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圖騰》讀后感
這是一本紀實體的長篇小說.這本書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zhàn)術(shù);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guān)系;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lián)想到人類.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幾乎在每一個漢族人心中,狼都是狡猾、貪婪、殘忍、丑陋的化身,老虎也獵殺動物,也吃過人,大家卻說那是王者風(fēng)范,威風(fēng)凜凜,高大威猛,五彩斑斕……多少美麗的形容詞都給了其他猛獸,這對狼也是一種歧視!原因很簡單:狼對漢族的威脅超過任何一種猛獸,比猛虎、獅子、熊、豹都來得兇猛,來得氣勢洶洶,具有人類才有的攻城掠地的實力。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國人對待對手的態(tài)度,對于最有威脅的對手沒有給予應(yīng)有的尊重,而是對其詆毀和謾罵,以致長久以后,當狼民族衰退以后,歷史的真相被湮沒在滾滾黃沙之中。但狼對人類的教導(dǎo)卻是永遠無法被湮沒的。
《狼圖騰》是對我的一次洗禮,閃爍智慧狡猾的光芒,我喜歡向往著狼的堅韌,狼的團結(jié),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適應(yīng)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2.《狼圖騰》讀后感———我眼中的蒙古狼
《狼圖騰》用人類的視覺,講述了草原狼萬千年來的繁衍生息,以及后來所遭遇的生靈浩劫,驚心動魄且蕩氣回腸。作者是姜戎,學(xué)者一枚,非常低調(diào),沒有任何一張照片在“流竄”著…為此,我還肅然起敬一番。這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蒙古狼擁有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他們智慧卓越、作戰(zhàn)機警、意志堅強、勇敢而有耐性、有組織性紀律性,時刻保持者危機意識,同時也尊重自然,而在人物刻畫上,作者也是濃妝重筆,展現(xiàn)了性格迥異的四個人。陳陣,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yīng)國家號召前往內(nèi)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nèi)蒙后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楊克,陳陣最好的兄弟,跟陳陣一起插隊落戶,個性完全不同,但是可以一起玩得非常開心、患難與共。畢利格老人,這是我這本書比較欽佩的人,他的每句話都有著豐富的哲學(xué),關(guān)于狼的生活習(xí)性和傳說以及內(nèi)蒙人與狼的淵源、關(guān)系都是通過他來闡述的,他作為陳陣的一個啟蒙老師,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個“父親”的角色,畢利格傳授陳陣草原文化、狼圖騰文化,包括狼是怎么樣捕獵的,所有有關(guān)狼的事情都是畢利格傳授給陳陣的。包順貴,他與陳陣有很多意見不統(tǒng)一,對自然和狼的態(tài)度也有著分歧,擔(dān)任了“人”的立場,并且具有反派的味道。這個角色身上有特殊年代的印記、官僚作風(fēng)、和些許貪婪庸邁,承擔(dān)了觀眾很多火力點。事實上,他作為“人與自然”中“人”的代表,正還原了人作為自然入侵者的本態(tài)。站在自然的立場,我們每個人都是包順貴。人類文明征服自然的腳步不會停歇,對自然的掠奪必會打破生態(tài)平衡,進而造成對自然生命的藐視、傷害、毀滅。
《狼圖騰》中蒙古狼的精神,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在狼性中,我感悟到許多許多。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wù)勎覍切缘恼J識。
耐性與堅韌
在“黃羊大戰(zhàn)”一章充分體現(xiàn)了狼的耐性,黃羊是草原上跑的最快的動物,書中陳陣原以為三頭狼才能對付一只黃羊,但在黃羊大戰(zhàn)中數(shù)幾十只狼就這樣對上千只黃羊進行了圍剿并獲得成功,靠的就是狼的耐性,狼艱苦卓絕的按捺住暫時的饑餓和貪欲,耐心地等到了多年不遇的最佳戰(zhàn)機,輕而易舉的解除了黃羊的武裝。同時狼也是極具狠勁性格堅韌的動物,他們可以為取得勝利發(fā)起自殺式的攻擊,被偷了狼崽以及食物的狼群進行了復(fù)仇,對馬群的圍剿戰(zhàn)況慘不忍睹,他們目標明確,不惜任何代價將馬群趕進冰湖中去。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堅韌具有耐性的品格也是我們需要的,正如畢利格老人所說“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是沒有寧死不屈,敢于敵人同歸于盡的精神,只能被人家統(tǒng)治和奴役。”“成吉思汗騎兵了了,卻能打敗大金國百萬大兵,光靠狠勁不成,還要靠耐性。”
組織性與紀律性
草原上蒙古狼的每次作戰(zhàn)無不體現(xiàn)他們的組織性與紀律性,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團結(jié)的群體。蒙古狼爭奪食物的戰(zhàn)場就是死亡的前線,群狼有組織、有紀律、有章法、有配合,在頭狼的指揮下,從容作戰(zhàn),不搶功,也不貪利,個個兇猛強悍,殺氣騰騰,這種氣勢就壓倒了弱者。
“在雷電和黑暗的掩護下,狼群以飛箭的速度直插馬群中央,隨即中心開花,然后急轉(zhuǎn)掉頭,又沖向四周的馬群,把馬群沖的七零八落,沖成了最有利于狼群各個擊破的一盤散沙。”
“暫時后撤的狼群行動有條不紊,它門不急于去吞食已經(jīng)倒斃的獵物而是趁馬倌和兒馬子重新整隊的時候,分頭追殺東南方的散兵游勇。”
從書中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狼的集體作戰(zhàn)攻勢銳不可擋,對戰(zhàn)果也是力求最大,也決不盲目貪多戀戰(zhàn),不亂陣腳。狼群在頭狼的統(tǒng)一指揮下,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xié)同作戰(zhàn)、無往不利。
我們總是在團體中生活,無論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工作中,都需要這種組織性與紀律性,行動上,要中心明確,一切行動聽指揮,發(fā)揮團隊作戰(zhàn)的最大優(yōu)勢。只有這樣,才能在困難面前無堅不摧。
危機意識
危機,是鍛煉強者的搖籃。廣闊的草原,危機四伏。草原狼在冬季漫長、冰天雪地的惡劣環(huán)境中學(xué)會了在冰窖雪窖中儲存食物;在捕殺獵物中學(xué)會了氣象與戰(zhàn)術(shù);在生存的危機中學(xué)會了選擇生育地點的隱蔽與逃生;在精裝減負中選擇了殘殺弱病傷員。狼,兇猛、強悍;狼,也更智慧與善戰(zhàn)。在生與亡的死亡線上,強者存,弱者亡,這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則。所以,危機存在于每個事物中,也是我們?nèi)祟惖纳娣▌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