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的根,而家的根本是家長的修身。yuwenmi小編整理中國好家長讀后感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中國好家長讀后感【篇一】
這里的6個家教個案,是當前國內外廣大中小學生家長非常值得參考的家教案例。
6位中國父母雖屬不同階層,但他們都善學知教,因此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都有許多難得的心得體會和做法。其極富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實踐,相信會給我們的父母們以極大的啟發(fā)。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認為孩子的“素質”,更多地是出自家庭而不是學校。沒有父母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孩子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優(yōu)秀父母的成功經驗,是當前我們家庭素質教育的最好讀本,值得每一所家長學校、每一個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向其家長推薦,并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和參考。
中國好家長讀后感【篇二】
母親孩子的智能被壞情緒殘害在母親的子宮里
媽媽暑期學習回來,鞋子還沒換,就沖過去看望分別兩周的兒子。兒子的姥姥先開口說話了:“這么長時間沒見娃娃了,快抱抱娃娃。”孩子很快模仿到:“快抱抱娃娃!”媽媽趕緊去換鞋、洗手,見媽媽沒有第一時間抱抱自己, “氣死我了”從六個月大的孩子口中脫口而出!這是孩子學說的第一句話!
媽媽非常驚訝,兒子這么早就能說完整的句子,簡直是個奇跡!但她沒有從孩子的第一句話中感受到孩子的心態(tài):只要別人延遲滿足,孩子就不能接受,孩子就很生氣,孩子就氣得“快死”了。
這種動輒不堪忍受的心態(tài),往往會使人心煩意亂,失去理智,亂了方寸,執(zhí)拗任性,人的潛能得不到正常發(fā)揮。
大家都知道,在成功的路上,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壞情緒。憤怒時,不能制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許多光陰會白白浪費,一些機會會稍縱即逝。
嬰兒壞情緒的誕生便意味著孩子自我調整能力的的萎縮,對他人、對自己的無情傷害,對各種外援的破壞,對各種利于將來成功的因素的破壞,為成功設下了種種障礙。
那么,幾個月大的孩子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壞情緒呢?
原來,這位媽媽是個60后的抑郁癥患者,從18歲開始,晚上就經常失眠,白天昏昏沉沉。但她卻是一個十分要強的人,當年考學連拼三年,工作后,同樣靠拼命三郎的作風取勝,不堪忍受的抑郁情緒與身心疲憊,經常讓她火冒三丈, “氣死我了”便成了她的口頭禪。
懷孕后,在工作上對自己的要求沒有變,但身體的變化,體力的不足,與她對自己業(yè)績的高渴望形成嚴重的矛盾,“氣死我了”這種壞情緒便常伴著自己,這種壞情緒不斷刺激母親內分泌系統(tǒng)產生“壞”激素,“壞” 激素通過臍帶投放到胎兒體內。胎兒在子宮內十個月之久的生存環(huán)境中,逐步適應了這種“壞”激素帶來的壞情緒,“氣死我了”的那種感覺足以成為胎兒習慣性的情緒。
孕婦內分泌系統(tǒng)在不同的情緒下,會分泌出各種不同的激素。這些激素會經過血液循環(huán)或組織液循環(huán)進入胎盤,使胎盤的血液成分和組織液成分發(fā)生變化,在胎兒體內作為信使傳遞信息,對機體生理過程進行調節(jié),成為胎兒生命中的重要物質。而在孕婦的“氣死我了”的情緒下,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全都是負面的:它們有的使血壓升高,有的使肌肉僵硬,有的使神經痙攣,有的還會影響腎功能,還有的要影響其它內分泌腺的正常工作,繼而產生更多的毒素。它對身體的危害,比打一棒或捅一刀要嚴重得多。因為有些激素的半衰期要持續(xù)好幾天,對胎兒的傷害也會持續(xù)好幾天。也許新傷未愈,孕婦情緒再次發(fā)作,胎兒又會再次受傷。
從小生命進入母體子宮“定居”起,孕期的各種情緒變化,無時無刻不在導致體內分泌物的變化,孕婦情緒好時,體內會產生一些有益的激素,以及酶和乙酰膽堿,這些有益的環(huán)境自然會使胎兒心情愉悅,健康發(fā)育,為今后樂觀處事、熱愛生活奠定了基礎;孕期情緒不好時,可使大腦皮層與內臟的平衡關系失調,內分泌失調,以致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使孕婦子宮活動性降低,血流量減少,胎兒供氧不足,成為胎盤早期剝離隱患。而且腎上腺素對胎兒的作用時間比母體本身長,孕婦的緊張情緒過后,母體的應激狀態(tài)會隨即開始緩和,但對胎兒影響還在繼續(xù)。
有人曾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德國55家醫(yī)院所出生的嬰兒做過調查。發(fā)現1933年希特勒上臺前7年間,新生兒畸形率為1.25%;1933~1940年希特勒上臺執(zhí)政的7年間,畸形發(fā)病率上升到2.38%;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又上升到2.85%,1946~1950年前后最困難的5年里的畸形發(fā)病率高達6.5%。這說明希特勒的殘暴統(tǒng)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緊張、恐怖及戰(zhàn)后的困境,對孕婦的情緒和胎兒的正常發(fā)育有很大的影響。
大量調查資料表明:孕婦在恐懼、憤怒、煩躁、哀愁等消極的壞情緒下,身體的各部分機能都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血液成分的改變,體內會產生有害的成份,傷害胎兒的情緒,阻礙胎兒的正常發(fā)育,讓胎兒倍感不安。
美國發(fā)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這個實驗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遲滿足的能力,所謂的延遲滿足,就是能夠等待自己需要的東西的到來,而不是想到什么就立即要什么,這是一個很通俗的解釋,實驗過程大致如下:
實驗者發(fā)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后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力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在美味的奶糖面前,孩子們都將經受考驗。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后,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的表現,發(fā)現那些當年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后來的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發(fā)現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yè)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也就是說,自控能力越強,延遲滿足能力越強,越容易取得成功。
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成功智力理論,很具有實用和現實取向性,他將創(chuàng)造性與實踐性納入成功智力之中,并通過研究發(fā)現,但凡成功者都具有20個特征,其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沖動和延遲滿足就是兩個重要的特征。孕婦缺乏耐心,遇事急躁,氣急敗壞的壞情緒,不僅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威脅,更可怕的是把自己習慣性的沖動以及不能延遲滿足愿望時產生的毒素早早注進孩子的血液里,過早損壞孩子成功智能中的兩大要素,是對孩子成功智能的無情殘害。
各種胎教器材已經充斥著市場。讓一些準媽媽無所適從,但我要強調的是,那些器材都僅僅只能給胎兒提供一種外環(huán)境,這些外因還是要依靠母親素養(yǎng)這一內因發(fā)揮作用,所以,孕婦的個人素養(yǎng)顯得更為重要。
1
素養(yǎng)的提高,首先是壞習慣的克服。也許克服一個壞習慣是一件很艱難的事,但只要自己能意識到,不斷提醒自己,不斷激勵自己,壞習慣終究就會被好習慣取代。在您培養(yǎng)好習慣的時候,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胎兒的好習慣,這些好習慣將是送給孩子最大的財富?茖W實驗證明,母親早睡早起,胎兒出生后同樣早睡早起,所以,孕前克服掉一個壞習慣,孩子的天賦就能實現一次超越。
2
素養(yǎng)的提高,也是做人的長進。如果愿做人母,就要敢于面對自己的種種不足,努力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提高與人溝通能力,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尤其是婆婆,也許因為代溝,也許因為地域文化,也許因為家庭背景,也許因為個人經歷,產生溝通障礙非常普遍,但將要為人母的人,一定要學會站在老人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老人,接納老人,孝敬老人,這種孝心會深深地注進胎兒的生命里,成為開發(fā)胎兒感恩之心的最有力的資源。
3
素養(yǎng)的提高,還包括人脈的暢通。有能力接納形形色色的人,學會理解,學會包容,有能力處好家庭關系、同事關系、鄰里關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情緒的最好保障。如果孕前本來就渾身是毛病,處處斤斤計較,嬌氣十足,愛發(fā)牢騷,孕期無論如何調試心態(tài),都無法保持良好的情緒。
4
素養(yǎng)的提高,也包括耐挫折能力的提高。遇到不順心的事,能做到心平氣和,寵辱不驚,必能應對孕期的種種問題。所以,孕前除了注意營養(yǎng)搭配,科學飲食,規(guī)律健身以外,學習一門自己熱衷的技能,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技能學精湛了,不僅會產生充實、自信的感覺,而且從中鍛煉了您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不僅有助于保障孕期的情緒,而且對胎兒心態(tài)培養(yǎng),提高耐心期待這一延遲滿足的成功智能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5
素養(yǎng)的提高,還包括做好充分的孕育準備。把孕育看做人類最偉大、最神圣的一種職業(yè)與責任。從個人習慣,為人處世,耐挫能力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并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做到心中有底氣,相信自己能超越極限,建立自信,不斷進行心理暗示,至少花一年時間,充分準備,您再去創(chuàng)造生命,您的孩子會因為您的努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