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日記5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察日記 篇1
在我家陽臺上的藍色塑料盒里,住著兩只可愛的小烏龜。
它們穿著綠色的花外衣,背上背著圓圓的大硬殼。頭上長著兩只圓圓的黑眼睛。它們的脖子很長很長,有時縮進去,有時伸出來。因為四條腿上有蹼,所以能在水中游泳。它們喜歡吃小魚小蝦,喜歡在塑料盒里睡大覺,還喜歡趴在盒蓋上曬太陽。我平時對他們不太關心,可是今天早上發生的事情,使我對他們產生了興趣。
早上,它們正在曬太陽,爸爸在盒子里放了一條魚。這兩只“小鬼頭”聞到了魚腥味,就偷偷地爬過來把魚叼走了。它們同時叼住了魚的兩端,各自往自己那邊拉,都想獨吞這條魚,真像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由于用力過猛,“砰”的一聲,魚被撕裂了,兩只小烏龜都跌了個仰面朝天,看得我捧腹大笑。“冰箱里還有好多呢,非要搶這條,摔了吧,嘻嘻……”我笑著對它們說。
烏龜搶食真有趣,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通過今天的事情,我更加喜歡它們了。我會每天給他們喂魚,跟他們一起玩,看著他們一天一天地長大。
觀察日記 篇2
為了給星期二的科學課做準備,爺爺幫我捉來了四只蝸牛,我把它們養在一次性杯子里。
做完作業,我拿出蝸牛,仔細地觀察起來。這些蝸牛的殼是淡褐色螺旋形的,上面還有各種深色的花紋,可漂亮了。蝸牛的身體是淡灰色的,分為頭部、腹部和尾部,頭部有一張圓圓的小嘴和兩對長短不同的觸角,兩只小小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觸角的頂端。
我把這四只蝸牛按從大到小編了號,把一片菜葉架在杯口做誘餌,讓四只蝸牛從杯底比賽爬高。其中二號蝸牛爬得最快了,一眨眼工夫就爬到杯口了。可是不知怎么了,它不吃菜葉,反而掉頭向杯底爬去,把第一名拱手讓給了后來居上的四號小蝸牛。
蝸牛爬“鋼絲”比賽就更有趣了。我把四只蝸牛依次放在細線上,那只一號大蝸牛可能身體太重了,一放到線上就掉下來了,根本就沒法參加比賽。于是,那三只蝸牛展開了激烈的比賽。它們用腹部和尾部緊緊地裹住細線,扭轉身子慢慢地向前挪。又是那只二號蝸牛遙遙領先,把兩個對手遠遠地甩在了腦后。看來,二號蝸牛還是個“運動健將”呢!
啊,多么可愛的小蝸牛呀!
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去上作文課,老師說:“今天我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同學們百思不得其解,都興奮地看著老師,期待看這一場“魔術”。
“魔術”開始了,老師先拿出一個玻璃杯,杯子里的自來水清澈見底,老師又拿出了一根筷子和一個雞蛋。首先,老師先拿出雞蛋,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水里,雞蛋立刻像潛水艇一樣沉了下去,像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地呆在杯底,我們見了都失望極了!只見老師從水中拿出雞蛋,往水里放了我一勺鹽,再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又把雞蛋放進水里,雞蛋還是沉了下去,最后,老師又往水里加了一勺鹽,又用筷子攪拌了一下,水就變成了乳白色的了,這次放進水里的雞蛋像個醉漢一樣,搖搖擺擺地沉到水里,我們正納悶老師表演的這叫什么魔術?奇跡出現了,雞蛋浮起來了!眼前的變化讓我們大家都難以置信。
老師說:“因為清水密度小,浮力,所以雞蛋浮不起來。在水里加鹽,鹽水的密度大,浮力大,所以雞蛋就可以浮起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科學可真奇妙啊!
觀察日記 篇4
7月12日 星期二 陣雨
這個暑假有個新作業——養一兩盆綠植,于是,我和媽媽就去花店里精心挑選了一盆綠蘿。
這盆綠蘿長得可旺盛啦!滿滿的一盆,把我精心準備的花盆擠得快有點密不透風了。我細細地看著它——哈,它的葉子像個小手掌,大的,也有像我的手那么大了。老的、嫩的、青的,一片挨著一挨,一片擠著一片,翠翠的,密密的,好像一個大家庭,看上去好有生機的樣子!
越是外層的葉子越大,越是里層,葉子越小越嫩。扒開外層它那大大的“小手掌”,哈哈,里面裹著好幾根“小面條”——原來,那是它剛剛冒出來的小芽,緊緊地卷在一起,就像一根根小筍芽,泛著嫩嫩的'黃綠色,讓人忍不住想要去撫摸幾下。這些小芽全是從老葉子的葉柄中慢慢長出來,就好像小寶寶從***懷抱里鉆出來一樣,太神奇了!
7月18日 星期一 晴
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的綠蘿咋樣了?“小面條”有變化嗎?
我小心地扒開大葉子尋找著。呀,“小面條”們長高了不少,葉頭還是嫩黃嫩黃的,葉頭卷著小邊微微張開,似乎有人強行扒開了一點,想要看看它們藏在里面的“寶貝”,又怕傷了它們,只好弄開了一點點。看它們的樣子,像是很不情愿似的。可我怎么看,都覺得它們像個小調皮,露著一點小臉,在跟我捉迷藏……
呀,葉柄上還有個小小的突起,像根刺一樣,那是什么呀?原來,是新長出來的根,它為什么要在每個枝節上長出一條根來呢?它會像榕樹一樣嗎?問了媽媽,我才知道——如果我們想要重新種一盆,只要剪下一條枝插在泥土里,它枝節上的根就會伸進泥土里,不斷地發芽,成為一盆新綠植啦。
7月25日 星期一 晴
又過了一個星期,“小面條”終于完全展開了,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盡管還是有點黃黃的,葉面卻是跟那些大葉子一樣,扁平扁平的,“小屁孩長成了大姑娘啦”!它們迫不及待要想要長大,這不,它們的懷抱里,已經孕育著新的“小面條”啦。
咦?前幾天還好好的幾片大葉子,怎么一半兒都成了黃色?哦,原來它們老了,生命快走到了盡頭,就像我們六七十歲的老人一樣。幾片老葉,綠中夾雜著絲絲黃色,與滿盆的綠極不相襯,它們是在向那些晚輩們慢慢告別吧,我真希望它們能老得慢一點。
7月30日 星期六 晴
綠蘿來到我家有四個星期了,我像是怕弄傷了寶貝一樣,慢慢扒開了滿盆的葉子。
花盆里多了好多新的小嫩葉,郁郁蔥蔥的,它們努力地找著空隙生長著。而老葉兒,差不多已經完全變成了黃色,只有葉柄上,還能看出它“年青時”的樣兒——透著一丁點兒的綠,葉片在燈光的照射下,微微泛著點光澤。可葉尖兒上已經變成焦焦的了,還缺了幾個洞,像是被人用火烤過了一樣。它慢慢地,枯萎著……
我不知道它還能陪伴我多久,只希望,別那么快……
8月6日 星期六 大雨
這是第五個星期了,綠蘿又多了三四枝新的枝葉,花盆更滿了,盆里可憐的一點泥土,已經被它們的根給纏得實實的了,就像是被鋼筋水泥澆鑄了一樣。可我最關心的還是那片老葉。
撥開大葉子,老葉已經“焦”了三分之一左右了,還多了兩處黑黑的斑點,像是娃娃調皮的眼睛,看,一睜一閉的,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頑童。老葉上還僅存著一點綠色,極其的淡,不仔細看,還以為那是幾處陰影呢。
再過一星期,它是不是就完全枯萎了啊?想到這兒,我不由得有點小傷心……
8月13日 星期六 晴
又過了一個星期了,那片老葉還在嗎?
我迫不及待地扒開外層那些大葉子,仔細地尋找著……
嗚嗚嗚……老葉像一個“吊死鬼”掛在盆沿上,再也沒有了丁點兒的黃色和綠色,焦焦的卷成了一團,已經完全沒有了生機,尤如一個蟲子的卵袋,耷拉著,只有柄上的一點點綠色,在告訴我,它曾經有過如火如荼的青春。
哦不!老葉的上面,又有一片葉子開始焦頭了……它們告別我的速度,也太快了點了吧……
8月20日 星期六 多云
綠蘿來到我家快兩個月了,在我和***精心照料下,綠蘿長得越來越茂盛了,小小的盆兒已經裝不下它們了。瞧那幾根枝兒,實在沒處待了,只好鉆出盆沿,扭著身子向上長,像極了一個個綠色的L,把盆圈包得嚴嚴的,整盆綠蘿看上去尤如一朵盛開的綠色花兒,美極了。
我撥開密密的枝葉,想看看有沒有新芽,卻沒有想到,一片褐色躍入了我的眼簾——原來綠蘿長得實在太密了,這片小葉被擠得透不過氣兒來了,也吸收不到太多的養分,只能慢慢枯萎了……
看來,我得趕緊和媽媽商量,去買個新盆,給它們換個寬敞的家啦!
8月27日 星期六
“搬家啦,搬家啦……”
由于綠蘿長得實在是太密了,我和媽媽不得不幫它們找新家啦。我們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淘回了一個大大的綠色方盆,這下,足夠它們住的啦。
我和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從“舊家”里拔了出來。嘿,好家伙!好大好密的一坨根哪!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根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好像這輩子都要在一起,永遠不要分開似的。這么密,我感覺要想插進一根小筷子都好困難。
跟長在外面的葉子不同的是,老根比較粗,都是長在最里面,呈褐色,有點像是被氧化了一樣。新的根是白色的,圍著老根慢慢生長著。它們把老根包在了懷里,像在保護著老根,尤如孝子一樣,在照顧著年長的“老人”
我們把它種在了“新家”,期待著它新的變化。
觀察日記 篇5
觀察牽牛花,放假時老師給了們幾顆據說是牽牛花的種子,要求我們在暑假里種并觀察記載下來,說實話我沒當一回事。7月18日這天媽媽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個小花盆,說我們現開始放種子吧。說實在的當時我也挺興奮的,把所有的種子全放進去了,心想這么多的種子放進去活一棵的機率應該會很高。哈哈,一天五天一晃半月過去了,結果連個毛都沒見著,我問是不是老師給的種子是死的沒用的,結果很多同學也有同感,同學們一致歡呼雀躍,慶幸科學日記不用寫了。
過了幾天有人送了我媽三顆據說也是牽牛花的種子。哎呦,這個可不是一般的種子,比老師發的種可大了好幾十倍呢,大小猶如一顆黃豆,天哪,這差的太大了吧,萬一種個別的出來日記不是還是沒法寫啊,媽媽笑笑貧道:管它是什么牛猴馬面,只要它出來,就好好栽培它。
過了幾天有人送了我媽三顆據說也是牽牛花的種子。哎呦,這個可不是一般的種子,比老師發的種可大了好幾十倍呢,大小猶如一顆黃豆,天哪,這差的太大了吧,萬一種個別的出來日記不是還是沒法寫啊,媽媽笑笑貧道:管它是什么牛猴馬面,只要它出來,就好好栽培它。
嘿嘿!奇了,第三天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出土了,樣子有點可愛,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全身卷裹著,背朝上頭腳朝下,色彩為嫩綠黃可愛極了。
【有關觀察日記模板五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