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觀察日記 篇1
1月30日星期一晴
前幾天,我和爸媽去北京游玩,離開家時,我給蒜苗加了足夠的水。今天一看,嗬!蒜苗竟長得這么高了,大約有25厘米高了,根須也有6、7厘米長了。
今天媽媽建議用蒜苗炒盤菜,說真的,我有點舍不得,經過商議,留下兩盆開學時帶到班級,剩下的我們就做成美味佳肴了。
不過,媽媽要求我親自做這道菜蒜苗炒雞蛋。我先把蒜苗一顆顆摘好洗干凈、切成段,然后在碗里打了兩個雞蛋、攪勻。準備工作做好后,開始烹炒了。我往鍋里放了一勺油,先把打好的雞蛋倒入鍋內,翻炒幾下雞蛋就熟了,把雞蛋倒出后,又往鍋里放了一勺油,再把蒜苗放鍋里翻炒幾下,最后把炒好的雞蛋倒鍋里,放些鹽翻炒兩下,這盤純綠色無公害的菜肴就OK了。
這盤菜黃綠搭配,營養兼備,真是既好看又好吃。哈!主要是自己的勞動果實,當然吃了心里美滋滋了!
通過這次種蒜苗,使我明白了植物生長的過程、所需的養分以及植物的生長周期。也使我明白了任何成長的東西都有它的早期(萌芽期)、中期(成長期)、后期(長得茂盛)、末期(衰竭期)。
小學觀察日記 篇2
你想知道我是誰嗎?那就聽我說說吧。
我是一個快樂的小胖。你第一眼見到我,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我的大頭。人們常說: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我的大頭上有黑乎乎的頭發,油光發亮,給人一種干凈、健康的感覺。兩條不濃不淡的眉毛,一雙烏黑的小眼睛,笑起來瞇成一條縫。一個塌鼻子,就像被別人拿皮鞋給拍平的,只露出兩個小小的鼻孔。塌鼻子下面有一張好吃的嘴巴,整齊、潔白的牙齒是我吃零食的好幫手。一對靈敏的順風耳,在十里之外有任何風吹草動我都能夠聽的清清楚楚。
我還是一個的“愛管閑事”的小胖。有一天,我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綠燈亮的時候,看見一個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規則,準備闖紅燈。我想起媽媽曾經對我說過:“過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秩序,不然很容易出車禍,造成死亡。”想著,我一個箭步走上前,攔住小朋友嚴肅的對他說:“你不能夠闖紅燈,萬一出車禍就不得了,綠燈馬上就亮了,再等一會兒吧!”那個小朋友聽了,乖巧的點點頭。我看見周圍的叔叔阿姨向我投來贊賞的目光。
這就是我——方勤健。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小胖。
小學觀察日記 篇3
3月25日星期六 晴
這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媽媽種了許多豆子。有綠豆,紅豆,大黑豆向日葵......
種豆子的過程是這樣的:先去草地里挖了許多土,然后把各種各樣的塑料瓶底上打幾個洞,在瓶子里裝上一半的土,埋進豆子,最后澆上水。
20xx年4月2日星期天 晴
綠豆芽的顏色有紫色、綠色。它的形狀:他的頭是兩個豆芽辨,好想蛇的嘴巴,從嘴里吐出了兩片長長的、綠綠的`大舌頭。
20xx年4月4日星期二 晴
碗豆菜的顏色是綠綠的,好像是一個個滑梯,也像一只只蜻蜒在拍手歡迎,還像一只只蝴蝶在舞蹈。
小學觀察日記 篇4
剛寫完作業,我立刻沖向小龜,盆中只有一只小龜,把我嚇了一跳,害怕被爸爸媽媽送給別人,立刻去問爸爸媽媽,他們也說沒見,看著近10厘米高的盆壁,只有一種可能——小龜翻墻逃跑了!
我急忙拿來手電筒,左照又照,就是找不到。沒辦法,只好吃完飯再找了。
飯后,我們全家出動,將陽臺翻了個遍,近乎絕望之時,爸爸突然一伸手,可憐的烏龜就被從花盆縫里拽出來了,頭緊緊的縮著,看著臟兮兮的它,我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哎,兩只調皮的烏龜,真是可愛極了。
小學觀察日記 篇5
(一)
下午放學后,我高高興興地跑回家。因為我要回家泡些綠豆,觀察一下綠豆是怎樣長的。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馬上拿了三顆綠豆。瞧,它們胖嘟嘟的,穿著一件綠色的衣服,中間白色的東西是衣服的拉鏈。看!
它們綠得那么新鮮,看得非常舒服。
我把胖嘟嘟的綠豆放進一個裝滿水的透明的塑料杯。我對綠豆說:“你們快點長大,長大后我給你們取名字!”
(二)
早晨剛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陽臺跑,連鞋子也顧不得穿上。
我拿起塑料杯一看。瞧,它們真調皮,竟然把“衣服”撕爛了,也許是它們太熱了吧。在撕爛的地方,冒出了一根3毫米的百合色的小芽,這就是綠豆芽!
我曾經聽朋友說過綠豆芽很香,于是我就拿起杯子聞了聞,感覺并不怎么香,我覺得朋友胡說八道,但又想起了《題西林壁》給我們帶來的大道理:“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我想了想,想不出朋友為什么這么說。于是我絞盡腦汁,把大腦里的知識橫掃了一遍,答案就是:不知道。
于是,我問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明天就知道了。”我真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三)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跟昨天一樣也是忘了穿鞋就急急忙忙地往陽臺跑,差點就摔了一跤。
我拿起杯子,連看都不看就聞了起來,哇,真的很香!
那味道比我們平時吃的綠豆還要香得多!
我仔細地端祥著綠豆芽,發現它們把“衣服”給脫掉了。哇!
小芽長地飛快,最長的大約有1厘米了!
我在不知不覺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原來綠豆芽是很香的,可是香味被綠豆遮住了,所以當然散發不出它的香。
我給小芽們取了名字:長得最快的叫“幸福鳥”,長得最慢的叫“吉祥兔”,長得不快也不慢的叫“和平鴿”。你知道我為什么這么取名字嗎?因為它們的名字合起來就是快樂!
(四)
小芽長得飛快,長得最快的“幸福鳥”和長得不快也不慢的“和平鴿”竟然有3厘米長!
長得最慢的“吉祥兔”稍微比它們慢一點,也有2厘米長。
我仔細地看著“幸福鳥”,發現冒出小芽的部分變成了紫色,再漸漸地往上看,發現紫色逐漸變成了百合色。再看看“和平鴿”,冒出芽的地方也是紫色的,它卻不像“幸福鳥”那樣逐漸變成百合色,而是逐漸變成了青色,再由青色變成百合色。最后再看看“吉祥兔”,也像“幸福鳥”那樣,冒出小芽的部分是紫色的,但它不是深紫色,而是淺紫色,它不像“和平鴿”那樣逐漸變成青色,而像“幸福鳥”那樣,也是逐漸變成百合色。
我看著它們,盼著它們快快長大,長成參天大樹!
小學觀察日記 篇6
春天,在我們學校門口有一位賣蠶的老奶奶,她賣的蠶有的白白胖胖的,有的瘦瘦的,而且吃的也不多,好像要保持它苗條的身材似的。
記得以前,我曾買過幾只白胖的小蠶,又買了好些桑葉。回家后,我找了一只小盒子,把一些桑葉均勻地鋪在盒子底部,再小心翼翼地把蠶寶寶放進去,又在上面蓋了幾片桑葉,就去寫作業了。
過了一會兒,我去看我的蠶寶寶。一看,哇,蓋在上面的桑葉不見了,鋪在下面的葉子也所剩無幾了。“沒想到這幾只蠶這么能吃啊!難怪它們長得那么胖呢!”我驚訝不已,“哎,要是照它們這樣吃下去,還不知道我買的桑葉夠不夠它們吃呢?”我一邊看著它們,一邊自言自語著。
一開始,我還對這幾個陌生的家伙感到很害怕。只要看到它們扭動著笨重的身體,慢吞吞地吃著桑葉的樣子,我連動都不敢動它們。可是,時間一長,我就漸漸地喜歡上了它們。每當我要給它們喂食的時候,總要選一只放在手心上,再拿上一片鮮嫩的桑葉放在它旁邊。當我看著小蠶寶寶順著桑葉的邊緣,“沙沙沙”地吃起來時,那聲音就如同秋日的霏霏細雨聲。我看著蠶寶寶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就會覺得它們太可愛了!
過了一段時間, 蠶開始結繭了。它們靠在盒邊,不再吃任何的東西。它們從嘴里吐出細細的、銀白色的細絲,把自己完全地包在里面。透過薄薄的繭殼,我隱隱約約地看到蠶寶寶們不停地扭動著身體。
又過了幾天,白白的蠶繭一動也不動了。“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好奇心促使我拿起剪刀,剪開了一個蠶繭。咦?里面白胖的蠶寶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褐色的橢圓形的東西。“這是什么呢?”我非常奇怪,于是跑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蠶蛹,再過幾天,等蠶蛹變成了蛾,咬破蠶繭爬出來后,就可以生兒育女了。”“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這可是個重要的發現,我要把它記下來。
蠶可以算是一種偉大的動物了。它們為人類吐絲,有時候甚至為人類貢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啊!我喜歡蠶!
小學觀察日記 篇7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觀察作業:種黃豆。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了解黃豆生長的過程;一個是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 我一回到家就拿起一個盤子,放滿了水,撒下一把干干的黃豆,有的黃豆浮在了水面上;有的黃豆沉入了水底,我心想:總有一天這些黃豆一定能夠長出綠綠的嫩芽來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種了黃豆的盤子前一看,只見一個個黃豆身子比昨天胖了一倍,有的衣服都小得起皺了,像一張老奶奶的臉,還有的連衣服都撐破了,露出了雪白的大肚皮。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每一粒黃豆的中間有一根細小的“胡須”,多像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蝌蚪躺在盤子底下睡覺哇! 又過了幾天,這些小黃豆有了細得像鉛子筆蕊一樣的莖;也有了綠得發亮的葉子,還有枝狀的根。黃豆的莖比什么東西都要脆弱,用手輕輕地一掐,那軟弱無比的莖便斷了,而且還要流血出來呢!它的葉最引人注目,兩片大綠葉之間夾著幾片小嫩葉,大葉子是子葉,當嫩芽還沒有根的時候,就靠它來吸收陽光和養分,根長出來了以后,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它就自然脫落了;根是黃豆生存的基本,如果沒有根黃豆就不能茁壯生長。 半個月后,黃豆終于長成豆芽了,盤子里仿佛就是個“豆芽林”,雖然沒有松樹林茂密,也沒有柏樹林蒼翠,但它是我自己種的。一陣風拂過,小豆芽們跳起優美的舞蹈,好看得很。
小學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和爸爸做了一個實驗。先在一張豎紙板上畫了兩個大大的向左箭頭,再把箭頭涂上顏色。準備一個方形的大玻璃杯和一個圓形的大玻璃杯,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
我先把方形的空杯子放在豎紙板前面,讓爸爸慢慢向里面加水,我卻眼睛一眨不眨地觀察著箭頭的方向,我發現箭頭的方向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我繼續做實驗。我想,把方形杯子換成圓形的,結果會是怎樣呢?我讓爸爸拿水慢慢向圓形杯子里倒水,倒到一半的時候,奇跡發生了,一個箭頭竟然改變了方形,爸爸繼續倒水,另一個箭頭竟然也改變了方向。我不相信,又做了兩遍。結果還是一樣。
我問爸爸:“為什么方形杯子不能改變箭頭方向,而圓形杯子可以改變箭頭的方向呢?”爸爸說:“這是因為圓形的杯子倒滿水之后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而你透過它再看物體的時候,會改變物體的方向。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它的應用,比如:照相機、放大鏡還有老師用的投影儀等。等你以后長大了,你會了解它的作用。”
通過這次試驗,我學到很多知識,第一次知道了很有趣的凸透鏡。
小學觀察日記 篇9
(一)
7月7日星期二天氣:晴
昨天,我做好了環保酵素,現在正在回想昨天做酵素那快樂、美好的制作過程。
我先詳細地瀏覽了一下資料上做酵素所需的材料和它的制作過程,便開始做了起來。首先,我把今天剛吃完的西瓜的皮切成小小的顆粒狀,接著在塑料瓶里倒了大約占十六分之十左右的水,再倒入大約占了十六分之一的紅糖,攪拌均勻,再把剛剛切好的西瓜顆粒裝在塑料瓶中,大約站了十六分之三的空間。留出一些空間讓它可以發酵。最后,我把瓶蓋擰得緊緊地,把它放在陰涼通風之處后,讓它開始發酵。
以后的每天,我一定給酵素開一次瓶蓋。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定能成功地做出一瓶酵素。
環保酵素觀察日記
(二)
8月10日星期日天氣:晴
我做的酵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它又有什么新奇的變化呢?今天,我又在仔細地觀察環保酵素了!
在我開蓋時,酵素竟然發出了“茲茲,茲茲”地響聲,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酵素在發酵過程中,空氣與瓶內的液體接觸,就會發出聲響了。
咦,這又是什么呢?我看到浮在酵素表面的白白的粉狀物質,立刻在腦門里打起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我突然想到,科學老師說,這層白色的膜可以直接抹在皮膚上做護膚保養品。酵素的作用可真不少呀!
忽然,一股刺鼻的氣味沖進我的鼻子里。這味就好像剛釀好的酒味,酵素怎么會有酒味呢?這就表明物體已經發酵到一定程度了,這時我們只要密封再等上2個月左右,一瓶環保酵素就算制作成功了。
我現在知道了,做酵素可以使垃圾變廢為寶,提高環保的質量,保護環境,讓地球變得更美麗。
【小學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觀察小學日記06-17
小學觀察日記04-09
小學的觀察日記精選07-03
小學觀察日記06-20
觀察黃豆日記 小學生觀察日記05-05
觀察小學日記【熱】01-14
觀察植物小學日記01-27
觀察小學日記【薦】01-22
觀察小學日記【精】01-22
小學觀察動物日記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