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无码福利视频,亚洲无码视频喷水,亚洲三级色,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六年級《詹天佑》讀后感500字

發布時間:2017-09-13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詹天佑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挾下勇敢地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并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任務,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下面請看語文迷網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詹天佑》讀后感500字

  詹天佑,一個著名的愛國工程師,出生于1861年3月17日,于1919年4月24日逝世,享年58歲。字眷誠,號達朝,漢族人,原籍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他是中國首位杰出的愛國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鐵路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詹天佑赫赫有名的戰績是:修筑京張鐵路。1905年到1909年,為發展商業,清政府決定修筑京張鐵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任詹天佑為總工程師。這條路是北京至張家口崎嶇地段,地形險峻,工程異常艱巨。全長約200公里,為通往西北之要道。為爭奪修路權,英、俄兩國相持不下,清政府決定自力修筑鐵路。外國人紛紛議論,認為中國無力完成修筑工程。詹天佑則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不能于一路之工,求助外人!”他面對著外國人的譏諷,以大無畏氣概,率領全體筑路人員,知難而進,立志為國爭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術人員極度缺乏,詹天佑率僅有的兩名工程學員,于1905年5月,選測了自延慶州繞過八達嶺經德勝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6月回到天津總局,提出勘測及調查報告,并擬定修筑方案。計劃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豐臺至南口)先行開工,以早日通車運輸而獲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張家口),再詳細勘測。特別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達嶺,地形險峻,更須進一步選測比較線。報告中稱,“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而路工之難,亦實為向來所未有。”

  詹天佑在地勢險惡、缺乏人才、路長道遠的情況下,仍然非常堅定,異常的認真。詹天佑,他是一個為了中華民族的光榮而奮斗的戰士,為了祖國的榮耀,他不顧一切!

  篇2:《詹天佑》讀后感500字

  最近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無意間又翻閱了他們課本中一篇我們小時候也學過的文章《詹天佑》,成年之后重讀,更有一番風味在心頭,下面我就來談下我的讀后感。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腐朽的清朝末期,帝國主義想借修建鐵路控制我國的北方,因為張家口到北京有崇山峻嶺封堵,要修建鐵路難度很大,我國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當時國貧民弱的現實中,不畏艱難,迎著外國人的冷眼與嘲笑,客服種種難題,帶領中國人民自己修建了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強力的回擊了外國人對于中華民族的輕蔑質疑,為當時身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掙了一口氣的故事。

  雖然是成年后再讀這篇文章,但是讀后感到還是為詹天佑那股濃濃的愛國之情,不服輸的錚錚鐵骨所打動,因為在張家口上過大學,現在回想仍覺得那條鐵路即使放在今天技術這么發達的年代,要修建這么一條鐵路仍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的,而詹天佑當時身處的環境之艱難,所要戰勝的困難之艱巨,實在應讓我們現代人為他鼓掌叫好,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不都要遇到像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一般的難題和境遇嗎,這個時候我們就更應該像他那樣,不畏艱險,即使面對的是冷眼與嘲笑,還是要堅定信念大步向前,掙得最后的勝利。

  篇3:《詹天佑》讀后感500字

  《詹天佑》一課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愛國工程師的不朽功績。他功課優秀,考取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并以優異成績畢業;他報效祖國,學業完成后依然回國為國效力;他熱愛祖國,用自己的知識設計建造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他善于創造,首創的“人”字形鐵路,解決了當時的難題。通過讀這篇課文,給我啟發最大的有兩點。

  一是他一絲不茍。他曾多次和工人們說,“‘大概、差不多’不能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不僅僅是工程人員,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無論哪個行業,都應該一絲不茍。看看詹天佑,再想想自己的學習,簡直是天壤之別。自己有時候學習不認真,做作業馬虎潦草,寫作文經常有錯別字。當時他們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這么優越,如果學習還不認真,怎么對得起老師和家長呢?

  課文中提到為完成地形勘測,詹天佑向當地有經驗的農民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沒有以“海歸”自居,沒有以為自己是博士而看不起農民,反而虛心向農民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善于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并積極學習。就像我們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大家都應該互相學習各自的長處,遇到難題不能不懂裝懂,該問就問,向懂得人請教,這樣學習中的難題就你迎刃而解。

  通過《詹天佑》這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重溫了這位愛國工程師的學習、成長和成才的過程。讓自己認識到每一位學生只有從小好好學習,熱愛祖國,胸懷大志,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