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日記 篇1
五月六日 星期五 晴
上個月,我種下了兩顆葫蘆。今天烈日炎炎,太陽射出了萬道光芒。我很早便起來觀察我的那顆葫蘆。其中一個葫蘆已經生出了藤蔓,可是藤蔓就像沒有骨頭的人一樣,這邊倚著六月桂的主桿,那邊軟綿綿地躺在六月桂的分叉上。雖然它的藤很驚悚,但是它的葉子卻很可愛,在陽光下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
五月七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雙休日,所以我有充足的時間去觀察葫蘆。這一看不要緊,葫蘆居然長出了一截小藤,那截小藤像蛇一樣纏在六月桂的枝上。它纏得非常緊,要是不用一點力氣是絕對勾不下來的。不知道它明天會是什么樣子呢?
五月八日 星期天 晴
今天葫蘆藤蔓精神不佳,懶踏踏的垂了下來。但是我驚喜的發現第二顆葫蘆已經發芽了!它的小芽很奇特,旁邊是兩瓣橢圓形的葉子,包裹著中間那片類似心形的葉子。不過,葫蘆藤蔓沒有精神,我也提不起勁。我給它澆了半瓶水,我想這下子它該精神了吧。真心期待它們早點長出小葫蘆!
觀察日記 篇2
我爸爸的朋友那里有許多小狗小雞……小動物,其中我對一只小狗感興趣,于是我就對這只小狗進行觀察,這只小狗是黃色和白色的,為了觀察這只小狗,我喂了小狗一次就知道小狗挑食,因為我喂它吃米,它不吃,我又給它吃雞肉,它不吃,我又給它吃骨頭,這次還用鼻子聞了一下才吃的,所以我知道這只小狗挑食。
到了晚上有雞肉,有鴨肉等吃,在我們吃很津津有味的時后,那只小狗也來湊熱鬧,小狗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它就流口水了,我看到后,心中不忍,就給了一塊雞肉他吃,它不吃,它把肉街走,我偷偷跟在他后面,原來他要藏起來等餓了在吃。
這次我又發現原來狗也是聰明的。
觀察日記 篇3
銀杏是與我朝夕相處的伙伴,它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題記
我家門邊有一棵銀杏樹,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它的枝干又粗又壯,枝葉特別茂盛,主干上密布著深褐色的溝紋。
它的生命也是很頑強的。我家中竟有一株半邊樹心已成空洞的銀杏樹,它歪斜著,卻依舊活著,它獨特的姿勢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歷史。門前的樹已經是幾百歲的“老人”了,但它卻依舊矯健挺拔。樹冠上數不清的恣意盤區的虬枝,好像是一朵綻放著的青褐色的頑強的`大花。它的葉子就像一把精美的小紙扇,我常常把它夾在書里,這樣書就不會被蟲蛀了。銀杏樹有雌雄之分,雄樹開的花像一個圓錐形的小穗穗;雌樹開的花像靠在一起的兩三個小球,很不起眼兒。只有當蜜蜂在忙碌時,人們才會注意到銀杏樹開花了。
白果是銀杏的核兒。他可是個寶。
別看銀杏果外包著摔爛的皮,但小小的堅核中那枚青綠的水嫩嫩的白果,卻可以做成美味的白果湯。白果湯含有蛋白質,脂肪等許多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一種綠色營養保健食品。
這便是 我家鄉的銀杏樹。
觀察日記 篇4
我家有兩條金魚,養在陽臺的魚缸里,有一條金魚的頭是紅色的,身體是白色和紅色相間,尾巴是黑色的。另一條金魚的頭是白色的,身體是紅色加銀色的,尾巴是紅色的。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尾巴一搖一擺像扇子。
它們每天都在魚缸里游來游去,我每天負責喂食和換水,它們每天要吃三到四粒魚食。換水的時候,先要用盆子裝點水,把魚撈出來,把魚缸里的水倒掉,刷洗一遍,換上干凈的水,然后把魚放進去。每次看著魚在干凈的水中游來游去,我心中感到了勞動的快樂!
觀察日記 篇5
哈哈,我在我家門前發現了一株含羞草。它長得很漂亮,你看,它花色粉紅,頭狀花序呈圓球形,形如絨球。我用我的小手一摸,它的葉子就合攏了。我覺得很有意思,就用手使勁搖了一下它的主干,哈哈,整個含羞草的葉子都合攏了,它好像生氣似的對我說:“小同學,你一點也不小心,把人家都弄痛了!”真是個可愛的小姑娘!
可是我很想知道為什么我們一觸摸它,它的葉子就會合攏了呢?于是我在“度娘”上搜索了一下(“度娘”指的是百度)。“度娘”說:“含羞草的葉子和葉柄具有特殊的結構。在葉柄基部和復葉的小葉基部,都有一個比較膨大的部分,叫做葉枕。葉枕對刺激的反應最為敏感。一旦碰到葉子,刺激立即傳到葉柄基部的葉枕,引起兩個小葉片閉合起來,觸動力大一些,不僅傳到小葉的葉枕,而且很快傳到葉柄基部的葉枕,整個葉柄就下垂了。”
我還了解到:含羞草的這種本領還有一定歷史根源的。它的老家在熱帶南美洲的巴西,含羞草的運動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自衛方式,動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攏葉子,動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原來是這樣啊!含羞草真是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啊”!
觀察日記 篇6
第一天
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剝蒜瓣。啊!要種蒜苗了,我非常高興。媽媽選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種,我在旁邊幫著媽媽選種。
選好種,媽媽拿來一個空盤子,把選好的蒜種一個緊挨一個擺在盤子里,然后澆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頭光禿禿的,不用土,只澆水,它們能長出蒜苗來嗎?”
第三天
剛過了兩天,蒜瓣的頂端就開了,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像小雞從蛋殼里剛伸出來的小嘴,用手一摸,軟乎乎的。再看它們的根部,已長出了一些短短的須根,立在盤子里。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往下按。媽媽看見了,說:“小傻瓜,別按了,會把它們弄死的。”我忙問:“那怎么辦?它們容易倒啊。”媽媽笑著說:“過幾天,根長長了,就不會倒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問題,就問媽媽。她說:“蒜瓣本身就有養料,只要溫度適當,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沒有土照樣生長。”噢,原來是這樣,我心中的謎解開了。
第五天
轉眼間,蒜苗長到一厘米高了,須根像細線似地纏繞在盤子里。在這些蒜苗中,有一棵長得又高又壯,像“穆鐵柱”,我就給它點了個紅點,算是鼓勵;有一棵長得最矮的,我給它點了一個藍點,希望它努力趕上。今天,蒜苗上出了小瓣,我以為它病了。媽媽說:“那是分葉呢。”我才知道是一場虛驚。
第十天
蒜苗長得很快,我每天好像都聽到它們“刷刷刷”向上長的聲音。那白玉般的莖,碧綠的葉子,擁在一起,活像一片齊刷刷的小竹林。那長長的須根都牢牢地立在盤子上,縱橫交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開了。
第十四天
蒜苗已經長到半尺多長了。媽媽說:“可以吃了,再不吃就老了。”媽媽剪蒜苗的時候,故意留下了一厘米,為的是讓它繼續長。吃著自己種的蒜苗,我的心里甜絲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