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即將過去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察日記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察日記 篇1
九月十八日 星期一 晴 泡豆子 今天,老師讓我們把豆子泡在水里,并寫觀察日記。豆子有什么變化呢?我還不知道,等明天再說吧。 九月十九日 星期二 晴 豆子變大了 這天,我放學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豆子。 我先把泡了的豆子和沒有泡的豆子比了比,泡了水的豆子比沒光水的豆子大爽了。我再拿出尺子量了量泡了水的豆子,最大的長度是一厘米三毫米,沒泡的豆子的長度只是一厘米。沒泡的最小的豆子的長度只是六毫米,最大的豆子長度是八毫米。哇,豆子一天就在淺淺的水里長了四毫米。連我也可能不夠它長得快呢!然后,我把其中二顆豆子脫了皮,再把其中一顆掰開兩半,再它們放進淺淺的水里去。它們也會長大嗎?呵呵,我們明天就知道了。 九月二十日 星期三 晴 豆子發芽了 這天,我繼續觀察豆子。我發現我脫了皮的豆子的芽往上翹,被我公成兩半的豆子的芽也長大了,可上面卻有個褐色的小點,其它豆子的皮破了點,可都有一小點芽露了出來。 九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 晴 奇特的差距 這天,我又來觀察豆子的變化了。可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發生了。我分開了兩半的豆子的芽竟然綠了。另一顆脫了皮的豆子的芽也長了一小點,可卻像電了發似的翹而彎地卷了起來。而其它的豆子的皮上的一小片,不知去哪了,可能是變成了它們的營養餐了吧!它們的芽長長的,可是那卻是直的,而不是彎曲的。看來,我的盒子過不了幾天就要換了。你看,他們的差距是不是很遠啊? 九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豆子的芽長出來了 我今天又繼續來觀察豆子了。我一看,呀,不好了,豆子的芽太長了。我急忙換上一個罐子,把芽裝進去。 我再仔細觀察豆子。哦,豆子的頂部長出了一點嫩綠的東西。再仔細看,啊,一株小小的嫩芽彎著腰就像在做‘壓腳’。這才是豆子的芽啊!那么以前像芽似的東西又能是什么呢?聽爺爺說,那是豆子的莖。豆子的莖已經開叉了,也就是說,豆子的芽彎成兩條了。
觀察日記 篇2
3月25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去馬鞍池公園放風箏。風箏放完了,我們剛走出去,就看見一位叔叔在池塘邊捉蝌蚪,我也想要,就叫爸爸去捉兩只給我,那位叔叔給了我一個瓶子,爸爸順手捉了兩只,我就拿回家放到盆里養。 我發現蝌蚪的腦袋圓鼓鼓的,尾巴細細的。我要把蝌蚪養大,想看看它究竟是怎么變成青蛙的。
4月10日 星期一天氣:陰
這幾天,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蝌蚪有許多有趣的地方。第一,蝌蚪的全身黑乎乎的,黑的連眼睛長在那都很難找到。第二,初看蝌蚪的尾巴是圓圓的,其實是扁扁的。第三,蝌蚪游動時它的尾巴搖的越快它就游的越快,它不游動時它是直著尾巴的。我還發現它尾巴兩邊長出了兩條彎彎的未成型的腿。
4月16日 星期日天氣:晴
昨天,我在養小蝌蚪的盆里放進石頭、泥沙,養上水草,水草的根是卷起來的。這樣小蝌蚪就好象生活在大自然中了。小蝌蚪身體黑乎乎的,頭是橢圓形的、扁扁的,尾巴長長的,彎曲著尾巴時,它就像一個大大的逗號。當驚動它時,它就很快地擺動著尾巴直往前沖,在盆里打圈圈。尾巴兩旁長出的'兩條小腿是“S”型的。在太陽底下,小蝌蚪有時躲在水草的根里,有時躲在石頭底下。今天中午,我看不到盆里的小蝌蚪,開始以為是沒掉了,在爸爸的提示下,我找啊找,原來它躲在水草根下睡大覺呢。
4月23日 星期日天氣:陰
這幾天,我的小蝌蚪的顏色由黑色變成灰色,背部還有一條條花紋。頭的兩旁突出了兩塊半圓形的肉,好像快要長出前腿。可是有一只小蝌蚪不知什么原因死掉了,不過我要把另外一只蝌蚪養成青蛙放回大自然。
5月2日 星期二天氣:晴
上個星期,小蝌蚪前腿、后腿漸漸發育成熟了,尾巴也沒了。我很高興!因為它已經長成青蛙了。可是,今天我去看青蛙,青蛙卻不見了,我很驚訝!我就去問爸爸,爸爸說:“青蛙逃走了吧。”我本來要把它放生的,可是它逃走了,我很難過!
觀察日記 篇3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在樓下抬頭仰望了好久,還是沒看到期待已久的月亮,但是,卻看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夜空。
夜空大多是墨藍色的,時不時在天邊又有一抹紫色,又有一抹淡藍色。幾朵云絮在空中輕輕飄著,宛如一條條仙女的絲帶,在夜空的襯托下,白色的云絮顯得那樣輕薄,那樣柔美。
喲,看呀,一顆閃爍的星星!哦?還是會動的星星,瞧它在空中輕輕劃過的模樣,是流星吧?不過,仔細一瞧,哈哈,那不是飛機嗎?有趣!
這時,我向開闊些的地方走了走,啊!星星,只見它們在天上一閃一閃地,就像在眨著眼睛,那些可愛的小星星,散發著弱弱的光芒,忽隱忽現,是不是因為害羞,躲在云層里呀?是不是它們和我們玩捉迷藏,調皮地不肯出來呀?
哦,多美的夜空啊!原來,并不是只有月亮的夜空才是美的,沒月亮的夜空也是那么美麗,也是那么多彩!
9月13日 星期三 晴
夜空是墨藍色的,云絮在夜空中飄著,是那樣輕薄,并不多的幾顆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靜靜在看著這個世界。
幾聲蟬鳴傳入了我的耳朵,打斷了我的思考,多么動聽的交響樂呀!
秋夜是美的,美在那暗藍的天空,秋夜是動聽的,動聽在大自然的音樂……。
觀察日記 篇4
青蛙可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每天在稻田里撲捉害蟲,像一個站崗放哨的戰士,給農民伯伯帶來了糧食的豐收。它的小寶寶,我們叫它“小蝌蚪”。記得在我7歲時,我還養過小蝌蚪呢!
小蝌蚪長的一點也不像它媽媽,全身黑呼呼、圓滾滾的,像一個大黑豆,虎頭虎腦,后面拖著一條細細的小尾巴,真像我們常用到的逗號。游起來一扭一扭的,非常可愛。我把小蝌蚪養在一個精致的塑料“小房子”里,在里面放入清水和一些五光十色的人造寶石。你們看,有的小蝌蚪在“小房子”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你追我趕,看誰游得最快;有的正躲在寶石后面玩游戲,看它這么認真,一定在想:我可要躲好,不要被別人找到。有兩、三個小蝌蚪擁在一起睡大覺,這可不對,天亮了,趕快起來運動吧!我每天都會喂它們許多好吃的,有時候是米飯,有時候是魚食。小蝌蚪一看到食物,就會爭先恐后地浮出水面來,搶到食物的小蝌蚪會躲到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沒有搶到食物的小蝌蚪會使勁地抬起頭,好像向我要吃的。我看了,不禁笑了起來,真有趣!隨著小蝌蚪慢慢長大,前后各兩條細腿也長了出來。那幾條腿和線差不多粗,害得我每次換水時,都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把它弄斷了。過了幾天,媽媽告訴我:小蝌蚪快變成青蛙了,我們把它放生吧!我聽了,非常舍不得,但又一想,小蝌蚪長大以后可是一個“莊稼衛士”,我不能只為自己考慮。于是,我把小蝌蚪帶到一個池塘邊,輕輕地放入水中。
看著那些游得歡快無比的小蝌蚪,我不由地想:小蝌蚪,你要快快長大,幫助農民伯伯捉很多很多害蟲,為莊稼除害。
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在公園里玩,捉了一只蜻蜓。
我輕輕地捏著它薄薄的,幾乎透明的翅膀,看著它圓溜溜的大腦袋不時地轉來轉去。腦袋上兩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的脖子顯的特別細。肚子越向后越細,到尾巴成尖的了。
我一直都想知道蜻蜓是不是只吃蚊子和小飛蟲。于是,就做了一個實驗。
我捉了一只像螞蟻一樣的動物,放到蜻蜓的嘴邊,只見蜻蜓嘴里吐出一對大牙,把那動物吞了進去,咀嚼了一下,嘴就不動了。我認為那動物被吃進去了,心想:蜻蜓吃東西怎么這么快呀?就又捉了一只螞蟻要給蜻蜓吃。這時蜻蜓又吐出大牙,啊!我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剛才那只我認為已經被蜻蜓吃進肚子里的動物竟然從蜻蜓的嘴里爬了出來,安然無恙。我驚呆了,然后把螞蟻放入蜻蜓口中,它還是咀嚼了一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蜻蜓的嘴,心理想:是不是還會出現剛才的情況呢?過了一會兒,吐出來一個小黑點,我仔細一看是螞蟻的頭。又過了一會兒,螞蟻的身子也被吐了出來。哦!原來蜻蜓不吃這兩樣東西呀!
我知道蜻蜓吃蚊子和小飛蟲,它還吃什么呢?
觀察日記 篇6
(一)
昨日上午,我們同學的一盒盒蠶寶寶就到站了,同學們欣喜若狂。
在昨日回家的時候,我的蠶寶寶“歡歡”到桑葉桿兒上走起“鋼絲”來,一下一下的,跟專業演員不相上下。
蠶寶寶“青青”像蛇一樣卷到了一齊,看上去有一點肉麻。“小靚”在桑葉上爬來爬去,忙得要命,有的時候下來吃點美食(桑葉)。
蠶寶寶“圓圓”是個饞貓,整天吃,肚子圓鼓鼓的,因此它叫“圓圓”。
這天,我做了一個試驗,蠶有沒有聽覺?
傍晚,我叫爸爸把“千千靜聽”打開,我打開蠶盒,開大音響給它們聽了個《那一夜》,有兩三條蠶寶寶仰起頭來,好像在說:“我們在聽什么呀?”
難道蠶真的有聽覺?我又放了一遍,還是那幾條蠶抬頭仰望我,好奇地聽著……真是天下奇聞!
經過一系列調查,我覺得,蠶是有聽覺的。信不信由你,要不自我做試驗。
告訴你一個消息,有條蠶(青青)脫皮了,煥然一新的新皮,好光滑耶!
(二)
我的蠶寶寶,很喜歡吃東西,嘴老是停不下來,哎!
這不,圓圓又吃起來了。它連滾帶爬地到桑葉面前,彎下身體,啃起桑葉來,瞧它吃的樣貌,嘴巴微微動,一圈圈地吃,從來不一口咬半邊,嘿,還真細嚼慢咽。
看著圓圓吃東西,青青也饞了,低下頭也吃起了桑葉,它也是一圈一圈地吃,我奇怪了,它們怎樣都這樣吃呢?
帶著迷惑,我只好繼續調查。
我的推測,一是蠶的胃較小,不能切碎大桑葉,二是蠶的嘴不大,容不下……
但愿調查成功。
觀察日記 篇7
一天晚飯后,我和媽媽去散步。正直一月,一路上美麗大方的秋芙蓉一朵比一朵美;芬芳迷人的桂花一樹比一樹多;嬌艷的美人蕉,一棵比一棵紅;就連那一串紅,也越發顯得可愛。
看著這些花,聞著那花香,媽媽忽然指著路旁的蒲公英問我:“你知道蒲公英的特點嗎?”
蒲公英?我怎么也想不到媽媽會問起這毫不起眼的植物,我怎么也想不出這種平凡之物的特點。一路上我走馬觀花,只注意那些顏色鮮艷、花大葉多、芬香四溢的植物,哪里留心過小小的蒲公英呢?
我為難地低下頭,猛然發現,腳下就有那么一株已結種的蒲公英。它,不過三四尺高,幾片葉子捧著一團雪白的“絨球”,那“絨球”中藏著它細小的種子。我輕輕地摘下這朵蒲公英,回答道:“它生命力強!”
“對!生命力強是蒲公英的特點。”媽媽說,“不論在什么地方,它都能頑強地生活下來。在寒冷的地方,它能扎下根;在干旱的地方,它照樣能開出花;在潮濕的地方,它依然能結出種子,一代代生存下去。”
一陣風吹來,蒲公英分作了許多“小傘”迎空飛起,雪白的“小傘”帶著頑強的種子隨風飛舞。我不知它們將飛向哪里,但一棵蒲公英的種子已播在我的心中。
【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觀察日記:植物觀察日記04-14
觀察兔子日記_觀察日記04-15
觀察花的觀察日記11-25
觀察大蒜觀察日記09-14
觀察烏龜的觀察日記01-25
觀察動物的觀察日記02-17
觀察金魚觀察日記05-13
觀察金魚(觀察日記)05-13
觀察黃豆觀察日記04-30
被雨觀察的觀察日記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