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植物觀察日記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大家觀察過菊花嗎?這是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花朵。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植物菊花觀察日記,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我觀察的植物是菊花。它的葉子有四個深深的裂痕,把葉子分成了五瓣,每一瓣的周圍都是鋸齒形的,非常可愛。
花朵正在徐徐開放,它的花瓣分七層,有十一組花瓣。中間有一個黃色的花蕊,花中間的金黃花蕊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菊花的色彩有許多種:有紫色的、紫紅色的、淡黃色的、鵝黃色的、淡粉色的、深粉色的、粉紅色的、深紫色的和淡紫色的,還有金黃色的……。有冰清玉潔的小白菊,金絲怒放的龍爪菊,亭亭玉立的大麗菊,欣然怒放的萬壽菊……,它們你擠我,我擠你,爭著從翠綠的葉浪中探出可愛的臉兒來。好像一群打扮好的小姐妹,親親熱熱地擁抱在一起,嬉笑著,打鬧著。
通過這次觀察,我更加喜歡菊花了!我希望,世界上的小朋友都喜歡菊花,因為它象征著喜慶、祝愿與和平!
我喜歡飄香十里的桂花,喜歡美麗鮮艷的月季……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寒秋之魂——菊花。
菊花的莖細得像一根鉛筆芯,上面布滿了小毛。莖上長滿了綠綠的葉子。葉子的形狀像一團火,剛長出來的葉子呈淺綠色,葉子上有不在一條水平線上的脈,用手一摸,可有些粗糙。
最有趣的要數花了,菊花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把整個臉都縮到了房子里;有的爭奇斗艷,像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有的好似在和我捉迷藏;到葉子下才能找到它們。菊花的花瓣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如節日里盛開的禮花;有的像一個小碗;有的似太陽……花的顏色也豐富多彩,紅的似火炬,黃的如稻谷,白的像白雪,粉的似睡蓮……那美麗的花朵,會把你帶進一個童話世界。
最可敬的是菊花那不畏霜寒的精神。深秋,天氣涼了,可它卻在這個時候盛開了。寒風越狂,菊花開得越旺,它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勇敢地迎著狂風。菊花是如此堅強!
菊花不僅有不畏霜寒的精神,用途也不少。花可以做成香香的菊花茶、菊花酒、軟軟的菊花糕,美味的菊花肴和舒服的菊花枕。葉子可以制藥,用來治療皮膚病,真可謂是“全身都是寶”啊!
在我家的院子里種著好幾盆菊花,菊花的品種不同,顏色也各有不同,有黃色、桔色、白色、粉色,好看極了。這些菊花不僅顏色不同,連形狀也不一樣,有的是小小的一朵,如同一元硬幣的大小,有的是大大的一朵,比我的手掌還要大。
在這些菊花中,我最喜歡的是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瓣細細長長的,遠看像一團絨線,近看像蛟龍的爪子。它的葉子是綠色的,小小的,像小刀一樣。我發現菊花也像變色龍一樣有變色的本領,因為它們的顏色會隨著開放的.時間慢慢變化。就拿我喜歡的這盆菊花來說,一開始花朵還沒有開放時,它是一團雜色的花球,有白有黃還有點紫色。等到花朵慢慢開放了,張開的花瓣基本是白色,只有中間一團還是黃色。等到花朵全部開放了,就是一朵潔白美麗的菊花了。
菊花的開放經歷了顏色的蛻變,就像我們小朋友的成長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相信我們也會像菊花一樣美麗綻放。
初秋,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在百花紛紛凋謝的時候,菊花悄無聲息地縮放了。今天,我的觀察對象是菊花。
菊花的根部是粉紫色的,根部上長有枝,枝上交錯長著葉子,看起來就像一根魚排骨。你可不要小看那些葉子,每個葉子上都有自己的武器---刺。不過這些刺早就退化了。如果你摘一片葉子,聞一聞,一股薄荷的清香撲鼻而來。
不可計數的葉子帶著菊花“上殿”了,菊花的花瓣是橙黃色的,里面的葉子有些發黃,上面長著許多小絨毛,連花蕊都看不到了,但還是有不少蝴蝶、蜜蜂繞著花叢飛,好似在說:“你們快快長大吧,好讓我們來給你傳播后代”。有的菊花已經綻開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花骨朵,不過胞脹的馬上就要破裂了似的。
如果幾天不給菊花澆水,它不久就萎了,那樣子就像是失去了色彩。花兒一個個腦袋都向下垂,有時還會出現小洞洞,葉子也有氣無力地耷著“腦袋”,有時葉子還會發黑,粉紫色的根也會有一種向上拔的感覺。這一切都說明菊花凋謝了。
“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話就是贊美菊花凌寒開放的品質,菊花多么像一位不屈不撓的勇士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今年的植樹節,我嘗試用一種新的栽培方法栽種了一盆愛心草。告訴你們,那可是無土栽培哦!你們一定會問:不用土,你用什么?水嗎?不,我用的是當今最流行的陶碳球栽培,它的全稱叫“陶碳球負離子植栽”。用陶碳球栽培的特點是干凈清潔,與水接觸后會自然散發負離子凈化空氣,還有水質凈化功能,無菌不長蟲,讓植栽美化更潔凈。怎么樣,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呢?
開始栽草啦!我先把綠、白、紅三種顏色的陶碳球搭配倒進一個沒有破碎的小玻璃容器里,加水至陶碳球等高,讓陶碳球完全吸收水份,再將愛心草的種子均勻地撒在陶碳球上,每天澆水一次,注意水份保濕,接下來,我們就盡情期待著這些小草發芽、長葉吧!
第一天,種子靜靜地躺在陶碳球上,只是覺得體積稍微能變大些,再沒覺得有什么異樣,我有些心急了。兩天以后,三三兩兩的種子開始結伴吐出白白嫩嫩的小芽了,我好興奮啊!之后,種子大面積發芽,小芽開始慢慢變綠,到第五天的時候,種子已經變成長有兩片葉子的小苗了!可以想象出我的心情有多激動!
現在,過了半個多月了,我的愛心草每天都在成長,心形的葉子越長越大,白色的根須越扎越深,它每天都會帶給我驚喜,帶給我快樂。
植物觀察日記3
我用了一個塑料瓶,裝了一些土,種了幾顆綠豆,澆好水,就開始等待著綠豆的發芽。
幾天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綠豆成功地發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苗。我看著他們,覺得他們像一個個騎士,帶著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奮力地掙扎著,一個個都想爭誰是第一個鉆出來的,第一個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我的豆苗都長高了,長大了。我用尺子大約量了一下,沒想到長得快的已經了兩厘米,慢的也長了一毫米。我可是高興極了,希望自己種的綠豆越長越快。
大約又過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時,竟然發現他們又長了一點。雖說很高興,但是還是有那么一點失望,可能是因為我無法量出他們的根有多少長吧。因為如果有了根的長度,就能知道他們的總長是多少,這樣會讓我對這幾棵綠豆苗的懷疑略微縮小一些吧。
又過了一些時間,這些豆苗竟無緣無故地長出了一些圓圓的小東西。我左看看,右看看,卻還是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我便去問了媽媽,問了以后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他們的果實呀!但是我卻又想把他們給摘掉,好喜歡這種小東西,不過我還是忍住了。看看還會長出些什么?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耐心,著急可是不行呀。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了一下我的鳳仙花和吊蘭,它們好像有些變化 。
我發現那株紅色鳳仙花葉子本來要干枯的,經過我的澆灌沒想到它的葉子變綠了,原來要變黃的葉子吸收了水分正生機勃勃地向上生長。突然我發現有一條小蟲子,趴在枝葉上,不知道它在干嘛,是不是被那些嫩綠的顏色所吸引來“偷食”?我趕緊喊來媽媽把它活捉了。鳳仙花又結了幾個花骨朵,那些回老家前開的花已經結出。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晴天
說起我最愛的花,那就非牡丹不可了。春日,陽光灑在這滿園的花中,爭鮮斗艷的倒是不少,可真正能賞心悅目的倒是少有了,這朵花,好似那小家碧玉羞羞怯怯的低下頭,那朵又好似美人顰蹙眉額,欲語又還休,而這朵,不同于其他話的清秀,反倒多了些中美史國色添香,大朵大朵的花瓣綴在一起美得流光溢彩,雍容華貴又絢麗嬌艷,美得驚世駭俗,這是一朵黑色的牡丹,具有一種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的美,這多出一格的色彩,使她在漫漫花海之中多么奪人眼目啊。
你將大地上印上了一道鮮紅的光彩,你頂著驕陽烈火在那翠綠的枝莖上頂出一朵朵粉嫩的小花那象征著你高潔不屈的傲骨牡丹,牡丹是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你在詩人畫家有著無數贊美牡丹的詩句和畫作你不僅在于牡丹的美麗外表還在于寄托詩人畫家的美好情感牡丹還是我國的特有花它又名洛陽花富貴花牡丹在我國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因此它也是中國的國花牡丹花我愛牡丹花為她的美麗和端莊折服你盛開時清香四溢冠軍群芳,不愧稱之為花中之王。
在這滿園的春色中,我不禁有些沉醉,這些花,可都是為了這春天所綻開的嗎?可是為了讓人們欣賞所綻開的嗎?我有些飄飄然。可那一朵亭亭玉立的黑色牡丹卻又好似在告誡我“切不可沉醉在這俗世之中,唯有創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才能真正站立在這世間”
第二日,我又到了那花園中去,那原本一支獨立的黑色牡丹,身旁竟又多了一些黑色的幼苗,是巧合嗎?還是其他?我上前俯下身子,那幼苗中包裹著的是即將驚艷的牡丹,我把幼苗身邊的雜草清理干凈了,等待著它順利的長大成人。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來到了我阿姨家,看到了在電腦前有一個仙人球,我以為是裝飾品對阿姨說:“這個東西能送給我嗎?”阿姨笑著說:“這可是一件寶貝,因為它可以吸收電腦的輻射。”我感到很好奇就問阿姨為什么仙人球可以吸收電腦的輻射?阿姨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就說:“你自己想。”我無奈,只好準備了幾個方法來測試一下。
首先第一步我在電腦跟課外書中查找資料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生活跟工作中,栽一盆仙人球有吸收電磁輻射的作用。仙人球的呼吸孔在夜間打開,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能大量的放出氧氣。在家庭中或辦公室中的電器旁擺放這種植物,可有效減少各種電器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輻射污染,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所以,在家庭中或辦公室中的電器旁擺放這種植物,能幫助人體盡量的減少計算機所釋放的輻射。
當然,我還不能確定這究竟是不是完全對,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前去問問科學老師,我們的科學老師可是一位博學多識的人啊!他一定知道這個問題。老師的回答跟電腦里的差不多,還讓我自己去試試。我就也買了一個試一試,第一次我把仙人球藏起來玩起電腦來玩了半個小時眼睛就酸了,我把仙人球拿出來放在電腦前玩了一個小時多才酸,我才下定結論。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知識,只要你肯觀察,它就會出現。
【【精選】植物觀察日記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1.植物觀察日記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