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
第一篇:《斑羚飛渡》讀后感
假期,我讀了《斑羚飛渡》這部小說。
我深深地被文中動物和動物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所感動。
當我讀到《紅奶羊》的時候,驚訝的有點合不攏嘴,一只母羊竟然和一只狼成了“母子”。更令我驚訝的是,有一次,豺狼半夜襲擊了黑球的“媽媽”紅崖羊,黑球便不顧一切地與老豺搏斗。老豺與黑球扭打在一起,戰斗地已靠近懸崖邊緣,老豺往后退了一步,黑球又撲了上來,最后,老豺沒踩穩掉下懸崖摔死了。狼竟然保護了羊,不可思議!兩個天敵成立母子,并且在為難時刻還救了羊,這是多么不符合生物鏈呀!當我再往下讀:在羊群去神羊峰的途中遭到了兩頭黃狼的追擊,一公一母,羊群都逃走了,就剩下黑球的“媽媽”了。紅崖羊做夢都想不到,那只公狼是黑球。它想自己死定了!那只狼在它身邊轉了幾圈,紅崖羊不耐煩了就咩咩地叫了起來。黑球認出了紅崖羊---曾哺乳過自己的“媽媽”,于是“制止”了妻子的攻擊,放過了它。我感動了,從驚訝到感動!從不相信到相信!黑球雖是狼,卻也不會讓別人傷害養育過它的紅崖羊“媽媽”,更不會吃掉自己的“媽媽”!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呀!
《罪馬》寫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情。有一次,在演馬戲的時候,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沒有檢查到地下有蛇洞。后來,蛇被馬蹄聲驚醒,爬了出來。馬被嚇得亂跑,馴馬師因為馬的亂跑撞到石頭上去世了。它的主任去世了,那只馬一直絕食了一個多月,最后從馬戲團逃了出來,守護在主人的墓旁,陪伴著它的主人。讀到這里,我感到好傷心呀,那只馬絕食了一個多月都在陪自己的主人。那只嗎肯定很想它的主人!它月主人的感情多深厚呀!
看完《斑羚飛渡》這部小說,我不由得想起我和小貓的故事。我曾給園里的流浪貓買貓糧,有時間也常下去看它。漸漸地小貓也就認識了我,每次見到我時都會喵喵地叫以示友好。
《斑羚飛渡》這部小說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與感恩回報,不只存在于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于動物與動物之間,也存在于人與動物之間。只要給予了愛,付出了愛,終會有所回報。
第二篇:《斑羚飛渡》讀后感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它給我很大的感觸,這本書的名字叫《斑羚飛渡》
《斑羚飛渡》的作者是沈石溪,原名叫沈一鳴,著名的寫動物作者,又是一些會的會長。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叫“斑羚飛渡”的一篇,全文大概說:獵人把七八十只羚羊逼到了傷心崖,領頭羊讓年輕羊和老年羊分成兩隊,年輕羊踩著老年羊過了懸崖,而那些老年羊卻墜入懸崖,死了。一對羊飛度懸崖過后,我心里一驚,這只領頭羊怎么這么聰明呀。然后,羊就這樣一對一對的飛度過去,直到剩下最后一頭羊,那就是領頭羊。它既不要羊來飛度,也不要他飛度別的羊,最后被獵人打死了。
看完整篇文章,我心里很感動,我知道那些老年羊是心甘情愿的,他們愿意死,希望活下來的是年輕羊,我心想,爸爸媽媽也就是這么呵護我的呀,小時候,他們整天照顧我們,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們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著,我們應該感激他們,這是每個孩子應該有的。
第三篇:《斑羚飛渡》讀后感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叫《斑羚飛渡》 。這本書的作者叫沈石溪,他的原名叫沈一鳴,1969年初中畢業后赴西雙版納插隊,在云南邊疆生活了十八年。他創作的作品是以動物小說為主,現在已經出版了作品五百多萬字了。
這本書也是通過幾個小故事,描寫動物們紛繁復雜的感情生活為主題的動物小說。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 就是《紅奶羊》里黑球與茜露兒的一段故事了。故事中講了大公狼黑寶要為他剛出生就沒有媽媽的狼崽黑球捉一只奶羊。它挑中了一只奶羊,叫茜露兒。黑寶把它拖回狼洞。漸漸地,茜露兒和黑球有了感情。可 這卻刺激了公狼黑寶。在黑寶要下口咬死茜露兒的那一刻,獵人的槍口對準了狼洞,為了保護小狼崽,黑寶沖出了洞口,死在了獵人的槍下。
茜露兒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回大草原了,但她不能丟下黑球,于是她決定等黑球斷奶以后再走。再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只狡猾的豺要吃掉奶媽茜露兒的危機時刻,黑球挺身而出,豺嚇跑了,可黑球的肩卻被豺咬掉了一大塊皮。雖然舍不得,但他們畢竟不是同類,生長的環境差異太大,等黑球長大了、斷奶了,茜露兒還是悄悄地走了。
讀這本書后,我的感受是:黑球無論是在小時候還是長大后,為了保護奶媽,都會不畏危險、挺身而出,說明即使是表面兇殘的狼對自己的親人也非常愛護,這是狼性中非常可貴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