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蝸牛觀察日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1
有一天我放學(xué)回家,看見桌子上有兩只小蝸牛,我高興極了。可是,媽媽告訴我是從別人家借來讓我觀察的,只借三天,于是我格外珍惜這三天時間。
小蝸牛有一個圓圓的小嘴巴,還有兩對觸角,一對觸角有點兒長,另一對觸角有點兒短。而且長觸角頂端還有一對小眼睛呢!當(dāng)我每次觸碰它的觸角時,它都會快速地把觸角縮回去。當(dāng)遇到敵人時,它會把整個身體縮進(jìn)殼里。它的殼很堅硬,像一個棒棒糖!它爬行的時候會在身后留下一條長長的痕跡。
它喜歡吃白菜。每當(dāng)我放白菜的時候,它就不停地吃,并發(fā)出沙沙的聲音,一大塊白菜很快就吃光了。
有一次,我吃完飯去看他們,啊!怎么不見了?它們跑到哪里去了?找了半天,原來一只爬到了墻壁上,另一只爬到了洗衣機(jī)下面。這兩個小家伙還會和我捉迷藏!它們爬得也不慢啊!
這兩只小蝸牛真可愛,我太喜歡它們了。可是三天之后,媽媽把它們送走了,我戀戀不舍地向它們告別。它們走了,我傷心極了。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9月27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見了幾只蝸牛。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卷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jìn),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里在為它擔(dān)心:它會死掉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我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jìn)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們一起睡覺去了。
20xx年9月30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我又來觀察蝸牛了,蝸牛已經(jīng)漸漸長大了。上次我看見它的時候它只有中指的手指甲那么小,現(xiàn)在有大拇指的手指甲那么大了。
我又組織它們進(jìn)行爬行賽。我想看看它們長大了,速度有沒有變快?我觀察了很久,感覺它們的速度還是那么慢。我想蝸牛可能饑餓過度跑不快。于是我拿來了充足的食物——菜葉和面包屑,蝸牛爬得慢吃東西的速度也很慢,過了好久食物才有所減少。好容易等它們吃飽了才又慢吞吞地爬了起來。
于是我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蝸牛是長大了,但是速度卻沒變快。
觀察身邊的東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3
媽媽舉著個鐵盒子給我看,我好奇地往里一瞧:鐵盒子中央豎立著一個咖啡色的螺殼,點綴著黑色條紋,像是“固體咖啡”。難道是海螺殼?再湊近細(xì)看,怎么殼底下還有條細(xì)細(xì)的白邊?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位無名氏是白玉蝸牛,是小史送給我的。
白玉蝸牛軟綿綿,就叫“綿綿”。
綿綿初來乍到,十分害羞,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縮著身子,露出條白邊。這次,我終于忍不住了,綿綿,就犧牲你了,我必須立刻看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嘿喲!嘿喲”這綿綿的吸盤還真粘,要把它拔離盒子簡直比拔蘿卜還要難。好不容易把綿綿提到了手中,綿綿害羞地把吸盤粘到一起去,就像個白白胖胖的球兒。左等右盼,淑女般害羞的綿綿終于把觸角緩緩地伸了出來,就好像是層層疊疊的皺褶慢慢舒展開來,稚嫩的小胡須也從凹陷處舒展。這模樣,還仿佛是一位長須白眉的長者,這家伙,是不是“還童返老”啦?
我把綿綿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盒子上,盡管我的動作是如此的輕柔,但觸覺敏感的綿綿還是不見了腦袋,殼前只剩下了一小塊胖嘟嘟的肥肉。
“豆丁,快來看!綿綿把觸角伸出來了!”我立馬像被閃電擊中一樣,“騰”的一下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zhuǎn)移到了鐵盒旁邊。只見,綿綿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只觸角,那觸角上上下下地挪動著,仿佛在探測附近有沒有敵情。緊接著,綿綿試探性地伸出了另一只觸角。一旁的媽媽偏偏就是那么“調(diào)皮”,用食指輕輕地碰了一下綿綿的`觸角。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咱們家膽小的綿綿就又變成一團(tuán)肉球球了。
再次看到綿綿時它正準(zhǔn)備從盒子里面鉆出來。綿綿的整個身子全部舒展,趴在墻壁上,向外眺望。兩只觸角猶如天線一樣伸向半空,圓滾滾的小腦袋環(huán)顧著外邊的風(fēng)景,搖來晃去,十分愜意。還以為你只會像小姑娘一樣文靜,專會打盹兒,沒想到還有膽子想翻墻而過。我狠狠地把綿綿拎到半空,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可是綿綿屢教不改,再次萌生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終于恢復(fù)成“正常的蝸牛”,而不是縮在殼中的的肉球了。
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綿綿這個新成員,它一會兒膽小如鼠,文靜如處子;一會兒膽大包天,調(diào)皮如脫兔。真叫人又愛又憐!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4
小蔓(小蝸牛的名字)來到這個新家已經(jīng)三天了,我也換了好幾種新鮮的菜葉,可它一點東西都沒吃,這是為什么呢?
我馬上上網(wǎng)進(jìn)行了查詢,終于知道了其中原因,由于環(huán)境的不適應(yīng),小蔓確實已經(jīng)冬眠了。蝸牛對于太冷、太熱、太干燥的環(huán)境都不能適應(yīng),所以會有冬眠。每到秋天時,它們便會找尋樹根下的洞穴作為休眠的場所,然后用一層混有石灰的黏膜把貝殼的開口封起來,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護(hù)身體軀體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這層硬膜泛稱上隔膜,具有輕微的透氣性,使蝸牛能夠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時,任何水分都很難經(jīng)此而散失,這對蝸牛來說非常重要,一等到冬季,所有的蝸牛便都已酣暢的熟睡。我再看了看小蔓的開口,果然又被封住了,所以沒有吃東西的舉動。
我還是不要打攪小蔓了,讓它安安心心的休息吧!
-
觀察日記 推薦度:
-
植物的觀察日記 推薦度:
-
觀察日記 推薦度:
-
大蒜觀察日記 推薦度:
-
植物觀察日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蝸牛觀察日記】相關(guān)文章:
小蝸牛觀察日記11-23
觀察小蝸牛的日記08-25
觀察小蝸牛日記12-20
觀察日記——小蝸牛01-22
小蝸牛的觀察日記03-22
觀察日記動物:小蝸牛觀察日記07-30
小蝸牛觀察日記參考05-25
小蝸牛觀察日記4則02-19
關(guān)于小蝸牛的觀察日記09-30
有趣的小蝸牛觀察日記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