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襪子皮皮》讀后感【1】
《長襪子皮皮》是老師給我們留的暑假作業中指定要讀的一本書,開始我覺得這本書讀起來可能會沒意思,因為里面的圖畫比較少,看起來都是字,隨便看了幾段,真是太好看了,一個星期我就看得差不多了!
我最喜歡里面的長襪子皮皮,因為她總干與別人不一樣的事情,比如:她力大無比,可以舉起馬、倒著走路和做奇怪形狀的餅干,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爸爸是一個航海家,她的爸爸去過很多地方,這些事情她都跟她的爸爸做過,所以她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在一次航海的過程中,皮皮的爸爸和媽媽都失蹤了,可皮皮堅信他們一定會回來的。
皮皮有兩個好朋友---杜米和阿妮卡,他們一起看馬戲,坐在第一排。有一個穿著漂亮綠色緊身衣的女孩站在馬上,從皮皮身邊跑過,有一個黑影跳上了馬,這個黑影不是別人正是皮皮。那個女孩想加快馬鞭想把皮皮摔下去,結果沒有成功,一看沒有成功女孩又想自己跳下馬去,但她被皮皮緊緊地摟住了。馬戲團團長派兩個警衛去攔住皮皮,皮皮說:“這個節目已經結束了嗎?”這兩個警衛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將皮皮移動一下!馬戲團團長沒辦法,只得開始下一個節目!
下一個節目是走鋼絲節目,一個拿著花傘的女孩走擺出各種動作在鋼絲上表演,當她從這個平臺走到另一個平臺的時候,發現皮皮已經站在了另一個平臺上面。那個女孩是馬戲團團長的女兒,馬戲團團長又派了了五個警衛來試圖把皮皮拉下來,但是觀眾們說:“他們更想看這個紅頭發女孩子(皮皮)的演出!”皮皮做出了很多高難度動作,動作完成,皮皮剛好跳到了馬戲團團長的身上。之后,她回到了座位。馬戲團團長很生氣,他說:“臺上有世界上最強壯的大漢,誰愿意挑戰!挑戰成功者可以獲得100克朗。”皮皮應戰,她把大漢摔到了木屑地板上,而大漢卻沒有力氣動皮皮一下。皮皮把大漢舉起來,繞場一周,對大漢說:“我看我們不用再比試了!”團長不情愿地把100克朗交給了皮皮,皮皮說:“這樣的紙幣有什么用?還不如用來烤青魚!”
有一天,失蹤爸爸回來了,爸爸要求皮皮跟他去航海,但是皮皮不愿意離開朋友,雙方進入了兩難的境地。想來想去,他們找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讓朋友們跟皮皮的爸爸還有皮皮一起去航海,航行的過程中杜米被鯊魚襲擊,幸虧皮皮及時發現,她對鯊魚說:“如果你再傷害我的朋友,我就把你扔到海里去。”鯊魚聽到了這個話,就灰溜溜地游走了。
他們航海結束以后就回到了維拉.維洛古拉,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長襪子皮皮》讀后感【2】
相信很多同學都讀過《長襪子皮皮》這本書,但是你知道這本人見人愛的作品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嗎?這是被稱為“童話外婆”的瑞典文學大師林格倫在她七歲的女兒因肺炎住院,每天晚上纏著媽媽講故事,她按照女兒順口說出的這個奇怪名字講的一個奇怪小姑娘的故事,也就有了我們今天幾乎人人都看到過的這部經典名作——《長襪子皮皮》。
皮皮的成長經歷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想像,她生活完全自理,財產富得流油,身材強壯得像頭牛。她不去學校,滿嘴的瞎話,她又十分善良,愛開玩笑,常想出許多奇妙的鬼主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看完這本書,我很羨慕皮皮生活的世界,無拘無束,沒有嚴厲地必須無條件服從的老師,沒有父母的叨叨。就像皮皮所說的“在她玩得最開心的時候不會有人叫她去睡覺,在她想吃糖的時候,不會有人硬拉她去吃魚干油”。我很奇怪,林格倫是怎么這么理解孩子的心,創造出如此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呢?為此,我特意了解了下林格倫女士及她生活的國家,她來自瑞典的一個小山村,書中的許多場景都有她童年生活的影子。在瑞典,孩子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到大人的尊重。瑞典的兒童讀物理更是希望孩子通過閱讀激發想像力,面不是以說教為目的。
正是有這了這么一個氛圍,才有皮皮這樣一個影響了幾代人的真善美的形像。我也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只有真善美的東西才能經久不衰。