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奶奶家中了兩盆“含羞草”,它的葉片是瘦長形的,一片片葉子整齊的排列著就像是一片綠色的羽毛,輕盈美麗。葉子和莖的顏色碧綠碧綠的,像一個穿著綠色裙子的小女孩在半空中跳舞。含羞草的莖中間還有小刺,讓人真不敢去摸它。
一陣風(fēng)吹來,葉片翩翩起舞,可真漂亮呀!我心里就不明白了:這么可愛的植物為什么叫“含羞草”呢?我覺得它一點也不害羞。我?guī)е蓡柸フ夷棠。奶奶說:“你去碰碰它的葉片吧!”于是我輕輕的碰了一下,呀!葉片真的合起來了!我覺得挺好玩,于是,又碰了一下,又有幾片葉子喝了起來。哈哈,真好玩!我用力地在葉片上晃了幾下,。≡趺辞o全耷拉下來了?我以為它死了。奶奶笑著說:“沒事兒,過幾分鐘你再看看。你會有新發(fā)現(xiàn)的!睅追昼娺^去了,我看到含羞草的葉片在慢慢的舒展開來,又筆直的立在盆里了,原來它還沒有死,好神奇!
含羞草為什么會害羞呢?原來,在含羞草葉柄的莖部,有一個充滿水分的葉枕。當(dāng)你用手觸摸含羞草,葉子震動了,葉枕下部細胞的水分就會立即向上部與兩側(cè)流去,于是,于是葉枕下部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癟下去,上部就像打足了氣的皮球似的鼓起來,葉柄也就下垂了,合攏了。不久當(dāng)這次刺激消失后,葉枕下部有逐漸充滿水分,葉片就重新張開,恢復(fù)原狀。
含羞草可真神奇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8月1日 星期一 陣雨
早晨,我打開電腦,發(fā)現(xiàn)校訊通更新了博談客論的話題“觀察日記”,這讓我興高采烈,寫觀察日記可是我的強項呢!說罷,我就從陽臺拿起一個沒用的花盆,種什么呢?對,黃豆。但是,我發(fā)現(xiàn)干黃豆又硬又小,這樣一定要費很長時間才能長出芽。于是,我把黃豆扔進放水的杯子里,過了一會兒,去看泡的黃豆,我發(fā)現(xiàn)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想應(yīng)該是水泡軟了的原因吧,沒想到才幾分鐘,就成這樣了。我想把皮撥開看看黃豆里面是什么樣的,原來是兩片橢圓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緊緊地包裹著。光有種子可不行,還需要些土。我拿起鐵鏟,往別的花盆里取一點土,這樣積少成多不就夠一盆了嗎。
20xx年8月2日 星期二 大雨
今天,我把泡黃豆的水給倒掉了。我發(fā)現(xiàn)黃豆長大了,還在一端長出了小芽,那小芽長5毫米,寬2毫米(量了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用水泡著可以長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換干凈的,太麻煩,種到花盆里多方便啊。媽媽的話,說得有道理,這樣太麻煩了,我把黃豆放到花盆里,用土蓋住,再澆水。我想,等豆芽長大了,能吃了,多好呀!
20xx年8月5日 星期五 中雨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沖進陽臺,觀察花盆里的黃豆。我發(fā)現(xiàn)黃豆已經(jīng)破土而出了,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有1厘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jīng)很相近了。我盼著它們快長大,心里越想越高興。但我發(fā)現(xiàn)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么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20xx年8月7日 星期日 陰
新的一天來臨了,我又跑進了廚房去看我的豆芽了。我的豆芽已經(jīng)長1.5厘米,寬3毫米了,媽媽說這已經(jīng)是最寬了,我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卷曲著,可真美呀!
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卷曲著,可真美呀!
20xx年8月10日 星期四 晴
新的一天再次來到,我沖進陽臺看豆芽。發(fā)現(xiàn)它們在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們的芽又長大了,最長可達2厘米,寬3毫米。這些芽的樣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狀,好像在學(xué)英語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狀,像是在學(xué)寫字呢;有的小芽成“е ”狀,好像在學(xué)畫蝸牛似的。
我的豆芽快長大啦,期待吧!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植物觀察日記:鳳仙花(一)
科學(xué)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植物的生長變化,還讓我們自己回去試著養(yǎng)一種植物。
今天,我和姥爺去花鳥魚蟲市場,打算養(yǎng)一盆鳳仙花。到了那里,姥爺告訴我,看種子要有光澤;要飽滿堅實。售貨員阿姨說:“你把幾個種子放在水盆里,沉下去的種子是好的,漂浮水面上的種子是壞的!蔽野凑瞻⒁痰脑捜プ,挑了幾粒種子。
一回到家,姥爺幫我拿了一個花盆,我扒開土,把那又黑又亮,圓圓的和綠豆般大小種子放進土里。把土鋪平后,我又給澆了一些水。把花盆放在陽臺上,看著這盆花兒,我的心里特別高興,真希望我的鳳仙花能長得快一些!我要好好觀察它的生長過程。
植物觀察日記:鳳仙花(二)
今天我很興奮,種的鳳仙花終于發(fā)芽了。讓我驚訝的是那么細嫩的芽怎么能從土壤中鉆出來的呢?
遺憾的是,我在花盆種了八粒種子,卻只鉆出了五棵嫩芽那三粒種子在土里干什么呢?真想挖出來看一看。已經(jīng)鉆出的小嫩芽像一個嬰兒等待吸收陽光和水份的營養(yǎng)。我用尺子量一量,最高的已經(jīng)有5厘米了。真希望它們能快快長大。
植物觀察日記:鳳仙花(三)
今天一大早,我就跑到陽臺上,一看!發(fā)現(xiàn)我種的鳳仙花長高了。我用尺子量了量,它 們的莖大約有1分米左右,它們的莖不是我想象中的綠色;而是淺紫色的。淺紫色的莖直直的 立在泥土中,顯得格外精神。莖上還鉆出幾片 嫩綠色的細葉,我知道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 及運輸水份和養(yǎng)料的作用。
望著這淺紫色的莖,嫩綠色的葉兒,我真有點說不出來的高興,期待著它馬上能開出花來。
植物觀察日記:鳳仙花(四)
這幾天我沒在家。今天回到家我趕快跑到陽臺去看我的鳳仙花。突然,我被一點紅色晃著了眼睛,在一片綠色的植物中,居然有一點紅。
啊!原來是我種的鳳仙花開花了,我高興地蹦了起來,我興奮地喊著姥爺:“快看,我的鳳仙花發(fā)出了紫紅色花。”姥爺也和我享受著這份喜悅,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種的花,在我精心照料下,開出美麗的鮮花,我好好開心哦!
我和姥爺欣賞著這盆美麗的花,姥爺告訴我:“鳳仙花可以染指甲、做藥材!
啊!美麗的鳳仙花,你既可以讓人們欣賞,還可以做成藥材!我太喜歡你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回到了爺爺家,那里十分美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我看見那美麗而又嬌嫩的芙蓉,忍不住聞了一下,想起了一部電影叫:出水芙蓉。講述:一個女人特別美麗。漂亮。美的猶如漂浮在水中的芙蓉花,美麗動人。我的爺爺家就種了這種花,開花時美麗極了!
它長的很像月季就是花瓣不同。芙蓉的花瓣有豎線條,而月季卻是平面的花瓣,其它都差不多。芙蓉長著豎線條粉紅色的花瓣,黃色的花蕊,把它放在水里用水澆在芙蓉的花瓣上,隨風(fēng)漂動那才是它最美的地方。
我和爸爸,媽媽和大家一起將花瓣的種子種下,然后,澆水,施肥。過了一個月又過了一個月芙蓉發(fā)芽了,像給大地爺爺扎了一個綠色的小辮子,過了一個月又過了一個月長出了樹枝,慢慢地長出了花骨朵,時光似箭,芙蓉開花了,那時綠綠的,光禿禿的樹枝上開滿了粉紅的芙蓉。后來,我漸漸喜歡上了芙蓉。
現(xiàn)在芙蓉花成了我最喜愛的花,我愛你,芙蓉花!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我的小芽兒長高了不少,從原來的兩厘米生長為現(xiàn)在的五厘米了,小芽兒的桿子也變粗了,頭頂又多了幾片葉子,小芽兒的四周又長出了一群嫩嫩的新芽兒,有的新芽兒的葉片是包著的,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新芽兒長得筆直筆直的,葉片兒卷卷的,好像在對我微笑呢!
它成長了,我該叫它小苗苗了。
時間如飛鳥,轉(zhuǎn)眼間,又過了三天,但是我的小苗苗幾乎沒發(fā)生什么變化,好著急啊。
好不容易在播種的第六天早上,我在小苗苗頂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黑黑的東西,這會不會是蟲子。课疫B忙拿起手機,上網(wǎng)查了一下,哦,原來只是一層薄薄的皮!不過,這層皮會不會一直粘在小苗苗的葉子上,阻止它生長呢?我恨不得把這層皮給撕了,讓這個小苗苗看見世界的美好。
又過了幾天,小苗苗終于掙脫了“小黑帽”,開始新的成長之旅。
在不知不覺中,一群“太陽彎”出現(xiàn)了。它們是我的小苗苗,它們長高后都是向太陽“鞠躬”的,我把他們稱為“太陽彎’。不過,再像這樣彎下去,總有一天會倒下去的呀?“你有沒有辦法救救它們?”我著急的問媽媽怎么辦。媽媽對我說:“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小苗苗有趨光性,是對著太陽彎的,你再給它調(diào)一個方向不就好了!
對呀,調(diào)一個方向。于是,我就動手把小苗苗的葉面背對著太陽的方向。
嘻,大功告成,效果如何,就看明天了。
媽媽的方法真管用,就兩天時間,小苗苗們都站的筆直筆直的了,我高興極了,心中不禁呼喊到:小苗苗呀小苗苗,你快快發(fā)芽吧!我和你一起長高個。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上周,老師布置了一篇關(guān)于植物觀察日記的作文。我正想著要寫什么樣的植物呢,剛好看到了媽媽從老家?guī)Щ貋淼囊恍┎恕?/p>
那些菜放在陽臺已經(jīng)有兩天了,因為之前帶的有點多,所以有的還沒有吃完,而原本還是綠油油地菜葉里,竟是“探”出了一些新鮮的黃色小花。
“這是油菜,之前有些花苞,沒想到兩天沒炒完,居然開花了。”媽媽說。
“媽,那這些花這么漂亮,我把它們摘下來好嗎?”我和媽媽商量著,這鵝黃色的小花真的太好看了,反正我吃菜也沒有吃花,不如學(xué)著做一個“插花”,然后觀察它們。
媽媽一口就應(yīng)允了,讓我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于是我找來兩個已經(jīng)喝完的礦泉水瓶,在里面裝了大半瓶自來水。之后把那些已經(jīng)開了花的菜挑出來,擇了一遍,而一棵棵插在水瓶中。還沒說,等我弄好之后,連媽媽都夸很有藝術(shù)感,也被這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所感動,因為那綠葉黃花真的太鮮艷太美麗了。
我把花瓶放在飯桌前,細細地觀察著上面的花瓣還有花蕊,它們是那樣的精致細小,上面還有一些像蜜蜂一樣的小小的觸角,我在想那是不是跟授花粉有關(guān)。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地觀察花朵。
雖然這花只是四葉的花瓣卻并不妨礙花的活力和美艷。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兩天,花瓶上的花,有一小部分“低下了頭”有點枯萎了,有的還很茂盛地開著。我非常佩服它們的生命力,同時我也覺得那些枯萎的花葉也很好像,然后我還放下在花瓶旁邊有一些小小細少一樣的小黑點。想一想才知道,也許這是它們的種子吧,別小看這些小黑點,能長出不少的菜,也有開不少的花吧。
這幾天的觀察,讓我對大自然更多了一分敬畏,同時也覺得萬事萬物地存在都是很神奇的,我們應(yīng)該多學(xué)會觀察,這是一個美好的習(xí)慣。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的家里多了一位新成員------風(fēng)信子。它們像待哺的嬰兒,看起來是那么的可親和惹人喜愛。我盼著它們快快長大,來與我作伴。
每天早上都會給它們澆水,認(rèn)真作好記錄,關(guān)心著它們的成長。風(fēng)信子成長的速度可真快呀!按照它們的生活習(xí)性,我沒天都辛勤培育著。記得我第一次給它們做記錄的時候,須的長度是3厘米,時隔不久做第二次時須的'長度竟然又長了2厘米。如今它們的須的長度已近18厘米啦!它們的芽葉也毫不遜色其它植物,生長的也很快如今也有7厘米了。風(fēng)信子的生命力也很頑強。有一次,我澆水很多產(chǎn)生風(fēng)信子發(fā)霉,大家都認(rèn)為它快要死了。結(jié)果經(jīng)過兩天觀察,它們又恢復(fù)如初。現(xiàn)在的風(fēng)信子生機勃勃,你看那張開的舞裙,向我展示它們的優(yōu)美,你看那待開的花苞,像羞澀的小姑娘楚楚可人。
美麗的風(fēng)信子即將開放,我拭目以待!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大白菜,又稱為“結(jié)球白菜”、“黃芽菜”或“窩心白菜”等,是我國的原產(chǎn)和特產(chǎn)蔬菜,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以華北地區(qū)為主要產(chǎn)區(qū)。大白菜以其細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質(zhì),易種植、耐儲藏的特性,在我國的蔬菜生產(chǎn)和消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秋冬季節(jié)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稱為“當(dāng)家菜”、“半年菜”,現(xiàn)已先后引種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東菜”;在歐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國甘藍”。
大白菜雖然起源于我國,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獻上可以找到悠久確實的記錄,也不象有些原產(chǎn)于中國的蔬菜,在山川野間仍有原始的野生種類可尋。遍覽古籍,元代以前并無關(guān)于大白菜記載的典籍。根據(jù)考證,我國大白菜的歷史較短,自元代以后歷經(jīng)明清兩朝,迄今約七、八百年,農(nóng)學(xué)家對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結(jié)論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蕪菁天然雜交演化而來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來歷,必須從小白菜和蕪菁的源頭說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時稱“菘”。原產(chǎn)于中國南方。最早的歷史記載從西晉開始;蕪菁,又稱蔓菁,是一種根用芥菜,俗稱“辣疙瘩”,原產(chǎn)我國,以西北、華北為主產(chǎn)區(qū)。
蕪菁在我國的栽培年代較久,在先秦文獻《詩經(jīng)》中已被記載,稱為“葑菁”,西漢《范勝之書》的蔬菜專篇中亦有“蕪菁”的收錄。東漢已普遍栽培,桓帝時曾有“橫水為災(zāi),五谷不登,令所傷郡國,皆種蔓菁以充饑”的記述。 關(guān)于小白菜和蕪菁這兩種蔬菜的地域特點及演變,西晉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在“蕪菁附菘”一節(jié)中是這樣寫的:“蕪菁嶺嶠以南俱無之,偶有,士人因官攜種,就彼種之,出地則變?yōu)榻,亦橘種江北為枳之義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謂之秦菘!蹦铣捵语@的《南齊書》載: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稱為“菘”。唐蘇恭著《唐本草》載有:“蔓菁與菘,產(chǎn)地各異。”宋代陸佃所著《埤雅》一書上說:“菘菜北種,初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蕪菁南種也然!蹦纤侮惙笤凇蛾惙筠r(nóng)書》也記載:“七月種蘿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蕪菁的產(chǎn)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種過程中有發(fā)生性狀變異的情況,但鑒于當(dāng)時科技尚不發(fā)達,因此人們也就無從知曉小白菜和蕪菁的變異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現(xiàn)。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上第一次將所謂的“菘”直接叫做白菜,并精細繪制成圖,從他所描繪的白菜形態(tài)來看,已經(jīng)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葉向上攏起,其抱合狀態(tài)已經(jīng)進化為結(jié)球的大白菜類型了。
但不能割裂和漠視的是,從晉到元這漫長的歷史,是大白菜在進化過程中經(jīng)歷的從內(nèi)因到外因、從量變到質(zhì)變、從偶然到必然引發(fā)突變的重要階段。同時,這一時期的戰(zhàn)亂動蕩,人民遷徙,南北文化交流,農(nóng)作物的交互種植,對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進作用。元朝以后,記述大白菜的典籍漸多,明王世懋著《廣百川學(xué)!吩凇肮呤琛币还(jié)介紹了大白菜的定義和產(chǎn)地,并推薦“燕地黃芽菜”是著名品種。清弘書等所著《授時通考》中贊美大白菜“脆美無滓”,還確切指出:黃芽菜是白菜的別種,決不能與小白菜混為一談。丁宜曾在《農(nóng)圃便覽》中對大白菜作了較明確的論述,他把大白菜稱之為“窩心大白菜”。他介紹了山東地區(qū)立秋種小雪收的栽培經(jīng)驗,還介紹霜降后可用草繩將外葉捆起以保護球葉的方法,F(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證明,小白菜和蕪菁均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不同亞種,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雜交,尤其小白菜和蕪菁的親緣關(guān)系最近,基本染色體組相同,彼此間天然雜交可育率達百分之百,其親本后代也能正常生長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征又介于小白菜和蕪菁之間。 蔬菜專家對這兩種蔬菜進行人工雜交的結(jié)果,也佐證了大白菜
植物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 xx月 xx日 晴
今天,李老師布置我們寫一篇觀察日記,要求我們在家里完成。
下課回到家,我想了很久,不知道寫什么才好。可這時,我的目光盯住了陽臺上的那盆仙人掌,我就決定寫它了。
這盆仙人掌已經(jīng)養(yǎng)了好幾年了,可我卻很少去照看它。我走近前,開始觀察起它的外形特點來。我眼前的這盆仙人掌,綠綠的,共有三大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很像三個直立著的大巴掌。每片都有十幾厘米高。都是上面大,下面小。扁平的身子上長著一些尖銳的小刺。
這盆仙人掌很奇特,頂端還開了幾朵鮮艷的刁、花。看起來就像一位身穿綠衣服頭戴小紅花的小姑娘。
別看我們不經(jīng)常給這仙人掌澆水,它可耐干旱呢!據(jù)說它很適合在沙漠地帶生長。去沙漠的探險者們?nèi)绻錾峡诳柿,在斷水的情況下,就可以把路邊的仙人掌切開來,吮吸里面的汁液。所以還有人把仙人掌稱作沙漠里的“綠色救命天使”。
仙人掌的生命力很頑強,據(jù)說它可以活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比我們?nèi)祟惖膲勖家L。真是讓我敬佩啊!
通過這次對仙人掌的觀察,我對仙人掌的認(rèn)識似乎又更進一步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10
有人喜歡那嬌艷的牡丹;有人喜歡那飄香的桂花;還有人喜歡那堅強的蠟梅。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那粉紅的荷花。
周敦頤說得好“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自古荷花就代表高潔的品質(zhì);荷花也很美麗,她的花苞鼓鼓的,像一個粉紅色氣球。荷花剛開不久,花瓣還未完全展開,好像不愿意和大家打招呼。等荷花完全盛開時,她們在池中央亭亭玉立,在風(fēng)中搖擺著自己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羞澀的少女;荷花的妙處還不止于此,她全身都是寶,可以治嘔血、吐血、跌打損傷、開胃、益血、清暑、利濕等等。
我愛荷花,愛它的清翠欲滴,愛它的冰清玉潔,愛它的一塵不染,愛它的無私奉獻,愛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質(zhì)。
【有關(guān)植物觀察日記范文集錦十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