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2月20日星期三晴
今天,媽媽從集市上買了好多小金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粉紅色的小金魚。
這條小金魚全身都是粉色的,所以我給它取名叫“粉公主”。“粉公主”的眼睛大得跟珍珠差不多,嘴巴像櫻桃那樣小,經常吐出彩色的泡泡,“粉公主”的身體小巧玲瓏,外面像仙女披上了粉紗,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它的尾巴一搖一擺,兩邊的魚鰭像扇子一樣搖動著。
“粉公主”吃食物時十分有趣。我剛把魚食倒下去,“粉公主”和其它小魚就游過來搶食,這次,搶食的世界大戰爆發了,大家你爭我搶,最后,把“粉公主”擠了出去。這下,“粉公主”生氣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鼓著嘴巴,瞪著眼睛,把其它小金魚給嚇跑了。“粉公主”見狀,就大搖大擺地游過去,慢條斯理地吃了起來,像是在跟其它小魚炫耀自己的“勝利”。
“粉公主”不僅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而且讓我對小金魚有更多的了解。
這就是我的小金魚“粉公主”,你喜歡嗎?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是我種下旱蓮花和梅豆的第三十一天,我每天都去看看它們有什么變化,它們是不是口渴,它們的周圍是不是長出小草需要拔掉了。
梅豆已經開始長出常常嫩嫩的柔軟的枝條了,它長的有點怪,它的主干下面有點發紫,上面呈淡綠色。從主干上發出的枝條上都長著三片翠綠的葉子,每片葉子都像一個扇形的巧克力。再過幾天說不定它們就開始繞著鐵架往上爬了。
旱蓮花的每片葉子都像一把把張開的翠綠小傘,又像一朵朵小蘑菇。它們已經長出了四到六片翠綠的葉子,我很奇怪,為什么梅豆抽著枝條往上爬,而旱蓮花卻光長葉子,不長紙條呢?
下面看看成長中的梅豆和旱蓮花吧!
第二十八天的旱蓮花!
第28天的梅豆苗!
主干下面有點發紫,上面呈淡綠色。每個枝條上都有三片葉子。
馬上要開始爬鐵架的枝條!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過了幾個星期后,鳳仙花已經打起花苞,先是有2——3個,后來有5個左右。不久之后就陸陸續續地開放了,那些花果真是粉紅色的。每一朵花一共有5片花瓣,這證明這幾朵鳳仙花是單層的。
花落后不久就有米粒大小的果實了。這時果實是淺綠色的,表面有白色絨毛,這時候果實沒有成熟,成熟的果實是深綠色的。并且果實成熟以后只要你一碰它的果實,就會看到果實把種子噴射出來了,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急性子。果實成熟透了以后就會自動噴出種子,鳳仙花的果實有趣吧!鳳仙花最高可以長到50——100厘米高,最大的果實好像有一個小肉丸那么大······
我之所以會知道這么多關于鳳仙花的知識,都是我仔細觀察的結果,所以:要想對事物有更多的了解,需要我們非常仔細,認真地去觀察它。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3月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上午,上了開學第一節綜合實踐課,上個學期我種的水仙,花開的非常漂亮,開的又多,枝葉又很茂盛,這個學期我要種大蒜,再創輝煌。一切都寄托在這棵大蒜身上了。加油吧!
3月1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雖然沒上綜合實踐課,但我仍要觀察他一下,他的根部長出了許多須根,白嫩嫩的,好想吃啊!他的上部也發出一點小綠芽。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媽媽在家養了一盆美麗的水仙花。
它是一盆清幽淡雅的花,亭亭玉立地站在水盆里。如果它不開出那么美麗的花,我還以為它是大蒜呢。因為它的根部是一個大球莖,圓鼓鼓的',一瓣一瓣的,活像我們吃的大蒜頭。水仙花足有三四十厘米高,球莖下面是細密的白色根須,擠在一起,像無數個小豆芽,又像老爺爺的胡須。球莖的上面是一根根淡綠色直立著的長莖, 長出的葉子寬寬的,綠綠的。因為葉子太長,有些已經像辮子一樣垂了下來。葉子們偎依在一起,郁郁蔥蔥。水仙已經開出了十幾朵小花,每一朵白白的花都有六片花瓣,中間的花蕊黃艷艷的,形似六棱白玉盤托起一盞金黃酒杯。花兒散發著清香,沁人心脾。
我喜歡你,水仙花!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4:種子發芽了
前幾天,我種下了上海青的種子。
我每天都細心觀察,小心的澆水。當我今天澆水的時候發現,有一粒小小的種子發芽了。
如果你不仔細的看,是看不出來的;如果你仔細的看,你會發現這個種子很小很小,幾乎是看不見的。又過了幾天,小小的幼芽已經長的有一厘米長了,長出了小小的葉子了。
種子一天天長高了,我想一定能結出小果實的。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大家都吃過豆芽吧!可是,你們知道綠豆是怎樣發芽的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吧!
第一天,媽媽給我買了半斤綠豆。我發現,一顆顆綠豆就像一群群綠色的小螞蟻,它們仿佛在說:“我好渴呀,趕緊給我喝水呀!”我把它們放進裝滿水的杯子里,它們又變成了一只只小蝌蚪,靜靜的躺著。綠豆在水里泡了兩個晚上,有的中間裂開了口子,有的長出了白色的小芽,有的顏色更淡了……我想,綠豆真是很奇妙!
第三天,媽媽把綠豆倒進了扎了孔的塑料瓶里,把水漏干,還用紙盒蓋住,不讓綠豆見光。過了一天,綠豆的開口完全裂開了,脫掉了綠衣裳,變成了長尾巴的白色蝌蚪。又過了一天,白色“蝌蚪”的尾巴更長了,有些細、有些粗,還有的變成了紅色。媽媽說:“豆芽變紅是因為見了光,紅了就不好吃了!”我想,這些豆芽真可憐,真可惜!
第六天,豆芽長的更長了,很多芽上都長出了像螃蟹的鉗子似的小葉子。而且,原來只有半瓶的豆子,也被長長的豆芽擠成了滿滿的一整瓶。又過了一天,有的豆芽長出了尖尖的小刺,像座尖尖的小山丘。有的豆芽還長出了根須,像長長的繩子。我想,這些豆芽雖然吃不成,但是能長成豆苗,也很不錯!
一星期的觀察,我收獲到了:如果要種植物,必須對它有全面的了解,不能一知半解。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記得上星期,老師說:“今天同學們各自回家后泡豆芽,看一看小豆豆有什么變化。”“泡豆芽!”我一聽心里特別高興。我自己終于可以做一次試驗了。 我一回到家,就拿了許多黃豆,放到碗里。它在碗里跳來跳去,同時還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那聲音像放鞭炮一樣好聽,好像在說:“祝你成功!”。然后又接了半碗水倒進去。大概30分鐘過去了,我發現黃豆皮上滿是皺紋,像一位皺著眉頭的老人。咦?那么多的水哪去了?我左想右想,可就是不明白。終于在書上找到了答案。
水被碗里的豆豆 “喝”光了。我馬上又給它一些水,好給它補充體力,讓它更快地發芽。 第二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地又去觀察黃豆,發現皺紋沒有了,變得光滑光滑的。個頭比原來大了許多,身體鼓鼓的,像個胖胖的娃娃。“呀!黃豆身上還有一層透明的衣服呢!”我歡快地說,“有的都快要脫掉了。” 第三天過去了,我像小老虎一樣沖進家里,看看黃豆都有變化嗎?啊,有的黃豆長了一小點芽,那芽白白的,好像比雪還白呢。樣子更像一個個剛長出尾巴的小蝌蚪,看上去可愛極了。
我仔細觀察,這些小芽只有一毫米長,就像長了一根小頭發。奶奶說:“那是豆芽的根。”看完后,奶奶卻用濕毛巾把黃豆蓋住了。我不解地問奶奶:“為什么用濕布蓋住?”媽媽聽見,走過來說:“只有保持住水分,豆芽才能長大。” 不幾天,我就跑回家看它變成什么樣子了?我掀開毛巾一看,呀,豆芽已經長成一厘米那么長了!真的好奇妙啊!又是一天過去了,豆芽又比昨天長長了一厘米。不知不覺中,豆芽在慢慢地變粗變長。
我趕緊把這個特大新聞告訴了媽媽:“豆子在變魔術呢!” 太好了,太好了!我泡豆芽成功了!經過幾天的觀察,豆芽長得更長了。我的知識也高了一層。看來觀察一個小小的黃豆都有什么變化,是很不容易的。必須細心觀察才能看到那些細微的變化。 我更加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植物觀察日記的范文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相關閱讀:植物的定義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于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
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后,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1] 亞里斯多德將生物區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動的)和動物(時常會移動去獲取食物)兩種。在林奈系統里,則被分為了植 物界和動物界兩界。后來,人們漸漸了解過原本定義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數個不相關的類群,并將真菌和數種藻類移至新的界去。然而,對于植物仍然有許多種看法,不論是在專業上的,還是在一般大眾的眼中來看。而也確實,若試圖要完美地將“植物”放至單一個分類里是會發生問題的,因為對于大多數的人而言,“植物”這一詞對現今分類學和系統分類學所立基的種系發生學的概念之間的關連性并不是很清楚,繁殖方法主要有壓條、分株、扦插、嫁接、種子、孢子等。
注:現在有泛植物界這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