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婦女節(節日起源)
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為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為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中國人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 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
1922年7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關注到婦女問題,在中共二大《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中提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這一后來以一貫之的婦女運動指導方針。隨后,向警予出任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在隨后的幾年里,她多次在上海領導女工斗爭,僅1922年一年間就在上海的六十間絲廠、三萬名女工中先后發動十八次罷工。但是當 時中共內部婦女力量薄弱,1922年6月時只有女黨員4名,到1923年6月時也不過13人。
建立廣泛的婦女運動統一戰線的需求迫在眉睫,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中就提出“一般的婦女運動如女權運動、參政運動、廢娼運動等,亦甚重要” 、“本黨女黨員應隨時隨地指導并聯合這種種運動,口號應是“全國婦女運動的大聯合”、“打破奴隸女子的舊禮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母性保護”、“贊助勞動女同胞”。這些口號之外,還應加入“打倒軍閥”、“打倒外國帝國主義”兩個國民革命運動的口號,以引導占國民半數的女子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