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蠶的觀察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蠶的觀察日記 篇1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蠶的觀察日記200字,希望大家喜歡。蠶的觀察日記200字一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姥姥家看我們養的蠶。一看,原來像短短的小細線條的蠶已經長得又白又胖,有我的手指那樣粗了。有一只蠶已經結繭了,還有三只正在吐絲。我興致勃勃地看著。看著這些吐絲、作繭的蠶,我忽然明白了成語“作繭自縛“的含義。這時,姥姥從屋子里走出來,說蠶身上到處都是寶,它吃的是不值錢的桑葉,吐出的卻是華麗的絲線,就連它拉出的糞便,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蠶砂。能做枕頭,枕著這樣的枕頭睡覺,還有明目、降壓的保健功效呢!我聽了后,更加喜歡我養的蠶了。
明年,我還要養更多的蠶。
蠶的觀察日記 篇2
以前我曾養過蠶寶寶,在養蠶的活動中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它的蛻皮。
那天,我回家打開放蠶寶寶的盒子。"噢,桑葉干了,得馬上換掉。"我跑到陽臺上,拿來了新鮮桑葉。我把桑葉一張張換下來,蠶寶寶似乎聞到了桑葉的芳香扭動著滾圓的身子紛紛爬了過來,圍著桑葉,"沙沙沙"地啃開了。突然,我發現其中一條與眾不同:身子呈淡黃色,頭上有一個透明的三角形。它仰著頭,不吃也不動。它在干什么呢?是不是病了。我馬上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里,仔細地觀察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那條蠶的頭上慢慢地出現了一道裂縫,那道縫漸漸地變粗從中鉆出來一個小腦袋。與此同時,頭前那個小腦袋沒有力氣垂了下來變得干癟了。對!它是在蛻皮。只見蠶寶寶的頭頻頻地左右搖動著使勁向前伸。可表皮并不很聽話,緊緊地粘住它的身子,蠶為什么要蛻皮?我決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課外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孵出的蠶吃桑葉慢慢長大,當身體受到表皮的限制時,蠶就要蛻皮。一般每隔一周蛻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這時蠶寶寶已經從表皮里完全鉆出來了。獲得新生的蠶寶寶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為了能吐絲做繭,蠶寶寶不謂蛻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
蠶的一生是從卵里鉆出來的小蟻蠶開始的,然后經過幾次蛻皮就變成了小蠶,然后再吐絲把自己關在由絲而形成的繭里面變成蠶蛹,再從蠶蛹里鉆出來變成蛾繁殖后就死亡了。
小蟻蠶從卵里鉆出來的時候個頭只有螞蟻那么大,又黑又小,它擺動著它那瘦小的身體好像在問:"桑葉在哪兒啊?"你如果把桑葉切成條放在小蟻蠶的背上,小蟻蠶就會馬上爬上來吃桑葉條。小蟻蠶時期你要讓它們吃飽吃好,桑葉也要新鮮并且保持干燥,并且要切成片或者條以便于小蟻蠶們"進餐"。還要經常清除小蟻蠶們的糞便和吃剩的殘桑葉,以保持小蟻蠶們"房間"的清潔。
當小蟻蠶變成小蠶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蠶身體兩側會有小黑點,那個小黑點就是蠶的"氣門",小蠶就用它來呼吸新鮮空氣,當小蠶在慢慢長大的時候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蠶吃桑葉的時候頭就會上下擺動,有時還可看見它用頭上的三對腳來抱著桑葉貪婪的吃相。
小蠶快要變成蛹的時候,它就會像生了病一樣幾天都不吃東西,并且一動不動地在盒子角上靜靜的.呆著。這個時候你可千萬不要擔心,那是因為它要吐絲了。它吐出來的絲會把它自己緊緊的關在里面而變成蛹,也許人們說的"做繭自縛"就是它的這個階段吧!
蠶的觀察日記 篇3
我今天寫完一項作業,休息的時候看到家里桌子上有個盒子,盒子里有幾只蠶,難道是我媽媽給我買的幾只蠶?我看到蠶把葉子全都吃光了,還拉了好多蠶屎,我還看到里面有幾條絲。我從今天開始養蠶了。
我現在有兩種寵物了,一只倉鼠,五條蠶。就是不知道我原來的蝸牛跑到哪兒去了。
蠶的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放學后,奶奶給我買了幾只蠶,那蠶白白的、肉乎乎的,摸起來非常滑。
回到家我把它放在鞋盒里,還給它摘了許多新鮮的桑葉,我仔細地觀察它們,它們有許多只腳,頭下還有幾個很小的尖牙,它吃桑葉的時候速度非常快,發出沙沙的響聲,一會兒一片桑葉吃完了,而且它不怕人。
第二天我發現盒子里有非常多的小黑點,媽媽說那是蠶的糞便,而且桑葉也被它們吃完了,我很期待蠶能吐絲結繭。
蠶的觀察日記 篇5
星期五,老師叫我們寫一篇《我的蠶》的周記,我想:我家有那么多的蠶,寫起來肯定得心應手。
一個月前,我把以前放在家里的蠶卵拿了出來,用棉花把它包起來。過了幾天,蠶卵上出現了一個黑點。又過了幾天,蠶出來了,是一個像螞蟻一樣的東西,我以為是什么垃圾,正想扔掉它,媽媽大聲說:“別扔,這是蟻蠶!”“什么?蟻蠶?”我不明白。媽媽說:“這就是蠶剛剛出來的樣子,我們把它叫做蟻蠶。”
又過了一個星期,蠶又長大了不少,身子軟綿綿的,頭黑黑的,比身體還小,嘴巴是一個小洞,有兩顆門牙,是它咀嚼桑葉的。頭中間還有一個小洞,是它吐絲用的。它有八對足,走起來一拱一拱的,非常有趣。有一天,我看見蠶呆在角落里,一動不動。我以為它要死了,趕忙叫來媽媽,說:“媽媽,蠶不動了!”媽媽笑著說:“它沒死,是在脫皮呢!”“真的?”我有點不信。媽媽說:“不信你可以看看它會不會從里面出來。”等了幾個小時,我發現蠶的外殼破了一個洞,蠶從里面爬了出來。“出來了!出來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
又過了好幾天,蠶又脫了一次皮,現在已經全身變白了。真是一些愛臭美的蠶呀,像我們女孩子一樣偶爾還要換衣服呢!我真希望蠶在我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呢!
蠶的觀察日記 篇6
下課了,一位二(3)班同學沖進我們教室大聲說:“王老師要來發蠶了!”
王老師來了,手里拿著一個神秘的盒子。打開盒子里面有一張紙,紙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黑點,看上去象很多很多的小芝麻,但比芝麻小。它是圓圓的扁扁的,大多數顏色是深黑色,個別幾個是灰色。
王老師把粘著蠶卵的紙分成許多片,我也分到了一小片。我搖了搖紙片,蠶卵一個也沒掉下來。我數了數,哇!居然有一百多個。我真希望他們都能孵出來。我一定要為蠶寶寶準備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蠶的觀察日記 篇7
6 月6日雨過了兩天,紫色的蠶寶寶又胖了不少,吃的飼料可不少啊。它們一看到飼料就馬上爬到上面去,頭上下上下地吃起來。
吃飽了,它們就會慢慢悠悠地爬來爬去。蠶寶寶走路時先把前面三對腳往前面一邁,后面的五對腳往前跟去,波浪狀地前進。
6 月10 日晴今天,我發現蠶是用鼻子發現食物,而并不是用眼睛發現食物的。
我把蠶的飼料擠出來一點,在蠶的上方晃動,發現蠶都朝飼料的方向昂起頭,我把飼料慢慢移到另一處,它們的頭就跟著飼料移。或許你會說這可能是蠶眼睛看到飼料而不是鼻子聞到飼料,于是我把飼料放到蠶盒子的外面,蠶都朝著放飼料的一端爬,這就說明蠶是用鼻子找到食物的,因為盒子不是透明的,它們的眼睛都看不到飼料,而是用鼻子找到飼料的。
6 月12 日晴昨天發現我紫色的蠶死了一條,今天發現又死了一條,我好傷心。這些紫色的蠶怎么這么脆弱。以前養過的白蠶都不會這么容易傳染的,我想是不是紫色的蠶身上的病毒很厲害,很容易相互傳染,才會讓蠶一條接著一條死去,于是我把剩下的蠶換了一個新家,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
在幫它們換新家的時候,我發現有一條摸起來軟綿綿的,而其他的蠶身體摸起來很有彈性的。這條蠶什么東西都不吃也不動,我估計這條蠶可能染病了,于是我把它分開在另外一個盒子養,結果不到晚上它就死了。如果我能早點把死蠶和它們隔離開,它可能也不會死。
蠶的觀察日記 篇8
太好了!可以養蠶寶寶了!
第二天,媽媽買來了四條蠶寶寶給我養,我觀察起蠶來,蠶寶寶的頭大,可身子卻比較小,它的眼睛小得幾乎看不見,鼻子很大,嘴巴就在鼻子中間里面,還有些毛,它的身子是長筒形的,身下有十六只又短又細的小腳,拿一只放在手上癢癢的,只要我一把桑葉放在蠶寶寶面前它們就爬過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還發出“沙沙”的響聲呢!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蠶寶寶也漸漸長大了。有一次,我去看它們的時候它們一動不動,桑葉也不吃了,后面有一個黑乎乎東西,我非常好奇,媽媽手拿著桑葉走過來告訴我說“:你別以為蠶死了,它們只是脫皮了!”原來如此,可真嚇了我一跳。
過了幾個星期,我去看蠶發現它們開始吐絲了,它們搖著大腦袋左一圈右一圈地吐著,越吐越厚,越吐越硬。又過了些日子,它們破繭而出變成了飛蛾。
蠶寶寶可真有趣可愛!
蠶的觀察日記 篇9
蠶寶寶變白了!它們從頭開始變白,頭后間的一小段地方是金黃色的,身體也變得肉嘟嘟的了。
它們十分可愛,頭是烏黑的,頭后面的地方是白的,好像給蠶寶寶圍上了一條白色的圍巾。它們身子后面一點的地方是金黃色的,仿佛給蠶寶寶披上了一件外衣。
它們身體變大了,食量也變大了。于是,我們需要更加頻繁地給它們換桑葉,我想,它們吃得那么多,會不會長得更快呢?
它們的腳越來越大了,于是,它們也爬得更快了。它們怕光,所以,我們會盡量少打開蛋盒,我想,它們怕光可能是怕桑葉干吧!它們的腳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很小,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大,它們拉的屎也變大了。
我和蠶還有許多趣事呢!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剛給蠶換了桑葉,坐在客廳里看電視,這時,我感到手上癢癢的。“啊!”,我尖叫起來,臉色蒼白,原來,我的手上正有一只蠻呢,我怕傷到蠶,便跑到蠶盒那里,可我發現蛋不見了,我仔細地找了一番,也沒看到一點蠶的影子和尸體,我只好繼續回沙發看電視。過了一會兒,我又發現手背癢癢的,“啊!”這次尖叫聲比上次大聲幾倍,你猜發生什么了?原來,那只蠶趁我不注意,爬到我衣服里去了。
事后,我把這事講給媽媽聽,媽媽哭笑不得地說:“你之后真要注意這事。”于是,我之后每次換桑葉都要注意手上有沒有蠶了。
蠶的觀察日記 篇10
前幾天,我們的作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觀察蠶寶寶。我的科學學具袋有,我就輕輕的倒了20顆在盆子里,卵呈黑色,圓圓的,有一點扁,好像人們一不小心踩了一下似的。蠶卵很小很小,小得跟芝麻粒一般,掉到地上找也找不到它了。
過了幾天,蠶卵變成乳白色,透明的差不多跟米粒一樣大,隱約有形。只要你輕輕的,小心翼翼的碰它一下,它就彈飛了。有趣極了。還有它的形狀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像螞蟻,有的像蝸牛的眼睛,還有的像沙龍……
再過幾天,蠶寶寶出生了。它幼小的身體慢慢地從卵里爬出來了,它先把頭鉆出來,然后再把腹足和胸鉆出來。幼蟲呈黑色,在燈下閃閃發光,摸它的時候軟綿綿的,摸它的時候還以為是壞人,就蜷縮起來。它現在吃桑葉還需要桑葉撕碎,因為它們太小了,如果吃太多的話會拉肚子的。
一周多后,蠶寶寶慢慢的大起來了,看上去胖胖的。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多了,而且吃的時候還會發出“沙沙沙”的響聲,它們吃得津津有味,嘴巴一張一合,有的慢慢的品嘗,有的飛快的吃,還有的一會吃一會不吃。
三周后,蠶寶寶們不動了,我以為它們死了,大哭了一場。可之后我才發現,它們脫皮了,它們先拖頭,再拖腹足和胸,就這樣一動不動的兩三天,我真擔心它們會累死!
蠶寶寶真有趣!
點評:小作者按照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從蠶卵開始觀察,將蠶的脫變都詳細記錄下來,全文條理清晰,詳細得當。而且加入了修辭手法,使文章更生動優美。
【關于蠶的觀察日記10篇】相關文章:
1.關于蠶的觀察日記
2.蠶觀察日記
3.蠶的觀察日記
4.觀察蠶的日記
8.小蠶觀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