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日記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日記 篇1
我家的魚缸里有五顏六色的小魚,小魚生活在水里,每天都在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很有趣,好像一條帆船在水上飛快的行駛,格外格外地快。
有一次,一條小魚的一只眼睛被別的魚叼走了,沒過多久,另一只眼睛也不見了,它變成了“沒眼龍”,我們大家很心疼,心里想:它兩只眼睛都不見了一下子改變了它的生活。
如果你家的小魚也這樣,你會心疼嗎?你也讀了我這篇文章,你會回答我這個問題嗎?如果你會了,那么可以證明你有一顆愛動物的心。
觀察日記 篇2
荷,我認為自己再熟悉不過了。從小時起就聽人們說,荷花很漂亮,出淤泥而不染,荷葉是綠色的,荷花中是蓮蓬,有蓮子,莖是可食用的藕。
剛到姑姑家,一位朋友便邀請我去看她家的荷花。那時正值盛夏,赤日炎炎,揮汗如雨,可也不好推辭。我跟著她走到一片池塘邊,水面上是浮萍,并不清澈的水中只有幾朵荷花,更多的是荷葉。
我回想起冬天時來這的情景:這池塘里全是淤泥,是褐色的,立著幾根枯桿,我看了一眼就想要離開。
“你家什么時候種了藕呀?”我問道。“這一直是牙膏和花的地方啊!”我笑了笑,為自己的話感到不好意思。
池中那幾朵荷花中,完全開放的只有一兩朵,露出了金黃色的小蓮蓬。其他的都只是花苞,我對那位朋友說:“我有一個驚人的大發現,花瓣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的,一種是粉紅色的。對吧?”朋友笑了,說:“這也算驚人的發現?很正常吧?”我有些失落。太陽很紅很大,我們望著一整片碧綠的荷葉,和那些映著陽光紅勝火的荷花。
荷葉大小不一,有的直徑大約四十厘米,有的稍微比盤子大一點,還有的只有手掌般大。荷葉上有幾滴水珠,風一吹,便滾動來滾動去,十分像晶瑩的珍珠,可惜不是。
朋友折了一張小小的荷葉送給我。我很高興,本能地將鼻子湊了過去。淡淡的清香散發出來,不比其他花的香氣遜色。她有折了一張荷葉,往小溪里丟去。不是浪費嗎?我正想制止,她卻說是個游戲,叫我隨著溪水流動的方向跑。那張荷葉在水中漂著,隨著緩緩的水流漂著。我們跑了許久,跑到精疲力竭時,把荷葉撈起來一看,葉面顯得更翠綠了。
荷花荷葉不是“映日”也沒有“接天”,卻應了楊萬里詩中的“無窮碧”和“別樣紅”。
觀察日記 篇3
紫稈生紫葉,紫葉開紫花,紫花結紫果,紫果包芝麻。&rdqu;這說的就是小茄子。這幾天,我突然發現家里多了個花盆,便忙問媽 媽:媽媽這花盆里種的是什么啊?媽媽告訴我:這是小茄子。
這句話便引起我的好奇心,剛長出來的小茄子很嫩很綠,但是綠中還有種紫,看起來水靈靈的沒有一點雜色。它的莖很粗糙,但是它的葉子光滑的很。小茄子秧和小草一樣,慢慢地長出了一片又一片小而圓的葉子。我高興地歡呼雀躍起來。
一天天過去了,小茄子秧長高了,變粗了,莖和葉都變成了紫色的,底部較粗,到了上面越來越細好似針尖,它不但下粗上細,而且還開出了一朵朵飽滿的花骨朵,我仔細地數了數竟然有十幾個花骨朵。一天我又發現花骨朵一下蛻變成了一朵朵欣然怒放的花朵。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所有的花都謝了,便跑去問媽 媽到底怎么了。媽 媽笑瞇瞇地對我說:你自己去看一看吧!我盯著茄子秧看了很久也沒搞出什么名堂來。我正納悶呢,向下一蹲,忽然又發現原來花的下面還藏著一個個紫黑色的小茄子。
小茄子長大了我用手摸了摸,軟乎乎的可是第二天,我發現茄子上面有一道疤。原來茄子沒完全成熟之前不能摸的`。
當天晚上媽 媽就為我做了好吃又營養的&ldqu;蒜茄子&rdqu;,而且茄子不但外表好看,也很好吃。最重要的是茄子里含有對人體很重要地鐵。希望小朋友們多吃茄子,補充營養。
觀察日記 篇4
最近,我真高興,因為我的養蠶實踐終于成功了!
這學期,我們在課本上,學到了有關蠶的知識,老師為了增加我們的感性認識,組織養蠶活動,我很感興趣,積極報名參加。
剛領到老師分給的蠶,我是第一次親眼看到蠶,它們又黑又小,只有幾毫米長,是那樣的弱不禁風,真是我見猶憐!我把它們帶回家,住在干凈的紙盒里,采集鮮嫩的桑葉,剪成細絲,精心喂養這些小不點兒。
我整天牽掛著這些弱小的生命,一日數次地喂養它們,一有空閑就仔細觀察,連夜里也要起來喂一次,可謂盡心盡力,無微不至。可養蠶并非一帆風順,蠶兒生過病,也中過毒,損失了部分蠶兒,付出了代價。但我沒有半途而廢,而是百折不饒,功夫不負有心人,幸存的蠶兒一天天長大,它們先后經過了四次眠期,蛻了四次皮,越長越大,足有七八厘米長,它們又白又胖,變成美麗的蠶姑娘,真是人見人愛,別提我心中有多高興了。
終于,蠶姑娘成熟了。“春蠶到老絲方盡”,它們結出了又白有大的繭,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望著辛勤勞動的果實,我心中充滿成功的喜悅。
現在,蠶兒已經變成蛹,化成蛾,蛾兒也開始死亡,但卻產下了許多卵,我為新生命的誕生而歡呼!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養蠶,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中國的養蠶技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學到了許多書本知識,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養蠶活動更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收獲很大,我真是太高興了!
觀察日記 篇5
9月26日上午雨
我們家里有一大盆曇花,我今天一大早就去觀察曇花,咦!曇花的葉子不是嬌嫩的,而是看著很大氣的,有點肉肉的、長長的。可是為什么曇花現在還是個花苞呢?
那小小的花苞就像一個個小火箭,好似正想飛到宇宙去探險呢!也像一個才吃飽的嬰兒一樣,肚子圓鼓鼓的。我跑去問媽媽,媽媽叫我拿出《百科全書》看看,原來,白天空氣干燥,曇花“皮膚”嬌嫩,撐不起干燥,晚上空氣濕潤,所以曇花一般選擇在晚上開放。
9月26日中午雨
中午時,曇花比早上大些了,不再是小火箭,而是馬上就要發射大火箭了。曇花外部的細絲就像是引線一樣。
9月26日晚上小雨
曇花一現的世界慢慢接近了,花瓣漸漸地張開了,就像一個小朋友心愛的玩具不想讓別人看,卻偷偷地露出來。8時了,曇花外面的細絲展開六分之一了,不過,不過,那個花苞竟然還沒有完全盛開,我再次打開《百科全書》,原來,曇花一現的時間也要好長時間呢,是十分艱難的過程呢。9點了,曇花大部分都出來了,不過白色花苞只呈現出一個“香腸嘴”。
10點了,真正的曇花一現的時刻到了,基本上花瓣都張開了,每個花瓣都努力地盛開了,裝扮著這輝煌的時刻。
從觀察曇花的這件事情我明白了,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不能光靠想象,而是要仔細觀察、查閱書籍才能弄明白。
【【精選】觀察日記模板合集五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