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動物觀察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動物觀察日記 篇1
當寒假作業發下的第五天,我家里就多了兩名鯽魚成員。
從菜場買來的鯽魚滿是鱗片,生機勃勃嘴巴一張一合,腮也一樣,張得大大得又合上猶如一把扇子在緩緩扇動。
鯽魚的眼睛都不會眨,總是腮和嘴巴一張一合,灰色的尾巴左右搖擺,左右搖擺的時候會發生小波動,像千萬根灰色的線捏在了后面,兩條鯽魚每天在盆里互相看著對方的尾巴形成一個圈,看久了以為是練太極八卦。
鯽魚游得十分悠閑,仿佛潛水艇一樣,有時會起一些小泡泡,像在吹泡泡。
可是鯽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把水里四處漂著灰塵。媽媽說這灰塵是鯽魚拉的大便,每天要給鯽魚換水。
中午,鯽魚在睜大眼睛一動不動的在睡覺,我用筷子動了動烏龜們,烏龜們馬上轉起來灑出水,威力不是一般的大。
鯽魚非常活潑、機靈。我又把烏龜回歸了大自然.
動物觀察日記 篇2
我喜歡的小動物是螞蟻,它長著兩只小觸角,最愛吃的東西是面包屑。它們的生活性是:睡在小土堆里,在玩的時候是用兩個觸角碰來碰去,你看它們玩得真開心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幾只螞蟻在地上匆匆地走著,過一會我走到小池邊有茶杯接了些水,朝它們沖去。立時,水珠像膠水似的粘住了它們,它們圍成了一個包圍圈,奮力搏斗,終于沖出了包圍圈,它們又排著長長的隊伍向前走去。它們每一個人身上都背著一粒豆大的面包屑向前背去。我靈機一動,把面包屑放到了另一個地方,它們竟很快的找到那里,又往洞口搬去。
這件事讓我體會到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團結,只有同心協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動物觀察日記 篇3
一個秋天的夜晚,靜靜地躺在床上,側耳傾聽,蟋蟀們演奏的聲音,令我興奮,令我激動,那分明是一首首美妙的樂曲,讓我的心里充滿幻想。于是我纏著爸爸帶我去捉蟋蟀。爸爸拗不過我,帶我來到了小區樓下小河邊的草叢里開始了捕捉大行動。
在一堆亂石塊里我們聽到“蛐蛐蛐蛐”的叫聲,我問爸爸:“怎么只聽到蟋蟀的叫聲,不見蟋蟀呀?”“別說話,它就在那塊紅色的磚塊下面。”爸爸小聲說道。循著叫聲,我們躡手躡腳地靠近“目標”,爸爸一手拿著事先準備的網罩,一手輕輕抬起磚塊,我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只見爸爸一網罩下,蟋蟀在網罩中拼死地掙扎著,仿佛在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們把捉來的蟋蟀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放有泥土的小罐子里,寶貝似的養起來。
蟋蟀又名蛐蛐,是一種好斗又好玩的昆蟲。它有一身黑亮的盔甲,一對長長的觸角,一雙薄薄的翅膀顏色紫褐而光潤,六條肥壯的腿很會跳躍,兩顆銳利的牙齒,是和同類互斗的時候作戰的利器。
蟋蟀一開始很怕我,見我走近了就立刻退到罐子的后邊,用觸須沖著我擺動,張開兩顆大牙緊盯著我,后腿向里收著,顯得很緊張。過了一會兒,看我沒有傷害它的意思,便在小罐子里慢慢的散起步來,但還是不時地停下步來看看我。讓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去更深的了解它。我拿了一根毛毛草去逗它,它就像一位大將軍,很威武地叫著,好像在說:“走開,這兒是我的地盤,別來打擾我!”呵呵,還真是只有個性的家伙。
蟋蟀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叫聲,“蛐蛐蛐蛐”,像個音樂家唱歌似的。我發現蟋蟀唱歌的時候翅膀會不停地揮動著,這是為什么呢?我跑去問爸爸。爸爸意味深長地告訴我;“蟋蟀的歌聲是通過翅膀的摩擦發出的。”原來蟋蟀會唱歌的秘密在于翅膀啊,我恍然大悟。
好玩又會唱歌的蟋蟀給我的“十一”假期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動物觀察日記 篇4
猴子
3月6日 星期三
有一天,父親帶我去山莊吃飯,我看見酒店門口有一個鐵籠子,里面有一只活潑可愛的猴子。
我很喜歡小猴子,因為它在動物中恐怕是最聰明的。我們來到它面前,它用明亮的眼睛盯著我們。它的長相很奇特:一個很小的鼻子向里凹著,一張凸起的小嘴發出“吱吱”的叫聲,渾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黃,小耳朵豎著,兩只小爪子不時地撓著頭皮,做出怪模樣,使人發笑。
我拿了一塊西瓜皮給它吃,不料,它沒有接,只是先用眼睛看看我。過了一會兒,它抓起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了,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著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了幾顆瓜子給它,看著它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笑著走了。
動物觀察日記 篇5
我的校園里有一叢爬山虎,爬山虎的葉子綠綠的,好象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一樣,那顏色多明亮、多綠呀,真像一幅美麗的畫。
那一叢爬山虎環繞在墻上,使墻立刻變的生機勃勃,美不勝收,像是走進了綠色的海洋。
爬山虎也是我們玩耍的好地方,在炎熱的夏天里,我可以在爬山虎的藤蔓上蕩秋千,或躲在里面講笑話,只要你看一眼那碧綠色的爬山虎,總會感到一陣陣的清爽,像有個小精靈在給你扇風一樣,這時,你的炎熱馬上消失了,反而更加涼快了。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有著我們童年的足跡,有著我跟同學之間的美好回憶。
動物觀察日記 篇6
我的老家養了一只小花貓,它主要分會灰、白、黑三種毛色。他的眼睛猶如綠寶石,閃爍著綠色的光芒,它有八根又硬又長的胡須,圓溜溜的腦袋,顯得十分惹人喜愛。
我的小貓非常喜歡吃魚湯拌飯、爆炒大魚……每次我一拿這些東西給它吃,它就狼吞虎咽、一掃而光!
有一次,小貓靜靜的.趴在陽臺上,一動也不動,每當出現陰影時候,小貓就往有陽關的地方挪。于是,我下去撫摸小貓,發現小貓身上受了傷,傷口也還在流膿。我覺得很奇怪,便上網查找有關方面的資料,資料上顯示:陽關里有一種紫外線,它對創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我想,:“原來小花貓是利用紫外線傷口的細菌,達到療傷的目的啊!”
我愛我的小花貓“咪咪”,我會永遠愛它、保護它!
動物觀察日記 篇7
我最喜歡猴子,它在動物中恐怕是最聰明的,當我們來到它們跟前時,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著我們。它的長相很奇特:一個很小的鼻子向里凹著,一張凸起的小嘴發出‘吱吱’的叫聲,渾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黃。小耳朵豎著,兩只小爪子不時撓著頭皮,做出怪模樣,使人發笑。我掏出一塊面包丟給它,不料,它沒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試探了一下,又縮了回去,還用眼晴看看我。過了一會兒,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著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塊糖給它。它迅速地剝開糖紙,放入口中大嚼起來。讀了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愛的形象會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所以產生這樣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從靜態——外形樣子,動態——生活習性兩方面仔細觀察,認真描寫的結果。
在描寫外形樣子的時候,作文先用“長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總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寫了它的凹著的鼻子,凸著的小嘴,黑里透黃的毛色和不斷撓著的小爪。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對小猴子產生喜愛之情。然后筆鋒一轉,寫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給它一塊面包,小猴子先是“沒接”,只是用“爪子試探”,還用眼睛看著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這樣一步步地描寫,寫得細致,寫得具體,產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愛之處,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面了。
【【必備】動物觀察日記范文集合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