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連續觀察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連續觀察日記 篇1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單元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真實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為專題,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富含細膩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生動的世界。因此,本次習作應從現象入手,指導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并能進行較長期的觀察活動,并通過指導提高科學觀察的效率。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較高水平的觀察力,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習作能啟發學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從而激發智慧與思維的火花。
二、教學目標
1、能寫出多篇觀察日記,并能夠記錄詳細,了解豆芽的變化規律。
2、發展鍛煉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寫作能力。
3、養成實事求是觀察記錄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對事物、對生活的興趣和對自然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日記——《螳螂的啟示》,誰能說說:它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觀察日記。
二、寫出第一篇觀察日記:
1、同學們,現在小黃豆就在你的手中,請你也把自己發現的記錄下來吧。(學生寫觀察日記)
2、再讀《螳螂的啟示》,找出能體現作者觀察細致的語句,對比自己的日記,說說你的體會。
3、請同學們再審視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盡量做到觀察細致入微。再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作文,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參與其中,并加以指導。
三、小結:
同學們,在剛才的過程中,你們都表現出色。是否這樣,就達到了寫觀察日記的要求呢?我們下節課再來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經過了一周,你們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再次與它們相約,一起來分享你的觀察日記。
二、學會多種感官觀察與表達:
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寫觀察日記一定要像哨兵一樣細心。其實,只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觀察還要全面,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描寫。
看:眼睛看到什么﹖
聽:耳朵聽到什么﹖
觸: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聞到什么?
味:舌頭是否可以嘗到什么?
另外,大家還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時輔以自己的感受:大腦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交流收獲。
A、生上臺,展示PPT,圖文并茂,聲情并茂朗讀習作。
B、全班交流:XX同學的觀察日記,你最欣賞什么?
C、生發言,師相機點撥。
D、說說通過這次寫觀察日記,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寫作技巧。
4、師總結:能夠做到細致入微,并能從多方面對觀察對象加以感知,并記錄下來,再輔以自己的體會,就可以形成一篇優秀的觀察日記了。
三、布置作業
修改自己的觀察日記,運用我們已學到的觀察方法,繼續觀察,寫出一組優秀的觀察日記。
教學反思:
一位哲人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節作文教學我努力地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整個教學體現如下特點:
一、以“范例”為線,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對比
本次習作是“學些連續觀察日記”,我緊緊抓住了“觀察”這一核心,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新課伊始,便直入主題,讓學生結合已有的日記書寫模式,“對比觀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啟示》,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為后續的寫作做好鋪墊。
二、以“訓練”為核,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如何讓學生“會觀察”,“能觀察得全面具體”,特別是把觀察到的能有選擇、有趣味、生動地寫下來,絕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學中借鑒了 “全方位感知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耳、眼、鼻、手這五種感官,分別從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這五個角度去觀察小黃豆的變化,使學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們在老師的訓練、指引下,學會了觀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觀察更趨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觀察,寫作已不再是難事。
三、以學生習作為媒,引導學生總結寫作技巧。
通過學生習作PPT的展示,生動地再現了他觀察、記錄、完成習作的過程。同時從習作的字里行間,感受觀察的細致,合理的聯想更令人感動。為其他同學做了個很好的示范,此時,寫作技巧再加以總結,學生下一步的習作修改便有章可循了。
連續觀察日記 篇2
11.7 星期三 晴轉多云
今天,我把綠豆泡在清水里,過了幾個小時,我又去看綠豆。這時候,綠豆像個胖娃娃,身體變成了橢圓形,圓鼓鼓的。
11.8 星期四 晴
今天晚上,我又去觀察綠豆,只見綠豆變得更胖了,裂開了小嘴,像一個胖娃娃在笑。還有兩顆綠豆,從小嘴里伸出了兩個又細又長的嫩芽,好像是兩把鋒利的犁,可愛極了。
11.9 星期五 晴轉多云
今天晚上,我去看看我的綠豆怎么樣了,只見小綠豆比昨天更胖了,幾乎要炸開了。白嫩嫩的小芽不斷向上彎,像一把鋒利的鉤子,有兩把“鉤子”都快長到一起了,十分好看。
11.10 星期六 小雨轉陰
今天下午,我去看看綠豆怎么樣了,只見綠豆把綠外套給脫掉了,使綠豆的大部分身體裸露在外面,像一個光著屁股的娃娃在水中爬行。
11.11 星期晴
今天晚上,我又去看綠豆怎么樣了,7個小綠豆中有5個綠豆長出了芽,其中有2個綠豆的芽接近了1厘米,另外三個綠豆好像不愿長大,只脫掉了綠“衣裳”,裂開了一點兒縫,像個猴屁股一樣,非常可笑。
連續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6月29日,晴:
6月29日下午,我把種子播撒進去,澆上水。到了第三天早上,我就看見幼芽破土而出,幼芽高了厘米。這說明,它已經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
20xx年6月30日,晴:
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一看菜苗,哇!它長高啦!我拿尺子量了量,高厘米。我看泥土比較干,就澆了一點水。到了今日晚上,它的高度是3厘米,而且,在葉柄上又多了兩片嫩呀,它長得飛快!
20xx年7月1日,晴:
這天早上,我發現離我最近的那個幼苗又多出了一片很小的葉子,小得幾乎讓人看不見,是一片小嫩葉。離我最遠的那顆幼芽中間又長出了兩片長大的葉子,原來的兩片葉子變得更大了。于是我又給它澆了水。
到了晚上,那片很小的芽長大了,它兩邊的葉子也長大了。看看明天它有什么變化吧。
20xx年7月2日,晴:
今日,我很早就起床了,連牙都沒刷,就去看幼苗。它不但長高了,而且葉柄上多出了兩根莖,雖然莖很短,但是上面又長出了幾片很小很小的嫩葉,高度也變成了5CM。這真是很大的變化呀!
連續觀察日記 篇4
10月1日星期六晴
上個星期五的語文課,教師布置我們動手嘗試栽培豆芽。所以,我回家拿了個有土的花盆,種了三顆黃豆,放在陽臺上讓黃豆暖和暖和。
10月3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去看黃豆。咦,土里種黃豆的地方怎么長出了彎彎的細絲?我急忙地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笑著說:“這說明黃豆已經發芽,快長了。”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因為我的黃豆發芽了,并且要長葉子了!
10月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長出了兩片葉子,泛青的葉子綠綠的、直直的,旁邊還有一條白白的細絲,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果你仔細看那細小的葉子,你就會想起螳螂手臂上的大刀。
10月6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變直了,顯得沒有一點彎曲。大葉子里包著小葉子,綠茸茸的,像剛出生的小鴨子一樣緊緊地貼在大葉子身旁。在看看兩片豆瓣,它呢?卻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枯萎了。
開始不大引人注意的黃豆,被我培育成現在惹人喜愛的黃豆芽。我不肯拋棄它,因為它是勞動的結晶。
連續觀察日記 篇5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精選了十個黃豆,把它們養在我精心給它們制作的“家”里,這個“家”是三四張我浸濕了的紙巾,我先把黃豆放在濕紙巾的上面,再把它們放進一個玻璃杯里,讓它們舒舒服服地睡在里面,做個美夢。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大早,我爬起來就去觀察黃豆。呀!每個黃豆都像喝足了水的胖娃娃,可愛極了!我為了讓它們過得更舒適點兒,在紙巾上戳了些小洞,讓黃豆們躺在這些小洞里!
星期三 雨
快來看呀!快來看呀!喝足了水的小黃豆更結實,更壯啦!飽脹得快要破裂似的,有兩個小黃豆的嫩芽迫不及待地冒出來了,想看看外面的美麗景色!
星期五 晴
啊!小黃豆們終于都發芽了!豆瓣神氣地張開了,一個個都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威武,好像在說:“我們現在不比誰胖得可愛,要比誰更堅強,更有毅力!”翠綠的嫩葉已經迫不及待地探出尖尖的腦袋來四處張望了!
星期日 晴
黃豆們的根長出來啦!嫩黃色的細絲像老爺爺的長長的胡須。“胡須”巴在紙巾上相當牢固,貪婪地汲取紙巾中的水分,像一棵剛栽下的小樹!
以后我要更細心地照顧它們了,當一個認真負責的小園丁,每天都給它們澆多一點兒水,讓它們快快樂樂地成長!
連續觀察日記 篇6
9月16日星期三雨
我推開那扇通往天臺的門,走了過去。雨稀哩哩地下著,一滴又一滴打落在那一抹鮮濃的綠上。這里種著許多植物,可惜的是我卻很少來這瞧瞧。這個時候,在那花壇中只能尋到大把的綠。一個轉身,一點淺紅攝入我的視線,原來那里種了一株三角梅,這株三角梅滿枝的綠葉,除了那一根樹枝——這根樹枝很長,差不多要垂到地上,在枝頭的頂端綻開了一朵梅花。那像是一點不經意揮灑在紙上的紅墨,顯現著醉人的淡紅。在風中,它顯得如此弱小,卻又那么堅毅地昂著頭。風掠過,雨打在那嬌嫩的花瓣上,似乎在這百般的蹂躪下那朵梅會不堪重負而折下,課它卻依然頂著那晶瑩剔透的雨珠微笑著,挺立著……我心中萌發了一種敬意,輕輕地退了出去。
9月17日星期四雨
想起昨天那株三角梅,不禁又往花壇走去。映入眼簾的詩那萬綠叢中的一點紅,我走了過去,貓下身,欣賞著這屬于生命的美麗。伸出手指劃過淺紅的'花瓣,發覺那看起來皺巴巴的花瓣竟是滑溜溜的,沒有一點粗糙的質感。輕輕捧著那些精致的花片,細細端詳,才發現它綻放地比昨天更開了,花瓣向外微微翹起,那遍布在上面的紋路都能清清楚楚地看見——它成長了。此時的三角梅像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即羞澀又好奇地試探著這個世界。望著這位婷婷玉立的妙曼少女,嘴角揚起一絲微笑。我們也都長大了呢,是否也應該像三角梅一樣大膽地向起走呢?
9月18日星期五晴
或許是那份對生命的執著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漸漸喜歡在天臺與走廊之間來往,去尋找那份炙熱的、充滿生命氣息的淺紅。今天也不例外,我推開那扇門,迎面撲來的是一陣來自大自然的清新。這次令我興喜的是,那翠綠的指頭長出了幾片嶄新的嫩葉,它們依偎著,一個小巧的花苞沉睡在其中,那嬌小的模樣叫人心生憐愛。這兒馬上又要開出一朵艷麗的梅花了。不知怎么,看到三角梅的成長,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欣慰。啊!乍一看只是一朵花苞,片頭一看,原來還隱藏著這么多的仿佛嬰兒般幼小的花苞兒。看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幾天后滿是淺紅的枝頭,吧百花齊放醉人的場景,心中的欣慰已不知不覺化為了信息。讓我來數一數有多少個花苞,一,二,三……不,不用數,生命的祖籍是沒有盡頭的。
9月19日星期六晴
中國人喜歡紅色,那是一種喜慶的顏色,特別是拿或深或淺的紅梅,雖獨綻于寒冷的風中卻帶著一抹紅搖栧著,始終站立著,那深淺不一的紅就在這估計的氛圍中給人一種溫暖,甚至是一種震撼。那株天臺里的三角梅,也開始施展它的紅。不知不覺地,一夜間在這個小小的天地里,三角梅的枝頭又抽出了幾根新芽,它們披著一件青色的外套,微笑著來到這個世界。而就在那一朵獨自綻開的梅旁邊,多了一朵細小的梅,它已經展開了那菱形的花瓣,露出幾顆花蕊,而花瓣卻只是呈現一種亮眼的綠,還沒有變成淺紅的顏色,但細看卻發現在花瓣的頂部已經有絲淺淺的紫在向下蔓延。這朵青澀的梅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大千世界,它是否也在思考著“梅紅”到底是什么顏色呢?
9月20日星期日晴
呀,那潑灑在綠色間的紅正一點一點向四周渲染開來,帶著那永不凝結的信念化作一朵又一朵的紅梅,歌頌著日起日落,伴著日月星辰,也只是為了瞻仰那熹微的黎明。正如所說,那株三角梅已不再一枝獨綻,原本那稀少得可憐的淺紅又擴大了。昨日那朵青澀的三角梅已逐漸變成紅色,只不過還沒有完全成熟,花瓣的底部呈現出一種白,過渡著嫩綠與淺紅的交接處,把臉湊近看才發現,上面均勻地分布著一層細小的白色絨毛,看上去可愛極了,像極一個蹣跚學步、身裹毛絨外套的孩子。再看看另外的花苞兒,它們早已迫不及待地展開那嬌嫩的花瓣向這個世界展示著屬于生命的光輝。就在這徐徐微風中,它們擺動著身軀相互訴說著自己的故事。看到這一幕,我是有多賞心悅目啊,在花開的那一刻,輝煌從那多多紅梅中相繼涌出。
9月22日星期二晴
站在樓頂上鳥瞰這片街區,人們正忙碌地穿梭于各地,腳下的真皮鞋踏在水泥地上發出嗒嗒的聲響,沒有過停息。每個人都該完成自己的任務,而那株三角梅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開花結果繁衍后代,在懷著希望的花苞中誕生,在充滿幸福的花瓣間死去。花開花落,只有那令人感到欣喜的淺紅未曾退去。只是相隔一天沒有看見,那綠叢中若隱若現的紅竟無聲無息地擴展了許多,原本還處于青澀的花瓣已變得淺紅,淡淡的紋路也隨即變得更深了,散發著一種帶紫的紅,像人皮膚上的血管一樣遍布整片花瓣。那些梅在風中揮動青紗,在生命的舞臺上盡情跳躍,仿佛一位跨越在音符中的舞娘,飄渺的面紗使她更加神秘嫵媚;又像一枚價值連城的紅瑪瑙,閃耀著迷人的紅光……那醉人的三角梅呀,你到底追溯著一個怎樣的夢?
9月23日星期三晴
萬綠叢中,一到花開的時期就呈現出百花爭艷的景象,在黃的活潑、藍的寧靜、紫的嫵媚中,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那最原始也最普通的紅梅呢?紅色在年輕人的口中只是一種老一輩的色彩,而那些開在人世間斑斑駁駁的紅梅已被人們遺忘在心中一個不見天日的角落了。那朵最先在雨中綻放還能如此艷麗的三角梅繼續在生命的大道上行走著,這天,它那細小的花蕊開出了一朵小白花,上面帶著星星點點的紅,就像一頂小巧的帽子。小百花怯生生地佇立在嫩綠的花蕊上,花蕊沉睡在玲瓏的花朵間,花朵舞動在枝頭,而樹枝則聳立在芬芳的土壤中……多么富有層次感的潑墨畫呀,一股強大的動力從土中傳向花蕊尖,最終在蔚藍的天空下翱翔,而天空正在這小小的世界里描繪著一個帶著溫柔的淺紅色的世界。
連續觀察日記 篇7
x月21日 星期三 晴
我家有一個漂亮大魚缸,里面有許多美麗的“風水魚”,或許你會奇怪,什么是“風水魚”呢?讓我來告訴你吧,所謂的“風水魚”就是金魚。
x月22日 星期三 晴
我家的金魚兒們長得可不一般了,我還給它們取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有“水泡眼”, “紅櫻花”,“小金子”等等。它們有的長了雙烏溜溜的眼睛像兩顆黑寶石似的;有的身上披著一排排的金色鱗片,就好像是它們的花衣裳;還有的頭上戴著一朵大大的紅櫻花,異常漂亮。金魚兒們不但漂亮而且還能演奏美妙的“音樂”。 當它們游泳的時候,尾巴就會發出細小的‘嘩嘩’聲,好像在說:“我跳的舞美嗎?”當它們吐泡泡的時候,就會發出‘嘭’的聲音,”好像在說:“我打的節奏還不錯吧!”它們在水里盡情的游來游去,像一個個翩翩起舞的舞蹈家,婀娜多姿,美麗極了!
x月23日 星期四 晴
我最喜歡給金魚喂食了,喂食是很有講究的,每一次都不能喂太多,否則會把金魚撐死的。我試著把手指頭伸進水里,它們就快速地游過來拼命地“吃”我的手指,感覺癢癢的!大概是餓了吧,于是我就多倒了些魚食,小金魚兒們都爭先恐后的在水里搶魚食吃呢!一顆顆魚食就像一粒粒棕紅色的珍珠把金魚缸邊上全都圍住了,有的“珍珠”還在水上“漂流”呢!我用手捅了一下“珍珠”,“珍珠”就往下掉,正好掉進了假花叢里,水管里的水不斷涌下來,假花叢里的魚食又都浮上來了;有的“珍珠”還掉進了金魚的嘴巴里,可好玩了!
連續觀察日記 篇8
3月21日
我和媽媽種下了鳳仙花種子,希望它能茁壯成長。
3月31日
鳳仙花怎么還沒有發芽啊?我每天焦急地觀察著鳳仙花,生怕有一點兒閃失。這天,我放學回家,“哇”!我興奮地叫道,原來嬌嫩的鳳仙花終于冒出了新芽,我迫不及待地來到花盆邊,仔細地看著它。你看,那稍矮的那株像剛出生的小寶貝,那株最高的,像是士兵守護者寶貝;還有一株兩片嫩嫩的子葉合攏著,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4月4日
鳳仙花已經長高長大,都冒出來嫩綠的真葉,這些葉子都小巧玲瓏,蒼翠欲滴。特別是澆過水后,那晶瑩剔透的小水珠落在葉子上,在陽光下閃爍。
4月8日
才經過幾夜的功夫,鳳仙花已經由嬌嫩變成強壯,真葉更多了,它們一個個像驕傲的士兵昂首挺立著。
4月12日
我發現真葉的頁端是尖尖的,呈卵形狀向四周生長,葉脈也越來越明顯,葉緣邊上有明顯的齒。子葉則是橢圓形的,葉脈不明顯。花盆里的鳳仙花有的莖帶一點紅色,有的則是通透的綠色,據說因為這個開出的花顏色也不一樣,我期待著。
4月16日
啊!可能是太陽曬或者風太大了,今天鳳仙花個個都像犯了錯的小孩低著腦袋不肯抬頭。我很著急,連忙澆水并把它移到陰涼的地方,等待恢復生機勃勃的景象。
4月23日
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下,原來鳳仙花在我的精心呵護下又活躍起來。它們平常躺在泥土中休息,一陣涼風吹過,它們隨風舞動,有時候它們也享受著溫暖的日光浴。最大的那株已經有8公分了,真葉更蒼翠了,葉脈愈加明顯,齒也變大了很多。
5月2日
鳳仙花分三種形態,我家到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幼苗期。這個時候植物長得不是很快,但我的鳳仙花像是吃了催熟藥,長得很快,最高的已經14公分了,真葉都已經15片了。
5月16日
我觀察到鳳仙花快要開花了,枝葉上有一個個青綠色的小花骨朵,還帶了一個細細彎彎的小尾巴,可愛極了。它們總是在兩片葉子的交叉處悄悄地冒出來,它的枝干也像鉛筆一樣粗了。
5月25日
鳳仙花終于開花了。花朵呈漏斗狀,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很耀眼。顏色也各不相同,有淡紫色的,有深紫色的,還有白色的。仔細一看,柔軟的花瓣晶瑩剔透,上面還有剛澆過水的小水珠微微滾動。全開的花瓣中間還藏了一顆綠色的鳳仙花花籽,而有的正含苞待放,里面的花骨朵像是要炸開似的。
連續觀察日記 篇9
10月4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前些日子,我在放學路上買了一只小烏龜。買了它是因為它雖然只有一個小藥瓶的大小卻很漂亮,它的硬殼看起來像是用大小不一,又對稱的“小瓷磚”拼接而成的,橢圓形的“盔甲”又像一個扁扁的碉堡,既能防守避敵,又能突然襲擊。它有一個像蛇頭的小腦袋,正前方有一對圓溜溜的小鼻孔,兩側有一對黑黑亮亮的大眼睛,嘴巴一鼓一鼓的。它無論干什么都慢悠悠的,一副慢條斯理的樣子,我看了十二分的喜愛。
今天早上起來,我閑來無事,撥弄起小烏龜來。嘿嘿,把它翻個個兒。,沒想到小烏龜一伸脖子,一使勁兒,翻過來了。嗯?還挺厲害!稱它休息的當兒,我把它抓起來,嗬,這個小家伙,真有勁兒,四個小爪子一蹬,就滑了出去,“砰”一摔,有它的殼兒保護著,一定是不痛不癢。這時,我產生了一個奇異的想法,烏龜的底(下面的殼)是不是和背一樣好看呢?于是,我拿起金魚缸從下觀察烏龜貼著魚缸底的那一部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淡黃色的“地板磚”被分成均等的大小,綠色花紋美麗絕倫:對稱的圖案,精巧圖形看上去像是誰刻意畫上去的,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媽媽喊我去吃飯了,我戀戀不舍的放下魚缸,走了。
10月5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早上我拿三粒龜食投進魚缸里去,小烏龜不理不睬,照樣呼呼大睡,真是氣煞我也。記得賣烏龜的阿姨說過,兩三天喂一次食,一次投三粒就夠了。我嚴格按照她的話來做。“這都第三天了,你不餓嗎?”我問小烏龜。沒有聲音,連打呼嚕的聲音都沒有。當然,這是正常的,不然,它不就成龜精了嗎?!不過,我家烏龜睡覺的樣子倒是挺有趣的。不縮頭,不縮尾,安安靜靜地趴在那兒,像塊綠色的石頭。咦,小烏龜醒了,把頭仰得好高,直直地望著我。呵呵,真可愛!
看著旁邊的龜食,我想起上次從外公家回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看小烏龜。結果除了看見烏龜外,還有滿滿一盆龜食,幾乎把烏龜埋在里面了。都是爸爸干的好事!我哭笑不得。
大概是餓了吧,小烏龜慢慢爬到食物旁邊,慢條斯理地吃起來。它的嘴巴微微張開,咬下一半的龜食,嚼了一會后,又休息了一段時間,才繼續把剩下的龜食解決掉。我在一旁笑著:“真懶哪!”
吃完飯后,它發起呆來,對著天空,我猜它可能是在胡思亂想:“我要是會飛就好了!”那傻呆呆的樣兒真有意思!
10月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下午,我在上網,順便讓小烏龜出來透透氣,沒想到這廝不是什么好對付的家伙,剛把它拿出來它便飛快地向桌子的另一頭爬去,那個速度——如果兔子跟我家烏龜賽跑,兔子就是不睡覺,我家烏龜也能贏!當它以羅伯斯速度沖向桌子邊時,我立馬反應過來,以劉翔的速度飛到桌子盡頭,攔下了它(有點夸張哦,呵呵)。真驚險哪!我把它放回去。沒想到它又不老實了,小眼睛四處瞄了瞄,確定作戰方案后,又開始行動了。然而沒等它跨出一步,我已牢牢地抓住了它,哼哼,小烏龜,跟我斗,你還嫩點!我又專心地打字了。當我想起小烏龜時,它已經不知去向!我趕忙尋找,沿著書桌一直向右走,在電風扇旁找到這一個小家伙!我氣壞了!但是還是忍了忍,不過,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繼續打字。烏龜又動了。它跑到鼠標旁,我抓著鼠標趕它。它跑向哪里,我就把鼠標放在它面前。它把頭昂得好高,似乎想從上面爬過去,我趕忙抬起鼠標,小烏龜卻“哧溜”一下從下面鉆了過去,哼哼,還玩障眼法??腦子挺機靈呀!我可沒精力陪你玩了,你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待在魚缸里吧!“撲通”一聲,小烏龜回去睡覺了!
這只真是讓我有喜有憂啊!
連續觀察日記 篇10
上科學課,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這時我又想起了小時候媽媽教我的那首兒歌:“蝸牛蝸牛,下雨不愁,背座房子,墻根漫游。太陽出來,趕快縮頭。”通過觀察我發現蝸牛果然和兒歌里說的一樣。蝸牛身體很柔軟,但殼卻很堅硬,柔軟的身體下面是足——腹足,它是靠腹足的肌肉作波浪式的蠕動,于是,便慢慢地向前運動。
如果,你把它放在玻璃板上就會發現它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又濕又粘的痕跡,它們是蝸牛腹足分泌的粘液,它和潤滑油一樣可以減少蝸牛爬行時的摩擦力。
蝸牛的眼睛很特別,它長在那一對長的觸角上,圓圓的,白白的,非常有趣。盡管蝸牛有眼睛但它的視力很差,我的手放在它的眼前,它都毫無反應,只有我的手接觸它時,它才“嗖”的一下縮進殼里。
通過觀察我了解了蝸牛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我喜歡這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