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動物觀察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物觀察日記 篇1
今日我準備出去玩,關門的時候發現門角有一塊餅干,等我回家的時候我又去看那塊餅干:“呀!這怎么這么多螞蟻?”我大聲喊道。
媽媽聽到了馬上趕來說:“快把餅干掃出去,要不然家里到處都是螞蟻”。我說:“等等,我先觀察一下,”我找來放大鏡,我產生了一個疑問:“螞蟻為什么會排成一排走呢?”我看了一下科學書,上面說螞蟻走時會留下一種信息素,讓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或樹枝去觸碰螞蟻的路線就會干擾螞蟻的信息素,這樣螞蟻就會迷失方向,到處亂跑。
看來我們真應該在玩的同時也要觀察身邊的事物。
動物觀察日記 篇2
我在家里養了許多可愛的小精靈,它們就是我家的小動物,然后有螞蟻、小雞、蟈蟈……我最喜歡的就是最近在養的蟈蟈。
它的頭上有一對觸角,臉上鑲嵌著黑眼睛足有米粒般大小的),穿著像柳葉一樣的綠的外衣,穿著木樁一樣顏色的襯衫,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夏天的時候不停地鳴叫,然后我發現它的鳴叫聲是透過翅膀相互摩擦而產生的。
它喜歡吃毛豆和西瓜皮,但是每次我塞到養蟈蟈用的籠子的幾個洞上的時候,毛豆和西瓜皮都會被頂出來,但是毛豆和西瓜皮上總會有一些小牙印,我想可能是蟈蟈在吃的時候不留意頂出來了,所以每次我都會悄悄地再塞回養蟈蟈用的籠子上的一些洞上,生怕吵到蟈蟈。
我和蟈蟈之間發生過了許多搞笑的事情,蟈蟈也讓我生氣過,待我以后慢慢告訴你們。
動物觀察日記 篇3
今早,我家小鳥玉兒死了,當爸爸把消息告訴我時,我既悲哀,又驚訝。玉兒昨天還在籠子里的木棍上歡蹦亂跳,今天卻……我知道,玉兒死了,我就再也看不到它小巧玲瓏的身體,聽不見它愉快的“吱吱麗喜滴”地叫聲了。
玉兒仰天躺在籠子的地上,兩只腳直挺挺地伸著,眼睛緊閉著。我看著它心里難受極了,上星期才想著把它還給樂樂,現在竟然就成了這個模樣。
我真的好希望玉兒能起死回生啊,可這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和爸爸媽媽找了一個地方把它埋葬了。
動物觀察日記 篇4
這天我與媽媽去了鄉下,我一個人在田間的小路上散步。走著走著,一只正在緩慢爬動的小動物進入了我的眼球。仔細一瞧,原然然而一只小蝸牛。我突發奇想,我想與這只小蝸牛一齊散步。于然而,我慢慢得走著,生怕這只小蝸牛跟不上。當我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那只小蝸牛竟離我這么遠。
我在它后面推了推,可它仍然而那樣慢慢地爬著。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在說:“我已經盡力了!”蝸牛它雖然爬不快,但然而它仍舊爬著。為的就然而能到達自我想去的地方,為的就然而能完成給自我定下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然而什么?我們然而怎樣樣完成這些目標的?蝸牛它靠自我的努力,永不放下的.精神,完成了自我的目標。我們要學習蝸牛的精神,去完成自我的目標。
動物觀察日記 篇5
一天,我在樓下仔細觀察渺小的螞蟻是如何尋找食物的,我很好奇它們遇到大的食物時是如何把它運到洞里,于是我就把炸雞腿的骨頭放到地上。
過了一小會兒,一只螞蟻偵探兵聞香趕來,用它的觸角碰了碰骨頭,又圍著骨頭轉了一圈,就飛快地往洞口跑去。在路上,它不停地用觸角和對面跑來的螞蟻接觸,好像在說:“快到前面去,我發現了一大塊美食!”不久,偵察兵就帶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它們整齊地從洞里爬出來,向骨頭進軍。這么大的骨頭,每只螞蟻力量再大也搬不動呀!它們的做法讓我出乎意料。一隊螞蟻沿著骨頭爬上高處,他們把骨頭上的肉一點點扯下來,扔到下面。下面的一隊螞蟻有秩序地分工,搬起食物往洞里運。
忽然,掉下了一大塊肉,一只小螞蟻使勁拽了拽,沒拉動,它焦急地在肉周圍轉來轉去,一會兒又和另一只螞蟻的觸角碰了碰,好像在說:“我們一起抬吧!”它們抬起肉用勁兒地往前走,到了上坡的地方,由于力量不夠,在半中間就滑下去了。反復了幾次,也沒上去。正在這時,又有幾只螞蟻過來幫忙,慢慢地爬上了坡,把肉搬回了洞里。
看到螞蟻運食物的整個過程,使我明白了弱小的螞蟻之所以能克服種種困難獲得成功,和他們的團結合作是分不開的。團結的力量真大!
動物觀察日記 篇6
我家養了一只很可愛的小貓,它的眼睛像一個小的玻璃球,它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它也很愛跟我一起玩。
有一次,我在寫作業,小貓本來是在沙發上,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走到我的旁邊,叫了一聲:“喵—喵!”嚇了我一跳。我很好奇為什么小貓走路沒有聲音呢?我為了能找出答案,就和媽媽去購書中心買了一本《小貓科動物大百科》來看,我終于知道了:因為小貓的腳上有一種其他動物沒有的一種肉墊,所以小貓走路是不會發出聲音的,而且就算是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也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小貓的腳有了這厚厚的肉墊走起路來就沒有了聲音,也方便它們抓老鼠時不容易被狡猾的老鼠發現。
這次的收獲可真不少啊!
動物觀察日記 篇7
下午,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菜地里觀察螞蟻。我抓一只非常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一個玻璃瓶里,然后邊養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特別大,還給它取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長八條腿,有趣的是它頭上長著兩根觸須,我想為什么它要長二根觸須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現一只小螞蟻發現地里有只死的青蟲,它試著搬搬可太大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伙伴,它用觸須向伴們對話,過一會兒我看見一只只的小螞蟻排著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涌向那條青蟲,然后,大家一起奮力地拖著往洞里搬。我興奮地對著媽媽大叫:“我明白,原來螞蟻的觸須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通過觀察小螞蟻我還知道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么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
動物觀察日記 篇8
我六歲過生日的時候,爸爸送我一只小白兔,我十分喜歡它。因為它渾身都是雪白雪白的,所以我們一家叫它“白白”。
“白白”兩只小眼睛紅紅的,似兩只小西紅柿似的在東張西望。在那紅眼睛下面還長著一張三瓣嘴,一動一動地特別有趣。身上那雪白的毛光滑的好象搽過油,兩只長長的耳朵顯得格外漂亮。四條腿還怪有勁的呢,飛快跑起來保準沒有人能追的上。
“白白”十分懶,吃了就睡,睡醒就吃。有一次,我放它出來跑一陣兒,剛開始它非常興奮,可沒過一會兒,它又跑回籠子里休息去了。為了改掉它的“壞習慣”,我決定,每天中午都要放“白白”出來一會兒。頭幾天,“白白”很不習慣,剛出來又回去了。但慢慢地,“白白”變得不懶了,如果你再放它出去,可能半個小時它也回不到自己的籠子里去。我跟著“白白”跑來跑去,心里可高興了。
可惜的是,八歲時,我搬家住樓房了,“白白”被爸爸送給了別人,我真舍不得它呀!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那只可愛的小兔子。在這里,我祝愿“白白”永遠健康快樂!
動物觀察日記 篇9
小時候,爺爺給我買一只小烏龜。這只小烏龜穿著黑色的甲衣,尖尖的腦袋像一只大拇指,黑黑的眼晴像一顆小黑豆,顯得十分可愛,十分機靈。
我還給它安排了一間“房子”,那房子就是一個小鐵盒,春天我給小鐵盒倒了一些水進去,讓這只小烏龜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游泳。秋天我給它一食物,讓它在冬天里吃得飽,睡得好。冬天,我拿一些沙子放進鐵盒里,把沙子鋪得像一張被子,讓小烏龜在冬天里得到溫暖。記得有一次,我和小烏龜在草地上玩耍,把它放到我的膝蓋上,沒想到,頑皮的它在上面東走西走從上面摔了下來。“啪”的一聲,弄了個四腳朝天,笑得我前俯后仰。它好像覺得我在笑它,便四腳用力地挺著,然后向后一翻,又得意揚揚地爬起來了。
在生活中,小烏龜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讓我精神愉快,我真喜歡這只小烏龜啊!
動物觀察日記 篇10
這次的科學作業是觀察小動物或者種植物觀察,我選擇觀察小魚。
有一種魚是洗玻璃的,它的身體是米黃色的,嘴巴好像一根非常短的吸管一樣,既然是會洗玻璃它是怎么洗玻璃?其實是用自己的腹部在玻璃上蹭,把玻璃上的臟東西弄掉下來。
另外一種魚小巧玲瓏,身上五彩斑斕,尾巴是紅色加白色的,頭是藍色的,腹部是紅色、藍色、白色組成的。另外一種魚就只有頭是紅色的其它地方只有黑色和白色的。最好看的地方是它的尾巴,因為這種魚的尾巴是黑白相間的,它們游得速度好像箭一樣。
把魚食放進去所有的魚一下子爭先恐后地游了上去,好像三天三夜沒吃東西一樣搶起來,而且有兩只小魚打起來,發現魚食快被吃完了才不甘情愿的分手了。
【【精選】動物觀察日記范文集錦10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