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終于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察日記 篇1
大家是不是認為科學離我們很遠呢?個你一個大大的叉叉,錯!其實科學在我們身邊,無生活息息相關,十分密切,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下面就然我來講一講。
記得在我七、八歲那年,媽媽在燒飯,我去當媽媽的小小助手,媽媽說要燒湯了,讓我打雞蛋,我就先幫媽媽那兩個雞蛋,放在碗里,再拿來一個小碗,然后打一個雞蛋進去,哇!蛋黃和蛋白分的清清楚楚,蛋黃在中間,蛋白分布在四周。
看著另外一個雞蛋,我突發奇想:除了用打雞蛋的方法可以把雞蛋弄碎,還有什么辦法呢?
我把雞蛋放在桌上,左看看右看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于是,我用手捏呀捏,捏不破,用兩手捏,還是捏不破。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應該跟蛋殼有關,具體我也不知道,你去上網查查。”我點擊“百度一下”,大看出來了,原來當你用力捏雞蛋時,力就會均勻的分布在蛋殼的各個部分。
生活處處是科學,處處都蘊藏著知識,只要你去觀察,就像伽利略說的:“一切推理都是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一樣啊!
觀察日記 篇2
8月26日
今天,我準備要種花生。在準備好花盆、水壺、手套、鐵鍬等工具后,我就開始種了。
首先,我把泥土中的大土塊打碎,再將泥土放在花盆中,并灑上一些水。接著,我在泥土里挖一個小坑,把剝出來的花生種子放入坑中。然后,再蓋上泥土。最后,給它們洗一個澡——澆水,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我期待著這些花生快快發芽、出土。
8月27日
下午,花盆中的泥土變干、變白了。陽光猛烈,水分被蒸發了。我給花生澆了水。
8月28日
泥土已經變干,并且開裂了;依然沒看到發芽、出土。我澆了一些水,期待著花生的發芽。
8月29日
泥土變硬了,有的竟成為土塊了。于是,我又給花生澆了水一次水。
8月30日
泥土還是濕濕的,看來不需要澆水。
8月31日
在陽光的暴曬下,泥土變干了。我給花生澆了一些水,希望它們快快發芽。
9月1日
今天早上,棕色的泥土里冒出了一點綠色,原來是花生發芽、出土了!花生的莖和子葉都是淡綠色的,上面有一些泥土。看著這小小的芽,我簡直難以置信,花生是從厚厚的泥土里鉆出來的,可見花生的力量是多么大呀!晚上7:30,就可看到嫩嫩葉子了。
6:30
19:30
9月3日
早晨,三株花生分別長出了4片、2片和6片葉子,有2株花生大約有3厘米高了,還有一株花生已經有5厘米高了。下午,又長大了許多。
6:00
18:20
9月4日
今天,花生視乎又長高了,分別有9厘米、6厘米和7厘米了。葉子又變大了,大的葉子跟一塊小橡皮差不多大,葉子的顏色越來越深了,現在由淡綠色變成了草綠色。
9月5日
今天,花生的高度已經有7~~11厘米了。葉子有二十幾片了,而且很多葉子都有2厘米長了。不過一到晚上,花生的葉子就像被碰過的含羞草一樣合上葉子,莖也垂下來,也許是不再光合作用了的原因吧!后來,我查了資料,原來花生可聰明呢!晚上合上葉子,是為了減少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減少水分蒸發。
9月6日
我發現花生的葉子是按照左邊一片,右邊一片的規律長的。花生的葉子大部分是紡錘型的,只有葉子是愛心形的。現在,三株花生的子葉都枯萎了,變得小小的,而且干巴巴的。看來花生已經不需要子葉了。
9月7日
今天,花生都有15厘米左右高了。葉子也越來越大,而且顏色也逐漸變深了。不過,花生有些水分不足了,于是我給它們澆了一次水。
9月8日
今天,花生的子葉掉了下來,看來子葉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花生的其他葉子現在又長大了一些。不過,葉子上出現了一些小白點,這是為什么?
9月9日
花生又長高了許多,大約有22厘米了。有些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已經合在一起了,大概是缺水的緣故吧!
9月10日
花生又長高了,葉子也越來越大,越茂盛了。表面的泥土干了,我又澆了水。
9月11日
今天,我清洗了花生的葉子。葉子上的小白點有些被洗掉了,那些應該是贓物吧!但是,有些小白點是洗不干凈的,那些會是什么呢?
9月12日
花生已經約有20厘米高了。泥土很干了,需要澆水。
9月13日
今天,花生的葉子上又出現了一些“不速之客”——小白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清洗后,小白點總算被我消滅了。
9月14日
下午,在烈日的暴曬下,花生的葉子都無精打采地垂了下去,我好心疼呀。不過,在我給花生澆水后,不一會兒,花生葉子又“站”了起來。水對植物來說太重要了,水是生命之源。
9月15日
花生大約有26厘米高了。葉子也越來越大。有的葉子重疊在一起了。葉子上又出現了小白點。
9月16日
今天,花生又垂了下去,我趕緊給花生澆了一次水。5分鐘后,花生竟然奇跡般的“站”了起來,看來花生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強。
9月17日
今天,花生的葉子底下長出了兩個花骨朵兒,它們小小的,如果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見。
9月18日
今天,花生開花了,它躲在葉子下面,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花生的花是黃色的,小小的,很可愛。
另外一個花骨朵兒變大了,露出了一點金黃色,看來它也快變成花了。
9月19日
今天,另外一個花骨朵兒也變成花了,花生的花有2片花瓣很大,中間有一個黃色的東西,可能是它的雌蕊吧!
9月20日
今天,花生的莖上又長出了兩個花骨朵兒,這些花骨朵兒的上面是綠色的,中間是紫色的,下面是暗紅色的。
9月21日
今天,花生的其中一個花骨朵兒已經變成花了,金黃色的花瓣上有一些紫色的絲,這是什么呢?另外一個花骨朵兒已經露出了一點黃色,快要變成花了。
9月22日
今天,花生又長出了5個花骨朵,這5個花骨朵大小不一,大的已經快變成花了,小的才剛剛形成。
9月23日
今天,那5個花骨朵中較大的3個都已經變成金黃的花了,還有兩個花骨朵兒也越來越大。
這兩個月的觀察和記錄讓我對花生有了新的認識,它的葉子還有花,以后我看見花生一定能一眼認出來。期待我收獲果實的那一天。
觀察日記 篇3
我家有兩只娃娃魚,它們頭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身子長長、寬寬的,背是黑色的,肚皮是紅色還有黑色的小圓圈。
我觀察發現娃娃魚有許多特點,比如:娃娃魚白天趴在盒子低下呼嚕呼嚕睡大覺。我用手搖了一下盒子,娃娃魚被波浪沖起來了,可是還在睡,真是睡沉如豬啊。我覺得比我老家的.那幾頭主人送來了食物還要拿樹枝抽兩下才起來的豬更能睡。但到了晚上娃娃魚眼睛張大大的像牛的眼睛,興奮的不得了在盒子邊上爬來爬來,而且興奮的時候時不時叫兩聲發出他那個叫娃娃魚名字的來源“哇哇”。沒錯像小嬰兒的哭聲。
也許有人會說:娃娃魚不是魚嗎?怎么會爬到盒子的邊上呢?其實娃娃魚的真名叫大鯢,就是因為叫聲很像嬰兒哭聲所以又叫娃娃魚了。娃娃魚是兩棲動物,長著腳,但怎么能在滑滑的盒子上爬上爬下呢?我想知道為什么就到網查了查。原來,娃娃魚在污水環境下皮膚可以分泌一種保濕的黏液,這種黏液很粘所以可以讓娃娃魚爬上墻。
忽然,我看到“娃娃魚爬上飯桌”的一條網上的“舊聞”,我想這娃娃魚也太牛了,居然還爬到飯桌上去了,那家人視力肯定不好吧,娃娃魚爬到飯桌上一起吃飯也不知道啊。于是認真看了一下。哇!原來是娃娃魚被別人“爬”上酒店的飯桌啊!因為娃娃魚的肉又滑又嫩,很招人們的喜愛。就這樣娃娃魚被做成魚肉、魚干等。也因此娃娃魚被大量獵殺。現在很少有大的娃娃魚了,娃娃魚的價格也達到1680元/斤。看到這真是為娃娃魚感到可惜,也為我們人類這么貧心亂殺野生動物感到氣憤!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且它們已經有3。2億年歷史了,這么珍稀的動物請大家好好保護,讓這些可愛又嬌嫩的娃娃魚繼續自由的在地球上生活吧!
觀察日記 篇4
10月24日星期六 晴
早上,我從紙盒里找書看,發現一本書上面有幾個“泥團”。我想,是誰把“泥團”放在這兒呢?
這幾個大拇指般大的“泥團”還巴得很穩呢?我把它們掰下來,拿到屋外仔細看。小“泥團”是由一層一層地泥壘起來的,最頂端有個小孔,像一個個倒放的螺絲,又似一個個小罐子。這是什么呢?我把一個“小罐子”捏碎,里面竟有五條青色的肉蟲!小肉蟲像死了一樣,一動也不動。我用手指撥了撥,它們柔軟的身子好像微微動了一下。
這些“死”蟲子是怎樣鉆進“泥團”里去的呢,到“泥團”里去干什么呢,難道要在“泥團”里過冬嗎?可現在才是夏天啊!這個“迷”真難“猜”啊!
正想著,爸爸給我一份新買來的《小學生報》。看著看著,第三版的“動物奇觀”專欄把我吸引住了。上面介紹說:“黃蜂抓到蟲蛹以后,就把俘虜刺一下,然后拖進洞內。我想:剛才那“泥團”里的死蟲子不就是被黃蜂“注射”了“麻醉劑”后才拖進去的蟲蛹嗎?
“泥團”原來就是黃蜂產卵,給“娃娃”儲藏食物壘的窩啊!這個“迷”“猜”出以后,我心里甭提多高興啦!
觀察日記 篇5
今年春節前的一個晚上,爸爸媽媽搬回了一盆君子蘭。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這盆君子蘭。
君子蘭的葉子又大又厚,像一只只綠綠的小船。清晨,葉子上凝聚著露珠,一粒一粒的,像剛出水的珍珠,滾得到處都是。只要用手一碰,露珠就會滾到土里,一下子不見了,像是在和你捉迷藏。中午,葉子上的水干了,葉子搖來搖去的,好像再說:“我們要喝水,我們要喝水!”晚上,夜風習習,葉子跟著夜風點點頭,好像在欣賞美妙的音樂。
君子蘭的花兒就更美了,紅艷艷的,比燈籠還好看。花蕊一根一根的,像縫衣服的線那么細,遠看好像煙花一樣。花瓣層層疊疊,由黃變紅,真是漂亮!
君子蘭的花期一般只能活一個月左右,過了一個月就謝了。
君子蘭啊,我欣賞你的高貴,贊美你的美麗!
觀察日記 篇6
10月16日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知道種大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了。
大蒜的苗已經有半厘米長了,胡須也長出來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滿了“頭發”,下面長滿了“胡須”。這些“頭發”真白,頂尖略有青色。這白中帶青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發煞是好看。這些“胡須”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后五分鐘之內,蒜味是絕對散不了的。
吃完晚飯之后,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而且蒜苗有點兒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于是我減了一點兒水。
10月25日
大蒜苗差不多有六厘米了,現在蒜苗已經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根部更不要說,重的要命。所以我觀察次數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的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這就是蒜苗插的方法吧!但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都沒有這么重,現在泡在水里怎么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大蒜剝了皮、發了芽、長了根之后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責任!
觀察日記 篇7
提起綠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可是你們知道綠豆發芽的過程嗎?前幾天我就用水泡了綠豆,觀察了它的發芽過程。
某某年9月21日星期一晴
首先,我從廚房的麻袋里拿來幾顆綠豆,然后拿一個玻璃杯接了半杯水,把“豆豆姑娘”放在里面,我清楚地看到了小綠豆,小綠豆也非常享受“泡澡”的過程。
某某年9月22日 星期二 雨
第二天了,我早早地坐在窗邊,準備迎接生命的萌動。我看到綠姑娘幾乎都長出了白白的、短短的頭發,非常可愛;姑娘太胖了啦,把外套都漲破了呢!
某某年9月23日 星期三 晴
放學回到家后,我手忙腳亂地換拖鞋,洗手,迫不及待地奔向陽臺,生怕錯過豆芽生長的一秒鐘。綠豆姑娘們的頭發越長越長,最后,有幾顆終于忍不住了,它們脫下綠色的衣裳,露出嫰白嫩白的皮膚。啊,多么可愛的小精靈啊!
某某年9月23日 星期三 晴
吃午飯的時候,我發現有的綠小胖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有的則還是緊貼在杯璧上,貪婪地望著杯外的世界,此時,我的心情非常喜悅。
某某年9月24日 星期四 晴
綠豆姑娘們幾乎都得脫下了外套,挺著一個大大的肚子。我非常自豪,但看著自己親手勞動得到的收獲,有點兒舍不得吃呢!
某某年9月25日 星期五 晴
我把所有成熟的豆芽姑娘們撈出來,媽媽用這些小豆芽炒了我最喜愛吃的豆芽炒細粉,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就更不用說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辛勤勞動的人,才會豐碩的收獲。
觀察日記 篇8
我們班教室的窗臺上養著很多的花草:吊蘭、仙人球、仙客來、小玉蘭……而我最喜歡的是那盆月季花,它是我們班的楊瀟同學帶來的。綜合實踐課上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我直奔月季花而去……這盆月季花剛來的時候,好似有些害羞,枝葉都不是那么的舒展,而現在都快開花了。花的下面是一大片茂盛的葉子,再就是一個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它的嫩黃色的花苞是那么誘人。"這里還有一個",旁邊的同學又指了指;哇,是啊,這個比那個還大,只是藏在茂盛的枝葉下面才不那么引人注意。帶花來的楊瀟同學說這種月季花開出的花朵還會變色呢,真是稀奇!
接下來我進一步觀察了葉子。葉子有很多種的:有的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有的葉子中間是綠色而四周圍著一圈紫色,而剛發出的新葉子葉柄是紅紫色、再是深紫色、紫色、逐漸過渡到淺紫色,真是好看!
再仔細觀察,我發現花骨朵的下面竟然有些微小的綠點點——蚜蟲!討厭,一會我一定把你們一只一只的捉下去……鈴鈴鈴,下課的鈴聲響了起來!真是的,我還沒有觀察夠就下課了,等課間再說吧……月季花啊月季花,我們一定要保護好你,讓你的枝葉更加繁茂!
【觀察日記范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