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將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連續觀察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連續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一天氣晴 快樂播種
今天我有一件特別的事要做。“到家了!”我心里念著,我已經很累了,因為我家在五樓,而且又是“火箭式飛奔”上樓的,所以才會這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很快地到家,把作業做完,然后開始播種,說到這兒大家一定知道了我所說的“特別的事”是什么事了吧!對!那就是播種,不過已經算是 “晚播”了。
我一下子就把作業做完了,因為今天的作業特別少。開始播種了!我種的是玉米,一共有19顆,我挑了6顆,然后開始在網上查資料,不知怎么,我今天運氣特好,一點“18種植物栽培流程,必讀!”就出來玉米種植流程,我除了知道玉米該怎么種之外,還知道了一些關于玉米的知識: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喜溫。種子發芽的最適宜溫度25至30度拔節日均26到27度。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顆生長。種子播種前要曬種2天(我們已經曬過了)。
接著,我們就播種了,我找到一個地方,外婆用“工具(其實是一根木頭桿子)”扒開土,我把那金黃的顆粒小心翼翼地放在土里,外婆又用“工具”把土輕輕地蓋上,又找一個地方……終于大功告成了!外婆也播了幾顆玉米。
我相信我種的玉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一天氣陰 我的玉米芽
今天我又在看我的“田”,可是我的“小朋友”還是無動于衷,可外婆的苗已經到了“童年”了。我焦急的問外婆:“我怎么還沒看到我的種子的芽呢?”“你沒看見?”外婆驚奇地回答。
于是我就叫外婆帶我去看一下,她用手指了指幾顆小芽,我仔細地看了看,驚喜地發現,那就是我的“小朋友”,已經有1.5厘米了!長出了一對小葉子,象一對翠綠的小翅膀。這天離播種剛好一周。
我想象著我吃著玉米的樣子,啊!真甜啊!
20xx年xx月xx日星期日天氣晴 大豐收
今天,我正在寫作業的時候,外婆叫了起來:“陳藝飛!”你的玉米豐收了!你的玉米豐收了!“我一陣歡樂涌上心頭,這時她已經把玉米掰了下來了。
我一看,紅紅的,不像買來的玉米金燦燦的。它呈扁正方形,一顆顆非常飽滿地粘在玉米棒上。
外婆燒了一下我的玉米,并給我吃。我一吃,甜滋滋的,簡直比買來的玉米還好吃!我真喜歡玉米!
連續觀察日記 篇2
一天,小貓跳到臺上去喝牛奶,我尖叫一聲,小貓從比它高好幾倍的臺上“蹭”地跳了下去,等跳下來,它竟然一點聲音也沒有。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貓的腳底長有墊子一樣厚的肉,所以它跳下來當然是一點聲音也沒有啦。那塊肉墊灰灰的,很不引人注目,但它對貓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抓老鼠的時候,如果貓沒有腳底下的肉墊,它走起路來就會有聲音,當然,小貓就抓不到老鼠了。
我從小小貓咪身上學到了一個重要知識,當然,不光是貓,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也是如此。
連續觀察日記 篇3
我家門口“養”了一只調皮的賊貓。它長著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有一對三角形的耳朵,頭上長著一雙綠瑩瑩的.賊眼和一張月亮嘴。它的胡須很長,而且末尾有點兒翹起來。毛的爪子非常尖銳,只要輕輕一鉤,不管是什么,都會被它鉤住。
有一次,粗心的老媽忘了關門,而聰明的賊貓卻趁這個機會輕手輕腳地把我們今天的主食:鯧魚給偷走了。她回來時,我跟媽媽說:“我們今天的主食泡魚湯了。”
又有一次,賊貓偷偷地跳上我家的陽臺,旁若無人地在陽臺上走起了各種“貓步”。我氣沖沖地把它趕走了。
到了晚上,賊貓又不的了了。瞧它們的眼睛瞪的多大,聽它們的嗓門提的多高,一直不停地叫著:“喵嗚,喵喵嗚嗚,嗚嗚喵喵……”晚上被它們這群搗蛋貓吵的睡不著覺。
雖然它們是鬧的我們雞犬不寧,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們永遠是這么活潑、可愛。
連續觀察日記 篇4
一、引入:
同學們,經過了兩天,你們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變化,今天
我們就再次與它們相約,為它們寫下第二篇觀察日記。
二、學會多種感官觀察與表達:
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寫觀察日記一定要像哨兵一樣細心。其實,只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觀察還要全面,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描寫。
看:眼睛看到什么﹖聽:耳朵聽到什么﹖觸: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聞到什么?味:舌頭是否可以嘗到什么?
另外,大家還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時輔以自己的感受:大腦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針對前測中出現的“寫不具體”的問題,教師加以訓練,引導要會從多個方面來觀察。)
結合學生的習作片段,引導如何從多個角度和側面描寫,使內容豐富具體。在感知過程中及時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2、再寫第二篇觀察日記。
3、任意選取同學的習作,朗讀修改,互相交流。
(在訓練完成后,開始進入后測階段,即再次的寫作檢驗訓練是否達到目的)
4、說說通過這次寫觀察日記,你有什么收獲?
(后測之后,進入評價階段。跳出認知看認知,請學生在感知之外,說說自己所認知到的)
5、師總結:能夠做到細致入微,并能從多方面對觀察對象加以感知,并記錄下來,再輔以自己的體會,就可以形成一篇優秀的觀察日記了。
三、布置作業,完成觀察日記
之前我們說過了,這次我們要完成的是連續觀察日記,所以請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繼續關注你們的小豆芽,并運用我們已學到的觀察方法,寫出一組優秀的觀察日記。
[整體設計意圖]
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把握事物特征的主要手段。從小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將使他們終生受益。而田玉博士所提出的感知訓練則為孩子們作出了實用且精彩的指引。因此,在此次觀察日記的教學中,我遵循著這樣的程序進行連續觀察日記的寫作指導,相信同學們一定會獲益非淺。
[評析]
一位哲人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潘老師的這節作文教學讓我們最感動的是她努力地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整個教學體現如下特點:
一、以“范例”為線,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對比
本次習作是“學些連續觀察日記”,潘老師緊緊抓住了“觀察”這一核心,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新課伊始,便直入主題,讓學生結合已有的日記書寫模式,“對比觀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啟示》,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為后續的寫作做好鋪墊。
二、以“黃豆”為媒,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
“泡過兩天的黃豆”——是潘老師為學生選擇的觀察的事物。很普通、很平凡,被學生常常忽略掉的小事物其實正是觀察寫作的最好“道具”,通過一系列的連續觀察活動,通過幾篇連續觀察日記的寫作,學生從小小的黃豆中體驗到了生命成長的歷程,使學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觀察,生活中處處有,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培養學生對事物、對生活的興趣和對自然界的熱愛之情。
三、以“訓練”為核,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如何讓學生“會觀察”,“能觀察得全面具體”,特別是把觀察到的能有選擇、有趣味、生動地寫下來,絕非一日之功!潘老師在教學中借鑒了田玉博士的“全方位感知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耳、眼、鼻、手這五種感官,分別從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這五個角度去觀察小黃豆的變化,使學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們在老師的訓練、指引下,學會了觀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觀察更趨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觀察,寫作已不再是難事。
連續觀察日記 篇5
8.21 星期日 晴 選豆豆和泡豆豆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逛超市。走到賣豆豆的地方,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豆豆,我說:“我們買一些豆子回去種吧?”媽媽說:“可以呀。”
回家后,我選了2顆白蕓豆、3顆黑豆、十幾顆黃豆,還有一些顆紅豆和綠豆,把它們泡在了水里。看!這白蕓豆真像天上的白云,而且他們大大的就像豆豆王國里的國王。小小的紅豆、綠豆就像豆豆王國里的小兵。
后來,媽媽又找了一個做冰塊用的小盒子,小盒子里面有15個小格子。我和爸爸一起在小格子里面裝滿了水,然后把豆豆們放了進去,這就是他們的“新家”了。
8.22 星期一 晴 種豆豆
今天一早,我們起來看豆豆,發現紅豆變成了大紅豆、黃豆變成了大黃豆、綠豆還發了芽……我想:現在終于可以種了。 開始種豆豆了。我和爸爸找到了幾個裝滿土的花盆。我們先松了松土,然后,爸爸把豆豆灑在土上,我就挖一些土來蓋住豆豆。種好了,我才發現把紅豆種進了綠色的盆子里,把綠豆種進了紅色的盆子里了。不過沒關系,只要每一顆豆豆都有他的新家就好了。最后我給盆子都貼上了標簽。 我希望他們快快的長大!
8.23 星期二 多云 睡覺的豆豆
今天早晨,爸爸一早就把我叫醒一起去看豆豆。我猜豆豆肯定沒有發芽。果然,豆豆一顆芽也沒長出來。有一顆紅色的豆還沉下去了。 我真希望豆豆們快點探出腦袋啊!我覺得綠豆肯定是第一個長出來的,因為昨天綠豆已經長出一點芽來了。
8.24 星期三 晴 一顆豆豆醒了
早上,爸爸沒叫我,我就起來去看豆豆了。今天的豆豆還是沒有動靜。不過,我再仔細觀察,看見有一顆紅豆已經長出一點點點點的芽啦。我真想讓其他的豆豆快點長出來啊!
8.25 星期四 晴 裂縫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一早就起來了,因為我太想知道其他的豆豆有沒有長出來了。可是,我并沒有發現豆豆有長出來的跡象。 吃過早飯后,在看豆豆的爸爸說他有一個發現:“竹筍長出來的時候會有裂縫,你看豆豆長出來的時候會不會有裂縫呢?”我一看花盆,土上面真的有一條條的裂縫呢,我想豆豆的芽就藏在裂縫下面吧。 我們給豆豆澆了一些水。
8.26 星期五 陰
綠豆發芽了 今天起來,我第一件事還是去看豆豆。看到綠豆的時候我驚呆了,綠豆盆子里的土被被撐裂得不成樣啦,綠豆終于長出來了!至于其他的豆(不包括紅豆)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我趕快給它們都澆了點水。
8.27 星期六 晴 觀察豆豆1
下午,我看到了豆豆的芽長高了不少,而且也長出了葉子。紅豆的芽也長高了。可其他豆豆還是沒有動靜。
8.28 星期日 晴 觀察豆豆2
中午,我看見綠豆又長高了,紅豆也挺拔了一些。于是,我拿了一把尺子量了量,最長的有5.4厘米,最短的才剛剛露出腦袋呢。我還發現黃豆的土上面裂開了一條小縫,裂縫下的黃豆卻已經發霉了。
8.29 星期一 晴 觀察豆豆3
下午,我看到綠豆又長高了,葉子也張開了,紅豆一點變化也沒有。我拿尺子量了量,最高的有7.7厘米啦。我給他們澆了一點水就走開了。
8.30 星期二 晴 觀察豆豆4
今天豆豆好像很開心,長得很快。紅豆已經長到4厘米,綠豆長到了8厘米。我準備移植一棵紅豆和一棵綠豆,于是我鏟了一棵紅豆苗和綠豆苗。就在這時,我發現紅豆苗的豆粒是長在下面根上的,綠豆苗的豆粒是長在上面莖上的,真奇怪!我快速種好豆豆,并且澆了點水,就跑去問爸爸這是怎么一回事。爸爸說他也不知道,所以我只能去網上查了。可惜沒找到答案。
8.31 星期三 晴 觀察豆豆5
下午我又看豆豆了。今天其他豆豆還是沒長出來,看來我得灑些肥料了。現在紅豆已經長到了7厘米,綠豆長到了11.6厘米。他們長得真快呀,就像跑步比賽一樣。我給他們澆了點水,想:他們可不要被鳥兒啄啊。
9.1 星期四 多云 觀察豆豆6
今天的豆豆沒什么變化,只是最高的紅豆葉子已經張開了。綠豆經過一夜的努力,長成了13厘米,紅豆經過一夜的努力,長成了12厘米,真是不相上下啊。 可惜今天其他豆豆還是沒有長出來。媽媽說這些豆豆肯定已經爛在泥土里了,不過我還是沒有放棄希望,相信它們會長出來的!
9.2 星期五 晴 再見,豆豆
今天我們要出去玩了,我只能給豆豆多澆了一點水。就在這時,我發現紅豆居然長得比綠豆高了,我覺得真奇怪呀!紅豆真是太厲害了! 豆豆再見!我希望我們回來的時候它們不會枯掉。
連續觀察日記 篇6
今天上午,天氣非常晴朗,螞蟻們都從洞里尋找食物,它們成群結隊,像一條黑色的長龍。父親說,螞蟻出洞是要下雨的預兆。螞蟻能預測天氣嗎?我有點半信半疑。
我好奇的蹲下來,仔細地觀察螞蟻要干什么。原來它們在搬家呢!你看,前面的螞蟻已經進入樹洞里,而后邊的螞蟻還有成千山萬,像一條黑色的長龍在前進,我看見一只黑色的小螞蟻掉隊了,這時一只大螞蟻跑過來,好像對小螞蟻說:“快點走吧!等下雨的時候,雨會淋壞我們的。”小螞蟻就跟這大螞蟻跑回隊伍。
螞蟻隊伍在行進途中,碰到了一只半死不活的蒼蠅,幾十只小螞蟻就把蒼蠅團團圍住,三只“大力士”就把蒼蠅搬進洞里。我把一個吃完的蘋果扔到洞口,它們聞到了甜味,馬上跑出來,圍著蘋果吃了起來。
過后不久,天果然下起了大雨,我才相信螞蟻真能預知天氣。
連續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觀察了窗前的含羞草。
含羞草是非常喜歡陽光的植物,它大約有60厘米高,莖對著陽光的一面是紫色的,相反,背著陽光的是綠色的。莖上有很多小刺,還有很多小絨毛。綠色的葉子整齊的向左右生長,張開的葉子形狀好像一把扇子,如果你輕輕地碰一下,葉子就會馬上縮緊,而且葉莖也會低下頭,真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又好像啟動了保護裝制,更好像怕癢的小孩,每當這時,我特別喜歡逗它玩,左碰一下,右碰一下,真是太好玩了。
含羞草還會開花結子,花蕾好像迷你型的小松果,生長在莖的頂尖,開出的花朵是一個個小絨球,種子好像小豌豆。
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很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細心觀察,深入了解,讓我們好好的發揮它,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