一座田螺“大房子”,黃褐色中央雜著黑色,十分堅硬,那是它的“家”,也是它的“盔甲”。它的身體可柔然了,背部的肌肉是棕褐色的,上面布滿 了一個個細小的肉疙瘩。它的頭上長著兩對靈敏的觸角,只要輕輕一碰,就立刻縮了回去。前面那對短短的,后面那對又細又長,頂端還有兩顆“黑珍珠”,那是小 蝸牛的眼睛,它們好像一架望遠鏡,能夠幫小蝸牛看到更遠的地方。
小蝸牛沒有腳,它是怎么走路的呢?我上網查了查,原來蝸牛的腹部的'肌肉光滑又結實,能分泌一種像強力膠狀的液體,行走時依靠它們的身體牢牢地吸附在別的物體上。難怪在它爬過的路上,我們會發現一條是濕黏黏的痕跡。
最后告訴你們,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一般在夜間活動,喜歡吃菜葉。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5
觀察很重要,我覺得,只要長久細致地觀察,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這次我想觀察蝸牛。
這幾天剛下過一點雨,就在四十分鐘后,下課鈴響了。我開心地拿起一個放大鏡,走向了濕潤的草坪。我在地上找啊,找啊,終于在草坪邊上找到了一只小小的蝸牛,我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居然找到了它的一對觸角!我想,這就是科學書上提到過的“蝸牛的眼睛”吧!我繼續觀察下去,又發現了它的“五官”、“屁股”,我用手觸摸了一下它小小的殼,摸上去硬邦邦,涼絲絲的。可等我準備伸手再摸它第二次的時候,上課鈴卻響了。我趕緊藏好蝸牛,急匆匆地向教室跑去。
第二節課一下課,我又跑來觀察蝸牛。我找來一片菜葉放在蝸牛面前,它開始大吃起來,我在一旁仔細觀察著。完整的一片菜葉就這樣慢慢地被咬出一個小洞洞,我心想:它是怎么樣能吃得這么快呢?我想起來了,科學作業本上也說過,它有兩萬多顆牙齒呢!我怎么看都看不出來!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道過了多久,上課鈴又響起了,這次我居然忘記藏好蝸牛!果然等我下課再走向草坪的邊緣,發現蝸牛不見了!再仔細一瞧,我發現地上有一條水涂過一樣的粘液,我順著粘液找啊找。終于,我又找到了那只蝸牛!原來,蝸牛爬行過后還會留下痕跡呢!
我不僅僅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證實了:只要努力認真觀察,一定會有重大發現!
蝸牛觀察日記作文 篇6
最愛爺爺!因為他總是帶給我驚喜。今天,當爺爺把我帶到垃圾籮旁,送給我這只肥肥的蝸牛時,我興奮得差點跳了起來。
這可是比我的小拳頭還大的一只蝸牛,肥肥的身體上還有一個像陀螺一樣的殼。我好想知道,蝸牛有沒有觸角呢?有幾對呢?于是我等著蝸牛把頭探出來好觀察。過了一會兒,蝸牛真的把頭探出來了,我站在蝸牛后面害怕嚇著它。我發現蝸牛有兩對像雷達一樣的觸角,我試著碰它的觸角,一碰,它立刻把觸角收了回去。我想,真是個膽小鬼。
蝸牛的嘴巴長在很奇特的地方,在頭的最底下。有次我在蝸牛周圍放滿蘋果皮,想看它吃東西。可是過了半天,一點動靜也沒有,我把它拿開一看,蘋果皮已經被咬了個大洞。
真幸福!在我的陽臺上又多了一只小寵物。
【關于蝸牛觀察日記作文錦集6篇】相關文章:
6.關于蝸牛觀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