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1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2
小時候,對于經典這個字眼,總是充滿著許多問號,那是什么?
三四歲,最喜歡看的就是童話,連環畫,既有精彩的故事,又有美麗的圖畫,最得我心,一個個地拼音字,吚吚呀呀地讀,讀完后,總是心生滿滿的成就,覺得,童話就是經典。
一年級,會認點兒字,讀讀一本書,三年級,讀幾本縮寫的名著,那仿佛就是我心中的“經典”。
那是始于一次家庭大掃除……
“韜,這本《三國演義》拿出讀讀吧。”一聽到這叫聲,對新事的好奇心驅使著去年個熱鬧。媽媽拍拍書上的灰塵,把書遞給我。抱著這本厚厚的大書,我一臉茫然,對于這種古籍,我怎么看得懂呢?但是,一本大書放在你面前,你又怎能經住它的誘惑呢?于是我翻開第一頁。
《三國演義》,它既不像《西游記》那般天馬行空,也不像《紅樓夢》那般柔情細膩。仿佛記述的就是我們的生活。你看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再到后來“攻城奪地”,“三英戰呂布”,直到后來關羽、張飛被斬殺,劉備仍是揚言為他們報仇,這讓我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情義,就像是生活中的兩位死黨、好兄弟,在困難中為你兩肋插刀,那可謂“義”。三國還講了不少心理戰“三氣周瑜”,“美人計”等,心理是打好勝戰的關鍵,就好比考場,參賽竟演現場,很多時候都需要有好的心理。這本書中,詮釋的最好的,那就是“謀”,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的草船借,黃蓋假意降曹操,還有智取漢中,雕像退司馬等。一計連一計,“天下如棋,一步三算。”,學習和生活,亦要講“謀”字,有了好方法,好計策,才能取到事半功倍。
三國中,趙云趙子龍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將領,長坂坡救主,那可真是驚心動魂,一身披戰甲,身單影只沖入曹營,連戰幾十人曹將,所向披靡,無人能擋!另一位是司馬懿,讓人佩服的,是他的謀略,曹操掌權他俏無聲息,曹丕掌權,他慢慢鋪墊,曹睿掌權,他便一飛沖天,曹睿死后,一舉奪權,真是一計扣一計。
就這樣,一頁一頁地翻過,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把世間的友情,親情都詮釋在這本書中,我覺得,真正的經典,是能寫進人們的心中,是最貼近生活的。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3
在歷史的長河里,許許多多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東西閃爍著光芒,就如同沉積在河底的寶石,細小而珍貴。抒寫它們的作者,那些嘔心瀝血、為追逐夢想一路奮斗的人們,被世人深刻地銘記。他們的靈魂將和他們的作品一樣永垂不朽。有這樣一本書,它是文學史的里程碑,它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蜀、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
它的作者羅貫中將自己的價值觀念以及思想觀念加以融合,使作品十分有文化底蘊。其中既有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又具有民間思想,獨出機杼,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壯美的藝術世界。
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論是狡詐多疑的曹操,忠厚老實的劉備,還是有勇有謀的孫權,都被作者用奇妙的文筆洋洋灑灑地寫出了鮮活的生命。或許只是草草幾筆,一個群雄逐鹿的故事就呈現在我們面前。我認為,這也是《三國演義》的魅力所在。
其中,最讓我欣賞的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曾經,司馬懿率領十萬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卻沉著鎮定,利用對方多疑的弱點,大開城門,只領著幾個童子,自己在城樓上焚香操琴。使得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諸葛亮的這一招空城計,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扭轉乾坤。還有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等婦孺皆知的妙計傳誦至今。
謀事有諸葛亮,而武將中關羽的忠義讓我深深地贊嘆。他是一個英勇善戰的蜀國名將,是一個有義有勇的“性情中人”。他秉燭達旦,過五關斬六將,后來還在華容道義釋曹操,可見其義其勇有過人之處,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越是滄海橫流,越能顯出英雄本色。關羽一生重情重義,被視為“重言諾,講信義”的典范,處處知恩圖報,可謂“義薄云天”。雖敗走麥城一生壯烈,但這個大義凜然的英雄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關羽的生命年華映照了那句話:“玉可碎不改其質,竹可焚不可毀其節。”
《三國演義》所承載的不只是一個群英蕓薈的史詩,更多的是一個時代的特點與精髓。當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民族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三國演義》的一字一句都融入了作者的心血,一筆一墨都以寫實的態度,客觀完整地展現了這余百年的歷史過程。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啟發。清代的魏裔介曾這樣評價它:“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于羅貫中演義得起梗概耳。”
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快餐文化”的年代,還有許多像《三國演義》這樣的文學經典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就讓我們一起品讀經典,感悟經過時間考驗的人生真諦,讓經典的價值充分呈現。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4
讀完《三國演義》后,我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本書活靈活現地演義出了一個歷史故事。
曹操是一位奸詐的圣人。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明明知錯了,還把呂伯奢殺了,其無情無義,陳宮便離他而去,但曹操后來說的一句話令人回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當時的情況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曹操不殺了呂伯奢,呂伯奢回家看到家人死了,一定會帶人來追殺曹操,那曹操就可能會在歷史中消失。但是如果一直奸詐下去的話,就會遭報應的。
劉備與曹操正好相反,他仁義,愛百姓,即使是逃難,也要帶上老百姓,劉備經常布施仁政,得百姓愛戴。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袁紹在與曹操一戰時,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他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不知道,反而聽信小人的話,最后敗給了曹操。
《三國演義》讓我知道要善于聽從好的意見。當龐統來到曹營時,向曹操獻上了連環計,曹操聽起來他的建議,后來有大臣問:“萬一敵人用火攻該怎么辦?”曹操的大概意思是:“冬天不會有東南風的,敵人用火攻就會把他們的營寨給燒了。”這也不怪曹操,他不是氣象專家,但有人提醒他,他也要注意呀,正因為如此,那一戰,曹操大敗。所以能否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事情的成敗。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5
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我利用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名著深深地吸引了我。
很多同學看了《三國演義》后,非常喜歡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我卻很喜歡曹操。《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評論是“治世之能人,亂世之奸雄”。我覺得羅貫中說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有失偏頗,我想為曹操鳴不平。在我心中,曹操的形象是高大的。
曹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曹操是自《詩經》后重振四言詩的作家,他的五言詩也頗具樂府民歌的色彩。他和曹丕、曹植并稱“三曹”。父子三人以其顯赫的政治勢力和杰出的文學創作居于當時文壇的領袖地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面對美酒而高歌,感嘆人生年華能有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他面對憂愁困苦,借酒澆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尊重人才,“唯才是舉”。
曹操是一位寬厚曠達的領袖。講他心胸曠這是有證據的:如果他不是豁達大度,怎會有當關羽走時“彼各為其主,勿追也”的感嘆?如果他不是寬厚仁愛,怎會有當郭嘉喪時“臨其喪,哀甚”的悲痛?這一切說明曹操的心胸曠達。
曹操是一位縱橫捭闔的政治家。曹操參與的大小戰役有許多。如破黃巾,斬劉辟、黃邵,攻下邳,絞呂布。特別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的情況戰勝“眾十余萬”的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幸嗎?不,絕不是!這說明了曹操過人的軍事才能。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處在一個群雄角逐的年代,英雄們四處割據,四處擴張,在這樣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挾天子以令諸侯”正說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漫步于歷史的書頁,穿越歷史的風云,曹操的高大雄偉的身姿令我欽佩折服。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清楚地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開始,到黃巾起義、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云長千里走單騎,借東風火燒赤壁等,直至西晉統一全國。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各路軍隊紛紛起義,當時的年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漢靈帝劉宏昏庸無比,加上奸臣貪贓枉法,國家時刻面臨著崩潰的危機。不久,黃巾起義爆發,劉關張投軍,九個月后,黃巾起義被消滅,董卓進京,朝廷起內亂,不少官員被殺。曹操逃出洛陽,招兵買馬,不久董卓被殺,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但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那,便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最后在古城會面等,一直到西晉統一三國。《三國演義》是由羅貫中寫的,打這以后,有很多人仿照他的寫法,如,《封神演義》,《楊家將演義》等。但是,《三國演義》更能透露我國古代的種種歷史與文化。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是一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讓我知道三國中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喜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范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