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日記 篇1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六年制小學《信息技術》第六冊第七課《觀察日記》。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說課。
一、教材分析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季節的變化、氣溫的變更、城市的改造、動植物的生長……我們要求學生根據事物的變化,來觀察變化的規律,并寫出觀察日記,或運用實驗表格填寫記錄。在觀察中,要按照搜集到的信息資料,來指導學生對最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使觀察的方式和方法更科學、更實用,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根據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提高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2、培養學生搜集、運用科技信息的能力,指導學生寫好觀察日記。
3、學會用搜集到的信息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自己搜索所要獲取的知識,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討論,教師適當點撥,以達到師生共鳴,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完成自己的成果時體會成功的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寫觀察日記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了解自然、觀察事物的能力,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二、設計理念
1.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們主動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放飛學生的個性,體會學習的樂趣。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三、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組織教學時,應以教師的啟發、點撥為主,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創設出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調動學生共同參與的積極性。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探索欲和表現欲,讓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展示自己的成果,體驗到學習的喜悅感、成就感。
四、說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搜索所要觀察目標的信息,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共同探究寫觀察日記的方法。
五、設計思路
根據本課的設計思路設計如下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植物、動物的生長過程。如百合花從花骨朵到盛開的畫面,一只小狗長到大狗的畫面,一棵小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畫面,進而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觀察事物的發展過程,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成日記,很自然地導入本課,揭示課題。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⑴自主探究
教師布置學生通過查看資料書、上網搜索、實際觀察等多種方法搜集信息。
學生要確定觀察的對象是什么?觀察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教學任務就比較明確了。
⑵協作學習
為了使學生合作學習有所遵循,老師在分小組討論之前讓學生通過上網,查找關于如何寫好觀察日記的資料,然后出示并提出問題,學生按四人為一組討論交流:在寫觀察日記時要按照怎樣的方法去寫。
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匯報他們小組的討論結果。老師根據同學們的發言總結出寫好觀察日記的方法:
A確定觀察對象;
B確定觀察過程;
C寫出過程特點。
學生小組合作寫觀察日記或“論文”。
在寫觀察日記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事物的變化來寫,開始寫肯定會有一定的困難,但只要認真,一定會寫出好的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
學生將觀察日記和“論文”向全班同學發布,展示作品,同學互相參觀,交流,自由發言,評選出最優秀的觀察日記和“論文”。
4、學習總結,構建知識框架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總結可以讓學生來完成。比如,讓學生說一說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這樣,把學生回答的問題形成鏈條,就是我們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成果,進而使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便于理解和運用。
六、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在學生都寫過觀察日記,掌握了一些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基礎上,來突出運用信息資料寫觀察日記的信息技術課,重要的是通過展示課件,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地實現教學目標。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2月21日 星期六 天氣:陰轉晴
今天,我觀察了外婆家的一株山茶花。這株山茶花是粉紅色的。今天,我發現它長出了八個花骨朵,開了三朵花,本想好好觀察一下,只可異,花沒開多大,就沒有觀察。
20xx年2月22日 星期日 天氣:晴
昨天,花沒開多大,沒有觀察,今天,花開大了,于是,我觀察了一下,發現了它有十二個花瓣,中間的花蕊是黃色的,看起來十分可愛。
20xx年2月2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放學后,我觀察了一下那株山茶花,山茶花今天又多開了兩朵粉紅色的花,花在綠的葉子中,顯得那么嬌嫩。有時也有幾只蜜蜂嗡嗡地飛來飛去。
20xx年2月24日 星期二 天氣:陰
今天,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花瓣,發現花瓣大約有四厘米長,有二、三厘米寬,花瓣很嫩,好象看著看著就要把它看化一樣。
20xx年2月25日 星期三 天氣:小雨轉陰
今天,我帶著受傷的腿,看了看山荼花,順便也量了一下,我發現又長出了三個花骨朵,而且,花瓣又長了半厘米。
20xx年2月26日 星期四 天氣:陰轉晴
今天,我發現又有兩朵花開花了,而且有一朵開舊了的花掉在地上了,我還發現里面有幾只小蟲子,看樣子好象是螞蟻。
20xx年2月27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是觀察的最后一天,我突然覺得這株山茶花上有好多秘密,山茶花是一個多么有生機的精靈啊!花朵們的生命很短暫,但是卻如此美麗,令人窒息。
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去種豆芽。我先找來綠豆,再找來盆子和沙。我先把沙倒進盆里,再撒下幾顆綠豆,再把少量沙撒在綠豆上。最后,我打開水龍頭,接了少許水,灑在沙里,希望豆芽快快長大。(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第二天,我看到豆子抽出了小芽,它的根綠油油的,像小草一樣嬌嫩。
第三天,我給豆芽澆水時驚奇的發現,我的豆芽比前一天高了3厘米,更奇怪的是它的葉子居然比原來大了許多。
第四天,我量了豆芽,哇!已經有11厘米了!沒想到,僅僅只需要一點沙子和水,它們就能如此茁壯的成長。(增加此句,是為后面的抒情打下基礎)我還看見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里居然有一個很小的花苞,真像一顆牛奶糖。
多么有趣的豆芽!多么頑強的小生命!
觀察日記 篇4
隨著時間在不斷地流失,再看生態瓶跟以前比就覺得豐富了許多。
今天生態瓶的變化出乎我的意料,水草長大了。前幾天還是小水草今天就長到了7厘米高,好神奇。但是是小魚和小青蛙還沒長大。
放學回到家后,我立馬跑到生態瓶前去觀察小魚,只見調皮的小魚把兩三顆沙子含在嘴里,一下子又吐出來。然后又連續重復做了幾次這個舉動。過了一會兒,它開始往上游,把嘴靠到瓶子邊上,圍著瓶子邊轉了一圈,然后又往下游。
放學回家后,我又像往常一樣,蹲在生態瓶前觀察小魚。只見小魚不是那么生龍活虎了,它們一邊悠閑的吐著泡泡,一邊慢騰騰的游著,在水草上面吸來吸去,好像在吃水草,它把水草表面上的一些微小的,白色的微生物吸進嘴里,然后吐了幾個泡泡,圍著水草轉了幾圈,把一些細沙含在嘴里,又吐出來。我用手指輕輕的點了一下生態瓶,小魚們像接到警報一樣,馬上快速地繞著瓶子游動了兩三秒,然后又漸漸慢了下來。
小魚累了,那只小青蛙卻來了勁,那只黃色的小青蛙大模大樣的在“散步”,一會兒浮上了水面,一會潛入了水底,它蹬著腿,好像要跳出去似的。這時候的它,又好像一位好勝的跳水姑娘,兩腿一蹬,躍向空中。
啊!生態瓶,好一個多彩的世界。
觀察日記 篇5
周末我抓到一只美麗的蜻蜓,我給它起名叫“果果”。并讓它出演我的觀察日記中的“主角”。
長相:它的體形簡直像一架輕型飛機,我用尺子量了一下它的身體,足足有6厘米,它的頭很大,且轉動靈活,兩只超大的眼睛,占頭部的大部分,胸部的背面有兩對膜狀的翅膀,足接近頭部,細長,腹部是圓筒形,并且有9個節。
飛行:它雖然沒有像小鳥一樣長長的羽毛,但它每只薄薄的透明的翅膀都有獨立的肌肉來控制,飛行時,可以靈活的向前、向后、垂直飛行,也可以突然加速。在飛行過程中,它的中足和后足就可以伸到頭部前方,以便隨時抓住樹枝后小飛蟲。
吃食:我知道它吃蟲子,但自從抓到它至今,沒看到它吃東西,用小蟲子喂它,它也不吃,這算是失敗吧。
睡覺:它睡覺姿勢難度很高,可站著睡或掛著睡,但它的眼睛是閉不上的,只要東西在它周圍擺動,它立刻能看到,整個身體立即處于緊張狀態。
蜻蜓是最親近我們人類的益蟲,蜻蜓美麗而又可愛!我非常喜歡它。最后,我將它又放回空中,希望它能找到它的小伙伴。
觀察日記 篇6
20xx年9月30日星期五。種大蒜
今天回家,老師叫我們種一棵大蒜,我回家在袋子里拿了一瓣大蒜,接著我又拿來一個臉盆,放了一些土,再把大蒜種進去,然后給它澆水,希望它快快長大。
20xx年10月2日星期日,大蒜發芽啦!
今天我連忙跑到臉盆旁,看見大蒜還沒發芽,我就往下壓了壓,媽媽看見了,馬上阻止我說:“小傻瓜,別壓了,再呀就被你活生生地壓死了。”我問:“可是它還沒發芽,所以我就壓了壓,希望它快點發芽。”媽媽說:“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踏,你長大了就知道這是為什么啦!”我只好聽媽媽的話。我盼望著:“小芽們,明天你們會長出來的,嗯。”今天,我漫不經心地走到臉盆前,發現有什么綠色的東西,我拿放大鏡一看。“哇,媽媽,媽媽,快來啊!種子發芽啦!”媽媽也跑下來和我高興的說:“發芽啦!”我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它們發芽啦!
20xx年10月6日星期四,打算長高啦!
已經過了三四天,我又和往常一樣漫不經心地走到臉盆前,看見大蒜都長高了,就像春天剛長出來的小草一樣,綠油油的,光滑滑的。還有一根蒜大爺長了15厘米!形狀像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寶寶“y”兩片葉長長的。直直的,就像兩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我一吹,它們便在風中微微蕩漾……
我從中懂得了種大蒜不僅僅是一種活,而是一滴滴快樂的汗水。
觀察日記 篇7
(1)20xx年4月2日
今天,我在仔細地看著紙杯,紙杯什麼好看的?原來,我不是在看紙杯,我是在看紙杯里的大蒜呢!
一早,媽媽對我說:“拿兩瓣大蒜給你,試著種一種。”我不知道種大蒜需不需要剝皮,所以一個大蒜剝了皮但另一個大蒜沒有剝。
這兩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紅,一瓣白。紅的猶如一個人怒發沖冠,白的好象一個喜笑顏開的老人。我想,如果這兩個“人”同臺表演的話,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發現,白的那瓣冒了一點綠牙!紅的那瓣卻沒什麼動靜。原來,種大蒜是需要剝皮的。
從現在開始,我就只觀察剝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2)20xx年4月3日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知道,種大蒜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苗了。
大蒜的苗已經有半厘米長了,根須也長了出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了“頭發”,下面長了“胡須”。
這“頭發”真白,頂尖略有青。這白中帶青,青中帶白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發”煞是好看。
這些“胡須”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后五分鐘之內蒜味絕對散不了。
吃完晚飯之后,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并且蒜苗又有點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于是我減了一點水。
(3)20xx年4月5日
三天了,我去換水時,發覺蒜苗竟然沒長!于是我去問媽媽,經過一番問答,我知道大蒜苗原來是白色的,長大之后就變綠了。還要經常換水。
為了讓大蒜恢復,我照顧得更仔細了,每天兩次換水、加水、減水,還時不時看一下。
蒜苗已經有兩厘米長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現在下面白,上面綠。想象力豐富的我覺得,大蒜應該跟爬山虎一樣,為了更好地吸收陽光,制造養分,把能制造養料的“葉綠素”放在苗尖。
“胡須”越來越長,數量不可計數。
這苗像“百歲老人”一樣,坐在那里靜靜思考。風來了,“百歲老人”好象想出了辦法,頻頻點頭。
(4)20xx年4月6日
大蒜苗已經有3。5厘米了。經過幾天的生長,它已經很高了,苗莖輕而均勻,苗尖青而帶綠。
苗根也有1-2厘米長,它的味道已經非常重了。你使勁聞一下,味道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增加一倍延長到十分鐘左右。
大蒜是這樣長的:上面長的同時下面也長。上面的苗邊長邊吸收陽光,下面的根邊長吸收水分,它們把養料運到中間的莖葉里,又由中間的莖葉用養料讓它們生長。
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種過豆子,但豆瓣不幾天就掉了。大蒜應該是莖塊植物吧,我想。
大蒜苗分裂得更厲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間一層薄薄相連外,完全裂成了條。我想看它到底怎樣,所以什麼也沒問。
(5)20xx年4月7日
大蒜差不多有6厘米了。現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的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
根部更不用說,蒜味重得要命。
所以我觀察的次數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地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蒜苗應該是這樣分枝的。
但還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沒都沒有這么重,現在泡在水里怎么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是大蒜剝了皮、發了芽、長了根之后,把蒜味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要有一種責任!
【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觀察日記:植物觀察日記04-14
觀察兔子日記_觀察日記04-15
觀察大蒜觀察日記09-14
觀察花的觀察日記11-25
被雨觀察的觀察日記08-13
觀察動物的觀察日記02-17
觀察烏龜的觀察日記01-25
觀察黃豆觀察日記04-30
觀察金魚(觀察日記)05-13
觀察金魚觀察日記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